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傲立潮頭 矯枉過正——康有為書法簡論

孟雲飛/文


主張政治改良的康有為最終卻成了保皇黨領袖,良為可惜;然而觀其書法、書論,似乎沒有一絲守舊的味道,他別開生面,傲立潮頭。


傲立潮頭 矯枉過正——康有為書法簡論


一、人物生平

康有為(1858——1927年),又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西樵山人、遊存叟,晚年別署天遊化人、廣東南海人,人稱“康南海”。清光緒年間進士,官授工部主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會改革家、書法家和學者。

康有為出身士宦家庭,世代為儒。祖父康贊修是道光年間的舉人,父親康達初做過江西補用知縣。康有為自幼學習儒家思想, 1879年,開始接觸西方文化。1882年,他到北京參加順天鄉試,落選。南歸途中經過上海,購買了大量西方書籍,吸取了西方傳來的進化論和政治觀點,初步形成了維新變法的思想體系。1888年,在京參加鄉試的康有為第一次上書光緒皇帝,要求變法,未果。1895年,三月,正在北京參加會試的康有為聞知《馬關條約》簽訂,於是發動1300多個舉人再次上書。隨後又有兩次這樣的舉動,終於“帝感其誠”,同意變法。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清政府四處通緝維新派人士,康有為被迫流亡海外,在國外漂泊達16年之久,時刻擔憂祖國的命運。變法徹底失敗後,康有為開始周遊列國。吳昌碩曾給他刻一枚印章:“維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週大地,遊遍四洲,經三十一國,行六十萬裡。”周遊列國的顛沛經歷,開闊了他的胸襟與學識。其學生眾多,如著名的梁啟超、王國維、徐悲鴻、劉海粟和蕭嫻等。

康有為作為晚清社會的知識分子,其性格具有兩面性。在倡導維新運動和領導戊戌變法時,體現了歷史的進步性;民國初年與袁世凱同流合汙,充當帝制復辟運動的精神領袖時,卻站到了歷史的對立面。

康有為治學頗多建樹,僅著述就有700多萬字。他的文學成就主要是詩歌創作,輯成《南海先生詩集》,其文采瑰麗,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他的政論文敢於打破傳統古文模式,駢散結合,開梁啟超“新文體”之先河。代表作品有《康子篇》、《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日本變政考》、《大同書》、《歐洲十一國遊記》等。


傲立潮頭 矯枉過正——康有為書法簡論


二、書法成就

1. 卑唐尊碑

康有為不僅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也是繼阮元、包世臣之後的大書法家和書法理論家。他的代表作《廣藝舟雙楫》,是一部重要的書法專著,在書壇影響深遠。

《廣藝舟雙楫》之《卑唐第十二》記載:

至於有唐,雖設書學,士大夫講之尤甚,然纘承陳、隋之餘,綴其遺緒之一二,不復能變,專講結構,幾若算子。截鶴續鳧,整齊過甚。歐、虞、褚、薛,筆法雖未盡亡,然澆淳散樸,古意已漓,而顏、柳迭奏,澌滅盡矣。

指出唐碑的缺憾,他還說:

晉人之書,流傳曰帖,其真跡至明,猶有存者,故宋元明人之為帖學宜也。夫紙壽不過千年,流及國朝,則不獨六朝遺墨不可復睹,即唐人鉤本等已鳳毛矣,故今日所傳諸帖,無論何家,無論何帖,大抵宋明人重鉤屢翻之本,名雖羲、獻,面目全非,精神尤不待論。譬如子孫曾玄雖出自某人,而體貌則別。國朝之帖學,薈萃於得天石庵,然已遠遜明人,況其他乎?流敗既甚,師帖者絕不見工。

指出帖學衰微的原因是“名雖羲、獻,面目全非,精神尤不待論”,得出臨習晉帖的結果是“絕不見工”。

於是康有為話鋒一轉,提出“尊碑”之說,大力推崇漢魏六朝碑學,指出魏碑、南碑之美:

一曰魄力雄強,二曰氣象渾穆,三曰筆法跳越,四曰點畫峻厚,五曰意態奇逸,六曰精神飛動,七曰興趣酣足,八曰骨法洞達,九曰結構天成,十曰血肉豐美。


傲立潮頭 矯枉過正——康有為書法簡論


並對碑刻的代表作進行品評:

《爨龍顏》為雄強茂美之宗,《靈廟碑陰》輔之。《石門銘》為飛逸渾穆之宗,《鄭文公》《瘞鶴銘》輔之。《吊比干文》為瘦硬峻拔之宗,《雋修羅》《靈塔銘》輔之。(右三宗上)《張猛龍》為正體變態之宗,《賈思伯》《楊翬》輔之。《始興王碑》為峻美嚴整之宗,《李仲璇》輔之。《敬顯俊》為靜穆茂密之宗,《朱君山》《龍藏寺》輔之。《輔福寺》為豐厚茂密之宗,《穆子容》《梁石闕》《溫泉頌》輔之。(右四宗中) 《張玄》為質峻偏宕之宗,《馬鳴寺》輔之。《高植》為渾勁質拙之宗,《王偃》《王僧》《臧質》輔之。《李超》為體骨峻美之宗,《解伯達》《皇甫摐》輔之。《楊大眼》為峻健豐偉之宗,《魏靈藏》《賡川王》《曹子建》輔之。《刁遵》為虛和圓靜之宗,《高湛》《劉懿》輔之。《吳平忠侯神道》為平整坤淨之宗,《蘇慈》《舍利塔》輔之。(右六宗下)《經石峪》為榜書之宗,《白駒谷》輔之。《石鼓》為篆之宗,《琅琊臺》《開母廟》輔之。《三公山》為西漢分書之宗,《裴岑》《郙閣》《天發神讖》輔之。


  康有為推論道:今日欲尊帖學,則翻之已壞,不得不尊碑。欲尚唐碑,則磨之已壞,不得不尊南北朝碑。

康有為極力鼓吹“尚碑”思想,造就一代新風,對碑派書法的振興有著深遠的影響。

自古以來,理論和實踐均有極高造詣的書法家極為罕見。康有為的理論是站在自身創作的立場上,他常以胸中鬱勃不平之氣作書,當然不會傾心於柔媚的趙董一流。康有為輕視帖學,即使如趙之謙這樣的書法大家也逃脫不了他的譏諷,他的許多言論不免有些偏激。當然,我們應該辨證地看待,正是他的這些偏激言論,才使碑學發展達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

2.書法實踐

在書法實踐上,康有為對《石門銘》和《爨龍顏碑》極其用功,同時摻以《經石峪》和《雲峰山諸石刻》。其實他還學習過蘇米諸家。其書寫以平長弧線為基調,轉折多以圓轉為主,轉折處常常提筆暗過。其結體不似晉唐之欹側,長撇大捺,氣勢開展,饒有漢人古意。他喜用長鋒羊毫,彰顯渾重、厚實的書寫效果,迥異於趙之謙的頓挫方折,也不同於何紹基的圓勁。書風渾厚凝鍊, 古樸率真,險峻舒朗。其創作形式以對聯最為見長,氣勢開張,渾穆大氣,頗具陽剛之美。

在用筆技巧上,康有為否定了包世臣的“以指運筆”說。他主張執筆宜腕平掌豎——“四指爭力,勢相蹙迫”。只有做到“平其腕,豎其鋒”,通身之力才可達到。

欣賞幾幅書作。

⑴.行書豎軸


傲立潮頭 矯枉過正——康有為書法簡論


庭蔭南柯方夢覺,幾攤大藏讀楞伽。吾生自有安心法,所遇皆欣即是家。


此軸結體舒張,以方硬的北碑寫行書,中鋒運筆,頓挫有力,而轉折多圓,氣勢恢宏。不足之處是過分拘泥於法度,外露而缺乏含蓄,就像其人一樣,雖有心變法,總避免不了保守。時人符鑄評價可謂一語中的:“蓋純以樸拙取境者,故能洗滌凡庸,獨標風格。然肆而不蓄,矜而益張,不如其言之善也。”


⑵.行書聯二幅

 

傲立潮頭 矯枉過正——康有為書法簡論


第一聯

上聯書“斯文在天地”,下聯書“孤憤寄山林”。上聯右書“芝田賢兄卅年久別閱刦重逢臨別寫贈於長安”、左書“揖庭表姐丈惠存”。下聯右書“愚表弟宋曾詒敬贈”,左下落款“康有為”。


第二聯


傲立潮頭 矯枉過正——康有為書法簡論


傲立潮頭 矯枉過正——康有為書法簡論


上聯:度刦在超脫,下聯:遊天解憂患。上聯右書“孟符賢兄久別人生多意癸亥冬再見於長安贈此解意”,下聯“度刦在超脫”,落款“天遊化人康有為”。

“芝田”,清末民初陝西醴泉宋伯魯的字,宋曾詒,宋伯魯之孫。“孟符”,清末民初咸陽李嶽瑞的字,癸亥即公曆1923年。

這兩副對聯是康有為1923年11月受陝西省省長劉鎮華之邀,赴西安遊歷講學時送給宋伯魯、李嶽瑞二人的作品。兩副對聯皆為“粗頭亂服”之作,中宮緊收,四面開張。用筆圓渾,蒼老朴茂。

此時的康有為,已66歲高齡,雖然淡出了政治,依然關心著中國的前途和命運,這兩幅對聯表達了他當時的矛盾心理。


傲立潮頭 矯枉過正——康有為書法簡論


三、結語

我們從康有為的人生經歷不難看出,他希望社會朝著好的方面發展,並做著種種努力。不過,遺憾的是,康有為終於沒有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他的書學思想的形成,是在30幾歲時,所以,我們不難推斷,康有為在書法領域發動的規模巨大的“變法”運動,和他所追求的政治夢想一樣,同根同源。《廣藝舟雙楫》可以看作是康有為寄託改良的思想映射,對於康氏來說,其書法理論和書法作品或許隱隱透露出他對社會變革的希冀。

(原載於《山東藝術》,2019年10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