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 把德国航母的设计带沟里了:二战前日本海军对德国的设计援助

1935年6月18日,英国和德国签订了海军协定,条约允许德国建造《凡尔赛合约》禁止的军舰种类,并允许总排水量可达到英国海军舰队的35%。其中,根据当时英国海军的装备状况,德军的航母配额是38500吨。这使得德国建造航母成为可能。

德军需要参考

德国军队对航母的了解并不多,一战时期,德国海军参加的是大炮巨舰式的旧式对决,又因为《凡尔赛合约》的限制错过了探索。为此,德国海军利用1935年海军周的机会参观了英国皇家海军的航母,他们拍了不少光荣号的航母,还在英军的允许下仔细查看了暴怒号,但是这两艘军舰是英军在一战末期用巡洋舰改建的航母,带有试验性质,能起降的作战飞机型号和数量都更不上作战需要,早就过时了,德国人对参观的结果很不满意。

把德国航母的设计带沟里了:二战前日本海军对德国的设计援助

希特勒在德国海军将领的陪同下视察军舰

由于意大利海军在这方面的经验也很匮乏,德国海军把目光转向了新得到的盟友——日本,日本在一战中因为站队正确,是战胜国,他们的海军发展没有受到干扰。德国人在交涉中发现,日军似乎很合作,允许德国海军去参观赤城号航空母舰。赤城号号航母原为1920年建造的战列巡洋舰,后改建为航母,所以她的名字和日本航母的惯例不同,不是飞翔的动物。

1935年秋季,德国海军考察团来到日本,他们终于见识到当时诸国海军中较为先进的航空母舰。当然,师承自英国皇家海军的日本海军本身也给他们留下了时刻的印象——努力模仿日不落帝国“贵族军种”的军容,能和欧美海军比肩的伙食——不清楚德国人是否了解日本当时为了拼命扩张,造成日本平民贫困的生活和低下的饮食水平。

把德国航母的设计带沟里了:二战前日本海军对德国的设计援助

受限于解密的档案,只找到这张1942年德日军官会面的照片

知无不言?

赤城号这艘排水量为29500吨的航母显然在德国海军眼里相当得前卫,她设有双层机库,飞行甲板为独特的三段式,上层飞行甲板最长,达190米,宽30.5米,能起降所有种类的舰载机,中层和下层直接与机库相接,中层甲板仅15米,只能起飞小型飞机,下层飞行甲板56.7米,宽23米,能起降较大型的飞机,另外,赤城号还装备了10门200毫米三年式舰炮(五十口径三年式二〇糎砲),6门装在舰尾,其余装在两舷侧面。

日本海军甚至向德国人展示了作战飞机起降的过程,赤城号的右舷设有小型的岛式上层建筑用来指挥起降,仅需一个飞行长和两个军官在其中指挥即可。航母飞行甲板前端有一个蒸汽喷管,在起降时喷出蒸汽,喷气的方向就能告诉飞行员大致的风向。甲板边缘有一排灯,亮起之后指示高度。这样一来,甲板上的军官只需要举起飞行旗就可以指示飞机起降,而不像英美航母那样,要挥动信号板通知飞行员调整动作。德国军官们见到此情此景,激动不已,终于直观地见识了当时较为先进的航母。德国海军考察团临走时,日军很“慷慨”,送了他们100套航母的设计蓝图,供德军参考。

把德国航母的设计带沟里了:二战前日本海军对德国的设计援助

赤城号三段式甲板时代的模型

过期图纸

然而,德国军队不知道的是,日本军队貌似鼎力配合的表象下面,对德军隐瞒了几乎非常关键的消息——他们给的图纸全部都是过时的,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1934年,日本海军发生了“友鹤”号训练事故,友鹤号驱逐舰在训练时遭遇大浪,军舰翻船后沉没,仅13人被救起。

1935年9月的“第四舰队事件”更加严重,初雪和夕雾号驱逐舰的舰首折断,另外4艘驱逐舰的舰桥损坏,航母凤翔号的飞行甲板受损,龙骧号航母的飞行甲板损坏,机库进水。 最上号轻巡洋舰和大鲸号潜艇母艇等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友鹤号事故之后,日本海军就展开了调查,结论是日军为了在不违反海军协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追求军舰性能,盲目地命令武器设计师增加军舰上的武器,导致军舰稳定性极差,据分析,友鹤号的倾覆角度仅有40度左右,其它军舰也有类似的问题,根本不符合在恶劣海况中航行的要求。为此,日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舰艇强度,拆除过重的武器,增加稳定性。

而对于赤城号航母,更是进行了大改装,简直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因为中下层甲板已经无法起降当时较为先进的金属机身螺旋桨飞机,全部取消;

2座双联装200毫米炮影响稳定性,拆除;

上层飞行甲板加固,加长,变为全通式;

右舷岛式上层建筑不能完全满足飞机起降需要,拆除,改成舰体左舷的大型岛式舰桥。

如此以来,赤城号的结构和当时英美的航母就非常接近了,而日本海军只字未向德军提起这些措施。

误入歧途

因为日军的刻意隐瞒,德国海军在航母的设计方面走了很多弯路。

比如德军只是模糊地了解了友鹤号事件和第四舰队事件的经过,不知道其实是因为日军在军舰设计上“剑走偏锋“而造成稳定性不佳,误以为轻型航母就是不适合在海况复杂的海域作战,而德军预定的作战海域,比如北海(北欧附近海域,在大西洋东北边缘),大西洋风大浪高,所以没有考虑设计8000吨左右的航母,所以一开始设计齐柏林级航母的时候,就瞄准了万吨级别。

把德国航母的设计带沟里了:二战前日本海军对德国的设计援助

齐柏林号在基尔下水时的照片

德军不知道日本已经逐步放弃了老式的双翼机,所以一开始还犹豫是否要装备Ar.197这样的双翼舰载机。

而且,希特勒上台之后,重点准备击败欧洲大陆上的主要国家,所以重点发展陆军和空军,海军大型舰艇耗费巨大且建造时间漫长,为了与对手英国海军匹敌,德国海军司令官雷德尔列出了的Z计划上写明,需要建造10艘战列舰、3艘战列巡洋舰、4艘航母、15艘铁甲舰(袖珍战列舰)、5艘重巡洋舰、13艘轻巡洋舰、68艘驱逐舰和112艘其它舰艇,全部建造完毕的时间要到1948年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雷德尔在截获英国对德宣战电报的时候,自言自语:天哪,又要和英国打仗了!

最终,二战德国研制航母的计划阴差阳错,德国在二战初期的胜利之后,陷入盲目乐观情绪,认为战争很快就会结束,短期内不能建成的武器都应当搁置。

然而到了1941年5月,俾斯麦号战列舰被英国击沉之后,希特勒又武断地认为,大型水面舰艇无用,所以下令停止建造齐柏林号航母,德国海军的重点转为潜艇作战,并用主张潜艇战的邓尼茨换掉了雷德尔。因此,齐柏林号航母从未建成过。

把德国航母的设计带沟里了:二战前日本海军对德国的设计援助

齐柏林号的模型,她永远没有完工

当然,德国的产能、海军的战果和高层的决策是二战德国航母流产的最主要原因。但是日本海军误导了德国的设计思路,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阅读更多军事内容,请关注 近卫步兵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