03.04 如何评价霍元甲大弟子刘振声?

Power_G


电影《精武门》中,陈真为了给师傅霍元甲报仇,杀死了害死师傅的日本浪人,最后为了保住精武门的基业壮烈牺牲。历史上,霍元甲的徒弟中并没有陈真,陈真的原型是霍元甲最得意的徒弟刘振声。不过刘振声在霍元甲死后并没有给霍元甲报仇,而是选择了隐姓埋名,远走他乡。



刘振声是霍元甲在天津时期收的徒弟,他在江湖上很有名气,被人们称为“闪电手飞燕子刘”。从这个绰号看,刘振声应该是一个身手敏捷的人。霍元甲创办精武会之后,刘振声就一直是霍元甲的得力助手,当时日本人的武馆也在租界内招生,看到霍元甲抢生意,日本教练带了十几个人来踢馆。霍元甲先派遣刘振声出手,刘振声的武艺高强,心思缜密性格沉稳。在对付日本人的时候,刘振声擅长保存体力,出手的速度又非常快。一口气击败了日本四个人之后,日本方面派遣了一个大力士对付刘振声,结果刘振声飞腿踢伤了大力士,连胜了对方五个人。

日本人领队看到刘振声武艺高强,亲自出来挑战。霍元甲怕刘振声体力消耗过大,亲自迎战日本领队。交手的过程中,霍元甲将日本领队击伤。事后,日本方面给霍元甲推荐了日本医生治疗肺病,霍元甲在不久后就去世。关于霍元甲的死因,一直有两种说法,有的说是霍元甲练功过度导致的,有的说是霍元甲被日本人毒死的。不管怎么说,霍元甲的死都给刘振声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可能是担心遭到日本人报复,也可能是无法接受师傅离世的事实,刘振声在短暂的接手精武会之后就隐姓埋名离开了。

离开精武门之后,刘振声从上海到了东北,刚到东北的刘振声凭借着一身功夫给杜惠林做了保镖,在杜惠林的推荐下认识了张作霖。后来刘振声开了一家三光门武馆,在东北教授了很多学生。张作霖曾经聘请刘振声做了自己孩子们的武术教师,刘振声因此和张学良有了短暂的师生情谊。在张作霖去世后,日本发动9·18事变,张学良带兵退回了关内,愤怒的刘振声跳火车离开。刘振声离开后,隐居在了河北的唐山,后来精武门多次邀请刘振声出山都被刘振声拒绝了。

从此之后,刘振声再也没有离开唐山,一直到1960年去世。

刘振声是中国近代少有的和日本人交手的拳师,他连胜五个日本人的战绩是当时国人的骄傲。但是在霍元甲去世后,刘振声开始退缩不前,不辞而别后,多次拒绝再次出山。

民族危难的时候,刘振声也没有像其他武术家一样站出来。只能说刘振声的前半生是辉煌的,后半生是比较平凡的。刘振声去世的时候,家里只有一把宝刀,一串佛珠,以及张作霖的一封请帖。

李小龙版本的《精武门》是在刘振声去世后拍的,剧中大师兄刘振声是一个懦弱的形象,陈真是一个大义凌然的形象,这两个形象一个是霍元甲去世后的刘振声,一个是霍元甲去世前的刘振声。

大家觉得刘振声是个怎么样的人?


篱上青说历史


霍元甲大弟子刘振声简介


刘振声原名刘庆顺,振声是他的字。早些年丧父,因此随母亲改嫁到天津。后来经由义父刘老板的介绍和引见,拜在霍元甲门下,成为霍元甲的大弟子。

霍家武功原本是不传外人的,但也许是刘振声很合霍元甲意。后来霍元甲打破了“传内不传外”霍家门规,将霍家拳传授给刘振声。


霍元甲的死因是刘振声查明的


霍元甲后来先后与俄国大力士和日本武士比武,最后被阴险的日本人毒杀。还是刘振声等人拿到霍元甲所服药物却化验,查明霍元甲死亡真相。


霍元甲死后,刘振声暂时接管精武门,但是后来却选择了落发为僧。


刘振声后期生活


刘振声很长一段时间都隐姓埋名的生活,神秘消失,江湖中只有他的传说,很多人都以为他死了。一直等到后来他流落东北,才渐渐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刘振声受杜惠林所聘成为他的保镖,杜惠林对他十分看重,但是刘振声不满上层奢侈生活,选择离去。

后来他又在沈阳开了家“三光门武术馆”,张作霖得知刘振声的人品和武功,聘请他为张学良等兄弟的老师。


刘振声一直和张学良交往很好,但是后来张作霖被炸死,张学良选择从关东退守,引发刘振声不满,再次离去。


霍元甲的死对刘振声打击很大


他回到乐亭县投奔年迈的义父,当时精武门有师弟听说刘振声回来了。来到乐亭,希望刘振声能回到精武门中执掌武馆门面,但是却被刘振声拒绝了。

很明显不管是当初隐姓埋名神秘消失,还是拒绝再次回到精武馆,都可以霍元甲的死对刘振声打击很大。


后来的后来,刘振声在村中娶了一个姓于的普通姑娘成亲。妻子去世之后,又在其亲戚的劝说下,与寡居的弟媳结合,生一女名彩霞。


关于刘振声的评价:



1.虽然刘振声后来结合霍家拳所长,开创了自己的武术路子,但是一直都保持谦虚的态度.

2.刘振声师承霍家拳法,吸取众长,独创“永乐派三光门”。即日、月、星三光拳法以及各种枪法都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3.刘振声崇尚武德,谦虚谨慎,对自身武术从不张扬。隐居乐亭之后,对自己的出身和武功来历缄口如瓶。在乐亭的门下弟子有于继楼、于成杰、于成明、何庆瑞等数十人。在乐亭,曾被迫与铁裆宋三以及山东谭庆华交手,其精湛的武功,高尚的武德一直被传为佳话。

4.他一生坎坷,历尽风险,淡薄名利,在古稀之年,家人曾为之珍藏过宝刀一口,佛珠一串,张作霖的请帖一封,别无长物。


1960年刘振声死于贫病交加,终年77岁。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看法,各位觉得刘振声是个怎么样的人?



路之意


举凡说起霍元甲,便使人联想到陈真,在荧幕上这对师徒心怀家国情仇,痛打列强。但翻遍史书,你只能找寻到霍元甲,却找不到陈真。为何这样?那是因为陈真是个虚构人物,而陈真的原型却真实存在,他便是霍元甲的徒弟刘振声。

刘振声这一人物角色在有关霍元甲的影视剧作品中曾多次出现,他是大师兄,一直以配角身份存在。事实上现实中的刘振声也不喜欢招摇,并且曾一度“消失”,其功夫如何?又是如何在其身上衍生出陈真这一人物角色?且听大狮细谈。

刘振声本名刘庆顺,字振声,他生于1883年,卒于1960年,原籍是直隶景县连乡镇人。因其早年丧父,母亲只好带着他改嫁到天津静海,此后再没回原籍。

15岁时,以砍柴卖柴为生的刘振声闻听小南河村有个厉害人物叫霍元甲,其功夫十分了得。这个霍元甲早先做过脚行、在老龙头码头扛过活、也曾卖过柴,如今霍元甲有了名望,不再干这些苦力活,而改为教授武艺。刘振声托人进入了霍氏家族的“怀庆药栈”充当学徒,但迟迟没有机会拜在霍元甲门下。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此期间刘振声结识了乐亭县的一位刘姓商人,两人言语投机甚为投缘,于是结为义父子。在这位义父的引荐下,刘振声才有机会拜会了享誉津门的霍元甲。


刘振声虽无功夫底子,但是身大力不亏,而且性格耿直,这些颇受霍元甲喜爱。于光绪二十二年,霍元甲正式将其纳入门下,授其武艺。自此后,刘振声常伴师父左右,成为其得力助手。师傅肯教,徒弟肯学,不出许多时日,刘振声便习得霍氏真传。

该着霍元甲出风头,1901年,有俄国力士在天津设擂,霍元甲登报打擂,舆论一时沸腾,都等着看津门名师“黄面虎”霍师傅教训洋鬼子。但未曾开打,俄国力士远遁回国。此事不了了之,但霍元甲的名号更响了。

1909年,客居上海的霍元甲再次登报挑战英国大力士奥皮音,奥皮音也是个怂包,还未开打便被吓跑。

1910年,霍元甲在上海虹口桥的柔道馆与日本武者闭门切磋,两人是如何打斗的,没人看见(陈真踢馆的桥段便是以此为蓝本改编)。但事后报纸争相报道,传的神乎其神。相传此次赴会霍元甲只带了刘振声一人,刘振声在师父开打之前,先以自己实力挫败柔道馆弟子。自此刘振声也闯出名号。

1910年9月14日,霍元甲突然暴毙,虽然怀疑是日本人所害,但当时苦无证据。刘振声将师父先行安葬在上海北郊,翌年将师父灵柩送回家乡。此后刘振声离开津门,以刘庆顺之名在东北地区生活。


后有军政要员杜惠林聘请其担任私人保镖,一段时间后因性格不合,刘振声辞去保镖之职,转而在沈阳开设“三光门武术馆”,其中三光引用“三光者日月星”。

不久,奉系大军阀“东北王”张作霖闻听刘振声大名,便以杜惠林为中间人,聘请他担任其子学良的私人武术教练。相传刘振声与张小帅关系很是不错,虽然这位张小帅好逸恶劳,不肯勤加苦练,但好歹也是师徒一场。

1928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炸死,权利交于小帅之手。“虎父无犬子”此时变成一场笑话,刘振声见少主人不是材料,于是决定不辞而别。趁小帅撤军之时,他在滦州跳火车离去,不再伺候败家子。(下图中间者为《精武门》中的刘振声)

刘振声离开小帅之后,辗转回到乐亭,找到义父,从此父子相依为命。据闻有精武会成员力邀刘振声出山,但被其以义父年迈需要人照顾为名,婉言谢绝。

其后,刘振声在当地教授一些学徒,也有不少人登门拜访,都被其精湛武艺所折服,因其身手敏锐,人谓其“三光拱照,闪电飞燕”,故又有“闪电手飞燕子刘”的美誉。

1960年,77岁的刘振声因病离世。死时仅有佛珠一串、钢刀一柄,以及张作霖请帖一封合葬,可谓半生清贫。


在其去世之后,香港四大之一的倪匡将霍元甲事迹加以改编,以刘振声为原型创造出陈真这一角色。由当时最火的武打明星李小龙饰演,这便是经典之作《精武门》。虽然故事几乎全部为杜撰,但陈真的忠义、耿直个性,以及精湛武艺都与刘振声一脉相承。刘振声虽然没火,但火了陈真,这或许也算是另一种纪念方式吧。

纵观刘振声一生,其人物个性比较低调,因此少有事迹流传,虽然在乐亭县传授一些武艺给弟子门生,但在后来动荡岁月中全部失传,刘振声也因其早年经历遭受过抨击。“三光拱照,闪电飞燕”只是昙花一现,令人不禁唏嘘。


大狮


霍元甲是清末十大武术宗师之一,他在国家忧患之际,不光以一套出神入化的“迷踪拳”打败不少外国高手,还为保家救国设馆授徒,教出了不少土地。在这些徒弟中,最得他真传的,就是大弟子刘振声了。

(刘振声剧照)

刘振声出生于光绪年间。本名刘振顺,河北景县人。由于父亲早亡,母亲改嫁时,他随母亲到了天津静海一带。

此时的清王朝,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国内农民起义不断,国外列强虎视眈眈。因此,社会动荡难安,国民为了自保纷纷习武。

刘振声自幼便舞枪弄棒,对武术有着极度的热爱。再加上他天份极高,年少便因武艺超群,得名“闪电手飞燕子刘”的美称。

刘振声在天津时,以武会友,认识了乐亭县一个姓刘的老板。

刘老板见刘振声一身侠气,很是喜欢,就认他做了义子。

光绪二十二年,13岁的刘振声久慕霍元甲在江湖上的名气,得刘老板引荐,认识了霍元甲。

霍元甲听闻刘振声侠名,又见他颇有武德,谦虚谨慎,便打破霍家武功一向传内不传外的规矩,将他收为徒弟,并毫无保留地把霍家拳传授给了他。

随后,霍元甲为了救国救民,在经营药店的同时,又创办了精武门武馆,旨在发扬武术,不使洋人在中国太过跋扈。

身为大弟子的刘振声,由于办事得力,很快就成了霍元甲的左膀右臂。

当时的上海,洋人横行,他们嘲笑中国人是“东亚病夫”,并摆擂设台,对中国武术人士多有羞辱。

为了扬威雪耻,霍元甲几次登台打败外国高手,颇为国人长脸。

(霍元甲剧照)

有一次,日本武士前来比试,不巧霍元甲正在生病。面对日本人咄咄逼人的阵势,刘振声挺身而出接受了挑战,结果只用了几个回合,日本武士就被他打得落花流水,败下阵去。

比武结束后,日本人对霍元甲等人很是嫉恨,于是故意宴请霍元甲,并主动介绍日本医生为他治病,借机在药物中下了烂肺的毒药。

尽管刘振声等人对霍元甲多有提醒,但霍元甲一向光明磊落,本着以武会友的精神,他对日本人没有提防,结果在吃了日本人的药物后,毒发身亡。

霍元甲去世后,刘振声和同门师兄弟为他举行葬礼。一时各地的爱国人士也纷纷赶来,为霍元甲送行。

师父走后,精武门还得继续,刘振声在大家的推举下,暂时成了精武门的大当家。

由于精武门的名声在外,一些好武之人,纷纷找上门来比试武艺。

但刘振声却对师父被害一事耿耿于怀,亦不愿意和人比武过招,内心颇有看破红尘之意。不久,他便将精武门的事务交给了霍元甲的弟弟霍元卿等人,告辞而去。

起先,刘振声落发为僧,打算在寺庙中度过一生。可是,时代正处于变革时期,一方面清帝逊位,另一方面民国登场,国家因此愈发动荡难安,百姓生活也更加困顿。

在这种情况下,刘振声连做和尚都很艰难了。无奈之下,他只得还俗,靠武艺走南闯北自谋生路。

在东北时,刘振声由于武艺高强,被东北首富杜惠林高薪聘为贴身保镖。

杜惠林很看得中刘振声的人品,见他一穷二白,便想助他立业。于是,把自己开设的多家商铺拿出几家来,赠给他做本钱。

谁知刘振声不为所动,反而对杜惠林奢侈的生活多有指责。因此干了没多久,便不顾杜惠林挽留,坚决辞去了这份工作。

(张作霖剧照)

当时东北王张作霖正要给张学良找个习武的老师,杜惠林便向张作霖推荐了刘振声,于是刘振声又成了张学良的武术老师。

1928年,张作霖在回东北的路上,遭日本人暗算,被炸身亡。

张学良不顾众人劝阻,执意退守东三省,将东北拱手让给了日本人。

刘振声对张学良的做法极为不满,于是在他撤军时,不告而别。

此时,刘振声已是45岁的年纪,他不愿意继续四处漂泊,所以他回到乐亭,投靠义父刘老板,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精武门的师兄弟听说刘振声的下落后,曾登门希望他重掌精武门,可是刘振声志不在此,婉言谢绝师兄弟的好意。

随后,刘振声在乡里安心研习武艺,将霍家拳及其他武家之长结合,并将拳法和刀枪等融洽贯通,开创了“永乐派三光门”。

受霍元甲影响,刘振声亦把武术发扬光大作为己任,在乐亭招徒授武。

由于刘振声武德高尚,武艺精湛,吸引了不少人前来习武,一时在乡里引为佳话。

1960年,刘振声在贫病交加中,走完了他坎坷的一生,卒年77年。

在他离世时,除了一口宝刀、一串佛珠和张作霖写给他的一张请帖外,再无别物留给家人。

(参考史料:《津门大侠霍元甲》)


张生全精彩历史


霍元甲的大弟子不是电视剧里的陈真,陈真是杜撰的一个人物。不过历史上却有陈真的原型,他就是霍元甲的真实大弟子刘振声,刘振声和陈真一样,都是武功在身然后为深造拜的师。

刘振声本名刘庆顺,字振声。从小学武,18岁时在老家河北景县连镇乡一带稍有名气,初入江湖人称“闪电手飞燕子刘”,由于他的小辫子很有特色,亦称“辫子刘”。

后来刘振声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到了天津静海县某富户,静海县也是霍元甲的家乡,刘振声随母亲来到了这里。


▲刘振声

刘振声有一身的硬功夫,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样样精通。为了谋生应聘到乐亭县刘石各庄少东家刘际清家当武师。

当时,刘家称“京东第一家”,就连清朝老佛爷慈禧太后都借过他家的银子,大户人家都有看家护院的,刘振声的工作就是传授他们武术。

在接下来相处日子里,少东家刘际清看他人品不错,二人遂结为兄弟。同时把刘振声引荐给了大侠霍元甲,当时霍元甲被称为“津门大侠”。

本来霍家拳“传内不传外”,霍元甲看到刘振声是可造之材,毅然冲破门户之囿,收下他做了自己的大弟子,这一年刘振声23岁,霍元甲38岁。

刘振声有功夫底子,经师傅霍元甲的指点,在传承“霍家拳”法的同时,他融会贯通,吸收霍家拳之长,结合自己的功夫,独创了“永乐派三光门”。


▲霍元甲

“三光”指的是日、月、星三光拳法。

这种拳法厉害吗?我给亲们讲个小故事,从侧面了解一下刘振声的功夫。

“京东第一家”少东家刘际清,即刘振声的结拜兄弟,为人热情喜交江湖人物,当时乐亭南套乡店子村的“铁裆宋三”也在刘家当武师。

宋三打铁匠出身,自幼好习拳舞棒,练就了一身功夫和神力。那年有个“大力士”上门找他要比武。宋三怕出手太重伤到对方,于是说:“这样吧,你蹲下,我用一根手指按在你头上,你能站起来算我输。

“大力士”一听笑了,心说你也太狂了,分明不把我放在眼里。有心拒绝,转而一想,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胜了我就可扬名立万了。

“大力士”蹲下身,宋三用一根手指按在他头上。

“站起来吧”宋三说。


▲霍元甲影视

大力士想猛地想站起来,但觉得头顶上像压了一座山,试了四次都无法站起来,最后用力过猛受到反冲爬到地上啃了一嘴土,旁边的人起哄道:“一个大块头竟被一根手指压趴下了”哈哈……

大力士狼狈的逃走了。你说“铁裆宋三”有多大力气!

有一天,少东家闲来无事,于是想看看到底刘振声和宋三谁的功夫高,二人一交手,宋三虽然力气占优势,但拳法上稍逊一筹,尤其刘振声独创的三光拳神出鬼没,比之霍家拳更加实用和博大精深,经过比试,刘振声三局两胜,由此可见,刘振声得到了师傅的真传了。

时间来到了1910年9月14日这一天,霍元甲突然病逝,这是刘振声无法接受的事实,师傅才42岁,正值壮年却突然辞世。

到底是怎样死的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日本人下的慢性毒药,有人说师傅练功走火入魔……



刘振声感到世事无常,毅然离开了伤心地去了关外——东北,这一年他27岁。

刘振声流落到东北,刚开始做了清朝统领杜惠林的保镖,杜很欣赏刘的为人,想拉拢他成为自己的嫡系。但刘看不惯杜的骄淫奢侈,只干了一年就辞职了。

当时“东北王”张作霖久闻“辫子刘”的大名,于是重金礼聘刘振声为张学良兄弟的武术教师,从这点来看,刘振声还是张学良的老师呢!

1928年,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刘振声不满张学良的“不抵抗”态度,毅然离开了他,乘火车回乐亭投奔了拜把兄弟刘际清。这年刘振声45岁。

兄弟相见感慨良多,叙不完的别离情,饮不够的接风酒。刘际清眼看老兄弟年龄不小了,于是为他张罗了一门婚事,刘振声和临村一位于姑娘成亲了。



▲刘振声和刘际清兄弟二人

刘际清还在乐亭何新庄置买了处宅院,为两口子安了个家,从此刘振声结束了漂泊四方的生活。

谁知好景不长,过门没多长时间,妻子因病去世了。在亲戚们的劝说下,刘与寡居的弟媳妇结合了,后生了一个女儿,名叫刘彩霞。

第二任妻子死后,65岁的刘振声看破红尘出家当了和尚,刘振声一生淡漠名利,身边的人都不知道他是霍元甲的大徒弟,他也从不讲起过往的事情。

1960年某一天,刘振声在贫病交加之下去世,享年77岁。身后之物唯有宝刀一口、佛珠一串、张作霖的请帖一封,再无其他。

结语:刘振声跟随师傅霍元甲不过短短的三年多,但深受师傅的教诲,低调做人,与世无争,其功夫莫测高深而名声却不为人知,希望这篇文能帮您让了解一位武术高人——刘振声。


秉烛读春秋


八十年代,电视还没有家家户户普及的时候,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热播,引发了许多人对剧中的歌曲和人物的喜欢。

真实的刘振声,从小家贫

霍元甲是历史中的真实人物,他的大弟子陈真,来源的人物原型叫刘振声。

刘振声,河北省景州人,1881年出生。

很小的时候,刘振声的父亲就过世了,他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贫苦。乱世的岁月,何处是穷人的日子呢?

孤儿寡母实在活不下去了,母亲带着小振声改嫁到到天津静海县。

在天津乐亭县,刘振声认了一位义父。义父姓刘,是当地的一位武师。

义父认为他天资聪慧,有很高的武术天赋,就指点刘振声学武艺。

不久,义父推荐刘振声给霍元甲,并于1896年正式拜师,成为霍元甲唯一一位带艺投师的弟子。

在学艺的过程中,霍元甲发现刘振声,为人正气,低调沉稳,又勤奋又刻苦,就将自己传内不传外的霍家拳和迷踪拳,都传授给他。

刘振声的武艺,从此越来越高,越来越精,成了霍元甲最得意的弟子。

刘振声不是陈真,没有陈真有血性

1910年9月14日,霍元甲突然暴毙,后来被证实是日本人害死的。

在电影中,霍元甲的大弟子陈真,闯入使馆杀死当时的日本大使武田信雄。但陈真也受到日本人的通缉,为了不连累精武会,陈真主动献身,死于日本人枪下。

引用陈真在日本大使馆报仇的时候说的一句话:

“霍元甲会死,王秀芝会死,我陈真也会死”

这句话里至少表明了三个意思:

1 他要给师傅和王秀芝报仇

2 他知道要报仇他陈真就会死

3 他陈真不怕死。

现实中的陈真,也就是刘振声,没有这般给师傅报仇!

他将师父先行安葬在上海北郊,暂时接管了精武馆。翌年,刘振声将师父灵柩送回家乡。不久,他就离开了精武馆,隐姓埋名,落发为僧。

按照正常的道理,刘振声应该待在精武馆,帮助师傅把精武馆撑下去,把师傅传授给他的武艺发扬光大。刘振声,也有这个能力!

但是,他偏偏离开了精武馆,肯定不是不愿意挑这个重担,恐怕是他不能!

霍元甲事件已经上升到一定的政治高度,师傅的死并没有真正的结束,他刘振声的名字也许是个有力的定时炸弹。

所以,他只能改名换姓,逃得远远的,苟且着偷生。

现实就是现实,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脆弱和对生命的敬畏。

也许,在寺庙孤寂的夜晚,睡不着的刘振声会想起师傅的惨死,想起精武馆,想起已经不再是刘振声的自己。

刘振声只是个平常的人,但为人正直、真诚、忠肝义胆

大清结束之后,中国陷于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大小军阀,大小土匪,大有各自占山为王的企图。其中,东北的土匪最多!

土匪越多,说明东北那疙瘩越乱。躲在寺庙的刘振声,如何能得到真正的安宁?

在战乱的年代,寺庙里也是吃了上餐愁下餐,有一顿没一顿。无奈之下,刘振声不得不还俗,到社会上讨生活。

还俗之后要生存,刘振声一身绝世武功被奉天首富杜惠林看中。他留在杜惠林的身边,给他当了保镖。

杜惠林,作为奉天的首富,肯定有些灰色收入或者生意场上的仇人。所以,他非常需要刘振声这样的人保护自己和杜家的安全。

但是,从小就过着清贫生活的刘振声,目睹杜惠林上层社会的奢侈生活,和杜家一些财富的来路。他不想为杜惠林这样的人做事,他向杜惠林提出辞工。

杜惠林却很看重他的人品与他的武艺,提出以林家的商号相赠,只要他愿意留下来。

刘振声自知这不是他讨生活的地方,最后还是离开了。

此后,刘振声在沈阳北门开设了一家武馆,名叫"三光门武术馆"。

刘振声心里装满了对日本人的仇恨

刘振声虽然不在精武馆,但是知道他的人,还是非常敬佩他的武艺的!

奉系军阀首领东北王张作霖,一次偶然的机会从杜惠林口中得知了刘振声,尤其是杜惠林对刘振声的为人赞不绝口,张作霖就想起了心事。

不久,刘振声被聘为张学良兄弟的武术教师,并且在传授武艺的过程中,刘振声和张学良还慢慢地交往起来。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以身殉国。张学良任东北保安军总司令,他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

1931年, 因为张学良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日本先后发动了震今中外的“九一八事件”和11月锦州事变,日军完全占领东北三省。

在张学良的大撤退时候,刘振声不辞而别,投奔乐亭年迈的义父。

师傅的死,刘振声没有报仇雪恨,他知道凭自己一己之力,对抗不了日本人的一群势力。

或许,在和张学良的交往中,他心里有一丝希望 ,希望张学良能带领他的部队,与日军正面地较量,狠狠地打击日本人!

可是,张学良的妥协,令刘振声大失所望。

这一次,他招呼都不用打了,默默地离开了。

谦虚谨慎

刘振声回到乐亭后,有天津精武馆的师弟前来拜见。

第一次,刘振声听说是精武馆的人,连忙摆手说不见,由义父出面推脱。后来,精武馆又有弟子来,没有办法,刘振声才出来相见。

再次相见精武馆的人,刘振声心中很感慨。

精武馆,就像是一块长在刘振声心里的毒瘤,碰不得。最后,刘振声以义父年迈需要人照顾为名,婉言谢绝。

他不能回去,也回不去了。从他第一次离开精武馆,没有亲手为师傅报仇的时候开始,他早就不再是霍元甲的弟子了。

在乐亭隐居,刘振声过着平淡无奇的日子,默默地教授门下弟子。

他吸取霍家拳法的优点,独创"永乐派三光门",拳法和各种枪法都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有“闪电手飞燕子刘”的美誉。

但是,对刘振声自己的出身和武功来历,始终缄口如瓶。

也有人慕名而来,刘振声就被迫与武艺高强的铁裆宋三等人交过手。

但是,他精湛的武功和高尚的武德,在乐亭一带一直被传为佳话。

1960年,77岁的刘振声,贫病交加, 终于走完了自己坎坷的一生。留给家人的只有宝刀一口,佛珠一串,张作霖的请帖一封,真可谓一生清贫。

三少说:

荒年饿不死手艺人,一身的武功,最后却贫困而死。

不得不说,刘振声有点类似现在的书呆子,只会读书,缺乏变通。


三少yun


此人是霍元甲的大弟子,而陈真是虚构的人物。此人后来遁入空门,逃避时世,没有去将霍元甲的精武精神发扬光大。


跪射俑


“霍元甲”之所以被大家熟知,应该归功于一部关于霍元甲的电视剧“大侠霍元甲”,一个为了伸张正义,不做东亚病夫而敢于同西洋人抗争的历史英雄。电视剧《大侠霍元甲》中大徒弟“刘振生”,二徒弟“陈真”,三徒弟“陆大安”,其中二徒弟“陈真”武功高强,杀了日本人为师傅“霍元甲”报了血海深仇,而大徒弟“刘振生”和三徒弟“陆大安”武功平平,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但真相的确如此吗?《不》,影视剧为了剧情的需要,对历史有所篡改,陈真和陆大安都是虚构的人物,包括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剧,篡改到足够误导观众对历史的认知。


刘振生(1883-1960)本名刘庆顺,字振生,河北省景县连镇乡赵虎头庄人士,13岁就经人引荐拜入“霍元甲”门下,师傅霍元甲毫不保留倾囊相授,江湖人称“闪电手飞燕子刘”精通霍家拳,枪法出神入化,曾跟随师傅“霍元甲”独自连败3名日本浪人,使其名声大起。

“霍元甲”被日本人谋害后,“精武体育会”由刘振生主持,4年后和霍元甲之子霍东阁护送霍元甲灵柩回归天津老家之后就出家为僧,从此销声匿迹,世上从此就再也没有“刘振生”其人。



“刘振生”的销声匿迹取代而之的是《三光门武术馆》掌门“刘庆顺”,隐姓埋名的“刘振生”自创了“永乐派三光门”对于是霍元甲徒弟一事闭口不谈,直到死。

“刘振生”因武艺高强曾经担任“杜惠霖”的保镖,又担任过东北军“张学良兄弟”的武术教练,高尚的武德和精湛的武艺一直被传为佳话,1960年“刘振生”病逝,享年77岁。


音乐如影


霍元甲只有一个徒弟,是刘振声。

霍元甲成年后在天津经营药材商店,后到上海办“精武体育会”(精武门),为发扬中华武术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上海,他曾经在擂台上击败俄罗斯大力士(一说俄罗斯大力士被霍元甲亲自击败,另一说俄罗斯大力士听到霍元甲的名声放弃比赛)。有一次,日本一个大力士团来中国要求比试,霍元甲因病派弟子刘振声接战比试,结果打败了日本力士。“精武体育会”是1910年由霍元甲在上海创立的武馆,霍元甲创立“精武体育会”的其中一种原因是因为他觉得我们中国的武术不应该有门派之分,我们应该博众家之长,这样各自的武术才有进步,才能把我们的国术发扬光大(李小龙先生和这点相似)。但霍元甲在创立精武体育会之后数月内即逝世。元甲被商会下毒而死。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山东大侠刘振声慕名来津,求拜于元甲门下。霍察其正直,遂收为弟子。从此破了霍家拳「传内不传外」的先例。 元甲侠肝义胆。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谭嗣同变法遇难,大刀王五(王子斌)避难津门,与元甲一见如故,遂成至交。后王子斌在京遇难,被八国联军枭首示众。元甲与刘振声潜入京城,盗回首级,并取得《老残游记》作者刘鹗协助,将义士身首合葬,尽了朋友之义。




V587累


历史上并没有刘振声这个人。刘振声的原型其实是陈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