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心理学:在恋爱或婚姻中,不好惹、有脾气的人才更有魅力

心理学:在恋爱或婚姻中,不好惹、有脾气的人才更有魅力

生物的攻击性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认为人与其他所有动物一样,都有一种最初的原始动力,叫攻击性。外在的表现即每个人都不好惹,每个人都有脾气。释放攻击性,即在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表达不满,表达愤怒,表达一切负面的感受与情绪。需要说明一下这里的攻击性不同于破坏性。

举一个例子:我对你说“我很愤怒”,这就是在表达攻击性,但如果我打了你,这就是破坏性。破坏性不符合社会规范,在高度文明的今天,势必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但攻击性不一样,生命力展开,必然是带着攻击性的,因为那代表着激情与活力。所以在爱情或婚姻关系中必然是存在攻击性的,相反一段关系,如果去除了攻击性,向往的亲密也就会荡然无存。

但是在很多恋爱或婚姻中,一方或双方为了维系婚姻或情感关系,往往把自己的攻击性隐藏起来,表现出一个十足的好伴侣的样子,但是对方却不领情,最后感情破裂,这样的例子在心理咨询中很常见,比如,我的一位来访者,是一位30岁左右的全职妈妈,我们暂且称她为小A,小A第一次找我咨询的时候就梨花带雨的向我哭诉了她的不容易,她说她在家里任劳任怨,照顾老人和小孩,面面俱到,从不在丈夫跟前抱怨,但她的丈夫现在却要跟她离婚,原因是丈夫告诉她,她们之间感觉不到亲密,像客客气气的主仆,不像是夫妻。

攻击性本是一种生命力,必须在关系中释放,在关系中驯服,即我向你表达了我的不满、我的愤怒,你接住了它,我和你之间产生了联结,我们的关系发了流动。

心理学:在恋爱或婚姻中,不好惹、有脾气的人才更有魅力

不表达的冷战,关系不再流动

小A在婚姻关系里,表现得面面俱到,任劳任怨,从不在丈夫跟前发脾气,严重压抑了自己,最重要的是切断了和丈夫之间的联结。而这是所有亲密关系的大忌,我们经常说没有麻烦,就没有关系,在亲密关系中,这句话也可以是没有脾气,就没有亲密。

我们之所以在恋爱或婚姻中,不敢表达自己的攻击性,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怕给关系带来破坏,怕我们的关系承接不住,本质上是我们没有足够的安全感。

当我们在吵架的时候,在相互攻击的时候,背后都有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恐怕自己不被喜欢了,不被爱了,甚至被抛弃了,但是如果我们在表达一切之前,你表达的是:我不管怎么样表达对你的攻击,都是为了我们的关系更好,都是为了不抛弃你,这时候对方就会很有安全感。
心理学:在恋爱或婚姻中,不好惹、有脾气的人才更有魅力

表达攻击性是对关系的负责

所以真正的包容并不是隐藏自己的攻击性,而是先活出攻击性,在表达自己的攻击性的同时给对方一个信心,我们可以在关系中真诚的暴露自己,充分的表达自己,包括表达我们对彼此的愤怒、不满,但是我们不离开,我们都待在关系里,在关系里,我们接纳并化解彼此的攻击性,我们因此体验到了亲密、信赖,以及真正的包容,我们的关系变得更好了。

相反隐藏自己的攻击性的包容,其实质可能是隐忍,而所谓隐忍不过是一种绕个弯的攻击,比如,“我天天任劳任怨,我牺牲了那么多,我从不给你发脾气,所以咱们的关系出了问题,肯定是你的责任”。这种绕个弯的攻击很让人受不了,因为它会让人体验到内疚与负罪感。

相比较内疚与负罪感,大多数人更容易接受的是你当面告诉我“亲,你的做法让我很不好受,我感到很愤怒”,这样两个人之间的联结也会被激活,关系也会流动,我们在关系中解决问题,而不是让问题停留在那里。

心理学:在恋爱或婚姻中,不好惹、有脾气的人才更有魅力

有攻击性的另一半会更有魅力

综上,不得不说在恋爱或婚姻中,活出攻击性,才是真爱。因为你们彼此酣畅淋漓地表达过不满,表达过愤怒,而你们的关系又接住了这份表达,因此你们彼此感到了亲密,感到了信赖,感到了真正的包容。更重要的是你们的关系变得更加深入,变得更有韧性,你们在彼此面前活出了真实、不压抑的自己。

作者简介:心理相先生,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教师、心理专栏签约作者、优质心理领域创作者。公众号:心理相先生,可免费咨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