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怎么看待考上三本院校的学生?

羊小草的生活


离我高考8.9年了,当初我考的就是三本,家里不宽裕,嫌贵没去,读了个好点的专业也比较好的三A。



其实也没什么遗憾,只是出来工作后偶尔也会想,如果有学位本科学历,会不会选择更多。因为我刚好是学医的,而公立医疗单位大多需要全日制本科学历,这个即使我大学毕业继续升学也没有办法的。但是如果我硬着头皮去上个三本,我不一定会读这个专业,也许又跟读了三本或是三A没有关系。



而我老公就是上的三本,他确实遇到更多的就业机会。三本学校大多都有好学校的头衔,就好比如XXX附属医院一样。而且那时候三本学校的更多热门的专业可选,学校环境大多优美,条件也好很多。

所以,我认为如果家庭经济还算宽裕,那就去读个三本吧,对于爱好学习之人,还可以考研上个更好的学校。


再追经典剧


三本院校在全国各地已经基本取消的差不多了。不过还是有许多过去的和未来的三本学生,背负着三本这样一个不太值得炫耀的大学背景。

之前我说过一个案例,我朋友家的孩子,三本院校工民建本科毕业,交给我带实习。实习的过程之中,我让他帮我计算一段塑料管道的重量,他竟然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计算。

这样一个使用中学物理公式的简单计算,一个本科毕业生居然不会。更加让我愕然的是,当我告诉他使用哪个公式,并且告诉他塑料产品的密度时,他居然不知道水的密度是1,真的是让我的眼镜和下巴同时掉到了地下。

我不知道这样一个孩子是如何考上大学的,而且是如何学的工民建,又是如何毕业的。我当时和他开玩笑,我说会有人敢让你帮他造房子吗?你造的房子能站得住吗?



现在上大学非常容易,实在考的不好,可以上一个三本。

但是三本不是低能的理由,三本不是你不学的理由。即使是只上了三本,你也依然应该认认真真的,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掌握本领,为你将来就业,为你将来为社会为家庭做贡献积蓄能量。



当高考结束,当报考结束,当录取结束,一切已经尘埃落定,希望每一个孩子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未来,不管你是身处985的高殿堂,还是处于三本的低领域,你没有理由心高气傲,更没有理由妄自菲薄,认认真真,踏踏实实,读好你的专业。

如果每一个三本的孩子都这样做,你的学校将来会以你为荣,你的学校将来会晋升为二本一本,反过来给你增加更多的荣耀。



行学组


三本学院的学生怎样看待,客观辩证地看待呗!为什要要这样看呢?


从学生成绩来看

本科三批当然比一批,二批差点,这个毋庸置疑,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肯定比专科好。有人说:“我也能上三本,但是当时嫌学费贵,没有去上,上的专科,三本有啥好的”。可是你没看到的是还有大多数的专科分数上不了三本。还有就是每个省的高考状况不一样,有的三本分数在别的省份都能上一个好二本。不要单纯从学生层面对比,就比如我们现在的社会,人家有家庭好的专科都比你重点大学研究生混的好,所以不能单纯对比。再者说二本三本也开始合并,不再区分。


从学生努力层面看

三本学生没有一本,二本学生努力程度强,学习成绩好,这只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三本中有一批学生很努力,只是成绩不好。我们的未来不是由我们的学历决定,而是由于我们的能力和未来的努力程度决定的。三本中也有很多人才,他们考研有的去了985,211,有些人还都笑话人家。说人家三本考到这么好的学校,我们学校收他们干嘛?你不从另外一方面看,你和人家一个水平线了,你还笑话人家。人家只是后期努力赶上的。


未来发展

三本和普通本科(非985.211本科)基本一样,没有什么差别,都是本科学历。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本科改革,至少三本也可以享受这个变化。其实公司也不看你具体是二本还是三本。工作能力突出,吃苦耐劳,有头脑,懂变通,灵活性对企业公司事物就可以。

人才不是看的,是用的。英雄不问出处嘛!


一叶孤舟在岸上


怎样看待考上三本院校的学生?

可以说,高考就是筛选人才的方式,通过高考来区分的层次,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已取消三本批次,二本、三本合并,但是还是存在一本、二本,985,211,国家重点大学,省重点大学,这就是层次等级的区分。

高考进入三本院校,这就说明自己所掌握的文化知识面还是有限的,三本院校毕业生就业选择面是比较窄的,在社会的竞争力不如其他本科大学。

三本院校的学生毕业后找工作,往往比一本、二本的毕业生更加艰难,现在国内有许多知名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明确招聘条件,要求重点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这就说明学历的重要性。毕竟三本大学在教学、师资等各方面和一本、二本大学是有很大的差距。

高考进入什么样的大学,这只是一个起点高低的问题,进入三本院校,那就要面对,不要气馁,给自己以后的人生做出一个正确的规划,自己想做什么?选定目标专业,努力学习,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虽然是三本院校,但也是本科学历,社会还是承认的,可以考公务员、事业编、考研、教师资格证等。与其他本科毕业生没什么区别,在企事业单位,升职、加薪也是有利的一面。

只要自己坚定信心,不断努力,个人的命运始终是由个人的努力,而不是所读的学校决定的。


观教育文化


对于高考上三本(现在没有三本了,与二本合并成本科了)的学生是一个什么定位?我认为应该从多个方面来看。

01 高考本科录取率

2018年全国高校录取率是81.1%,本科录取率是43.3%,一本录取率是15%。从录取率来看,三本学生在全国考生中的位置是中等偏上,毕竟还有56.7%的学生没有考上本科。这一部分学生还是努力学习了的。只是同录取一本的学生相比,在学习上的钻研程度还不够。正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当然,这是全国平均录取率,在不同省市录取率可能有一定的区别。

02 高考本科分数线

2018年全国三本档次(有的省市已经和二本合并为本科)的分数线,不同省市是不一样的。四川省最高,为458分,最低是西藏335分,全国平均分为368.5分。这里排除了西藏少数民族和江苏(总分480分)、海南(总分940分)、上海(总分660分)。其他省市总分为750分,全国得分率为49.13%。也即,平均每科拿到一半的分就可以上本科了。

2018年数学平均分:广东理科78,文科66;江西理科85.68,文科73.44。理综平均分:江西142.16;湖南151;广西126.36;广东148。能上本科的学生,其高考成绩大约相当于省平均分。当然存在个体差异。

03 高考试题难度

这里讲的不是录取难度系数,而是高考试题难度系数。全国高考一般试题难度系数控制在0.62左右。这个难度是根据全国考生的分数统计出来的,也是全体考生的比较结果。

对于考生而言,题目不是很难。之所以录取结果不是很理想,主要是录取率制约。

04 考上本科的学生在高中的学习状态

对于上本科的学生,相比不能上本科的学生,在学习态度上要好很多,基本上能够学习。但普遍表现是在学习上的控制力不够,也就是不能坚持长时间的学习,易受外界干扰影响。如上课听课时断时续,作业普遍比较马虎,不认真。

再就是学习比较浅层次,不爱主动钻研。如一道题做不来,很少翻书,而是喜欢看答案和问同学。错题往往是根据答案看一遍,知道自己怎么错了,但不爱回到课本追究知识的根源。

05 本科线学生的高中学习习惯根源

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育基本上是应试教育。很多人都在反映从小的家庭教育决定了一个学生在学校的层次。在当前教育形式下这是对的。这部分能够考上本科的学生,往往是从小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对,导致许多学习品质没有建立。

我要说的是,这种情况与我国中小学教育密不可分。许多学生,包括可以上本科的这一部分学生以及连本科都不能上的学生,在学校期间是厌恶学习的。上本科的这部分学生相较于考不上本科的学生,老师讲的话基本还能够听进去,其很大的动力,就在于他们自我预知可以上本科,即有一个目标在推动着。当然,成绩很好的学生也有这样的动力,但那些学生往往还有学习的兴趣在驱动。

学生厌学的根源,在于学校教育从小就忽视了学生的生命体验,而是靠老师的强迫。所以,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痛苦的,是迫不得已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老师的强迫效果就会越来越弱。以至于,现在很多老师呼吁需要惩戒才行。

我国目前的新高考改革正是希望从高考开始来改变当前的教育现状的。


听雪学苑


怎么看待考上三本院校的学生,我觉得,既然已经考上了三本学校,那就要勇于接受现实,勇敢面对。

三本院校,就是以前的民办大学,或者是独立学院,现在很多省都已经把二三本合并了,基本上很难分辨了,但还是可以从收费上区分一下,三本学校一般收费都比较高,都要1万元以上,甚至两三万,一般的家庭,很难承受,而且三本院校,相比一二本的公办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术水平不高,综合实力跟一二本学校相差很远,当然也有个别三本民办学校,整体实力,不比普通二本学校差,但是这种都是极少数,大部分民办三本,都不怎么好。

作为考上三本院校的学生,既然已经选择,就要勇敢面对,既来之则安之,就要好好读书,要对得起父母,父母花费了不菲的费用,来供我们读书,要懂得感恩,拿出实际行动,好好学习,虽然三本学校整体实力不强,学习氛围也不好,但只要你努力,还是可以学到想要的知识,毕业之后也可以参加考研,记住一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总之,既然考上了三本院校,就要面对现实,踏踏实实,努力学习,毕业后,先找一份工作,先就业,再择业,人生还是要靠拼搏的,很多二三本的毕业生,经过自己的努力,照样做出了一番成就。所以不要气馁,相信自己,命运靠自己创造。


一轮明月6966


三本很火,但是在毕业出路上三本的学生还是劣势明显,三本毕业生毕业后主要有3个出路,第一种几乎已经被堵死,第2种很容易逆袭!

1、保研

我们知道,保研不用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就能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是很多优秀学子选择的一条路。但是这条路对三本院校的学生来说几乎已经走不通了,因为我国的三本院校几乎都没有保研资格,学生没法获得保研资格。“三本”院校的毕业生只能寄希望于考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想要考个好学校好专业的研究生,难度还是很大的。

2、考公务员

对于我国的本科毕业生来说,最公平的一种职位就是公务员,因为我国的公务员对于学生的毕业院校没有要求,只要是本科就行。也就是,在公务员考试中,三本的毕业生和清北的毕业生处于同一起跑线,只要努力,普通三本的学生也能通过考试逆袭清北的学生。据小编了解,很多三本学校的学生都将考“编制”作为自己毕业后的第一选择,甚至很多大一新生刚入学就开始准备“考编”复习。如今我国的公务员待遇也挺好,是一份适合三本学生去奋斗的好职业。

3、找工作

这条路对三本的学生来说并不好走,应聘好的企业很容易卡在学历关,大部分学生只能去小企业,而这些小企业很多都不太规范,有些连五险一金都没有,着实是有点“坑”。

综合来看,对于三本的学生来说,公务员是第一选择,考名校研究生是第二好出路。



落九天文化叶老师


对于如何看待考上三本的学生?那么我们是要看他的成绩还是看他的能力呢?

高考成绩出来后,将同学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学校里,来到了三本学校的学生也很尴尬,分数说高不高说低不低,最终还是选择了三本,但是三本怎么说也是本科的一种在以后考公务员等编制工作时还是有一定的优势。

三本的院校其实还是有一部分学校还是不错的,这些学校他们的师资资源是可以共享的,就是和一本二本的学校共享资源。

再说说三本的学生,可能有些学生纪律懒散,贪玩,但是进入大学后还是靠自己自律,有些人进入985和211的高校不也是荒废学业吗?有些三本的孩子他们也是很刻苦很努力的靠自己的能力找到好工作,靠自己考上研究生读博士改变自己的命运,这都是数见不鲜的事情,所以不要一棒子打死一群人,怎么看待三本的学生,有好有坏,有能力强的有能力弱的,这当然都要靠自己,大学了都是成年人学会自律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对三本的孩子有偏见,他们一样很努力,一样可以成功。



Aspiretoinspireu


#全民聊高考#

《怎么看待考上三本院校的学生?》

考上三本院校的学生怎么看待?个人主张尽量考上重本和“双一流”大学,教育资源和学科专业比较前卫,只是一般而言。

其实三本(独立学院)和二本也只差5-30分之间,高考成绩不理想,也有一些外在愿因,也有填报志愿的技巧,不能一慨而论你的智商不行。像今年高考语文作文有媒体报道,高考作文“字”错一个扣一分,可能书写格式,卷面分也是要求严的。这种情况对那些平时粗心的同学可能会中标的,习惯还是要改好的,有些知识领域是要求“零”差错的,确实出不得问题的,当然也有发挥好的同学,暂且不论。以前有位湖南师范大学的权威学者到三本院校讲课,课后与学生共进中歺并交流心得,并在网上发帖,建议三本学院的学生多参加高校学术比赛,校社团组织活动,多去图书馆索求知识求证,求实。同时还要有持续学习,勤奋和创新精神。另外,独立学院(三本)也是本科,只是学费高的,我国有些省份已经合并了,不分二本和三本,而本科录取线下还有几千的专科高校和职业学院等等,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选择的专业和前景发展,同时还要提醒你,当下是互联网+5G智时代,是知识多元时代,不管是重本大学,独立学院、专科高校和职业学院,你真的要多选修几门专业才适合时代发展,立足于社会。

笔者的见解是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家,只作参考。

班门弄斧,承让!🙏



长沙PengWangMei


三本院校以前多半都是民办高校或者独立学院,因此三本院校的收费一般比较二本院校要高的多,关键原因就是他本身的‘身份’不同,按照国家培养大学生的标准,一名大学生一年的培养花费是按照1.5万的标准,而二本及以上高校,由财政向学校每年拨款一万左右,因此二本类院校的学生就只有5000左右了,而三本院校,因为身份的特殊性,没有享受拨款,因此学费较高!但是并不代表三本院校就不好,好好也提到,三本院校的由来,既然是独立学院或者民办院校,那么肯定要有点实力,或者有当前所需的热门专业,而且学校也愿意出大价钱请高学历的教师任职,因此从某些层面上讲,三本院校在师资配备上还略胜一筹!近些年,某些省市取消三本的录取,直接并入二本批次,或多或少也可能有担心三本院校实力超过二本院校的考虑在里面!因此,在家庭情况能够负担得情况下,上三本院校也是不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