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南召縣皇后鄉:栽下“搖錢樹”脫貧有出路

“今年雨水好,藥桃長得飽實,價格行情又好,估計賣個一兩萬元沒問題”,正在辛夷樹上採摘藥桃的貧困戶張運栓自信地說。

南召縣皇后鄉:栽下“搖錢樹”脫貧有出路

張運栓家3口人,居住在南召縣皇后鄉天橋村,屬於深山區貧困村,平均海拔400米以上,全村種植辛夷、玉蘭達1.5萬畝,年戶均收入1.5萬元以上。

南召縣皇后鄉:栽下“搖錢樹”脫貧有出路

2016年初,張運栓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隨後在幫扶幹部的引導下,張運栓在原有300多棵辛夷樹的基礎上,又鉤荒坡地栽種辛夷、玉蘭500多棵,政府補助到戶增收5000元。2017年下半年,張運栓還被安置為護路工,每月補貼500元。2018年上半年,張運栓家被易地扶貧搬遷到集鎮上,分得75㎡搬遷房一套,直接拎包入住。靠種植辛夷、玉蘭樹,加上季節性挖樹、嫁接樹,2019年家庭人均純收入達到了10000多元,張運栓家順利拿到了脫貧光榮證。“辛夷樹就是‘搖錢樹’,只要你肯幹,把樹栽好栽多了,在家躺著睡著也能賺錢”,張運栓介紹自己的脫貧感言時說。

南召縣皇后鄉:栽下“搖錢樹”脫貧有出路

南召縣皇后鄉:栽下“搖錢樹”脫貧有出路

南召縣是“中國辛夷之鄉”、“中國玉蘭之鄉”。皇后鄉位於南召縣東北部,是南召辛夷的核心分佈區、南召玉蘭的標準化示範種植區,全鄉共有辛夷6萬畝500萬株,年產值達3000多萬元,種植以紅、黃、白、紫玉蘭為主的各類花卉苗木3萬畝,年產值達2億元以上,成為廣大群眾穩定增收的支柱產業。

南召縣皇后鄉:栽下“搖錢樹”脫貧有出路

近年來,南召縣皇后鄉黨委、政府圍繞建設“南陽苗木名鄉”、“中原生態大鄉”發展定位,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鼓勵引導廣大貧困戶大力發展辛夷和苗木花卉種植,推行“公司+合作社+農戶”、“合作社+電商+農戶”模式,實行統一供苗、統一栽種、統一管理,600多戶貧困戶借勢發展辛夷、玉蘭3800多畝,依託高效特色產業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李祖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