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冬季呼吸道疾病高發 別讓家裡變成病菌的“溫床”

冬季室內常常門窗緊閉,空氣流通不好,再加上暖氣、空調、電暖器等取暖設施造成室溫過高,使得室內空氣更加乾燥、汙染加劇,也為病菌的滋生和傳播提供了溫床,感冒、咽炎、鼻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哮喘、支氣管擴張等呼吸道疾病也隨之進入高發期。

為什麼冬季易患呼吸道疾病?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呼吸熱病科副主任醫師馬建嶺介紹,冬季氣溫低,當冷空氣突然襲來時,人的鼻黏膜受到刺激,血管收縮,抵抗外界病菌侵襲的能力就會降低;其次,供暖後導致室內外溫差大,呼吸黏膜適應能力下降,不注意便容易著涼感冒,成為其他疾病誘因;第三,空氣乾燥,呼吸道黏膜缺水,正常排痰功能下降,尤其是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就容易造成痰液黏稠或結成幹痂不易排出,這使得貯留的痰液成為病毒和細菌的滋生地,可能進一步加重感染;再者因為冬季天氣冷,來暖氣後,開窗通風減少,室內活動增多,室內汙染及交叉感染多,也讓呼吸系統疾病有機可乘。馬建嶺提醒,老年人、兒童、孕婦等抵抗力低的人群、白領等長期在室內工作人群,冬季都要特別注意預防呼吸道疾病。

如何有效預防呼吸道疾病

  • 加強鍛鍊 增強體質

正如中醫所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建議最好能走到戶外,多呼吸新鮮空氣,多進行一些耐寒方面的運動,增強身體對寒冷的抵抗力,也可以經常冷水洗臉。

  • 注意室內通風

多開窗通風,但切忌晚上開窗,尤其是入睡之後,不能直接吹風,應注意多保暖。

  • 均衡飲食

注意日常飲食營養的均衡,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還應注意清淡飲食,儘量少吃或不吃辣椒、蔥、姜、蒜、胡椒等燥熱之品,少吃油炸、肥膩食物。多喝水、粥、豆漿,多吃蘿蔔、蓮藕、荸薺、梨、蜂蜜等食物。

  • 少去人流密集處

呼吸病多飛沫傳播,人越多,飛沫越多,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尤其是通風不好的地方,比如教室、地鐵、公交車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要特別注意,可適時佩戴口罩。

  • 控制室內溫度和溼度

來暖氣後,室內溫度和溼度特別重要。供暖如果過熱,屋內外溫差大,使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幾率增加;另外溫度太高空氣會變幹,氣道抵抗力下降,容易導致以上疾病或加重。冬季最適宜的室溫應在18℃—22℃之間,溼度應是40%至60%,可以適當調節暖氣閥門、合理使用加溼器。

加溼器使用原則

針對加溼器的使用,馬建嶺特別提醒,不能隨意在加溼器中添加消毒殺菌劑,以防刺激呼吸道;加溼器需要每天換水,每週徹底清洗一次,避免使用自來水(含氯,有刺激性),可使用涼白開水、純淨水或含有雜質較少的蒸餾水;加溼器使用時間不要太長,一般用幾個小時就可以關掉,因為最適宜的空氣溼度是40%—60%,過於潮溼也會引發肺炎等疾病,此外,由於人體最適宜的空氣溼度也是細菌適宜滋生的溼度,所以使用加溼器時要特別注意適時開窗通風。

新京報記者 劉旭 編輯 王鹿 校對 李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