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北京壓,雄安擠,石家莊未來在哪裡?

北京壓,雄安擠,石家莊未來在哪裡?

天下三分,獨缺一隅。

在傳統的京津冀格局中,石家莊本來是作為單獨的一極,隨著雄安新區的設立,京津冀已是四大勢力,作為河北首府的石家莊,卻長期被湮沒。京津冀也由此缺少一大戰略支柱,這也是其長期無法與長三角和珠三角抗衡的一大原因。

2018年,石家莊GDP在7000億的門檻邊上,在河北位列第二,在整個京津冀經濟圈中位列第四,若論增長,石家莊7.5%的增速,高於全國水平,也高於河北省水平。同時還遠高於京津。呈現騰飛之勢。

在雄安崛起,京津變局的情況下,石家莊能否發揮後發優勢,強勢崛起?

石家莊的兩大時勢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時勢二字,對於城市和區域的發展,至關重要。石家莊的興衰沉浮也由時勢造就。

上世紀初,由於偶然的因素,石家莊成為京漢鐵路和正太鐵路的交匯點,從此由一個不為人知的小村莊,崛起為大都市,並逐步取代正定和保定,成為控燕京南門、扼冀晉咽喉、連齊魯中原的華北重鎮。甚至後來成為河北的省會。逐步成為國家的棉紡、醫藥、化工、裝備製造等產業基地。可謂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但是,石家莊在京津冀內部長期被邊緣化,也是不可抗拒的外部時勢所至。

從清末至建國前,華北動盪不安,行政建制亦不穩定,長期以來河北的中心並非石家莊,而是保定,甚至是天津。直至1966年,石家莊才確定為河北省會,由此,石家莊相對一般的省會基礎相對較弱。成為中國最沒有存在感的省會城市之一。經濟上被唐山壓制,文化上不及邯鄲歷史悠久,旅遊方面不及秦皇島和承德享譽全國。甚至河北最好的大學也在保定和天津。

河北的人才與資源,被京津吸納。河北東北部城市,也主要受到京津的影響。特別是唐山,保定等,憑藉融入北京和天津獲得的快速發展,逐漸與石家莊分庭抗禮。石家莊作為河北的省會,實際影響力,侷限在冀南半壁江山。大大影響了其對於全省的資源調動和利用能力,更遑論融入京津冀經濟圈,乃至三足鼎立了。

在河北,石家莊的首位度非常低,唐山經濟總量第一,邯鄲,保定,滄州亦接近石家莊,與一般省會一城獨大不同的是,河北幾乎是群雄並立,石家莊並無絕對優勢。改革開放前期,中國奉行的是非均衡發展戰略,即優先沿海,再發展內地,在此戰略之下,北京和天津率先發展,河北整體陷落,石家莊更被遺忘。

此一時,彼一時。

當下石家莊躬逢兩大時勢。

一是,國家大勢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已經從非均衡戰略,過渡到全面崛起戰略,大規模的產業轉移正在全國以及各個經濟區內部進行。未來從北京和天津向河北進行大規模產業轉移,亦將成為定局。珠三角的產業也可北上,石家莊可藉助此次產業轉移的時機,實現新的飛躍。

二是京津冀內部時勢變化。老鷹拔羽,猛虎拔牙,京津以前虹吸河北資源,靠的不是市場體系,而是強勢的權力體系,隨著央企和大學等強勢的權力資源體系遷出京津,石家莊將不再弱勢。京津瘦身,雄安攪局,重在以各種改革進行試點,並不會成為大都會,暫時領先河北的唐山,不過是座單一工業和能源城市。未來京津冀真正能夠持續壯大的,其實就是石家莊。

新的時勢,站在石家莊一邊。

成為京津冀最大的增長極

此起彼伏。

自2008年至2012年,石家莊五年增長分別11.0%、11.1%、12.2%。12.0%。10.4%,全部超過10%,自2012年至2018年,石家莊增速高於河北省平均水平。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最近五年,京津都遇到了發展瓶頸,北京屬於主動做減法。當下北京的第三產業佔比超過80%,金融產業和信息產業、文化產業成為主導力量。雄安新區的使命之一,是承接北京功能的疏解。一百多家央企中,超過一半的總部駐紮北京,在中國十大醫院中,四家在北京。全國985大學中,五分之一在北京。央企,大學和銀行等壟斷性資源,是北京壓箱底的資源,若被分流,北京的綜合競爭力將大大下降。北京的經濟排位,將從當下的全國第二,長期看跌,二十年後,應該穩定在全國前五名之外。

同樣,雄安崛起,也衝擊了天津的地位。削弱央企投資天津力度,而這正是以前濱海新區崛起的最大籌碼。濱海在2017年度出現了倒退。未來二十年,天津在全國的排位也將下降。

在京津冀內部,京津在傳統產業領域均已經達某種極限。北京服務業達到80%以上,為大陸城市最高。其傳統產業,不可能再復興,天津也難以找到新的戰略腹地。

而石家莊則不同,此前,石家莊市區面積僅156平方公里,嚴重壓縮了其發展空間。石家莊弱在縣域經濟,而非城區經濟。在都市區組團縣市納入市區統一規劃之後,石家莊的都市區總面積擴張為3000平方公里左右,是目前的十幾倍,戰略空間急劇擴大。尤其是2014年,石家莊正式撤縣並區,將正定、藁城納入主城區,城區更為龐大,漸成大省會之勢。

石家莊的中部將成為一個產業豐富的區域,囊括了原來的中心城區和高新區,以及新加入的正定區,此前高新區就是產業強區,正定新區未來亦將實現產業突破。除傳統強勢產業外,未來將承擔全市乃至全省的服務業功能,東部則可放手大搞製造業,試驗新興產業。

石家莊實施中東西分區發展戰略,拓展更廣闊的戰略空間,特別是中部和東部,均以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為重點,如果能夠實現和目前石家莊主城區接近的發展程度,幾乎等於再造幾個石家莊,未來潛力驚人。鄭東新區再造鄭州,石家莊最大的新區正定新區,也啟動了擴張之路。

在區域不平衡之外,石家莊還存在城鄉不平衡,實現鄉村振興,亦可壯大整體實力。

雄安攪局,對石家莊卻是好消息,雄安起點既高,離石家莊也近。未來可以借重,形成“京雄研發,石家莊製造”的合作模式。將雄安也變為自己的戰略腹地。

當下,中國有15個城市進入萬億俱樂部,石家莊體量尚在6000億量級,在全國排位30名外,比近鄰的省會鄭州少了4000多億,比濟南少了1000多億。石家莊的潛力,遠在天邊。

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2018年旅客吞吐1133萬,增速18%。春秋航空第二大基地在石家莊,開通諸多國家廉價航空。隨著中歐班列(石家莊—莫斯科)的開通,石家莊的地位更為險要。

廣闊的戰略腹地,將使石家莊步入一個高速期,崛起為京津冀第三極,希望巨大。

建成京津冀最多元的產業體系

京津之側,石家莊難以自專。

如同香港的存在影響珠三角城市產業定位一樣,京津的存在也影響石家莊的產業結構。

2018年,北京的三產佔比81.0%。天津三產佔比也達58.6%。也已經確立了第三產業的主導地位。北京作為京津冀最重要的城市,分流了石家莊乃至河北的三產。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北京的轉型也給石家莊提供了機會,石家莊的製造業可以在京津的夾縫中壯大。

2018年,石家莊的三大產業比例為6.9∶37.6∶55.5。尚未完成徹底的工業化。 石家莊在十年內不能去製造業化。而應實現製造業與服務業並舉;在製造業領域,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並重。

因緣際會中,石家莊可建立比京津更為多元的混合產業體系。

石家莊確立了“4+4”的產業目標。其實,提出構做強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健康、先進裝備製造、現代商貿物流四大產業,培育壯大旅遊業、金融業、科技服務與文化創意、節能環保四大產業。2018年,石家莊的現代產業增長超過11%。對經濟貢獻超過50%。

石家莊的產業戰略,混合製造與服務業。

以高端產業,新興產業為“奇兵”的同時,石家莊需要完成傳統產業的升級。

石家莊因為歷史原因,形成了紡織,建材,醫藥,化工食品等幾大傳統產業。

石家莊目前在醫藥行業,原料製造佔70%,成品才30%,如果能夠完成產業鏈延伸,前景廣闊。其餘產業亦存在類似的機會。此外,實現企業的改制重組,亦是一種轉型模式,華北製藥借與冀中能源的聯姻,完成了自身的再造,將成為石家莊眾多企業轉型的普遍模式。

天津的濱海新區將新興產業作為重點,保定在打造電谷,未來雄安新區,更是高起點發展新興產業,高端產業。在高端產業和新興產業領域,石家莊並無特別優勢。這是石家莊區別於其他省會城市的重要特點之一。

在製造業領域,石家莊將形成一種混合與多元的產業體系。

既有紡織、化工、醫藥、鋼鐵等傳統產業。並且存量巨大,急需產業升級,同時,也發展了生物醫藥,信息技術,裝備製造等產業。

當下,石家莊的信息技術產業中,以液晶相關產業為代表的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光電和導航通訊為核心產業體系的鹿泉經濟開發區,已經形成兩翼。工業增加值已超百億,佔全省同行業的30

%左右。

未來石家莊將重點聚焦光電、集成電路、衛星導航等產業,積極培育拓展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可穿戴設備、數字經濟等新興領域。

石家莊高新區排名全國15強,高新技術企業超2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上千家。其中滬深兩市和香港聯交所十餘家,新三板近30家。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五十四所、十三所代表著中國通信和微電子技術領域的最高水平;石藥集團的維生素c產品銷量位居世界第一;國祥運輸的高速列車空調、永生華清的液晶材料等產品銷量均居全國第一。

石家莊的人才儲備雖然不比京津,但是在河北首屈一指,河北多數大學都落地石家莊,在校大學生人數達到60萬以上, 僅次於北京,教育發達,人力資源豐富,可在創新方面超常規發展,建立京津之外的高新產業和新興產業高地。

石家莊畢竟是省會,公共資源的擁有量非其它城市可比。不僅大學集中石家莊,河北最好的醫院、省級媒體和文化集團也多數在石家莊。雖有京津在側,石家莊的服務業也發展強勁。三產比重超過全省平均10個點,潛力巨大。

京津已經去製造業化,金融產業和TM產業,房地產業成為三大主導產業。其它製造業城市服務業和農業均不足。唯有石家莊,產業結構最豐富。農業有一定基礎,製造業為衝刺力量,兼備服務業。

石家莊需創造“大陸模式”

在河北內部,與唐山與滄州的環海模式,以及涿州等13地環首都模式不同的是,石家莊必須建立以內生性增長為主的“大陸模式”。

石家莊的大陸模式,與沿海模式,有兩大重要區別。

其一是,無論是浦東,濱海,曹妃甸還是渤海新區,其真實的起家方式,都是發

展沿海重化工業,如鋼鐵,石油等,這些項目投資巨大,動輒數百上千億,對於拉動當地經濟總量,效果顯著,但是,其真實的經濟效率,值得懷疑。

身處內陸,石家莊卻不可能如這些沿海區域一樣,發展重化工業,恐怕還是要以傳統制造業為主,以裝備製造業等高端製造業為輔。

事實上,大眾產業生命力也更持久。中國國民收入偏低,低端消費流行,未來,中國將從低端消費過渡到大眾消費,重化工業無法產生直接消費,並非適合所有區域。在此過程中,傳統的大眾製造業,前景廣闊,更適合一般城市。

其二是,這些沿海新區都不具備內生性發展特質,其資源投入,主要來自中央乃至各個央企,最典型的就是濱海新區,雲集了近百家央企,整個新區,基本上靠央企撐起來。其經濟增長,對於政策性投資依賴過大。國有企業,壟斷性企業比重過大,民營經濟缺乏活力。

石家莊卻富有經濟效率和經濟活力。2018年,石家莊的民營經濟佔比約63.5%,遠遠超過上述城市。

未來,河北要做大經濟總量,在中國這個行政力量主導的國家,亦需要爭取政策性支持,但是,石家莊既政治地位不及京津,區域優勢亦不明顯,恐難以寄託過大。石家莊最大的優勢,仍然在民營經濟。

堅守大眾產業,堅守民營經濟,以活力和效率取勝,方才是石家莊創造大陸型城市發展模式的精髓。

作為一座因鐵路而興的城市,石家莊南北方向連貫北京、武漢與廣州,至長三角雖拐個彎,但至上海和南京等重鎮,亦有鐵路相連。接受產業轉移方便,對周邊市場輻射亦方便。

坐斷冀中南,成就5000萬人口的獨立市場

當下,石家莊有近1100萬人口。

事實上,北京以南的河北部分,是一個天然的大市場。保定、石家莊、衡水、滄州,邯鄲、邢臺六市,總人口達5000萬之巨。足以抵得上一個南非,或者是一個韓國。一直以來,因為石家莊和保定的各自發展,以及北京的虹吸作用。,河北的中南部沒有形成統一的市場。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北京吸附的外地青年中,河北人口超過250萬之巨。這是河北的巨大損失。未來河北南部需要整體性崛起。形成石家莊、保定兩大經濟重鎮,方才可以阻斷保定以南部分區域的人口,過分向北京流動。將人留在保定以南。

若考慮到保定與廊坊的離心力,則冀中和冀南的五大城市,石家莊、滄州、衡水、邢臺、邯鄲,總人口也達到4000萬左右。

石家莊的獨特性,就在於其發展模式的多元,既是承接京津產業轉移重要基地,亦是冀中南區域的發動機。

擁有5000萬人口的廣闊腹地,也為冀中南的產業振興提供了龐大的市場。這是石家莊未來最大的依靠。

石家莊雖沒有985和211等頂級高校,但是作為省會,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仍很豐富。當下石家莊擁有44所大學,在校生62.2萬人,遠勝唐山的11萬。甚至超過了天津。

最近兩年的北京,常住人口連年減少。隨著雄安崛起,以及央企、高校的搬遷,北京人口還將至少降低三百萬至五百萬。最終定格為1500至1800萬左右。

2013-2018年間,石家莊常住人口從1049.98萬增長至1095.16萬,增加45萬人。在全國搶人大戰中,武漢,成都、西安等城市暫時佔了先機,石家莊雖並非始作俑者,卻是力度最大的城市。零門檻落戶,以制度領先,後來居上。預計未來石家莊的人口流入速度,將大大加快。最終定格為1200萬至1500萬的大都會。

在石家莊人口迅猛增長,其它冀中和冀南城市基本穩定的情況下,以石家莊為中心的統一市場,人口和經濟總量將更為龐大。

更重要的是,石家莊是京津冀城市中商品消費能力最強的城市。

2018年,石家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274.4億元,比上年增長9.1%。與GDP的比值為53.8%。而同期,北京因為高房價與貧富懸殊的影響,社會消費品零售與GDP的比重,僅為35.4%,連續十幾年下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石家莊消費市場有好幾個品類增速超過10%,其中,服裝類增長11.3%,化妝品增長12.2%,日用品增長12.0%,中西藥增長更高達21.4%。新的消費業態也增長強勢,2018年快遞業務量52268.3萬件,同比增長45.4%;新零售勢頭兇猛。

若整個冀中南成為統一市場,力量更為驚人。2018年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1851億,比北京市場還多100億。

坐斷冀中南,阻斷河北南部與北京之間的聯繫,統一半邊河北市場,以石家莊為中心的華北區域,將成為中國消費市場的重要一極。如此龐大的市場,足以成為企業成長的沃土,城市崛起的根基。

成為北方開放之城

國家曾寄望天津成為北方開放之城。

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天津的行政體系設置過高,反對改革造成了阻力。

隨著雄安落子,國家對雄安的規劃很高,寄望很大,出臺了很多改革措施。天津在前,雄安在後,兩邊逼迫,石家莊的改革,必須力度更猛,才能脫穎而出。

石家莊零門檻落戶,邁出重要的第一步。

振興公民民權,革新經濟結構。應可嘗試。石家莊沒有過多的政治負擔,試得起。

2019年以來,全國已有多個城市降低落戶門檻,但是,總體而言,都是吸引的精英人口,武漢,成都,天津,甚至深圳,要求的都是取消對大學畢業生的限制。石家莊則是一步到位,針對所有人降低門檻,取消了學歷和年齡的限制。

2018年一年,石家莊市人口增長超過7萬,而且處於加速度中。人才與人口的流入,不僅意味著人力資本的提升,更意味著城市更加包容,開放,並且富有活力。

改革中期以後,一個新的現象就是,改革的突破,不再是沿海到內陸,而是在不同領域,有不同的破局者。

比如,在醫保改革領域,率先改革和最徹底改革的地方,是深居內陸的陝西神木,雖然當初首倡此項改革的改革者已失勢,但作為一項改革試驗,免費醫療卻在神木生根,並且在為部分地區借鑑。再比如社團登記,NGO的管理,大部制改革,率先是在佛山順德完成的,也是小地方完成的。改革的分散化,必然造成的一個結果就是任何地方都有改革的動力也有改革的可能,未來石家莊這個方面應該也有很大的優勢。

建成北方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大城市,北方最開放和博大的城市,這才是石家莊最大的機會。國家曾經把這個機會給了天津,但是天津沒有抓住,石家莊決不可再錯過。

在京津戶籍管制重重的時刻,石家莊取消落戶門檻;在京津限制外地車牌的時候,石家莊率先取消車牌管制。

沒有特權,改革先行。

本文來源:羅天昊國與城(ID:Luotianhao99),在此致謝,歡迎關注

(感謝原文作者及發佈媒體為此文付出的辛勞,如有版權或其他方面的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政研院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