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江蘇崑山錦溪古鎮,古橋,古民居,古建築佔86%,橋文化最珍貴

這裡是行者老張的旅行和歷史研究所。

江蘇崑山錦溪古鎮,古橋,古民居,古建築佔86%,橋文化最珍貴

江蘇崑山,錦溪古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全國環境優美鄉鎮、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錦溪古鎮的榮譽稱號還有很多。古鎮保存著數量眾多的明清古建築,民居民宅、水牆門、吊腳樓、落水廊棚、橋樓廊坊等,獨特的河街集市建築風貌,古建築佔鎮區民居的86%以上,因此,錦溪古鎮被譽為“中國民間博物館之鄉”。

江蘇崑山錦溪古鎮,古橋,古民居,古建築佔86%,橋文化最珍貴

​錦溪古鎮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5500多年前的崧澤文化時期,那個時候這裡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時期分別為吳越兩國集鎮,屬於當時的會稽郡。錦溪正式成為集鎮也有兩千多年曆史,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古蹟名勝、人文景觀、特色建築,古樸、精緻、完整是錦溪古鎮的最大特色。

江蘇崑山錦溪古鎮,古橋,古民居,古建築佔86%,橋文化最珍貴

作為一座水鄉,錦溪古鎮境內湖蕩密佈,河道縱橫,南部為五保湖、澱山湖,西北有陳湖,古鎮內河河道長六公里,形成了錦溪河湖相通、澤浸環鎮、街巷依水、橋巷相連的水鄉格局。古民居大部分因水而築、臨水而建,多位一、二層磚木結構,青瓦白牆,臨水一側開門窗或建造水埠碼頭,沿河街道主要是商業街。

江蘇崑山錦溪古鎮,古橋,古民居,古建築佔86%,橋文化最珍貴

錦溪古鎮的文物古蹟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蓮池禪院、通神道院、文昌閣、陳妃水冢、古河駁岸、古石拱橋和古窯址群等。明清時期,錦溪古鎮是全國重要的磚瓦生產基地,窯業聞名天下,是傳統的支柱產業,形成了獨特的磚瓦文化,古鎮現存各式古窯十五座,是華東地區唯一保存完好的古窯址群落,對研究古代的建築藝術文化具有極高的價值。

江蘇崑山錦溪古鎮,古橋,古民居,古建築佔86%,橋文化最珍貴

其次,就是古鎮的“橋文化”源遠流長,錦溪古鎮保存有明清時期的古石橋二十六座,古橋造型別致,精雕細刻,碑記、掛聯、花坊鐫刻極為精細。如天水橋,俗稱北觀音橋,橫跨在油車巷上,始建於明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由郭子敬出資建造,清順治九年重建。天水橋是單孔石拱橋,橋拱為青石,其餘部分是花崗石,全長17.2米,寬2.7米,拱跨6米。

江蘇崑山錦溪古鎮,古橋,古民居,古建築佔86%,橋文化最珍貴

建在市河上的普慶橋始建於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乾隆年間經過重修,又名俞家橋,為單孔拱橋,花崗石建造,東西走向,橋長18.5米,寬2.8米,淨跨6米,保存完整。古橋聯一幅“兩岸煙飛通海市,一溪浪湧接澄湖”。

江蘇崑山錦溪古鎮,古橋,古民居,古建築佔86%,橋文化最珍貴

裡和橋是錦溪古鎮最為古老的一座石橋,建於南宋,位於古蓮池西側的三圖河上,也叫南塘橋、南觀音橋。古代這裡曾有古亭和古井,明代錦溪八景之一的“古井風亭”就在這裡。十眼橋是錦溪最長的一座古石橋,長度達52米,十眼顧名思義就是有十個孔,九座橋墩。十眼橋架在墳塘港至五保湖口,南北走向,橋墩用條石疊砌,堅固美觀。

江蘇崑山錦溪古鎮,古橋,古民居,古建築佔86%,橋文化最珍貴

通神道院原名“天慶觀”,位於錦溪古鎮南大街西端,始建於南宋,歷代擴建,現僅存東嶽殿和山門。陳妃水冢在五保湖中心,是南宋孝宗的陳妃之墓,宋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金兵入侵,孝宗攜帶家眷南遷臨安,途中病 歿,在錦溪五保湖中立水冢而葬。五保湖畔還有建於南宋的蓮池禪院,規模宏大,古樸肅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