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近幾年來,隨著自媒體的新興發展,越來越多的網紅走進了大眾的視野。在這其中,有個人不得不提,那就是網紅美食博主——李子柒。

對於李子柒,人們對她的評價,褒貶不一。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李子柒,四川綿陽人,成長於鄉村,早年跟隨繼母生活,卻被繼母打個半死,後來,與年事已高的奶奶生活。14歲時,迫於生計,孤身一人到城市打工,當過洗碗工,做過服務員,晚上幹過酒吧DJ……因為沒錢,曾啃過幾個月的饅頭,睡過公園的長板凳。

可以說,成名前的她,和大多數人一樣,甚至比大多數人活得都要苦,要累。

外出漂泊將近10年,因為奶奶生病,最終讓她決定放棄外面的工作,回鄉照顧奶奶,自此也開始走上了自媒體的道路。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李子柒少年輟學,雖然沒有認真上過幾年學,但是其給大眾呈現出的作品,卻並非一般人能及。

作為古風美食博主,李子柒以高超的水準為觀眾打造出了一個伊甸園般的人間秘境,以自然淳樸的方式為觀眾展現了一個別樣的美食製作過程。

李子柒的視頻,無論是從視角、畫面還是質感來看,都不失水準。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古風路線,淳樸而不失典雅,清新自然的畫面,充分地為觀眾展現了一個田園牧歌般的農村風光。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因為視頻拍得不錯,為此吸引了大批的粉絲關注,其每條視頻的播放量、評論及點贊量也是高到驚人。

從2017年到2019年,李子柒分別被評為“超級紅人節十大美食紅人”、“最具人氣博主”、“成都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廣大使”等。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除此之外,她還是紅遍外網的美食博主,在YouTube上擁有七百多萬粉絲。

能取得如此大成績,可見她的實力非同一般。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不過,儘管如此,還是有不少負面的評價。

比如不少人質疑她的能力,認為其背後有一支強大的團隊。

儘管李子柒曾多次表示,最初的視頻拍攝,從攝影錄製,到視頻剪輯,到後期配音加工等,都是由自己一個人來完成,但是仍是有不少人否認她。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不僅如此,不少人對她所輸出的東西也持質疑態度。

就如這兩天,李子柒再次登上熱搜,而爭議的話題是“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有人說,她的視頻挺假,都是擺拍,完全不是農村真實的模樣。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有人說,她完全是為了掙錢,店鋪賣的東西又貴又不好吃。

更有甚者,表示李子柒的作品“醜化”了中國,“醜化”了中國文化,她展現的是一個貧窮、落後的中國,她的視頻總是在中國農村古老的耕作方式上打轉轉,這是一種落後的農耕文明,一種負面的文化輸出。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誠然,在對待事物問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然而,客觀上講,能把一個視頻拍出如此唯美、自然、詩意而有富有生活氣息,又有幾個人能做到?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李子柒的作品,和當下比較火的一些慢綜藝節日比起來,也並不差。

李子柒的作品,展現了無數中國人理想中的生活模樣,展現了中國幾千年來歸園田居的思想文化。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的這句古詩,被無數人為之傳唱。很多人夢想能夠活出陶淵明那般的灑脫自由,但最終那只是個夢想。

李子柒,一個體重僅有八十多斤的瘦小女子,卻做到真正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中國是一個農耕文明國家,自古以來,古人們就充分利用大自然贈予的環境資源來創造財富,生產糧食,做出應季的食物。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大自然的法則,也是我國勞動人民總結出來的基本規律。從古至今,人們就深刻諳悉天道酬勤之理,精耕細作,勤於耕耘。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李子柒的視頻,體現的不亦是如此?

她看似柔弱,卻能扛能搬,挑糞水、挑紅薯、打稻穀、收玉米、裝水管、修電燈、鋸木頭……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除了能“武”,還能“文”,如利用各種天然植物,製作胭脂、口紅、眉黛;利用自然染料,染布做衣……可謂無所不能。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除了在勞動上有所體現,其精神上也同樣體現著。勤勞、善良是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而這些在李子柒的身上都有所折射。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有人說,她只是在鏡頭上做做樣子罷了,不必較真。

然而,她那雙粗糙的手,那能扛起幾十斤甚至上百斤糧食的肩膀以及走路帶風的雙腳,卻告訴我們,她並非只是做做樣子而已。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她關心老人,照顧老人,在寒冬夜裡,給老人縫製衣服、棉被、納鞋,試想,若不是出自對老人的真誠孝敬,又怎能裝得如此自然?

評價

古老的農耕文明也是一種文明,也需要傳承;傳統的精神文明也是一種文明,也需要傳承。

“孤山閒閒意,雲深歸仙人。

深處偏遠山中,看似不在人間煙火之中,卻食人間煙火。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一屋、兩人、三餐、四季。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一簞食,一瓢飲,按著四季的更替,做出每個季節的食物。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和家人圍坐在飯桌前,享受著勞動帶來的成果,收穫快樂和幸福,這體現的正是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審美哲學以及田園牧歌式生活的嚮往與迴歸。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文 | 文史君

獲取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讀書文史

年入千萬,活出仙女模樣,卻被質疑,李子柒到底是不是文化輸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