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武則天的無字碑到底是有意為之還是死後混亂,導致後代給忘了?為何唐中宗的墓前也是無字碑?

用戶6228525317


說起無字碑,我們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享譽海內的乾陵無字碑。

武則天的無字碑上真的從一開始就不打算刻字嗎?

有文物工作者在對無字碑的一次考查中發現,在無字碑的陽面,從上到下刻滿了方格子,這些方格子每個長4釐米,寬5釐米,排列整齊。這些空著的格子,就是原本要刻在無字碑上的碑文。根據留在碑面上的格子計算,碑文大約有3300多字。

格子的數量對應文字的數量,這就說明,無字碑不但已經預留了刻碑文的空格子,連碑文都已經撰寫好。

至於撰寫好的碑文為什麼後來沒有刻在碑上,原因就無法詳細考證了。


由於武則天的名氣,乾陵的名氣,在我們很多人的心目中,無字碑、武則天、乾陵三者是一體的,無字碑似乎只屬於武則天,只屬於乾陵。或者說,武則天對無字碑有著唯一的所有權。

實際上,並非如此。

在唐代,除了唐高宗和武則天合葬的乾陵之外,還有一座帝陵的神道上,原本也曾經矗立了一塊無字碑,這座帝陵就是唐中宗李顯的定陵。

唐中宗李顯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第三個兒子,一生曾經做過兩次皇帝,他既是無字碑和述聖紀碑的立碑者,也是述聖紀碑碑文的書寫者。

李顯在第二段皇帝任期的最後,離奇的死在宮中,經過一場血腥政變後,他的弟弟唐睿宗李旦即位,將他葬在了定陵。定陵無字碑的規模和形制和乾陵無字碑相仿。而與乾陵無字碑不同的是,定陵無字碑立於司馬道的西側,而司馬道的東側沒有立石碑。

近現代的兩位學者就為我們做了詳細記錄:

何正璜《唐陵考察日記》中記載"無字碑一,高6.5公尺,寬2公尺,厚1.2公尺,座高1公尺,長3公尺,寬2.5公尺,系一大方石鑿成,碑之兩側各刻有云龍紋,惟作風類唐以後所刻者。"

劉向陽《唐代帝王陵墓》中記載:"無字碑1通,碑身高5米,寬2米,厚1.3米,趺座長3.3米,寬2.6米,碑頭浮雕螭龍,碑身正面平光,左右兩側線刻龍、鳳、麟、獅等瑞獸圖案和祥雲蔓草紋飾。"

遺憾的是,這通碩大的無字碑在上世紀60年代被毀。據富平縣誌記載,這塊石碑於1967被砸,並做成72條碾子,以10元一條的價格出售。

王翰章在《陝西名碑被毀紀》進一步做了詳細記載:"1971年夏全省文物普查時,我和魏京武同志在渭南地區進行文物普查時,來到定陵,看到無字碑所在地,僅留下一堆殘石渣"。


煮酒君


關於武則天的話題可謂是很多的,比起秦始皇來說也是自帶很多話題的。

查看歷史的討論大部分對於武則天都是不好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是女的原因。

所以大部分人對於這位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都是不滿意的,其實想想也是對的。

在那個全是男人掌控局面的年代,武則天的出現打破了這個時代的規律。

讓之前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可能。在評論這個女皇帝的時候,我不想說什麼她非常偉大。

但是也不想完全不去看她個人的能力。

只是覺得作為歷史上面一個爭議比較大的人物來說,大家很容易被帶偏。

正是因為如此我才特別去注意了一下她的其他才能,發現她文采是非常了得。

而且對於男人來說,都是不遜色的。其中的書法就非常好,儘管政事繁忙,但是也是堅持練習。

到了後期她從皇帝的位置上面退出來了,在決定自己的墓碑的時候,居然要求不要立碑。

希望上面不要寫任何東西,不知道當時她的感受是怎麼樣的?

但是我想也許是因為她自己也知道,她做了全天下女人都沒有做到的事情。又或者是被大家牴觸的心態給煩到了。

在面對自己的功勞和各種綜合的因素下面,做了一個這樣的決定。作為後人的我們確實不可能準確推斷她的想法。

而史記中沒有寫到唐中宗的墓碑也是無字碑,所以我認為這種可能性是不大的。因為一個皇帝也是無字碑應該是大事,會有專門記錄的,像武則天就有專門記錄。





歷史愛好者畫影


要說起武則天,她是我過歷史上爭義最大的一個女性,她侍奉了唐太宗12年,然後又做了唐高宗的皇后,唐高宗死後,武則天自己又創建了武周王朝,最後82歲高齡壽終正寢,和唐高宗一起合葬於乾陵。

關於無字碑流傳著三種說法,第一,武則天的功德太大,無法用一篇頌文表達。第二種,恰恰相反,說武則天攛掇了大唐江山,不知道她有什麼好歌頌的,所以沒寫。第三種,當時的人對她的爭議太大,褒貶不一,所以留給後人來評論。

小編認為這些都是人們對武則天自己的意願的認識,因為這塊碑是她的後代立的,我們應該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來看,唐朝以前的皇帝就沒有立碑的記錄,唐高宗的這塊碑是武則天創新記錄,用這個方式來歌頌唐高宗。當時唐中宗給她裡了這塊碑,並不知道碑文該怎麼寫,是該寫皇后呢,還是寫皇帝。也因為武則天的年號太多,這件事就被撂下來了,以至於後來更沒有人來撰寫,所以一直空著,等待著世人對她的評判。




菜鄉老蘇vlog


武則天是一個傳奇女的皇帝。

唐高宗駕崩時,遺詔:太子李顯於柩前即位,軍國大事有不能裁決者,由天后(武則天)決定。

其後,三兒子中宗李顯即位,後廢為廬陵王,繼而立四兒子睿宗李旦繼位。

再後,廢睿宗,棄李唐而立武周,稱皇帝。這在封建社會是不可想象的壯舉。

最後,與病篤之時,還政李唐,自廢為帝位。何等的魄力!

她的一生,從權利的角度上來說,是非常成功的。中華大地上的正統女皇帝,從古至今僅此一人。

也是如此的經歷,如此的魄力,才敢留下這古往今來無人敢用的無字碑。


花前月丨月下人


做為武則天你認為有字好還是無字好,想清了你就明白了。


雲鶴166082174


圍繞著武則天和她的百年福地——乾陵,有太多的謎團,無字碑只不過是這些謎團中最顯眼,大家關注度比較高的一個罷了!

作為一個對那段歷史比較感興趣的歷史愛好者,我想談一下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參考,為了自己說明我的觀點,我們先來看一下武則天死亡前後發生的幾件史書記載的事件:

公元704年,武則天81歲。這一年八月,武則天生病,張易之、張昌宗侍奉左右,外人不得入內。朝中大臣張柬之等五人機密謀劃,除掉二張的政變也在悄悄地佈置著。

公元705年正月二十二日,張柬之趁武則天病聯合右羽林衛大將軍和左威衛將軍發動兵變,與桓彥範、敬暉、太子李顯等一起斬關而入,來到了武則天的寢宮,殺死了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逼武則天讓位,擁立李顯。武則天無奈,於次日傳位於李顯。隔了一天,李顯復位。

705年11月,武則天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累諡為則天順聖皇后。

這些是史書上的記載,但是,歷史的真相真的是那樣的嗎?

作為武則天那樣的女強人,被自己認為最軟弱無能的兒子在病中逼宮奪位,她會忍受屈辱?就算她選擇了忍受,會自請降尊為後?按照常理,她會選擇想辦法復位,如果復位不成,她也會和李顯耍賴胡來,根本不會那樣的心平氣和,這一點,應該是可以肯定的!

作為繼位的李顯和李家的人,為了向天下宣示自己的合法合情合理,要做的必然是三件事:

一是向外界宣告武則天自己承認還是李家的媳婦,自願迴歸李家,不管武則天是否願意,反正由李家帶武則天向天下人昭告,天下人又見不到武則天,咋樣對我李家和江山社稷有利,我就咋樣說;

二是讓武則天活的儘量久一些,向天下說明自己的孝道和沒有謀害她而奪位,這中間,如果武則天想自殺,那是萬萬不可發生的,必須有專門的醫療和看管人員負責她的一切;

三是武則天死後,一定要舉行隆重奢華的葬禮,向天下的悠悠眾口顯示李家人和兒孫對武則天的情義及寬容!

一句話,神龍政變後的武則天只不過是屈辱地多活了不到一年的時光,那時候的她不過是李家在天下人面前表演的一個道具罷了!

明白了以上的問題,我們再來看一下,有關無字碑的謎團。

我們現在看到的無字碑上邊除了過去一些附庸風雅的所謂文人墨客的塗鴉外就是線條繪成的小格子,有三千多個,研究發現這些格子是在無字碑樹立之初就有的,說明最初是準備刻碑文的,只是由於某些方面的原因放棄罷了!

綜上所述,我認為無字碑的成因是這樣的:

武則天在帝位的時候,已經給自己擬好了碑文,可是,兒子和大臣猝不及防的逼宮奪位打亂了她的部署,被文明軟禁起來的她把擬好的碑文交給兒子,可是,不但沒有過了李家“政審”的那一關,而且,兒子和李家出於政治以及家庭利益的考慮逼著她去掉帝號,重新承認是李家的媳婦!等到她死後,真的需要書寫碑文時才發現,太難了,連稱呼都難!沒辦法,只好給她留下了無字的碑子,同時進行了風光奢華的葬禮!


彌勒徒


眾所周知,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唐朝前去的政治舞臺上,叱吒風雲了四五十年之後,於公元705年冬病逝,她死後與先她而去的唐高宗合葬在了乾陵.

這座陵墓坐落於西安西北八十公里外的乾縣梁山上,陵墓高三十米有餘,居高臨下,俯視平原,陵墓前排列有大型石人,石獸、華表,最吸引人的,要數兩塊巨大的石碑,高各約六米左右,西邊是唐高宗的“述聖碑”,由武則天撰文,唐中宗書寫,東邊是武則天的“無字碑”,碑上空空,無隻字片語,為何武則天墓前要立“無字碑”呢?

丨功德多的無法記述

有人認為,武則天立“無字碑”是用以誇耀自己,表示她的功勞德行無法用文字來表達,比如,她在政治上的大膽革新,通過發展科舉制度,大量吸收新興地主階級進入政治舞臺,抑制和削弱了豪門世族對政壇的壟斷,還有她重視農業生產,獎勵農桑,興修水利,減輕徭役和完善均田制度,促使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再有她重視國家的邊防建設,改善大唐和邊境各族的關係,總之,武則天是一個富有理想和政治才幹的女皇帝,她做了許多符合人民利益的事情,鞏固和發展了“貞觀之治”的成果,把歷史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對後來的“開元之治”的全盛,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由此可見,她的功績確實難以用文字表達,況且,唐代有“標質堂堂,不為文章,曰無字碑”的清高之風,“無字碑”是對美德讚譽的一種表達方式,她立“無字碑”也就不足為怪了。

丨醜行無顏樹碑立傳

有人認為,武則天立“無字碑”是因為自知罪孽太重,感到還是不寫碑文為好,她一當上皇后就參與朝政,逼迫長孫無忌自殺,罷免了二十多個反對她的官員,她還處死 了密謀廢后的貴族大臣上官儀,後來,她毒死了長子李弘,又廢次子李賢為庶人,降三子唐中宗李顯為廬陵王,最後,乾脆自己做了皇帝,為了滿足自己的權欲,她培養黨羽,任用酷吏,是一個心狠手辣的野心家,自知這些醜行,有何臉面為自己樹碑立傳?只好立個無字碑,敷衍了事而已。

丨任後人評說

還有人認為,武則天作為一代女皇帝,大膽革新,有不可磨滅的功績,但濫殺無辜,為人民痛恨,她深知自己一生的所作所為必然會引起各種各樣的評價,碑文當然也是不好寫的,索性決定立“無字碑”,千秋功過任後人去評說。

丨無暇撰文

有人這樣認為,古代帝王死後,樹碑立傳是繼承者的事情,武則天只能為唐高宗立碑,沒法自己立“無字碑”,唐中宗復位後,親身感受過母后的兇狠和殘忍,當兒子的評價讓他十分為難,無從下筆,正好,當時政局動盪不定,李氏家族為皇權爭得你死我活,誰還有閒暇為武則天撰寫碑文呢?這事一擱再擱,最後不了了之。





雜家史


功過自有後人評價


汽車大咖軒哥


此問題無從斷定碑無字是有意為或是無意為,所以·不予作答。


浩賢2


關於武才人的經歷不勝瞭解,答不出來了也答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