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久遠的外調記憶

多年前我曾去過吉林省林業區腹地,坐過一次森林小火車。感覺比較神奇有趣。所以才有了這篇小文。

82年,受單位派遣,出去外調。

通過這次外調,有機會欣賞了吉林省內的一些城鎮風光和華甸,黃泥河林區的林海雪原景色。20多年過去了,仍記憶猶新。

從扶余出發,取道長春。在長春兩三天時間,去一些單位辦完事後。然後一路向東,往吉林方向進發。

第一站先到卡倫鎮,住進一所殘破不堪的國營小旅店。這大概是卡倫小鎮當時唯一的旅店,雖小但卻是國字招牌。

小旅店經營管理不善,衛生條件極差,黑乎乎的牆壁,髒兮兮的被子,屋內冰冷,只看見一個服務員。這種小店,看來經濟效益不好,可能是勉強維持,難以為繼。

由於整個小鎮處在農村包圍中,與農村公社級的感覺沒什麼區別,客源稀少。住宿條件又類似於農村的大車店,大多數時間面向農民群體。如不進行改進,這樣的店註定是短命的。

去到同事老孟岳母家一聚,吃點便飯,放個炕桌,幾樣小菜,猶見小鎮百姓人家也是比較貧困。等第二天諸事完結,便匆匆離開了,但這卡倫小鎮卻給我留下了灰暗落後的印象。80年代初期,那年月人民生活水平大低如此,這便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

接下來去到到九臺縣城,住進一家較大的旅店,衛生條件有所改善。但暖氣又過熱了,屋內十分乾燥酷熱,人並不舒適。其實這也屬於管理問題,並不進行調解,其實就是浪費,又增加了運營成本。這也是一家國字號單位,卻無人去管這些。

第二天要去20多里外的一處農村,聽說有出租自行車的。一問自行車有,卻全是壞的不能騎。無奈只能徒步往返40多里,走一天下來,累得兩腿生疼,好在晚上用熱水燙個腳,歇一宿也就緩過來了!但租車行這種人浮於事的態度太過惡劣。這樣的單位早已沒了生存的必要,令人氣憤。打著為民服務的招牌,自行車壞了不修,沒人負責不幹為民服務的事兒。這樣的鐵飯碗,就是應該砸掉,這種經營方式令人氣憤!

又去營城煤礦,記得小時候家裡燒的營城大塊煤,就產自這裡。那煤質量好,又黑又亮。但經過多年開採,煤層從鼎盛期進入了枯竭期,現已無煤可採,到了工人工資都發不出來的階段。煤礦工人的生活水平直線下降,看礦工住宅也清一色的土平房。企業轉型勉強維持,已變成了特困企業。

行走在礦區街道上,遠觀一座高高的山頭。礦井下的煤矸石堆積如山。在霧氣中時隱時現,看上去並不很清晰,這成了礦區一道特殊的風景。

營城煤礦由於地下空虛塌陷,採礦區滿目瘡痍,正在地面改造,搬遷。後期善後工作也正在逐步進行中。

77年,同事妻妹的家就是營城煤礦職工。請申請不禁往事浮上心頭。所以對這裡格外的有些關注。

離開煤礦,又去九臺鎮郊農村,並在農家吃了一次便飯。農民生活更加艱苦,哪裡有什麼好吃的,燉的酸菜端上來。顏色發黑發暗,當時心裡十分奇怪,後來我才想明白,原來是醃酸菜時老幫子捨不得,留的太多所致。那年月,城市生活水平都不高,更何況農村社員了!

結束了九臺之行又去到吉林市,在龍潭區泡子沿兒就近找一家旅店住下來。這裡距吉林三大化較近,進入職工家屬區邊緣,各種化工塔式設備林立,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管線。在地面和空中穿越,空氣中讓人的的異味瀰漫。空氣質量很差,外地人一下很難適應。這就是當年全省最大化工基地的真實狀態,比一般工廠汙染嚴重。也是整個城市的汙染源頭,那時人們也許沒有環保概念,但這就是當時化工廠的現狀,情況很糟。

吉林市街道、公交、無軌電車等,與長春沒有區別,站在街頭那感覺同長春一樣。對於久別城市的我,是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因久違了。

在吉林逗留這幾日。每晚總去麵館,吃上一碗炒麵。當時一碗炒麵才二元錢。

吉林市是江城,江南江北的跑幾趟,感受一下松花江大橋的雄偉,眺望一下寬闊的江面,感知景色很是優美。

離開吉林去華甸,正值冬季,這裡有別樣的北國風光。到處都是厚厚的積雪,白茫茫一片。北國雪鄉之韻味,尤比其他地方濃烈。

記憶深刻的,一個大牌樓裡。是一個很大的露天貿易市場。裡頭人頭攢動,商家雲集於此。在雪地上進行買賣交易。那是獨有的北國雪鄉風貌。

這裡的民居森林特徵突出,各家門前全是一座座整齊的木頭柈子垛。圍牆也全是木頭,木頭是這裡永恆主題。這裡是木頭的世界。

及至後來過敦化進入黃泥河林區,這方面感受更加深刻。舉目皆是樹木,人處在山林包圍之中。

黃泥河也是一個林業小鎮。第二天乘坐林區專用交通工具,森林小火車向林區腹地深入。

第一次看的小火車感到很新鮮,以往只是在小說《林海雪原》裡,才知道森林小火車。這回是看到真的了。小貨車外觀與普通蒸汽機車無異,只是尺寸小了一號。路軌也窄,一列車大約三四節小車廂的樣子。看上去就是袖珍版的火車縮影,有點卡通感。

林區鐵路也有一套指揮系統,有調度,有停靠站臺。總行程大約上百公里,沿途全是茫茫山林,片片林海。所去的林場裡有森林公安派出所之類,還有職工食堂,並且在那食堂裡吃了一頓午餐。

事情完畢,又坐小火車,逛逛噹噹又回到起點站。小火車是林區裡的一道獨特風景。鮮為外人所體驗,能坐上一次也是挺有趣兒的事。

離開黃泥河林場,打道回府。

在此再說一句題外的話。也是有感而發,老趙在花鳥市場裡買了幾粒君子蘭種子。當時正是長春君子蘭炒的最熱之時,一顆成蘭動則成百上千的價位。實在是那個年代發生的咄咄怪事,這種泡沫終將在市場經濟中迴歸理性!

外調記憶,因年代久遠,有所模糊,但因為小火車一直殘留在頭腦中揮之不去,很難忘懷,所以寫下來作為一種紀念。

現在想一想,27年過去了,那小火車以後不知還在運行否,如果夏天乘坐,一定更有一番情趣。

聞志剛

2009年12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