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南昌的發展怎麼樣?

看守人vip


南昌應該還是有很得天獨厚的優勢的!不去談與其他省會城市的比較。江西相對於拿的出手的城市可能就是南昌了,也許贛州也不錯,但是地理位置的原因,註定不會是整個江西的必要選擇。在江蘇,省會城市是南京,但是很多人可以選擇蘇州,無錫,常州甚至南通!而江西省內的人,如果因為家庭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去太遠的地方打工,可以選擇的,南昌是首選!江西是人口輸出大省,其實也是人才流出的大省!在發達省份和城市,很多重要崗位和人才都是江西人!除了南昌無法提供一些合適的發展機會和崗位外!民間約定俗成的觀念也是需要時間去沉澱的。老一輩人希望江西南昌更好,但又希望自己的孩子去更好的地方翱翔和發展,至少十年寒窗苦讀和父輩的面子都很重要!老人一定會為小孩在北上廣深生活很好而感到精神富足!哪怕自己獨自留在家裡。

南昌這10年的發展是滄桑鉅變的,作為江西人,也沒必要酸酸的心態去跟其他省份比,因為很多東西沒有可比性!就像如果要比青山綠水,未必江西不能站在前頭。

目前的南昌是在一個高速發展卻又無法迅速擺脫鄉土氣息的尷尬階段.在大家都覺得拿的出手的紅谷灘,放眼望去,高樓大廈,隔江燈火,很是美麗!但是細節並不值得推敲。在北上廣深,或者蘇州杭州,城市發展的優越體現在細節,公共設施的磚瓦都做的較為美麗和諧!而南昌公共道路,設施就較為不能細看了。如果拿一個人來比喻,好比一個普通人突然買了一件高貴的衣服,一眼望去,很帥,扒開一看,裡面是開了線的秋衣秋褲!

當南昌人集中火力都想買房買在紅谷灘,九龍湖的時候,其實更有眼光的南昌人把投資的眼光看得更遙遠,灣裡,甚至梅嶺,從梅嶺到市區,25公里路程,40分鐘車程,在北上廣可能是一個普通人工作的起步路程,在南昌人眼裡覺得是天塹。城市發展的最後階段,山水之間一定是最佳的選擇!就像之前城裡人比吃肉,現在追求的是青菜!

總之,南昌在按自己的節奏發展著,我們共同建設這個城市就一定會很美!南昌人也不要總是懷著卑微的心態,因為每次在南昌坐車,隨意吐槽一下建設,南昌人總是會說,這個地方肯定比不上大城市咯!其實,南昌有南昌的美!甚至南昌人大聲吵架,也是一種潑辣的美!


稻田星光


在南昌奮鬥10年的我,對南昌的發展深有體會,南昌市的發展幾乎是日新月異的,一年變一個樣,三年大變樣。

10年前南昌市的核心在八一廣場一帶,慢慢的紅谷灘建起來了,還記得當時很多人不看好紅谷灘,可如今的紅谷灘儼然是可以比肩北上廣的CBD了;然後各塊周邊也逐漸開發出來了,昌東昌北昌南發展的都很快,南昌的西部搞了個西客站,九龍湖新區,南昌地鐵的立項,發現速度就越加快了。

個人感覺南昌市的城市名片不是很清晰,主流發展線路經常變,這可能是和領導換屆也關係吧。

不過總體來說南昌的發展還是很可喜的,我很看好南昌的發展。


樂淘學編程


南昌的發展怎麼樣?其實作為只有400多萬的省會城市,南昌發展的還行,紅谷灘新區並不遜色很多省會城市的新區。但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相比鄰省的長沙和武漢,南昌發展總體就顯得滯後了。

當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建國以後和福建一樣,作為抗臺前線沒什麼政策,三線建設基本沒江西分,看老工業基地改造就曉得,第二江西京九晚了湖南90年,然後京九還是扶貧鐵路。第三江西沒有好的高校,沒人才,改革開放後江西沒有沿海優勢。

交通方面,京九不如京廣,滬昆也才南昌有長沙也有,不佔優勢頂多持平。經濟環境,南昌位於江西中間,本該吸收人口。但是,江西東邊有長三角,南邊有珠三角,贛南人對廣深的認可比南昌多的多,甚至贛南人對福廈泉也比南昌更認可。

西邊的武漢也是巨無霸,武九和長江也讓九江勞動力向武漢流動。高等教育,長沙,武漢,以及周邊的江浙滬皖在高教上碾壓南昌。有人才都沒辦法留,這是硬傷。

南昌的發展怎麼樣?只能說和過去比,南昌發展還可以,和鄰省比,南昌得快馬加鞭了,強鄰環伺,南昌不進則退!

以上觀點你有異議嗎?


沙漏遺愛


南昌是一座具有包容力的多元化城市,在全國而言並不算顯眼。南昌早已發展成全省第一座特大城市。雖然是江西省會,但也提倡省內兄弟城市均衡發展,是為好榜樣。

南昌自2010年開啟了全面高速發展之門,歷經8年,已建成400平方公里左右的城市區。全市近600萬人口的共同努力下,南昌經濟不斷提升,位列中國省會第16位。


南昌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深厚的底蘊鑄就今日的輝煌。

由航空工業基地起家,如今聯同武漢、長沙城市群共同組成“中三角”,有望成為全國第四大城市發展聯合體。南昌-九江一體化進程加快,有力提升本市在全國的綜合競爭力。伴隨著新區建設加速,南昌被列為【全球發展最快的20座城市】。
南昌是江西省龍頭驅動器,先後獲得中國最佳商業城市、


中國十大和諧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等榮譽稱號。

南昌還是世界科技城市聯盟成員,作為中國低調的航空城,未來還將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看鑑襄陽


總體來說,南昌的發展不盡如人意。

1先上圖

南昌的區位優勢,我們的天才詩人王勃早就說過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2南昌自古以來就是名城要地。處在華中腹地。東連福建,西接湖南,北通武漢,南達廣東,可以說是東西南北通衢之地。

3有京九錢,浙贛線。北通北京,南達深圳,香港。西通上海,西街湖南株洲。鐵路樞紐之地。另外還有南昌鐵路局護駕。

4贛江通過。能通江達海。是內河大港。

5在全省腹地要衝,省會加持,全省的人力物力財力匯聚之地。

6國家政策的支持。贛江新區是中部地區第2個、全國第18個國家級新區。2016年10月20日,贛江新區管理機構正式掛牌,標誌著江西“龍頭昂起”戰略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以上種種的優勢以及優惠政策,可是南昌的發展依然沒有達到人們預期的目標,單看國內生產總值南昌才5000多億,而鄰居長沙早以超過了萬億。


行者看天下


南昌的發展關健;一是人才的聚集能力被周邊城市吸收了,上邊的長三角、大武漢,下邊的珠三角,東邊的閩,西邊的長株潭,南昌周邊的城市都是比南昌強。

二是高等學府太少,除了一所211南昌大學外,其它學校都在全國排名靠後…

三是交通地理區位的侷限,鐵路、公路、水路、航空都與周邊城市有差距。

四是南昌的工業的製造企業太少,大型企業不多,拿得出手的企業不多,江鈴汽車、泰豪、歐菲光等…

五是南昌的軟實力不行,城市管理,市民素質等…

六是南昌的土地面積和人口相對較少,制約了大開發、大發展…

七是南昌人的觀念相比周邊城市還是有距離…

近幾年來,南昌的變化確實不小,但發展的步伐與周邊城市相比,還存在不少差距,相對而言,還是落後於周邊城市。

要想彎道超車,那不是一句話、一個文件就能落實和實現的,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才是南昌發展趕超的根本。


胡文躍文


南昌大哥,帶動小弟新餘發展。


用戶3179765085001


感覺南昌規劃還可以,城建搞得好[贊][贊][贊]


1742396306884



白鷹88


我是皖北人,我家距離南昌八百公里,我去過兩次南昌,感覺南昌是個很好的城市,既有古城的特色又有現代化的景象,感覺比合肥有歷史感,比南京有休閒感,比蘇杭節奏慢了點,真是恰到好處不自言表!我要是有幸一定會在南昌買房安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