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孙悟空为什么那么在意金圣宫娘娘是否被妖怪沾了身?

书林外传


《西游记》第六十九回,取经团队路经朱紫国,国王的金圣宫娘娘被妖怪摄去做了压寨夫人,国王因惊恐和思念而生病,久病不愈。孙悟空帮国王治好了身上的病,但他最大的心病是金圣宫娘娘在妖怪那里,不在自己身边。

其实国王有三个皇后,还有众多嫔妃。朱紫国的金圣宫、玉圣宫、银圣宫跟唐朝的正宫、东宫、西宫一样,是国王的三位“后”。可他为什么那么在意金圣宫娘娘呢?首先,金圣宫作为正宫娘娘,肯定在国王面前功劳不小。比如唐太宗的长孙皇后死后,唐太宗就像失去了左膀右臂一样,很是伤感。尤其是这一代朱紫国的金圣宫娘娘“生得貌美姿娇”——妖怪都慕名而来,肯定是美得不得了。而让国王朝思暮想的最直接原因是金圣宫娘娘性格好会疼人,国王离不开她。在第七十回里,孙悟空害怕找到金圣宫娘娘后,她不认识自己,不肯跟他回国,就让国王拿出她平时的心爱之物。国王见了她平时最喜欢的一双黄金宝串,叫了几声“知疼着热的娘娘”,才递给孙悟空。平时国王不忍心去看这黄金宝串,因为“一见即如见她玉容,病又重几分也”。可见金圣宫娘娘在国王心中的分量是很重的。

可就是这么一位让国王很看重又十分依恋的正宫娘娘,为了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被国王拱手让给了妖怪。在六十九回,国王跟孙悟空说妖怪要他赶紧把金圣宫娘娘送给他:“如若三声不献出来,就要先吃寡人,后吃众臣,将满城黎民,尽皆吃绝。那时节,朕却忧国忧民,无奈,将金圣宫推出海榴亭外,被那妖响一声摄将去了。”国王想到金圣宫娘娘被妖怪摄走,就跟唐玄宗想起杨贵妃的“宛转蛾眉马前死”一样,悲痛、惋惜、愧疚……身为一国之君竟然保护不了自己心爱的人,心里肯定难受死了。因此国王“切切思念,无昼无夜”。只要能让金圣宫娘娘活着回来,国王是什么都不在乎的,虽然他知道妖怪把金圣宫摄去会经历什么。国王对金圣宫娘娘的爱是真心的,不然他也不会一提起她来就掉眼泪,并为她忧郁成疾的。


国王对金圣宫娘娘的感情这么深,孙悟空竟怀疑国王还想不想让她回来。在第六十九回,孙悟空问国王:“但不知可要金圣宫回国?”孙悟空为什么会这么问?因为孙悟空想多了,他想金圣宫娘娘肯定被妖怪污了身子,他没想到国王对金圣宫娘娘的感情会那么深。在听到小妖有来有去自言自语说妖王“三年前到朱紫国强夺了金圣皇后,一向无缘,未得沾身”时,孙悟空不信,还亲自问有来有去:“朱紫国那话儿,可曾与大王配合哩?”听小妖说金圣宫娘娘得仙人保护,妖怪不能沾身时,才放了心。孙悟空再见到国王时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他,只是要金圣宫娘娘的心爱之物。国王仍然对金圣宫娘娘思念无比,并没有过多的猜疑——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孙悟空一向对皇后的贞洁看得很重要。在第三十九回,乌鸡国国王被文殊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子变的妖怪害死,三年后复活。其间妖怪一直假变国王跟皇后同床共枕。文殊菩萨说妖怪没有害人,孙悟空说:“三宫娘娘,与他同眠同起,点污了她的身体,坏了多少纲常伦理,还叫做不曾害人?”听文殊菩萨说他是头骟了的狮子时,孙悟空才说:“既如此,收了去吧。”如果文殊菩萨不这么说,孙悟空肯定一棍就把他打死了。


从孙悟空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吴老爷子对皇后要求严格,对公主就不太严格。皇后们跟妖怪在一起时,妖怪都奈何不了她们。而宝象国的百花羞公主被妖怪摄去,却让她生了两个妖儿,还美其名曰是前世姻缘。


书林外传


首先声明一点这不是孙悟空的问题,而是那个《西游记》作者的问题。

其实你关注到的有点浅显,实际你要是把整部西游记看完的话,就会发现不只有金圣宫娘娘了,书中最早出现的一位应该是唐僧的母亲,她最后的结局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吧。除了她还有一位一样可怜,她就是唐玄宗的女儿(准确来说是认得干女儿,刘全的妻子),她也很悲剧,不过她比唐僧的女儿结局好一点。最终借唐太宗女儿的身子还魂了。

原文如下。

玄奘立意安禅,送在洪福寺内修行。后来殷小姐毕竟从容自尽,玄奘自到金山寺中报答法明长老。不知后来事体若何南开封府,访相良还债。榜张数日,有一赴命进瓜果的贤者,本是均州人,姓刘名全,家有万贯之资。只因妻李翠莲在门首拔金钗斋僧,刘全骂了他几句,说他不遵妇道,擅出闺门。李氏忍气不过,自缢而死。撇下一双儿女年幼,昼夜悲啼。

这些说明了什么呢?只能说明在那个年代的小说里面,我们随处可见的糟粕,确实是他们尤其是那些文人奉为圭臬的至理名言。就像你和他们说现在科技多发达,他们还以为是奇技淫巧呢?

再一个原因我们从书中可以找到,虽然没有明说可是暗线也交代了。就是唐僧的母亲从容自尽,以唐僧那个话唠子的性格,在西天路上,他一定什么都和自己的的几个徒儿说了,在师道尊严的影响之下,孙悟空变得对女儿家的清白看的尤其之中,这就说的明白了。

其实主要就是哪些作者本人的问题,和那个时代赋予的命运。你如果详细了解明清小说就会知道,大多数风月小说戏说小说都是不署名的,或者是用笔名的写。这之中最著名的当属于《金瓶梅》了,君不见四大名著都素有作者不清的问题。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那些作者都是内心一肚子坏水只不过不能表露于阳光之下罢了!!这才叫文人骚客呀,内心越骚,写的越正经!


自由史话


《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文学史的高峰。小说虽然讲的是神魔故事,但其实处处都有现实生活的影子,也正因为如此,该作品才具有极大的普世价值和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在对待女性的人伦道德观方面,吴承恩深受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对女性的贞节观带有强烈的时代感,在他的思想深处,女妖可以淫荡,但女人、女仙绝不能乱来,她们的清白更不能有丝毫玷污。在西游记原著中,为了保住女性的"清白之身",他更是想尽了办法,帮助她们想出了五个狠招:

一、自杀




代表人物:殷温娇

唐僧的母亲,唐朝丞相殷开山之女,极其美貌的相府千金、大家闺秀,通过抛绣球的方式选到了唐僧之父、新科状元陈光蕊。但她命运坎坷,新婚后随夫赴江州赴任,途中陈光蕊被梢公刘洪、李彪所杀,自己则被刘洪强行霸占十八年。 唐僧长大后,报仇雪恨,父亲陈光蕊也复活,全家团圆,但"殷小姐毕竟从容自尽"。原著的这个"从容"用得极是传神,巧妙地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就是殷小姐的玷污之身,可以用自尽来洗刷,如此才能捍卫清白之身,所以死得其所。

二、绝后




代表人物:百花羞

原是天庭披香殿的玉女,因喜欢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木狼,又不敢玷污天宫胜境,思凡下界托生为宝象国公主,奎木狼紧跟着下界为妖,摄她到洞府,配了一十三年夫妻,还生下两个孩子。 这其实是一桩你情我愿的婚姻,不过,在古人看来,百花羞的身子也算被玷污了,毕竟奎木狼是妖怪,所以他们的孩子成了孽障,是百花羞这位天宫玉女的人生污点,所以必须除掉。于是作者安排八戒、沙僧"把两个孩子拿到宝象国中,往那白玉阶前螟下,可怜都掼做个肉饼相似,鲜血迸流,骨骸粉碎"。

三、阉割




代表人物:乌鸡国皇后

这里被阉割的不是乌鸡国皇后,而是说作者为了保护她的清白之身,将假冒国王的青狮精给阉了。原著中孙悟空与青狮精的主人文殊菩萨有一番对话,行者道:“固然如此,但只三宫娘娘,与他同眠同起,点污了她的身体,坏了多少纲常伦理,还叫做不曾害人?”菩萨道:“点污她不得,他是个骟了的狮子。” 也就是说,为了纲常伦理,保护后宫妃嫔身体清白,文殊菩萨早在行动之前就有准备,他会对青狮精这样说:"你要去乌鸡国皇宫住三年,皇宫里的男人除了皇帝还有谁呢?当然是太监了,你毕竟不是真皇帝,只好委屈你当太监了。"于是挥刀一割,青狮精顿时昏死过去。

四、隔离




代表人物:女儿国王

开天辟地后就出现的一个古老国家,别号西梁女国,用女王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国中自混沌开辟之时,累代帝王,更不曾见个男人至此"。也就是说,女儿国的女人们数万年以来见不到一个男人。 理论上讲,女儿国其实很难存在,毕竟它的周边有许多正常国家,这些邻国有的是如狼似虎的单身汉,如果没有障碍,他们必定会冲了过来。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女儿国的女人们仍然个个冰清玉洁,原因就是作者将她们与世隔绝了,而子母河就是隔离带,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

五、毒刺




代表人物:金圣宫娘娘

朱紫国的皇后,集三千宠爱于一身,被观音坐骑赛太岁金毛犼摄走后,大家都很担心她的贞节问题,甚至天上的神仙也很着急,紫阳真人最是积极,他恐那妖将皇后玷辱,有坏人伦,后日难与国王复合。将一件旧棕衣变作一领新霞裳,教皇后穿了妆新,生一身毒刺。 于是,浑身一身毒刺的金圣宫娘娘无人能接近,赛太岁就是摸下手都被刺得不能自持。三年来,金圣宫衣不离身,实际上连洗澡都成问题。穿了这件衣裳与中世纪欧洲女人的贞节带无异。为了女人的"清白之身",不得不佩服吴老爷子的想象力啊!


囿山绿城


悟空刚治好了朱紫国王之忧思病,治了标,尚未治本,如果金圣国主能平安归来,这样就圆满了,也治好了朱紫国王的鸳鸯离群之症。

如果金圣国主被妖怪沾身,后面就很难收拾,悟空就会为难。故此他很在意这件事。


槛内小红


可能孙猴子喜欢😊


haotiang


为了封建社会的道德。从一而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