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美术工笔化、书法工匠化?时代呼唤有大国气象的艺术作品

经常能听到或看到大家在参观各类展览后的各种抱怨之词,例如说美展上越来越精细化、工笔化;书法展上越来越炫技、工匠化;当代艺术展,则是越来越观念画,直呼越来越看不懂了!对于综合性的全国展览,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实属正常。如果诟病过多,那就说明展览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对展览组织者来说,展览没能做到综合,没能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对创作者来说,为了迎合入展、获奖,有意创作此类作品,抹煞了自己的性情。

美术工笔化、书法工匠化?时代呼唤有大国气象的艺术作品


艺术来自人类的实践活动,也就是说来自生产和生活,自然是与时代密不可分的。艺术展览虽然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也应该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也就是说至少应该反映时代的本质特征。如果脱离这个大背景,展览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我们现在的很多展览实际已经背离了时代,完全成为了一个纯粹的名利场,成为迎合评委、适应展览规则的大秀场。


美术工笔化、书法工匠化?时代呼唤有大国气象的艺术作品

艺术是个人化的,是艺术家个人精神的产物。但个人从来离不开时代,脱离不了生活的。艺术家置身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时代里,自然应该去展现新时代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时代风貌,提炼民族气质,振奋民族精神。从长远来说,至少应该表现人与天地、与宇宙的关系,人如何在地球村更好更幸福的生存下去,传达的是正能量。决不是为了获取一时的荣誉,而牺牲自己的性情、抹煞自己的个性,去迎合谁,迎合市场。长久以往,这样的艺术家注定是走不远的,更别奢望能为后人留下什么。


美术工笔化、书法工匠化?时代呼唤有大国气象的艺术作品

华文明五千年,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有继承才有创新,有人甚至认为继承本身就是创新。中国传统文化至少为我们留下了三重艺术境界:其一儒学境界,艺术为社会、为人民服务,讲技法、重规范,表现的是经世济民的主题,传达的是正大光明气象;其二是道学境界,讲究人与天地的和谐,注重写意精神,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传达的是天一合一的境界;其三是佛学境界,万事万物缘起性空,讲究“无我”,表达对生命和宇宙的认识,传达的是一种“空”境。就书画而言,此“三境”涵盖艺术家完成艺术作品的方方面面,依然是艺术家们难以逾越的,因此继承是必要的。然而时下也有不少所谓艺术家,创作的书画作品,却离“三境”甚远,甚至不知“三境”为何物,就匆忙创新,结果是把好端端的水墨弄成了四不像的怪物,还名之曰观念水墨。倒是不少当代艺术家,利用西方的创作手法,融合传统文化的内容,取得了别开生面的效果。当然不少当代艺术家为了突出风格,故弄玄虚,肆意玩弄观念,明明没有什么思想内涵,简单的作品硬要整得人们看不懂。


美术工笔化、书法工匠化?时代呼唤有大国气象的艺术作品


当代中国正蒸蒸日上,大国气象已然形成,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艺术家们当然应该创作出更多的与大国气象想匹配的艺术作品,才无愧于生活在这个时代,决不能为了一时的名利,而成为迎合市场的艺术奴才。作为艺术家,首先应有高贵的灵魂,这种灵魂从何而来,应该从生活中历练而来,从大自然的万事万物中涵养而来。只有贴近时代脉搏,反映时代气象的作品,才是新时代所呼唤的作品。


美术工笔化、书法工匠化?时代呼唤有大国气象的艺术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