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痛风六年,左右手长有痛风石,能够治愈吗?

烧丶饼


这个答案分两部分。

对于只要没有引起疤痕组织的增生,这些痛风石里面都是尿酸,都可能慢慢地溶解掉。这个我们已经看到了有一些可喜的先例。所以一定要有信心,长期坚持降尿酸,把血尿酸水平维持在一个低水平,这样,痛风石里边的尿酸就可以重新溶解。

一般来说,有痛风石,我们就要求血尿酸水平是维持在300μmol/L以下的,长期维持在这以下。当然,我们也不希望降得太低,因为尿酸这个东西本来有这个抗氧化的作用,对身体也是有一定的好处,所以不建议降到200以下,就维持在200-300之间是一个最合适的水平。

不过这种将通过降尿酸来缓解痛风石的方法,需要的时间是非常长的。

另外一部分:如果痛风石时间特别长,除了石头本身以外,已经引起了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和纤维化的话,这时候即便痛风石溶解了,而其纤维化的部分可能也不能完全消除。


协和康复刘淑芬


发现痛风石,要高度重视,但也不必悲观失望。在痛风石刚刚形成,尚未纤维化和钙化时,通过积极的治疗,降低血尿酸水平,痛风石是可以溶解消散的。当然,即使钙化也是有治疗的必须要的,可以控制痛风石的对脏器的影响。

从痛风到痛风石,这意味着痛风已经到了痛风的中晚期阶段。痛风中期,受累的关节已经从一个关节发展为多个关节,每次发作,可能手、脚、膝、肘全部疼痛难忍。而且由于“痛风石”的存在,关节骨质慢慢遭到侵蚀,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僵硬、变形和功能障碍。

痛风晚期,这是会出现多处痛风石,而关节的畸形已经是永久性的,不可逆转。肾脏上出现了尿酸性肾结石,肾功能也逐步下降,患者会出现少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一系列症状、体征。如不加控制,最终会发展成为终末期肾病,也就是尿毒症危及生命。

所以说,当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痛风石的时候,对于痛风患者来说,这是一个“红色预警”,标志着疾病已经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了,如果不加以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综上,痛风六年,左右手长有痛风石,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和情况,积极的接受治疗,坚持治疗的话,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甚至是溶解痛风石。不治疗的后果就比较严重了。


朱建福医生


痛风石又称痛风结节,常见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由于血尿酸水平升高超过饱和度而出现结晶析出,这些析出的细小针状结晶沉积于软组织,由于这些结晶属于异物,会刺激机体炎性细胞发生炎症反应,继而导致纤维组织增生而形成的皮下结节。痛风石常见于耳廓,也可见于足趾缓解、手指关节、腕部、肘部及膝关节等处。随着时间的进展,甚至可引起骨质破坏、骨骼畸形的发生。



痛风石可大可小,随着痛风石的逐渐变大,可能引起皮肤破溃,形成瘘管,排出白色粉渣样尿酸盐结晶,可经久不愈。通风石的治疗关键在于降低血尿酸水平,促进尿酸盐结晶溶解和排出,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和降尿酸药物治疗,痛风石可以达到完全溶解。对于个别较大的痛风石,也可以采取手术切除的方法。

我们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不吃动物内脏、带壳海鲜和肉汤,少吃动物性肉食、鱼肉,增加新鲜蔬菜、粗粮的摄入。要多饮水,以白水为宜,也可适当饮苏打水、淡茶水和咖啡,不宜饮用果汁、可乐等果糖丰富的饮料。要适当运动、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受凉。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规律的作息。要积极戒烟,限制饮酒,不饮酒最好,病情稳定时可适当饮红酒。同时也要注意控制体重。


对于关节周围的较大痛风石,若影响了关节活动,建议到外科手术切除治疗;关节腔内的小痛风石则需要长期的控制血尿酸,将血尿酸浓度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方能达到溶解目的。降尿酸药物主要有抑制尿酸生成的别嘌醇、非布司他和促进尿酸排泄的苯溴马隆。对于有肾结石等肾脏基础疾病和肾功能不全者,建议使用非布司他,相对安全可靠。血尿酸水平应维持在300umol/L以下,但不宜低于180umol/L。

希望大家正确认识痛风石,痛风石的治疗是个长期的过程,需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和服用降尿酸药物,方能长期维持血尿酸水平恒定,尽量减少尿酸盐结晶析出,避免痛风石的发生。感谢阅读,祝大家身体健康。本文由您的家庭医生-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于今日头条&悟空问答。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全科扫地僧


当然是可以治愈的。只要没有引起疤痕组织的增生,这些痛风石里面都是尿酸,都可能慢慢地溶解掉。这个我们已经看到了有一些可喜的先例,而且国际上也是有这个共识的。所以一定要有信心,长期坚持降尿酸,把血尿酸水平维持在一个低水平,这个是根治的一个办法。一般来说,有痛风石,我们就要求血尿酸水平是维持在300μmol/L以下的,长期维持在这以下。当然,我们也不希望降得太低,因为尿酸这个东西本来有这个抗氧化的作用,对身体也是有一定的好处,所以不建议降到200以下,我们就维持在200-300之间是一个最合适的水平。


海上名医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了解痛风石是怎么形成的,其变化规律是什么,对人体有什么危害,这些痛风石能够消失吗?

其实,痛风石的形成,是因为体内的血尿酸浓度由于种种原因逐渐升高,导致血液无法溶解尿酸而形成结晶。这些结晶逐渐沉积在关节或周围组织当中,并逐渐增大,引起周围组织炎性改变,比如单核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包裹尿酸盐结晶及纤维化增生,并侵蚀、融合周围组织及骨骼,形成结石。

而高尿酸血症随着血液流动,游移于身体的各个系统。所以痛风石几乎可以发生在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但是,尿酸盐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所以,中枢神经系统是不会出现痛风石的。

一般来说,如果高尿酸血症没有得到系统有效的控制。约有30%左右的患者会在5年后,有痛风石的形成。

痛风石的形成,是逐渐发展的,因此,我们把痛风石的发展,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

严格来说,一旦出现了痛风发作,就说明体内已经形成了痛风石。所以,我们把发作痛风后5年以内的患者,划分为轻度痛风石阶段。这时候的痛风石往往在单个部位。而且反复形成和溶解,并且这时候的疼痛是最厉害的。如果及时有效的治疗。基本可以完全恢复。

我们把5-10年病史的痛风患者,划分为中度痛风石阶段。这时候痛风石明显增大,但大小比较稳定,而且生长也不快。痛风石往往波及2-4各关节。但由于痛风石不断向血液中释放尿酸,导致血尿酸控制相对困难,从而致使痛风反复发作。但疼痛程度会比轻度痛风石阶段时要轻微一些。这时候的治疗效果较轻度痛风石阶段差很多。痛风石也难以彻底消除。如果能够持之以恒的有效控制,病人的预后尚可。

如果是10-15年的痛风石。基本上发展到了多个关节和部位。在任其发展下去,会导致关节损害,活动受限,肾脏损害也可能比较明显等,治疗难度相对较更大。骨关节及肾脏可能保留长期的功能减退。但仍然必须积极的饮食及药物治疗,降低血尿酸浓度。以达到溶解小的痛风石并稳定痛风病情。

我们把15-20年痛风患者划分为重度阶段,痛风石累及的关节和部位更多。甚至身体表面出现许多大小不一的痛风石,并有皮肤破溃,流出大量白色的尿酸分必物。这时候的治疗,就需要药物和手术。当然,这时候也有患者已经是肾衰竭接受透析治疗了。

需要重视的是,一般老百姓只看到了发生于皮下组织或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巨大痛风石。其实,前面说了,痛风石可以产生在人体除了中枢神经以外的各个部位。因而也会产生在人体的内脏系统。而这些地方的痛风石一般人看不到。也更可怕。可能对内脏组织长期刺激,形成慢性炎症及压迫周围组织。比如,肾脏痛风石引起肾脏损害,比如心肌、主动脉瓣的痛风石引起心肌损害、传导阻滞等。

那么,什么情况下痛风石需要手术治疗呢?因为痛风石表现各异,程度不等,部位不同。所以结论也不一样。手术方法及效果也是千变万化。

比如,皮下孤立的痛风石,可以彻底切除; 而侵犯关节及肌腱的痛风石,需要尽可能保留肢体功能,可以进行刮除; 有些合并腕管综合征的患者,可能需要行腕管切开,病灶切除、神经松解等等不一而论。

对于关节腔里面的痛风石,微创针镜或手术显微镜取石,是比较好的选择。可以提供良好的关节内视野,通过液体的冲洗和器械的刨削切割,可以直接清除大量的晶体、痛风石和关节内游离体。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是,手术治疗痛风石,只是局部治疗,并没有彻底消除痛风石形成的原因。因此,切除以后如果不控制尿酸,时间久了又会形成痛风石。所以,在痛风石的治疗过程中,内科保守治疗永远是最重要的。


肾病追踪


痛风石可以溶解掉,但是别破坏的骨组织恢复不了了


东港打渔人


痛风石是由于长时间的高尿酸血症,未给予积极的重视,或者只改变生活方式,或者给予药物治疗,但是没有规律用药,总之就是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性痛风,仍然没有引起重视,听之任之,结果尿酸盐在耳廓、趾间关节、手指关节、皮下、筋膜处结晶沉积下来形成痛风石。这里结晶的意思就类似于一碗水中,你放一勺盐,盐能够完全溶解,但是你放一袋盐,则超出了盐的溶解度,超出的部分不能溶解,过饱和状态,食盐就会析出形成食盐晶体。人体的尿酸也有一定的溶解度,超过正常溶解度就容易发生尿酸盐结晶,从而出现无菌性炎症,引起痛风甚至形成痛风石。


针对痛风石,目前各个不同的科室医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治疗方式,比如针灸科或者外科医生通常建议单个或者只有几个的痛风石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更有甚者通过针刀刺破皮肤,一点一点的挤出来,挤出来的类似豆腐渣一样的微白色透明的胶体样物质。当然这都是不可取的办法,也许一个两个痛风石,你可以通过挤或者手术切除,万一全身到处都是呢?你能全部切除吗?当然不可能。而且通过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就是治标不治本,没有从根本的源头尚降低高尿酸血症,那么就存在又长出来痛风石的可能。


但是痛风石又是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完全溶解甚至消失的,一般通过严格改变饮食习惯加降尿酸药物治疗。通过长期控制尿酸水平<300mmol/L以下,特别多的痛风石都可以在一年半到2年之内溶解消失。这是我在华西风湿免疫科门诊见到的真实的病例。综上,高尿酸血症需要及时控制,避免发展到痛风石的地步,如果已经发生痛风石,不建议手术治疗,建议规范性药物治疗,能够完全控制并将石头给“化掉”。

(本文由全科鲜医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想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识及疾病导诊流程,请关注您身边的全科医生,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我进行删除)

急诊科鲜医生


据目前关于痛风的统计人数来看,中国已经患有痛风的人群就超过了7800万人,并且,还有着上升的趋势,其中也有很多的年轻人患有痛风。

痛风患者如果不控制其尿酸,其急性痛风可慢慢演变成慢性痛风。

每一年痛风发作的次数会增加,且越来越频密,比如每一年可有3至4次的发作,而且每次发作时,其疼痛程度和发作时长也会增加。

慢性痛风也可能引发“痛风石”沉积于关节内,痛风石会“啃噬”骨头,破坏关节,导致关节变形,最终丧失活动功能。

1、痛风

痛风,又称代谢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由人体中尿酸累积而引起的关节炎,好发于大脚趾、脚踝、膝盖和手肘。

在人体内,尿酸是嘌呤的最终代谢物,而人体内的嘌呤有两个来源,一是人体细胞内的嘌呤(占80%),二是从食物摄取而来的嘌呤(占20%)。

人体内的尿酸大部分是通过尿液(肾脏)排出体外,也有一些是在肠道内被分解。如果尿酸太多,堆积于体内,而当尿酸盐晶体沉淀,就会逐渐形成痛风。

2、痛风大致可分为4个发病阶段

(1)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

(2)急性痛风

(3)慢性痛风

(4)尿酸结石

面对痛风,日常我们该怎么办?

1、多走走

腿是我们下身的肢体,有很多人一天下来几乎很少用到它,一整天经常坐着,要不然就是一直让它处于休息的状态。可对于身体健康来说,需要用它的时间是非常长的。

经常的用腿运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缓解一天久坐的下肢肌肉,促进腿部的血液循环,减少尿酸的沉积,还可以更好的控制体重,提高自身的免疫力系统。

2、多喝白开水

白开水一直以来都是在水资源当中推荐的好饮品,对于痛风患者也不例外。患有痛风的人群多喝水。

可搭配:金菊`轻风`饮,由乌梢蛇、显脉旋覆花、茯苓、葛根、平卧菊三七、木瓜等制成。

可通过提高体内的肾脏排泄功能,以及其利水排尿的效应,来更快的排出体内的尿酸值;通过抑制体内的炎症细胞水平,可缓解因痛风所造成的关节炎肿胀。减少尿酸盐的形成,避免痛风石、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

3、适量吃

对于每顿饭的概念,很多人都是知道自己感觉不饿时才会终止。而正确的做法是每顿饭我们食用的量,最好是七分或者是八分饱,这样能够很好的给肠胃减轻它的工作,让我们进食的食物更好的被消化吸收,减少食物堆积在肠道处。

同时,为了更好的排出新陈代谢产物以及排出尿酸,这就需要痛风人群减少嘌呤含量高的食物摄入,如贝类的海鲜、大量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肥肉、肉汤等。

只要我们积极控制尿酸,把尿酸维持在一个比较正常的水平,就可以避免出现痛风石及其他一系列并发症,这远比得了痛风石后再考虑怎么处理这个石头要简单、有效得多。


ヒ谢蓉儿


癌症都可以治愈,痛风不可治愈?废话!


谭逸民771


我痛风十多年了,现在尿酸保持正常值。我是首先十天侧尿酸一次,坚持科学服用降尿酸药物,饮食从来不控制,每天中午喝点小酒。给你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