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新手建議收藏:多肉植物常用名詞大科普

經常有很多剛入坑的肉友都會納悶什麼是徒長、什麼是老樁、什麼是組培、什麼是硬化、什麼是全日照等等,最近小編把這些常用名詞的解釋整理了一下,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喜歡的在文末點個贊吧!

【徒長】

指多肉植物在缺少日照、澆水過多的情況下,葉片顏色變綠,紙條上葉片的間距拉長,葉片往下翻,紙條細長,生長速度加快的現象。

新手建議收藏:多肉植物常用名詞大科普

徒長之後的對比照

【老樁】

新手建議收藏:多肉植物常用名詞大科普

顧名思義,就是長了好多年的肉肉,枝幹蒼老古樸的老株。枝幹也木質化了,看上去就像是木頭了。

【綴化】

新手建議收藏:多肉植物常用名詞大科普

多肉植物形態的一種變異現象。指多肉受到不明原因的外界刺激後,其頂端的生長點異常分生、加倍,形成多個生長點,這些生長點橫向發展連成一條線,最終形成扇形或雞冠狀。

【氣根】

新手建議收藏:多肉植物常用名詞大科普

不接觸到土壤也能生根,只要條件允許。就是肉肉自己本身長著長著,你會發現,怎麼這麼多鬚根,這些其實就是氣根啦,對於多肉嫩芽來說是挺好的事情,幫助自己固定和吸收養分,但如果是老樁這樣,則說明是缺水或者有根粉蚧殼蟲了。

【化水】

新手建議收藏:多肉植物常用名詞大科普

水分過多或者潮溼造成葉片、根莖的腐爛,透明化,最後消失。

【群生】

新手建議收藏:多肉植物常用名詞大科普

指單顆多肉植物體上著生多個生長點,長出許多新的小苗,並共生在一起。很多品種都會群生,典型的就是子持。

【褪色】

新手建議收藏:多肉植物常用名詞大科普

大紅色的火祭褪色後變綠了

因為養殖環境不良失去原來應該有的顏色。

【蛻皮】

新手建議收藏:多肉植物常用名詞大科普

貌似生石花種類才會蛻皮吧。屁股開花,兩半屁股變成四半,特別funny。

【爆盆】

新手建議收藏:多肉植物常用名詞大科普

字面意思,滿滿的一盆。

【錦斑/出錦】

新手建議收藏:多肉植物常用名詞大科普

肉肉顏色上的一種變異現象。是指植物體的莖、葉等部位發生顏色上的改變,如變成白、黃、紅等各種顏色,大部分錦斑變異並不是整片顏色的變化,而是葉片或莖部,部分顏色的改變。引發植物錦斑變異的主要是外界因素,也有遺傳因素,澆水、日照、溫度、藥物和氣候突變等都有可能造成多肉植物的錦斑化。雖說帶個錦的都是好東西,價格也更高,因為觀賞性更高了。但也有壞處,比如由於葉片部分顏色轉變為白色、黃色,葉綠素的改變,使植物從陽光中吸取的養分減少。錦斑化後的多肉生長速度及分株繁殖等,各方面都差於普通品種。甚至會有部分多肉完全白化錦斑後很容易就死掉。

【花箭】

新手建議收藏:多肉植物常用名詞大科普

從葉片中生長出長長的花莖,多肉植物景天類常是這種開花方式。

【石化】

新手建議收藏:多肉植物常用名詞大科普

石化的多肉生長點指的是葉片不止有一個生長點(所有芽上的生長點不規則),生長點出現不規則的分生和增殖,造成錯亂,形成葉片不規則的形狀,偶爾附加狀態,如帶錦,木質化,姬化,膨大化等。

【穿裙子】

新手建議收藏:多肉植物常用名詞大科普

同樣也是徒長的一種,在肉肉缺少日照,光線過暗,澆水又相對較多時 會發生,原本比較包攏的葉片變為比較攤開的樣子,或者肉肉葉片往下翻就像妹子穿著裙子一樣。

【黑腐】

新手建議收藏:多肉植物常用名詞大科普

通常是因為環境悶熱+病菌造成植株莖幹黑腐。

【休眠】

新手建議收藏:多肉植物常用名詞大科普

因品種不同,在某些季節進入休眠狀態,停止生長或者緩慢生長。所以也才分出了冬種型和夏種型。

【冬種型】

夏季休眠較明顯,且休眠時間比其他多肉更長,冬季可以持續生長的多肉植物。冬季溫度低於5℃時大部分多肉植物都會處於休眠狀態,即使冬種型也一樣。

【夏種型】

夏季生長,冬季低溫休眠的品種。夏季35℃以下都會正常生長,超過此溫度時也會進入休眠狀態,而冬季儘量保持10℃以上,溫度過低不但會休眠,嚴重的還會導致凍傷或者死亡。

【砍頭】

新手建議收藏:多肉植物常用名詞大科普

繁殖的一種方式,也是一種修剪方式,比如之前說的【徒長】了就用這個辦法就行。就是把肉肉的頭給砍了。然後用於【扦插】--繁殖的一種方法,不適用於所有品種。

【葉插】

新手建議收藏:多肉植物常用名詞大科普

把肉肉的葉片剝下來,平放在土壤上坐等生根發芽。繁殖的一種方法,不適用於所有品種。

【扦插】

新手建議收藏:多肉植物常用名詞大科普

把【砍頭】的肉肉插在疏鬆、少水土壤上坐等生根發芽。繁殖的一種方法,不適用於所有品種。

【露養】

新手建議收藏:多肉植物常用名詞大科普

將多肉植物放置於露天環境下養護,是還原野生狀態的一種栽培方法。只要是室外幾乎都算露養,包括陽臺或者窗臺搭建的護欄。

【斷水】

就是停止澆水。

【鋪面】

新手建議收藏:多肉植物常用名詞大科普

用漂亮的介質鋪在盆土表面起到裝飾作用,也可以起到把肉肉葉片與土壤分離的作用,這樣肉肉的底部葉片不會因為土壤澆水後太潮溼而腐爛,建議不要用太輕的介質,以免澆水和風吹導致飛濺。

【悶養】

新手建議收藏:多肉植物常用名詞大科普

冬季溫度過低的時候,用容器如一次性塑料杯將多肉植物完全蓋住,製造一個小型溫室的效果,保持塑料杯裡面的空氣溼度足夠大,水汽和塑料杯會阻斷大部分紫外線,所以不用擔心蓋住的多肉會曬壞。同時也可以減少澆水,因為杯子的內部水汽足夠多肉吸收的了。一般適合於百合科的多肉植物。

【修根】

新手建議收藏:多肉植物常用名詞大科普

移盆時或剛購買回來的多肉,將部分鬚根、腐爛根剔除,留下健康強壯根系,利於將來多肉的生長。

【晾根】

新手建議收藏:多肉植物常用名詞大科普

新買的多肉,如果怕有蟲或者蟲卵,可以先清洗根系和修剪,然後待根傷口癒合之後再上盆,以免造成爛根,網購的肉肉基本要晾一下,因為不知道賣家那邊的情況,確實很多有蟲的。

【半陰、半養】

新手建議收藏:多肉植物常用名詞大科普

一種陽光較少的栽培環境,相比【散光】,這種栽培環境的光線更弱一些。

【散光】

新手建議收藏:多肉植物常用名詞大科普

指多肉植物沒有直接受到陽光照射,而是放在直射陽光旁的散射光下的一種栽培環境。

【全日照】

新手建議收藏:多肉植物常用名詞大科普

指將多肉植物放置於露天環境下,一天中能接受到陽光直射的時間,與日照強度無關。夏季最好不要全日照,如果沒有風,產生悶熱效果很容易死掉。

【脫盆】

新手建議收藏:多肉植物常用名詞大科普

一般指不帶盆子。網購的時候經常看到這個詞。

【緩苗】

剛購買過來的多肉植物並不能接受正常的養護強度,通常前期會減少光照強度和澆水強度,讓植物慢慢恢復正常的生長(通常網購被郵寄的肉肉需要這樣做)。

【園藝種】

具有某些特殊觀賞用途的人工雜交種。

【實生株】

由種子發育而來的未經過嫁接的植株。

【嫁接株】

處於嫁接狀態的植株,一般為仙人掌。

【溼土幹栽】

顧名思義是先把土拌溼潤,再種植物,種後不要澆水。具體來說就是用潮溼的土,然後把把經過通風晾乾傷口癒合的多肉植物種下去,在明亮無直射光通風的地方放著,過一星期到十來天左右再開始澆水(時間可根據具體情況判斷),整個澆透!

【潮土幹栽】

相比溼土幹栽,潮土幹栽的價值溼潤度更低,溼度的感覺相當於擰乾的毛巾,潮土的有點是種植的介質中含有的水分更少,降低因溼度過大導致緩苗的多肉腐爛。

【乾土幹栽】

就是用乾燥的土直接種植物,種後一段時間不要澆水。這種情況多數用於容易黑腐/傷口未風乾的多肉植物,可以避免根部有傷口的多肉植物直接沾水發生菌類感染而腐爛。一般是幹栽後三天到五天後再澆水,三天到五天的間隔期是為傷口癒合結痂的足夠時間。

【乾透澆透】

等多肉土壤的水分乾透了,再澆水,直到盆底底部有水滲透出來。一般來講,接近乾透就要澆水了。

【浸盆】

新手建議收藏:多肉植物常用名詞大科普

打一盆水,將花盆置於水中,讓水從下往上慢慢滲透,看到土壤表層溼潤後即可拿出。這種方式適合多肉植物生長季,及泥炭佔比太高不易澆透的配土,及播種、澆水不方便或養殖過於密集的多肉組盆等。


新手建議收藏:多肉植物常用名詞大科普

所有肉友啊,一如肉坑深似海~~共勉共勉~~~

有不對的地方請大家在下面留言處指正,喜歡養花養多肉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有問題隨時私信給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