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进藏路上遇到这些动物,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进藏路上遇到这些动物,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进藏路上遇到这些动物,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藏羚羊

藏羚羊(学名:Pantholops hodgsonii)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体重45-60千克,雌性略小。头形宽长,吻部粗壮,鼻部宽阔略隆起。雄性具黑色长角。

进藏路上遇到这些动物,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早晚觅食,善奔跑。可结成上万只的大群。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徙。由于常年处于低于零度的环境,通体被厚密绒毛,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已成立羌塘、可可西里、三江源等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于中国以羌塘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区(青海、西藏、新疆),少量见于印度拉达克地区。

进藏路上遇到这些动物,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藏野驴

西藏野驴(学名:Equus kiang)是所有野生驴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平均肩高为140厘米。外形与蒙古野驴相似。头部较短,耳较长,能够活转动。吻端圆钝,颜色偏黑。全身被毛以红棕色为主,耳尖、背部脊线、鬃毛、尾部末端被毛颜色深,吻端上方、颈下、胸部、腹部、四肢等处被毛污白色,与躯干两侧颜色界线分明。它们外形似骡,体形和蹄子都较家驴大许多,显得特别矫健雄伟,因此在当地人们常常把它们叫做“野马”。

进藏路上遇到这些动物,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该物中为高原型动物,栖居于海拔3600米至5400米的地带、营群居生活,对寒冷、日晒和风雪均具有极强的耐受力,多半由5、6头组成小群,大的群体在10数头,最大群体可达上百头,小群由一头雄驴率领,营游移生活。擅长奔跑,警惕性高。喜欢吃茅草、苔草和蒿类一种大型草食动物。

进藏路上遇到这些动物,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主要分布在中国青海的玉树、果洛、海北和海西州,甘肃的阿克塞、肃南、南北和玛曲,新疆的阿尔金山等地,西藏北部和四川西部也有分布。

进藏路上遇到这些动物,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藏原羚

藏原羚(学名:Procapra picticaudata)又叫原羚、小羚羊、西藏黄羊和西藏原羚等,体形比普氏原羚瘦小,体长84~96厘米,体重11~16千克,仅雄性具角,角细而略侧扁。耳朵狭而尖小。四肢纤细,蹄窄;被毛浓而硬直,脸、颈和体背部呈土褐色或灰褐色,臀部具一嵌黄棕色边缘的白斑,其背部暗棕色,腹面、四肢内侧及尾下部白色。

进藏路上遇到这些动物,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藏原羚是典型的高山寒漠动物,栖息于海拔300至5750米之间的高山草甸、亚高山草原草甸及高山荒漠地带。主要以莎草科和禾本科植物及经绒蒿等草类为食,但耐粗食的性能不如藏羚。清晨,傍晚为主要的摄食时间,同时也常到湖边,山溪饮水,在食物条件差的冬春季节,则白天大部分时间在进行觅食活动。青藏高原特有种,有“西藏黄羊”之称。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原羚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性情温驯活泼,容易接近驯化。

进藏路上遇到这些动物,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野牦牛

野牦牛(拉丁学名:Bos mutus),是家牦牛的野生同类,四肢强壮,身被长毛,胸腹部的毛几乎垂到地上,可遮风挡雨,舌头上有肉齿,凶猛善战。是典型的高寒动物,性极耐寒,为青藏高原特有牛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进藏路上遇到这些动物,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栖息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带,人迹罕至的高山大峰、山间盆地、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等各种环境中,是食草动物,分布于新疆南部、青海、西藏、甘肃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

进藏路上遇到这些动物,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岩羊

岩羊(学名:Pseudois nayaur)体型中等,形态介于野山羊与野绵羊之间。两性具角,雄羊角粗大似牛角,但仅微向下后上方弯曲。以青草和各种灌丛枝叶为食。冬季啃食枯草。它们还常到固定的地点饮水,但到寒冷季节也可舔食冰雪。无固定兽径和栖息场所。它们在悬崖峭壁只要有一脚之棱,便能攀登上去。一跳可达2、3米,若从高处向下更能纵身一跃10多米而不致摔伤。冬季发情交配,次年6、7月产仔,每年通常只产1仔。

进藏路上遇到这些动物,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主要天敌是雪豹、豺、狼,以及秃鹫和金雕等大型猛禽。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进藏路上遇到这些动物,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棕头鸥

棕头鸥(学名:Larus brunnicephalus)是中型水鸟,体长41-46厘米。嘴、脚深红色。夏羽头淡褐色,在靠颈部具黑色羽缘,形成黑色领圈。肩、背淡灰色,腰、尾和下体白色。外侧两枚初级飞羽黑色,末端具显著的白色翼镜斑。其余初级飞羽基部白色,具黑色端斑,飞翔时极明显。冬羽头、颈白色,眼后具一暗色斑,其余和夏羽相似。

进藏路上遇到这些动物,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5月中旬产卵,每巢3-4枚,卵重46克左右,表面有黑褐色斑点或条状斑纹,孵化期25天,幼鸟飞羽齐后,才随亲鸟离去。10月后,除极个别外,绝大部分鸥集群南飞越冬。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西海岸。

进藏路上遇到这些动物,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进藏路上遇到这些动物,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赤麻鸭

赤麻鸭(学名:Tadorna ferruginea)体型较大,体长51-68厘米,体重约1.5kg,比家鸭稍大。全身赤黄褐色,翅上有明显的白色翅斑和铜绿色翼镜;嘴、脚、尾黑色;雄鸟有一黑色颈环。飞翔时黑色的飞羽、尾、嘴和脚、黄褐色的体羽和白色的翼上和翼下覆羽形成鲜明的对照。

进藏路上遇到这些动物,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栖息于开阔草原、湖泊、农田等环境中,以各种谷物、昆虫、甲壳动物、蛙、虾、水生植物为食。繁殖期4~5月,在草原和荒漠水域附近洞穴中营巢,每窝产卵6~15枚,卵椭圆形,淡黄色,雌鸟负责孵卵。

进藏路上遇到这些动物,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斑头雁

斑头雁(学名:Anser indicus)是中型雁类,体长62-85厘米,体重2-3千克。通体大都灰褐色,头和颈侧白色,头顶有二道黑色带斑,在白色头上极为醒目,繁殖在高原湖泊,尤喜咸水湖,也选择淡水湖和开阔而多沼泽地带。

进藏路上遇到这些动物,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越冬在低地湖泊、河流和沼泽地。 性喜集群,繁殖期、越冬期和迁徙季节,均成群活动。主要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的叶、茎、青草和豆科植物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贝类、软体动物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

进藏路上遇到这些动物,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黑颈鹤

黑颈鹤(学名:Grus nigricollis)是大型涉禽,体长110-120厘米,体重4-6千克。体羽灰白色,头部、前颈及飞羽黑色,尾羽褐黑色。头顶前方裸区呈暗红色,三级飞羽的羽片分散,当翅闭合时超过初级飞羽。

进藏路上遇到这些动物,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的沼泽地、湖泊及河滩地带,主要以植物叶、根茎、荆三棱、块茎、水藻、玉米、砂粒为食。繁殖于拉达克,中国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北部一带,越冬于印度东北部,中国西藏、贵州、云南等地。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

进藏路上遇到这些动物,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秃鹫

秃鹫(学名:Aegypius monachus): 大型猛禽,体长108-120cm。通体黑褐色,头裸出,仅被有短的黑褐色绒羽,后颈完全裸出无羽,颈基部被有长的黑色或淡褐白色羽簇形成的皱翎。幼鸟比成鸟体色淡,头更裸露,亦容易识别。

进藏路上遇到这些动物,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高山荒原与森林中的荒岩草地、山谷溪流和林缘地带,常单独活动,偶尔也成小群,特别在食物丰富的地方。要以大型动物的尸体为食,常在开阔而较裸露的山地和平原上空翱翔,窥视动物尸体。偶尔也沿山地低空飞行,主动攻击中小型兽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有时也袭击家畜。

进藏路上遇到这些动物,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喜马拉雅旱獭

喜马拉雅旱獭(学名:Marmota himalayana)别名哈拉、雪猪,属于啮齿目、松鼠科、旱獭属的一种大型地栖啮齿类哺乳动物,体呈棕黄褐色,并具散在黑色斑纹,体型粗壮而肥胖,尾短。

进藏路上遇到这些动物,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喜马拉雅旱獭为穴居、群居动物,洞巢成家族型,是青藏高原特有种,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及与中国接壤的尼泊尔等国的青藏高原边缘山地,为该区域内鼠疫的主要储存宿主,是青藏高原区域鼠疫预防的重点监控对象。

进藏路上遇到这些动物,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进藏路上遇到这些动物,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有木有被这些藏地精灵们,萌到?

蜀黍总是在远方,或是在去远方的路上,总会有那么多的故事等着你,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