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笑死牛皋,气死兀术”是真的吗?

黑虎97


长篇评书《岳飞传》中,有一个十分痛快的画面:岳飞麾下大将牛皋生擒金国四太子、兵马大元帅金兀术,牛皋骑在金兀术身上,哈哈大笑,竟然高兴而死;而金兀术身居高位多年,自视甚高,如今竟然被牛皋骑在胯下,怒火攻心,一气之下一命呜呼。这就是民间流传多年的“笑死牛皋,气死金术”的故事。

其实这完全是说书艺人杜撰,历史上根本没有此事。我们梳理一下牛皋与金兀术的死因便可一目了然。

牛皋是河南人,家贫以打柴为生,后来金兵入侵中原,牛皋拉起一支队伍抗金。据《宋史 牛皋传》记载,后来牛皋因屡立战功,逐渐升任方面大员,担任了蔡州知州。1133年,南宋抗金大将岳飞执掌江西、湖北军务,牛皋调入岳飞手下,逐渐担任了岳家军副帅,一度还代理过岳飞职务。此时的牛皋已成为朝廷高级将领。

牛皋之墓

岳飞死后,牛皋多次发泄心中不满,引起朝廷及秦桧的不满。1147年去世,据说是被秦桧授意害死的,死后葬于杭州。

评书中所说的金兀术本名完颜宗弼,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子,金国南侵中原的主要统帅。正如评书中所言,金兀术一生多次南下,与岳飞等人数度交手,是金国有名的权臣。金兀术并非死在中原,也不是被牛皋气死,而是1148年在金国京都病逝。




民国年间那些事


“笑死牛皋,气死兀术”的故事来自《说岳全传》,非常有意思:

话说,牛皋和金兀术两军交战,彼此在马上打了几个回合,金兀术举起大斧朝牛皋砍来。说时迟那时快,牛皋顺势接住斧柄一拉,金兀术随即载于马下,牛皋也被带下了马,正好落在金兀术身上。牛皋马上翻过身来把金兀术按住,大笑道:“兀术老儿,你也有今天!哈哈哈……”金兀术转过头看到牛皋狂妄的表情,顿时心火急攻上来,一口鲜血喷在牛皋脸上,顿时没了气息。牛皋见金兀术被自己气死了,笑得更是直拍大腿,没想到一口气没接上来,自己也气绝而亡,带着笑脸倒下了。

《说岳全传》是清朝时期创作的一部文学作品,都说文学艺术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因此这里面的内容也不可能都是真的。但经过文学作品修饰后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更容易让大家记住。就好像牛皋和金兀术,本来是一场你死我亡的残酷对战,在小说里却是两位可爱老头的形象,一个气死,一个笑死。

还原牛皋和金兀术的真实死因

牛皋之死:牛皋是抗金名将,英勇善战,尤其擅长箭。但这位老英雄的死却一直有争议,有人说他是食物中毒而死,有人说他是被田师中在宴会中用毒酒害死,而指使田师中的人正是大奸臣秦桧!

在这里我说一下我的观点:根据《宋史》的记载,牛皋是参加完田师中的宴会后,回到家中才去世。如果是被下毒,牛皋很难撑到家中,在宴会上就会毒性发作了;另外,田师中当时不止宴请牛皋一人,为何只有他中毒?所以牛皋的死因应该不是被谋杀。

金兀术之死:据史料记载,金兀术于1148年10月病死。

牛皋死于1147年3月,金兀术死于1148年10月,因此笑死和气死的说法并不真实。

文史就是如此,文学和历史往往相辅相成,历史需要追寻一个真相,文学是给历史披上个人色彩的外衣,再用修辞的手法进行传播。对于古板的历史真相很多人不愿意去看,而经过文学艺术加工以后,很多历史上的人和事就会被大家所记住,虽然记住的不一定是真相,但百姓更愿意传播这样的故事。比如诸葛亮骂死王朗、气死周瑜,大家都知道真相不是这样,但聊起这些事情来还是津津有味。


水煮汗青


“笑死牛皋,气死兀术”这是熟读《说岳全传》、看过精忠岳飞的人都知道的故事,是说“憨将”牛皋把金兀术按倒在地,骑在他背上放声大笑,金兀术则羞恨交加,吐血而死。那么,历史上的牛皋、金兀术真得是一个笑死、一个气死的吗?

1、牛皋死于谁手?

牛皋原是弓箭手,因抗击金军屡胜、征讨流寇、抗击伪齐军的战役中无一败绩,不断获得升迁,后来授命隶属于岳飞。

金军和伪齐军进攻庐州时,在阵前大呼:“牛皋在此,何人敢来?”大有长阪坡张飞的风采。庐州之战后讨伐杨么,跳进水中活捉杨么。后任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死前已升任宁国军承宣使、荆湖南路马步军副总管。

关于牛皋之死,《宋史》记述,1147年都统制田师中宴请诸将,席间牛皋食物中毒,急忙回府,对亲信说:“我61岁了,从小兵开始,官至侍从,托天之幸,也满足了。遗憾的是南北通好议和,不能马革裹尸战死沙场,反而死于床榻之上。”次日而亡。

牛皋死后,当时就有人怀疑是投降派秦桧指使田师中下毒害死了牛皋。

2、害死牛皋的田师中何人?

田师中,是南宋将领。史载,田师中无将帅之才,但是口才极好,擅长拍马屁,交结内侍获得信任。岳飞被害后出任鄂州诸军都统制,因“抗金有功”加太尉衔,死前获开府仪同三司、加赠少保衔。

田师中与谋害岳飞的张俊有千丝万缕关系。他最初步入军界,就在张俊手下,成为嫡系将领。而且,田师中从辈份上来说还是张俊的女婿,因为他的妻子本是张俊的儿媳妇,在张俊的儿子死后,张俊把儿媳妇嫁给田师中。

从南宋四大名将到成为历史的罪人,跪在岳庙前的张俊完成了一次断崖式的人格转变。而被广泛质疑毒死牛皋的田师中,则在历史上少有人知。

3、金兀术怎么死的?

金兀术本名为完颜宗弼,又叫兀术,也叫斡出,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四子。历史上曾被评价:“宗翰之后,惟宗弼一人。”宗翰本名“黏没喝”,小名“鸟家奴”,以拥立完颜阿骨打称帝立功,是灭辽重大战略的制定者、参与。

金兀术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缘于他是坚持攻宋、疲宋的主战派,曾领兵围攻南宋都城东京,攻占山东,是黄天荡、富平等地与宋军交战的主帅。他平生最“得意之举”是利用秦桧害死岳飞,强迫南宋向金朝称臣。

《宋史》记述,金兀术在1147年任太师,都元帅、领行台尚书省。1148年病亡,配享太宗庙廷。皇统八年(1148年),宗弼在上京会宁府病亡。

要特意说明的是,金兀术在靖康之变后,强纳宋徽宗第九女、赵构的17岁皇妹仪福帝姬赵圆珠为妻。


指动济南


牛皋、兀术真实死因。

笑死牛皋,气死兀术,其实是一个民间故事,是民间说书人根据岳飞抗金编造的,故事发生地在今天安徽省广德市。



1.牛皋之死。

话说金军10万大军大举入侵中原,赵构小皇帝吓得仓惶出逃,带领一众亲信一路南逃,一直跑到温州海上。只有岳飞带领仅有八百余人的部队尾随来到广德,伺机杀敌。他带领牛皋等人奋勇杀敌,敌人兵力超过自己百倍,如何制胜?他紧锁双眉,陷入沉思。他全面分析了宋金对战态势,认为,金军虽有十万铁骑,但不习海战,没有能力渡海继续追赶。岳飞决定留在广德,停止前进,采取以逸带劳的战术,他四处察看广德山水形势,利用广德“江浙要冲,南京门户”这一战略地位,准备打它个措手不及。果不其然,金军按照他的预定作战方案进入了他的埋伏圈,当金军一进入埋伏区,岳军战士突然从战壕跳出,杀声震天,冲进敌群,将敌阵拦腰截成几段,首尾不得相顾,岳家军像老虎下山一般,好似神兵天降,左拦右堵,杀得金军分不清东南西北、慌不择路,弃甲丢盔,四散逃亡,金兀术慌忙逃命,却被牛皋发现,一支飞箭射中了他的右膀,从战马上跌落下来,幸被军师哈蚩扶住。他未曾料到自己十万铁骑,从来都是所向披靡,锐不可挡,今日竟在这里被打得落花流水,非常伤心凄凉,突然一阵胸闷气短,口吐鲜血,死倒在地。身旁几员大将也作鸟兽散。战斗结束,牛皋率岳云、王贵等打扫战场,只见金军尸横遍野,不由得哈哈大笑。牛皋更是仰天大笑,一不小心一个趔趄,掉进路旁的深沟里摔死了。关于牛皋真实死因,史书《宋史》记载,1147年都统制田师中宴请诸将,席间牛皋食物中毒,第二天就去世了。



2.兀术之死。

兀术本名为完颜宗弼,又叫兀术,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四子。以拥立完颜阿骨打称帝立功,是灭辽重大战略的制定者、参与者,兀术是个非常有能力的人,特别是统军打仗,是金国的一名著名的骁将,为金国扩大版图立下了汗马功劳,金兀术能获得如此高的历史评价,缘于他是坚持攻宋、疲宋的主战派,他曾领兵围攻南宋都城东京,攻占山东,是黄天荡、富平等地与宋军交战的主帅。他平生最“得意之举”是利用秦桧害死岳飞,使宋朝失去了抗金的主力战将,最终强迫南宋向金朝称臣,根据史书《宋史》记载,金兀术在1147年任金国太师,都元帅、领行台尚书省。1148年病亡,配享太宗庙廷。



由此可见,笑死牛皋,气死兀术,不过是民间艺人根据自己的喜好,一厢情愿的演绎罢了,真实历史不符。


智者说历史


首先说答案:这不是真的。

小说中的牛皋金兀术

“笑死牛皋,气死金兀术”来自于清代英雄传奇小说《说岳全传》。



《说岳全传》歌颂了岳飞等岳家军将士英勇作战、精忠报国的忠勇行为。书中人物设定岳飞前世为佛顶大鹏,秦桧为虬龙,秦桧妻王氏为女土蝠,万俟卨为团鱼精,因大鹏啄死女土蝠和团鱼精,啄瞎虬龙左眼,遂结下前世冤仇。

小说中岳飞死后,岳雷北伐,大破乌龙阵,乱战中宗良将金兀术打伤。在金兀术收拾乱军的时候,遇到牛皋。二人经过一番交手,金兀术被牛皋骑在了身下。

金兀术是一流高手,牛皋是四五流身手,全靠傻人有傻福活到了最后一集。二人实力不在一个层次上,按说金兀术不可能被牛皋擒住。正因为一身能耐,因为受伤被擒,金兀术呕吐鲜血郁闷而死,牛皋哈哈大笑,一口气没上来,也去阎王那报道了。后来二人鬼魂还在地府闹腾了一番。

既然是小说,肯定以读者观感为向导,和历史真相不同。

真实的牛皋

真实的历史上,不仅没有“笑死牛皋,气死金兀属”,反倒是牛皋抑郁终生,金兀术一生春风得意。

正史中,牛皋可不像小说中大大咧咧没心没肺,反而是一个有勇有谋心思缜密的军事统帅。

牛皋(1087年—1147年),字伯远,汝州鲁山(今河南平顶山市鲁山县)人,南宋抗金名将。



最初,牛皋是县衙的一名射手,擅长骑射,武功精湛。金人南侵以后,牛皋训练百姓,随时准备抵抗金军。随后牛皋带领百姓打了几次漂亮的战斗,名声鹊起。

由于抗金有功,牛皋被晋升为西道招抚使及蔡、唐、信军镇抚使。当时岳飞统领江西湖北军务,牛皋划归岳飞治下,从此加入岳家军。

绍兴四年(1134年)金兵攻打淮西,岳飞令牛皋先渡江迎敌。伪齐派骑兵5000人进攻庐州(今安徽合肥),牛皋出阵。牛皋阵前对敌人大吼:“牛皋在此,尔辈胡为见犯?”敌人竟不敢上前应战,转身逃走,颇有当年张飞喝断当阳桥的气势。牛皋在敌后追杀三十里,金人相践及杀死者相半,斩其副都统及千户五人,百户数十人,军声大振。

牛皋的军事生涯,大部分时间是做岳飞的副手,可想而知,牛皋绝不是不入流武将。

《宋史》中记载,岳飞死后,牛皋仍然反对和金国议和,这就成了秦桧的眼中钉。秦桧密令田师中,以宴请各路大将为名,用毒酒将牛皋害死。

牛皋临死前,说到:“皋年六十一,官至侍从,幸不啻足。所恨南北通和,不以马革裹尸,顾死牖下耳。”我牛皋活了61岁官至侍从,已经足够了,所恨的就是南北通和,使我不能马革裹尸而死,而死在屋檐下而已!

牛皋死后被葬在杭州西湖栖霞岭剑门关紫云洞口,与岳飞墓遥遥相望。

真实的金兀术

金兀术就是完颜宗弼(?—1148年11月19日),本名斡啜,又作兀术、斡出、晃斡出,女真族,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子,金朝名将、开国功臣。


完颜阿骨打起兵建立金国前期,可以说是名将如云,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完颜宗辅、完颜娄室、完颜银术可……皆是能征善战之人,可惜他们有一个致命弱点:短命。这就给了金兀术崭露头角的机会。

俗话说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金兀术开始在金国属于一般人物,和他的叔伯兄弟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可金兀术和这些英雄亲戚比起来,有明显的优点:活的时间长。正如郭德纲所说:你把别人熬死了你就是艺术家。


金兀术的上位纯粹是赶鸭子上架,勉为其难。他的一生也确实尽到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做好南宋名将的陪练。

黄天荡之战,大败,成就韩世忠的一世功名;和尚原之战,大败,让吴玠、吴璘兄弟大显威风;顺昌之战,大败,刘锜一战成名;柘皋之战,大败,被杨沂中的长斧兵大破其王牌军“拐子马”。

这些都是小儿科,金兀术最主要功绩还是奠定了岳飞的历史地位。

郾城之战,金兀术率领十余万金军精兵被岳飞以一万五千人大败;小商河血战,统领十二万大军,被以杨再兴为首的三百背嵬军斩杀两千余人,成就背嵬军一世英名;颍昌之战,金兀术纠集三万骑兵、十万步兵,被岳飞的三万人斩杀五千余人,俘虏二千余,获战马三千匹,狼狈遁去。

虽然金兀术战场上基本捞不到便宜,可是玩起阴谋手段倒很擅长。皇统元年(南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金兀术利用宋宰相秦桧除掉了岳飞;皇统二年(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迫宋称臣,签定皇统和议(也称绍兴和议)。此后金兀术一直掌握金国军政大权。




皇统八年(公元1148年),金兀术生病而死。


别酒流年


民间有很多说法,1147年金宋双方达成《绍兴和议》,金兀术被金朝拜为太师,领三省事,都元帅,领行台尚书省事,受到重用,次年病逝,也算寿终正寝。

所以牛皋不是笑死的,而是死于自己人手里,可能他也是强硬的主战派吧,金兀术更不是气死的,在牛皋死后一年病逝的


勇241013


"笑死牛皋(gao),气死兀术(zhu)",出自《说岳全传》,大概意思就是说,"憨将"牛皋将金兀术按倒在地,骑在他的背上放声大笑,而金兀术由于羞耻,气愤吐血而死。说是这么说,但是牛皋真的是笑死的,金兀术真的是被气死的么?




牛皋死亡真相

牛皋,南宋抗金名将,擅长骑射,曾经为岳飞所重用。史书记载,岳飞被害后,牛皋因始终反对宋金议和,被秦桧害死。



据《宋史》记载,1147年,秦桧密令都统制田师中,以宴请各路名将为名,用毒酒将牛皋害死。席间牛皋中毒后,急忙回府,对亲信说:我61岁了,从小当兵,官至侍从。遗憾的是南北通好议和,不能马革裹尸,战死沙场,反而死于床榻之上。


金兀术死亡真相

金兀术,本名完颜宗弼,金朝名将、开国功臣,有胆略,擅射。平生最得意之举,就是利用秦桧害死岳飞,强迫南宋向金朝称臣。



据《宋史》记载,皇统八年(1148年),金兀术在上京会宁府病亡,配享太宗庙廷。

所以说,"笑死牛皋,气死兀术",是后来说书人根据情节编造的故事,并不是真的。


嘴强社会


当然不是真的,这只是小说情节,和历史事实无关!


这种说法出自《说岳全传》第七十九回中一句话“虎骑龙背,气死兀术,笑杀牛皋”。在历史上根本没有这回事。


这里的兀术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金国名将完颜宗弼,也是金国的开国功臣,是金国的主战派代表人物,力主南下攻打宋国,不仅参与了金灭北宋的战争,还曾派兵追杀赵构,和韩世忠大战黄天荡!

完颜兀术自从1142年宋金议和达成之后,就支持“南北和好”政策,主张等待时机一举灭宋。直到1148年10月病死!

牛皋则是南宋大将,岳家军中有名的人物,曾追随岳飞南征北战近十年,据《宋史》记载,公元1147年3月,牛皋中毒而死,年61岁。

通过对比二人死亡时间,我们看得出来牛皋死在完颜兀术之前一年多,根本不存在二人对阵沙场,同死归天的情况!

至于为什么说虎骑龙背?是因为在《说岳全传》中,牛皋是赵公明坐骑黑虎下凡,而完颜兀术则是赤须龙转世,牛皋骑在完颜兀术的背上自然就是虎骑龙背了。


公子皇铘


“虎骑龙背,气死兀术,笑杀牛皋”这一典故来源于民间通俗小说《说岳全传》,金兀术和牛皋在历史上真有其人,但这个典故确实是作者编撰的。

传说金兀术是赤须龙转世,双手有千斤之力,手持螭尾凤头金雀斧,胯下一匹四蹄点雪火龙驹,有万夫不挡之勇。在书中,金兀术多次引兵伐宋,俘虏北宋徽钦二帝,占据宋朝半壁江山,使得南宋偏安一隅。金兀术本人骁勇善战,唯有岳飞是他的对头。

相传牛皋是玄坛真君赵公明座下黑虎转世,使得一双铁锏,在《说岳》中是一员福将,跟《说唐》里面的程咬金类似。牛皋也算一员大将,本领并不十分高强,但运气却非常好,他跟岳飞是结拜兄弟。

后来岳飞和其子岳云、部将张宪被害死在风波亭。牛皋曾辅佐岳飞二子岳雷挂帅扫北。在最终的大决战中,因金兀术与岳雷作战胳膊受伤,本领无法使出全力。牛皋乘虚而入,与金兀术作战,两人跌下马来,牛皋乘机骑到金兀术背上。金兀术本看不起牛皋,觉得他本领低微,根本不是自己对手,奈何阴差阳错之下,反被牛皋制住,因而气血攻心,活活气死;而牛皋得意忘形,痛快淋漓,也笑死了。所以也就有了“虎骑龙背,气死兀术,笑杀牛皋”的说法。

民间通俗小说,有自己的逻辑和文化,虽然不十分切合历史,但也反映了劳动人民朴素的价值观。只说演义,不讲历史,博大家一笑。


武威王





答:这里是覃仕勇说史,为您讲述最真实的历史。

“笑死牛皋,气死兀术”的桥段见于《说岳全传》。

《说岳全传》全称为《新增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共八十回。原书题为“仁和钱彩编次”、“永福金丰增订”,即钱彩、金丰两人为该书的共同作者。

而从“编次”和“增订”的字样,也可知该书是整合了元明两代许多关于岳飞故事的杂剧、传奇而成。

所以,书中的思想性非常复杂,甚至充斥了不少互相矛盾的地方。

另外,书中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一、封建迷信的糟粕东西比比皆是。

二、岳飞故事应该到风波亭被害即结束,即全书六十一回就已经完整;却又加续了十九回岳雷扫北的故事,极大地降低了书的艺术性。

先说第一点,其以封建迷信的观点来解释宋、金之间的战争:宋徽宗元旦郊天,他用瘦金体写表章,本来应该写“玉皇大帝”,但老眼昏花,把“玉”字上的一点点到了“大”字上,成了“王皇犬帝”。玉帝因此命赤须龙下界,降生于北地女真国黄龙府内,让他后来侵犯中原,搅乱宋室江山。而如来佛祖为使万民免受兵革之灾,保全宋室江山,以满一十八帝年数,遣大鹏金翅鸟下界。

大家都猜到了,这赤须龙下界就成了金兀术;大鹏金翅鸟则成了岳飞。

而大鹏金翅鸟在如来佛座前听佛法时,恨女土蝠撒出的臭屁污秽了环境,将之啄死。女土蝠下界投胎后成了秦桧妻;另外,大鹏鸟下界途中又啄死了一个团鱼精,该团鱼精投胎后成了万俟卨。

牛皋是赵公明胯下黑虎转世,牛皋擒捉金兀术是有名堂的,叫“虎骑龙背,气死兀术,笑杀牛皋”。

牛皋死后,仍回玄坛为黑虎;赤须龙虽属奉玉旨下凡,但因私污秦桧之妻,难逃淫乱之罪,被罚打铁鞭一百,由南海龙王敖钦锁禁丹霞山下,潜修反本。

岳飞仍恢复原形为大鹏金翅鸟,飞上佛顶,放出五色毫光,照耀四大部洲。

再说第二点,岳雷扫北的故事违背历史,以喜剧收场、大团圆结局就算了,叙事枯燥乏味,还常有低级趣味内容出现,所以,属于画蛇添足、狗尾续貂。

比如,岳雷扫最后一站牧羊城,金兀术感觉事态危急,一方面让人去鹞关调元帅西尔达救应,另一方面自己亲往万锦山千花洞请乌灵圣母前来相助。

那鹞关总兵西尔达本事平常,一下子就被岳霆干掉了。但他的女儿西云小妹不但生得“娇姿袅娜,玉貌娉婷”,而且刀法了得,还兼曾遇异人传授阴阳二弹,连败多名宋将,还用白龙带擒获了英俊帅气的伍连。

奇怪的是,西云小妹垂涎伍连的美色,情愿以身相许,并交出帅印由他掌管,伍连却是宁死不从。半夜时分,伍连逃出西云小妹的魔爪,躲入了完颜寿女儿瑞仙郡主的闺房。

书中写:

不难看出,这个伍连,根本就是小色狼!

当晚,他与郡主“解衣上床,重整鸾凤”后,定下密计,暗害西云小妹,终于帮岳雷拿下牧羊城。

这种写法,实在太不高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