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清代经学大师焦循为何说“愿为杨桓,不为范滂”?


老衲侃春秋现在来和大家一起“关注历史,讲述历史,解读历史”

其实,这都是焦循大师的一种误读,如果我们吧范滂的所作所为完整的叙述下来,大家的看法就会不一样了。

在东汉中晚期,士大夫中一些正直激进的分子,采取半公开以至完全公开的形式和当权的宦官集团抗争,曾经结成了在政治生活中形成重要影响的群体。
这些志同道合者,当时被称为“党人”。这些人通常被称作士人,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士大夫。他们品德高尚,时称君子,有“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 等外号。

其中的八顾指郭林宗、宗慈、巴肃、夏馥、范滂、尹勋、蔡衍、羊步八人,为“能以德行引人者”,即道德可以为他人榜样的。

范滂 (137年-169年)字孟博,汝南征羌(今河南漯河市)人 。
他年轻时就正直清高,很有名士的气节,受到州中乡亲的钦佩,被举荐为孝廉。
范滂开始做官,是在县里头任光禄勋主事,就是一个小官吏。官职虽小,但他用心为朝廷做事,而且敢于伸张正义,他认为农夫除掉杂草,庄家一定茂盛;忠臣铲除奸人,仁义正道才能清平。所以博得了许多好名声。由此,一传十十传百,其名声开始大起来。

汝阳太守宗资,是当地最大的父母官了,他也听人谈起范滂来,很是欣赏。于是就聘请他到郡府中担任功曹,把政事交给他处理。范滂在职期间,严厉整治邪恶,对那些行为违背孝悌道义,不依仁义办事的人,全都清扫出去撤职驱逐,不跟他们一起共事。特别举荐有突出节操的人,把他们从社会底层选拔出来。

他还是一个很守节操的士大夫。范滂有个外甥,是西平人,名叫李颂。他是公侯家族后代,由于平日里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被乡里的百姓所唾弃。大宦官中常侍唐衡把李颂推荐给宗资,宗资一看是皇上身边的红人来求自己,忙不迭的交待手下人赶快照办,给李颂安排一个官职。这事情正好是范滂职权范围内的事情,对于自己这个外甥,他太熟悉了,根本就不是做官的料,因此,虽然有太守大人的指示,而且还是自己的亲戚,但他就是压着不办,由此还引起太守大人的不满。
范滂不光操守令人敬佩,他在反贪治腐、勇斗权贵上,也同样令人钦佩。
一次,范滂接受命令,到冀州去巡行。他昂然出门,登上马车,手执缰绳,昂首挺胸,极目四方,好一派天降大任于己、必欲澄清天下的气魄。

当地的太守、县令听说有巡视大员要来自己的辖区,一打听来的是范滂,自知平日里贪污受贿、鱼肉百姓的罪恶即将暴露,与其等待着拘押受审、入狱伏法,还不如早做打算,纷纷解下官印、脱下官袍,落荒而逃。“大老虎”尚且如此,“小苍蝇”更是无处藏身。所以范滂巡视到哪里,此处的吏治必然有很大改观。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主子一个令,此话一点不假。汉桓帝刘志病逝,汉灵帝刘宏继位,在他的任期,政策又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他开始重用宦官,并对那些非议朝廷的文人进行残酷的打击,历史上称之为“党锢之祸”。

公元169年,汉灵帝刘宏又开始大肆诛杀党人。这次下诏要逮捕的人中,范滂就在其中。督邮吴导接受了诏令,回到县上,抱着诏书,关闭驿馆,趴在床上哭泣。

有人把吴导的这种古怪行为,当做笑话来传。但是范滂一听此话就明白了,便对传话的人说:“我明白吴导痛哭的原因了,他手里拿的,一定是缉拿我的诏书。”

说罢,径直来到县里,自己投案。县令郭揖见到后大吃一惊,今天这个范大人来我这里有何公干?等问明情况后,规劝到:“天下大得很啊!先生为什么到这里来主动投案?”

边说边解自己的官印绶带。

范滂看到县令的古怪行为,大惑不解的问道:“大人这是何意?”
郭揖回答:“乘现在还来得及,我官也不做了,和你一起远走天涯海角。”
范滂劝阻到:“我死了祸患就终结了,哪敢用自己的罪来连累您,又让老母流离失所呢?”
范滂在监狱,其母亲前来探监。范滂对母亲说:“弟弟孝敬老人,能够供养母亲,我则随龙舒君他们共赴大义,我们生死存亡各得其所。希望母亲保重身体,不要再增加哀伤。”
他母亲说:“你现在能够与李膺、杜密齐名,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已经有了好名声,又还想要长寿,能够兼得吗?”
范滂跪下叩头两次,和母亲诀别。
然后回过头来对他儿子说:“我想让你作恶,但恶事不应该做;想要让你行善,但我就是不作恶的下场。”道路上的行人听到了,没有人不流泪。

范滂说完,慨然奔赴刑场。死时年仅三十三岁。

后续:范滂的事迹,主要载之于班固的《汉书》。《汉书》是前四史史书,由于是文学家班固所撰,所以文采飞扬,在古代文人学士中十分流行。明末大儒顾炎武也曾有“常把《汉书》挂牛角,独出郊原更谁与”的名句传世,就说明《汉书》的流行。
相传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幼年时,是由他的母亲启蒙读书的。一日,苏东坡读《汉书》,被范滂那正义凛然、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感动。
苏东坡就问其母亲说:“我如果哪一天为了大义,像范滂那样,慷慨赴死,母亲能答应吗?”
其母程氏回答说:“你要是能以范滂为榜样,我就不能以滂母为楷模吗?"

后来苏东坡果然这样做了,他奋笔直书,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要不是宋太祖赵匡胤有不杀文人士大夫的训诫,恐怕苏东坡也要慷慨赴死,做范滂第二了。

每个人看事物的着眼点不同,得出的结论也迥异。褒姒在周文王眼中很美,为了博得美人一笑,竟然拿国家命运开玩笑,最后被灭国。但在后来的历史学家来看,褒姒就是个红颜祸水,是不详之物,谁粘上她,就要倒霉了。

苏东坡,他为范滂的大义赴死而感动,立志要学他。清代经学大师焦循却说过这么一句话:“愿为杨桓,不为范滂”?他认为范滂慷慨赴死的行为愚鲁,这明显的是在沽名钓誉。大家看了以上的叙述后,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参考资料:
《汉书》汉·班固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

老衲侃春秋


焦循,甘泉县人。字理堂,一作里堂,晚号里堂老人。

焦循小时候由父母启蒙,教授《毛诗》及唐人绝句诗。6岁时进入家塾学习。8岁时受到阮承勋赏识,把女儿许配给了他。11岁时,就已经在族伯父的指导下研读《说文解字》,略通六书之学;又按照范征麟要求习读古文,自此也喜欢写古文。14、15岁时,和父亲谈论史事时说到了人生志向,焦循称“愿为杨桓,不为范滂”。17岁时,江苏学政刘墉到扬州考察。焦循在考试时表现出众,复试时获刘墉接见,准予进入府学深造,并嘱咐他攻习经学。18岁,进安定书院肄业。19岁,有志于经学研究,开始研读《尔雅》。20岁,读王鸣盛《尚书后按》……

焦循能够成为一代经学家,与家庭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有一次,他的父亲辅导他阅读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时提示他,读《四书》,不必重视朱子的注解,“若不能读书,朱注何用读?若能读书,单靠记得朱注,为不怕岁考计耶?”还有一次,他的父亲指着湖中水草,对他说,“看!这就是所谓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啊。”这些教育对焦循有着很大的影响

当然,焦循的成就也离不开他自己的努力。他在青少年时期读经时,就非常刻苦,不畏艰深。比如《毛诗》中的三《颂》,《尚书》中的《盘庚》篇,《礼记》中的《内则》篇,其他士子大多都觉得非常难读,他却乐于钻研。他也非常爱书。在他24岁时,连年的饥荒和他父母的逝世导致家道中落,颇为窘迫。家中只剩十几两银钱了,还是卖田换来的。当时恰好有个书商卖《通志堂经解》,要价30两。钱不够,是他的妻子阮氏卖了自己的金簪子,得了12两银子,这才把书买下来。

这些努力当然不是白费的,焦循博闻强记,于经史、历算、声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

乾嘉之际,考据学盛行,人们对经学、理学、史学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偏颇。而焦循是深恶考据的,他在33岁时撰写《与孙渊如观察论考据著作书》,明确地提出了不可将“考据”与经学混为一谈。焦循说:“经学者以经文为主。”关心的就是经文本身的内容,而于训诂、考据则不以之为主,只以为辅。

钱穆评焦循之说时说:“凡里堂谓述之难者如此。述作无等差,各当其时。苟非深有得里堂所论时变旁通之义,能自出性灵,以运思而求通,而专据古人之一说以为述,则里堂之所谓诵、写非述也。否则,拂人之长,引而归于己之所知,日古人如是,则里堂之所谓托,非述也。惟其专据而不能会通,故终不足以。”

参考文献:

1. 卢桂平主编,《扬州历代名人传》,广陵书社,2015.04

2. 楚默著,《楚默全集 思想的年轮 下》,上海书店出版社,2014.11

3. 杨峰,张伟著,《清代经学学术编年 下》,凤凰出版社,2015.07


回答者:闫红 延安大学历史系本科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个人简介:闫红,延安大学历史系本科生在读,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从事季我努学社微信公众号等相关工作。曾参与学社南京大屠杀期间外籍侨民黑姆佩尔的撰写工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季我努学社头条号(搜索季我努学社)及季我努学社微信公号(名称季我努学社,搜索jiwonu)季我努学社系国内著名的历史学民间学术社团,已出版中国近现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万字,代表作为《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国抗战影像全集》(全30卷)、《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第一辑5卷,第二辑已出1卷)。其创办的季我努沙龙系国内最著名的公共历史讲座。


季我努学社


焦循,清代著名的经学家,同时信仰儒家,曾经说过愿为杨恒,不为范滂,那么这句话何意呢?



杨恒,根据《白话明史》记载,元末明初的人士,此人正直,厚道诚恳,和人讲话从来不说假话,事情与名不符合,他便严厉呵斥,面对钱财从不动心,同乡人一直把他当成楷模。



范滂,根据《后汉书·范滂传》记载,范滂是东汉时期江夏八俊之一,据说此人不惧权贵,反贪污腐败,但有个一点的毛病,那就是自视清高,希望有个好名声。

最后被赐死的时候与母亲诀别,母亲说,你已经和天下的名士齐名,已经有好名声了,还要顾忌什么?

所以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来焦循的意思就是说做人要做杨恒这样的,厚道诚恳,不做范滂这样的沽名钓誉的人。

如果你们有更好的观点请在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