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儿女不养我老,我的积蓄谁都不给”,老人一席话,点醒了年轻人

说到孝顺,我觉得用一句话来概括比较全面:“实力不够,情商来凑。”

“儿女不养我老,我的积蓄谁都不给”,老人一席话,点醒了年轻人

在很多年轻人的心中,所谓的“孝顺”恐怕就是用金钱去收买父母的感情,不可否认,金钱确实在孝顺行为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说现实点,平时过年过节,你总不能空着手回家探亲吧?但是,有些经济实力不好的年轻人,金钱上无法关照父母,嘴上那就要勤快点,多说一些关心父母的话,让别人一听暖心窝。

子女孝顺父母,不是义务而是责任,在中国传统的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似乎成为某种可以索取的利益,好比“你帮我带孙子,我才替你养老”等诸如此类的话,既然是责任,那就意味着义无反顾。“儿女不养我老,我的积蓄谁都不给”,老人一席话,点醒了年轻人

换个角度来看,父母有没有责任帮衬儿女呢?作者认为这个问题,也应该不同情况不同对待,接下来说件小事,大家自行斟酌就会恍然大悟。

62岁的张大爷一直和我们公司有业务来往,什么业务呢?公司所有的废旧品都是交给他来收,价格比同行的还要高一点,服务态度也很好。一来二往,张大爷和我们公司的年轻人就混熟悉了,有时候我们工作压力大,总会聚堆儿和大爷聊聊心里话,在旁人的眼中,他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年人,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对于我们已婚的年轻人而言,那就是亦师亦友。

张大爷从来不聊自己的儿女,具体什么原因我们也无从知道,直到前些时日发生的一件事,我们明白了。

前不久,张大爷的老伴中风导致偏瘫,话语不清满嘴的口水直流,情况还算比较严重,大爷一个人在医院前前后后陪床照顾了半个月,最后实在扛不住,给家中3个孩子纷纷去了电话,刚说完老伴病重后,还没来得及多解释一句,闺女表示不管娘家事,大儿子以工作忙为由拒不尽孝照顾,小儿子是三个孩子条件最差的,大哥大姐都拒绝了,他更加不愿意尽孝。

“儿女不养我老,我的积蓄谁都不给”,老人一席话,点醒了年轻人

其实呀,这并不是大爷的本意,他从来没有想过让孩子去照顾病重的母亲,他能够理解孩子们的苦处。年轻人结婚了,也有自己的婚姻和家庭,房贷车贷压力也不小,能不麻烦孩子们尽量不麻烦,大爷的意思是想把老伴前些年买的保险去理赔一下,这样可以缓解一下经济压力。

大爷不甘心,直接在家族微信群里发了这样的一条信息。

“不是让你们来照顾妈妈,我知道你们都成家了,有自己的日子要过,压力也很大,爸爸只是希望你们能够腾出空,去办理一下妈妈买过保险的理赔金,可以赔10万块钱。”

果不其然,大爷的这番话真管用,三个孩子抢着要办这件差事,最后大儿子帮忙领了这笔10万块钱的理赔金,大儿媳妇听说这件事后,虚情假意每天定时定点到医院照顾婆婆,又是送汤又是给婆婆端屎端尿。当然,这一切,张大爷全都看在眼里,他并不傻,儿女们在态度上的转变说明了一件事:能够被收买的亲情,一定是靠不住的。

当着孩子的面,大爷开始索要这笔10万块钱的理赔金了。

“老大,那10万块钱拿到手了吧?直接现金给我,我们要留着有其他用。”

大儿子连忙笑眯眯地回答说道:“爸,你要钱干嘛呀?妈生病也花不了几个钱,再说,医院这边不是有你大儿媳妇吗,都是一家人,你的还不是我的。”

感情的是非观,往往是建立在我们理性思维下的判断,不少的人打着感情牌,去利用感情装满自己的口袋。看似合情合理,其实这种人说好听点就是贪小便宜,说不好听,连畜生都不如。父母生病的时候不尽孝不照顾,不履行子女应该尽到的责任和义务,一旦家中有好事却舔着脸去索取,作者很明确告诉大家,这种违法行为多半都是父母给惯出来的。

“儿女不养我老,我的积蓄谁都不给”,老人一席话,点醒了年轻人

大儿子的一番话,张大爷并没有心软,这一次坚决不惯着孩子们,他当即反驳:“一家人?你们结婚后,拿我们当父母了吗?这个钱是我们的救命钱,谁都别想占为己有。”

大儿媳妇站在一旁顿时发怒:“爸,你要是这样绝情,那以后你二老找别人养老去,我们可没那个能力。”

大爷十足底气狠怼:“儿女不养我老,我的积蓄谁都不给。”

俗话说,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能够陪你一路走下来的人,不是儿女不是父母,而是爱人。你可以信奉养儿防老,但是有一个前提,你和子女的这份亲情是否可以支撑未来生活中的种种困境,久病床前无孝子的案例比比皆是,能够发自真心的孝顺父母,这样的年轻人有,但是很少很少。

作者的观点是,父母帮衬子女的初衷,不是为了以后的养老,自己手中留有一笔钱,无论生活中还是感情上,不过分依赖子女,于人于己都是一种方便,无数亲情在利益的驱使下,换来的却是对簿公堂的据理力争,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靠不住的家人,还真就不如靠金钱。“儿女不养我老,我的积蓄谁都不给”,老人一席话,点醒了年轻人

我赞同文中张大爷霸气的做法,他的这番话点醒了很多不懂孝顺的年轻人。儿女不孝顺,就没有必要事事舍己为人,人心换人心,你若无情无义自私自利,我为何还要念及家人情感?感情上的尊重,不是靠金钱来获取的,如果真的到了用钱来换感情的地步,这种感情注定无法长久。

退一万步讲,三个儿女经济实力不够,哪怕去医院看看母亲,这种精神上的支持,也能让父母不至于到了寒心的地步,实力不够情商来凑,但张大爷儿女们的眼里只认钱。

也许有的朋友会说,做父母的不要这么苛刻,父母的将后来不都是子女的吗?我想说,这种理所应当的想法,完全已经丧失了做人最起码的良知,不懂感恩不说,却把“啃老”说得那么漂亮。

朋友们,你们认为张大爷的做法合适吗?病重的老人,到底该不该麻烦子女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