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农林牧渔:11月出栏量相对稳定,销售均价环比有所下降


农林牧渔:11月出栏量相对稳定,销售均价环比有所下降

中信建投 孙金琦

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天邦股份等主要生猪养殖企业陆续公布11月生猪出栏数据。
  我们的分析和判断
  继续加大三元留种,出栏量相对稳定
  2019年11月,温氏股份出栏量81.94万头(环比-8.38%,同比-61.29%),牧原股份出栏量75.11万头(环比+1.02%,同比-18.62%),正邦科技出栏量35.53万头(环比+13.09%,同比-38.24%),新希望出栏量39.58万头(环比+5%,同比+66%),天邦股份出栏量9.48万头(环比-30.09%,同比-63.84%)。
  我们认为,上市公司出栏数据Q4预计保持稳定,主要由于:(1)公司继续保持三元留种战略,同时春节前仍以“养大猪”为主;(2)2019上半年受国内非洲猪瘟疫情相对严重影响,公司母猪、仔猪去产能较多,对Q4出栏量亦会产生影响。
  同时根据各公司中报及三季报数据,龙头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在Q3持续回升,种猪产能恢复有望保障2020年出栏量,预计高猪价下上市公司出栏稳增、业绩有望持续兑现。
  价格:出栏均价同比大幅上涨,环比普遍下降
  2019年11月温氏股份生猪销售均价为35.09元/公斤,环比下降3.04%,同比上涨158.20%;牧原股份为30.30元/公斤,环比下降9.55%,同比上涨169.57%;新希望为31.84元/公斤,环比下降6%,同比上涨132%;天邦股份为33.17元/公斤,环比上涨0.27%,同比上涨170.33%。正邦科技为30.50元/公斤,环比下降10.35%。


  整体来看,生猪养殖企业平均销售价格同比大幅上涨,环比普遍出现下降。11月以来,我们观察到猪价持续回落,由10月下旬国内均价41元/kg下跌至32元/kg左右。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包括:(1)十一之后至11月中旬这段时间是下半年传统的消费低谷时段,需求较十一之前有所下降;(2)随着10月份国内冷鲜肉价格大幅上涨,冻品价格亦跟涨,带动国内冻品贸易商出货积极,同时进口贸易到港、清关表现集中;(3)政策导向调控高价。
  供给紧张趋势短期仍难改善,两节消费旺季临近猪价有望再回升
  受11月30日中南六省调运政策影响,原本生猪供应已大幅减少的南方区域供给更加趋紧,特别是华南地区。对于北方地区,调出量减少,北方猪价震荡有所下跌,但是11月北方大猪集中出栏高峰过后,可供出栏大猪压力有所缓解。另外,在行业整体供给仍偏紧的趋势下,养殖户挺价惜售的情绪增加,养殖端开始表现出价格低于心理预期则不出售的情况。同时北方灌肠、南方制作腊肉逐渐开始,消费开始逐渐回升。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短期消费趋增,春节前猪价仍将迎来一轮上涨,春节后考虑到国内龙头企业最早在7月左右开始大幅增加三元母猪留种的情况以及后期可能出现的高补高淘的行为,我们预计最早可在2020Q2开始看到供给的恢复,但是供给紧张的情况短期还是难以快速改变。另外,复养补栏较早的东北区域疫情并未完全平复,后期仍需跟踪观察。

  投资建议:
  温氏股份:我们预计2019-2020年温氏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694.33亿元和1003.82亿元,同比增长21.31%和44.5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95亿元和344.60亿元,同比增长195.55%、194.66%;EPS分别为2.20元/股、6.49元/股,PE为15.9x和6.4x,维持“买入”评级。
  牧原股份:我们预计2019-2020年牧原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183.87亿元、543.42亿元,同比增长37.34%和195.5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55亿元、278.82亿元,同比增长718.24%、555.28%;EPS分别为1.97元/股、12.90元/股,PE为46.3x和7.1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
  生猪价格大幅下跌,猪瘟疫情大幅影响公司存栏生猪


农林牧渔:11月出栏量相对稳定,销售均价环比有所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