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哪些相聲段子是繞著彎子罵人,讓你事後才發覺的?

侃聊天下


郭德綱“心正不怕天雷打,樹直豈懼狗尿多。”文末“河邊無有青青草,哪來多嘴小羊駝?” 

哈哈哈哈哈哈不帶一個髒字的

郭德綱發微博尋找十年前在落魄無助時雪中送炭的三位恩人,卻被不少網友指拿“苦情過往”炒作,這令郭德綱大為憤怒。4月20日中午發段子暗斥“炒作說”,暗罵“哪來多嘴小羊駝?”

  如所有成功的故事,如今享譽相聲界的郭德綱成功路上也不少曲折。為了在相聲界發展,郭德綱曾三次進京。1988年,15歲的郭德綱第一次進京,報考全國總工會文工團下邊的一個說唱團,在團裡待了一年,被退回天津。郭德綱在天津各種小劇團裡唱戲,過上“跑江湖”的日子。後來,不甘心離開相聲藝術的郭德綱又來到北京,但因為找不到接納他的相聲表演團體,他只待了三四天就回津了。1995年,郭德綱第三次進京。開始給各種劇團唱戲、打雜、做零工,一有機會就堅持創作相聲段子,終成功。

  4月19日,郭德綱發微博自曝這段心酸往事,並尋找落魄時相助的恩人,“九十年代初,我第三次進京謀發展,囊空如洗求借無門,親朋翻臉故友絕情。彼時,有三位同學湊了4000元給我。尋李明、吳志國、朱鳳全三兄。”郭德綱稱,轉展十年一直未尋得恩人,05年曾經見得其中一位,卻因演出未能敘舊。

  不過,這一尋人貼卻遭來質疑,有網友指郭德綱藉此炒作。為此,郭德綱在微博上發段子暗斥指其炒作者,郭德綱寫道:“高人說炒作,學者罵淺薄。鴨說尋得晚,雞說太巧合。聞言心怯怯,無語暗斟酌。幾曾沽名釣,哪來作秀多。”並表示“心正不怕天雷打,樹直豈懼狗尿多。”文末還暗罵“哪來多嘴小羊駝?”







沐蛙魚頭


作為一個不務正業的雜貨鋪老闆,九哥印象最深的是郭德綱早年的一個段子。

“我鄰居家有個姑娘,穿著高跟鞋墊著腳,能從夏利車地下走過去。一天這個娘走丟了,她父親這個著急啊,心說指不定哪家的小夥子又倒黴了。看她平安回來,整條衚衕家家張燈結綵,買紅粉皮做麵條……”

剛聽這個段子的時候,覺得老郭說的有點過分了,但是過了幾天發現,這個時候正式鳳姐作妖的日子,隨即明白了,老郭說的是鳳姐。


和獅子打架最次得是藏獒,可他們是京巴和博美的串兒,小兒不純而是還是雜毛。不是我郭德綱記仇,而是有人要為自己的錯誤買單

這是德雲社十年專場中老郭的相聲《十年》中的片段,這個段子也不算是拐彎罵人了,是赤裸裸的挑釁。


一去殘冬曉日紅,三杯淚酒奠蒼穹;
雞腸曲曲今何在?始信人間報應靈。

這個就有點深了,小夥伴們猜猜這是老郭在罵誰?


“哼~!你道德有問題”
“哪、哪個太監在說……說話?”

郭德綱《濟公傳》中選段,哈哈~~在說誰小夥伴肯定都知道。


就算是一坨屎也會有遇到屎殼郎的那天。所以大可不必為你是一坨屎而感到沮喪。

呵呵,這話可以當夸人的話聽的。


我是九哥,一個不務正業的雜貨鋪老闆,除了眾所周知的一些段子外,小夥伴們還知道老郭那些損人語錄?歡迎用中指點贊評論。


9GE啦啦啦


卡姆的脫口秀,有一次說,我是他鄰居,我投訴他最近太顧家了。觀眾就沒笑。這是隔壁老王的升級版。但卡姆自己接住了,他反問,這不可笑嗎?我認為這是我今天最厲害的梗。表情語氣到位,觀眾都不知道為什麼,就跟著傻笑。


每天背一遍莫妮卡


相聲段子繞著彎罵人,而且觀眾當場沒笑,事後才發覺?你這玩意兒包袱扔出去,捧哏的沒接住,觀眾也沒反應過來滑過去,那就是演泥了,不是什麼高超技法。按照郭德綱以前的德性,這是要罰款的。

“嚴禁包袱不響”,這是郭德綱以前貼劇場大門上的Slogan

郭德綱諷刺別人的段子,基本都是即時響的,只是有些包袱繞彎繞得太大,需要觀眾自己有一些背景知識瞭解,所以反應不過來。或者有一些是屬於現在德雲社年輕演員愛用的“連續劇包袱”,那是純粹針對粉絲的表演,外人根本不知道說什麼,張雲雷的各種口號,孟鶴堂的糊頂棚,張九齡王九龍的暴力梗,走出粉絲圈那就是一頭霧水。

而郭德綱繞著彎子罵人的梗,在微博上經常用,而且跟苗阜之間罵戰比較多這種彎彎繞。關鍵是最後郭德綱也不解釋,留下苗阜與讀者各種解讀。

去年苗阜髮長文抨擊德雲社江湖相聲,結果被罵開花之後刪帖,郭德綱隨後回覆了一條這個,網友各種解讀,認為這是在暗示苗阜別鬧,香櫞表示讓苗阜清醒點,佛手錶示再惹我就抽你。

更加有趣的是之前郭德綱發的一條微博,配圖文字,一隻青色蟈蟈趴在毛筆上,“莫非此物也讀書”。

大部分網友解讀是,青色蛐蛐暗示青曲社,包括苗阜也這麼認為,所以苗阜自得意滿的回覆了一條:希望能分清蟈蟈和蛐蛐。表示郭德綱不認識昆蟲,罵他沒罵到點子上。

這才叫主動找罵,別人挖坑他打車過去往裡面跳。郭德綱沒有任何言辭指向苗阜,一隻青色蟈蟈趴在毛筆上,苗阜自作多情的覺得郭德綱想表達的是“青色蛐蛐,暗示青曲社”,然後趕緊用生物學知識來點破郭德綱的無知,證明自己反殺成功。

首先郭德綱一個搞傳統藝術的,而且各種古代玩意兒都熟之又熟,難道還分不清蟈蟈和蛐蛐,老郭還專門在單口裡面講過怎麼分這些蟲子,結果自己烏龍讓苗阜諷刺?

郭德綱如果這麼無能,早幾年就被姜昆侯耀華幹趴下了,還有苗阜什麼事情。郭德綱這條微博其實可以解讀很多意思,但最不可能就是“青色蛐蛐”暗示青曲社,那樣跟直接罵街一樣。郭德綱可能是說苗阜像蟈蟈一樣鬧騰,而且又沒文化,還假裝伏在毛筆上。也可能是故意用青色蟈蟈假裝青色蛐蛐,諷刺苗阜愛用錯字梗,其實是沒文化的表現。

反正網友一大堆解讀,各種詩詞歌賦成片出現,把這場罵戰推向高潮,我覺得老郭跟苗阜未必是大才子,網友才是真大神。


鹹魚茶館


啊?你不知道我?我藝術家啊!我都藝術家一個多禮拜了!于謙、郭德綱懟藝術家。

——什麼時候“藝術家”成了一種職業?

“玩胯子弟!”

“錯了,是wanku子弟!”

“對,就是玩褲子弟!”

——沒錯,是紈絝子弟!

郭德綱在《我要上春晚》、《叫賣圖》、曹雲金在《學電臺》裡也說過。 的一段懟電視臺的。

逗哏: “我們愛上電視臺說相聲。

捧哏:為什麼?

逗哏:好說啊!副導演安排人領著鼓掌,一上臺,“今天譁——掌聲雷動”,“我們兩個人,譁——掌聲四起”,“給大家,譁——一片掌聲”,“說一段相,譁——,聲,譁——”。

捧哏的:一個字兒一鼓啊!‘說得不好’,譁——,說得不好也鼓掌,你看今天多好,一個鼓掌的都沒有”,副導演們,顏面可還在?


娛樂小蜜探


相聲段子但凡涉及到繞著彎子罵人的話,一般都意味著觀眾當時沒有發現事後才進行了一個發掘,並且在隨後的報刊當中大肆報道。只不過這樣的手法依然比較卑劣,二來的話也實在是沒有必要,畢竟本著相聲藝人的脾氣和秉性來看,有仇一般當場都報了。


德雲社的相聲大多都是直來直往,當著面罵人

現今這個時間段,相聲最為紅火的社團就是德雲社了。

我們把德雲社做一個總結,然後依託德雲社來進行一個簡單分析,就不難發現,整個德雲社裡面好像基本上有仇都當場報了。不存在拐著彎罵人,然後事後再進行發掘,一般在場上都會心有所感,然後發出很大的咦聲。

比如說最常見的就是郭德綱之前說過的兩句話是相聲還是先搞笑吧,如果不搞笑的話就太搞笑了和我要反三俗這整個大段的相聲包袱都能夠看得出來,意氣風發的郭德綱在那個時間段有仇一般都是當場報的。

而整個德雲社也基本上沿襲了郭德綱的脾氣和秉性,甭管有什麼值得調侃的事情,一般都是當場說完當場笑,給大家圖個痛快的同時也給自己增添了很多笑料。

除此之外在某些調侃其他的相聲藝人或者說調侃某些事件的時候,德雲社一般也本著職來職往盡最大可能性的抒發出其中的搞笑點。

最簡單的就是以前圍觀不雅瀏覽視頻的那個新聞,在這件事新聞的第2天,就已經有云字科和鶴字科的相聲藝人拿這件事情當做笑料,與此同時郭德綱在大型的劇場當中也說過不止一次。

結語:所謂的拐著彎罵人在之後讓觀眾離開場之後才會有所發覺,一般都是手法比較爛的相聲藝人,畢竟笑料就是講究一個紀實性,今天講完了就是為了讓講的同時臺下的觀眾能夠開心大笑。


相聲小蝦仁兒


首先不得不承認郭德綱這個人的確是有天賦,罵人都不帶吐一個髒字兒,尤其是罵了同行以後都讓讓同行們打掉大牙往肚子裡咽無話可說。

比如他譏諷同行中的一個老前輩在監獄裡常進常出,在監獄裡住的時間比在家裡住的時間都長。他譏諷有些同行在他落難倒黴的時候,借錢買韭菜包餃子是彈臉相慶。他借濟公傳譏諷個別同行是太監,除了打小報告就是以整人為樂趣。他譏諷某些同行在娛樂洗浴場所是常進常出,玩出品位了。他更是譏諷某位同行前輩,給小三買包買的還是假的。

可以說郭德綱的確是人中之精,誰要是傷害他他肯定是牙呲必報!不過他報復的人也的確不怎麼樣。


用戶夏天的風


于謙的兒子郭小寶,在中國傳統風俗裡面,誰帶綠帽子兒子跟誰姓,跟親爹姓就沒有綠帽子一說,所以,細琢磨一下,到底誰的帽子是綠的。


學會跟自己和解


縱觀相聲天下,繞著彎子罵人郭德綱是絕對一絕。

這是個立竿見影的玩意兒,罵者淋漓盡致,聽者哈哈大笑,還有比這更解恨的東西嗎?

這即時現掛也就是郭德綱掛的栩栩如生,看不出一丁違和的地方。

所以也招恨呀,一時口舌之快也給自己招來諸多不光彩的口實。

現在好多了,郭德綱人到中年一臉慈祥,無厘頭的相聲也說的越來越少了,也真的是沒時間說了。

其實在相聲平臺上多多少少有影射的段落,偶爾回味就覺出味道來了。

所以別對號入座,否則會把你氣出血來。

所以讓郭德綱多飛一會兒吧,實力在他沒法低調啊。

繞著彎子罵人是郭氏相聲一大利器。

吟香逐鹿六味纏喲!😂😂😂


老楊246688373


這半邊兒的都是咱家親戚,來點兒掌聲吧。。。呵呵,你跟他是親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