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考博干货来袭!申请考核制下,如何被名校pick?

考博干货来袭!申请考核制下,如何被名校pick?

考研大战刚落下帷幕,好多同学问小编考研难还是考博难,小编认为难点是不一样的,考研的难点在于准备过程,得自己弄清学校、专业、科目、辅导材料,学习全靠自制力,中途还得经历无数次想放弃的思想斗争。

至于考博,虽然总有人说:“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没有考不上的博士”。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01

“申请-考核”制成双一流高校招生新宠

2015年以后,国内高校博士招生紧缩,多所一流高校纷纷取消统考,“申请-考核”机制已经陆续成为各高校的招生新宠。

今年8月,西北工业大学发布了2020年学术型博士招生首次实施“申请-考核”制的公告,也标志着自2020年起,所有一流建设高校(全部或部分院系)都将以「申请考核制」的方式招收博士生。

考博干货来袭!申请考核制下,如何被名校pick?

在这种招考环境下,想要"考博"成功的难度更大了。高校更注重考核学生的科研能力而非应试能力,并且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考博也不再是许多考生口中的“轻而易举”了。

那么申请-考核制力推之后,考生要怎么做才能提高被名校pick的概率呢?

申请-考核制考博的考生要做的第一步是看自己是否符合条件,不同的学校要求不同,但大概可以归为三个限制条件:1.学校限制;2.英语水平;3.科研能力。

02

本硕毕业于名校,就已经赢在考博起跑线上

尽管大部分实行申请-考核制的学校招生规定里并未明确限制报考者的本科或硕士毕业院校,但仍有部分高校的某些院系在博士招生简章里指出对考生的毕业院校或专业有要求,如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只招收毕业于双一流大学或中科院大学的硕士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只接受本硕均毕业于985或211院校的考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则是只要重点院校或专业为重点学科的毕业生...

限制毕业院校或专业,无疑是把许多怀揣着名校考博梦的双非冷门专业毕业生们拒之门外,他们连准入的申请资格都木有。

03

六级过线是基本,部分名校英语要求很高

除了院校限制还有英语水平这一关,考博难,最难还是难在英语,比如,外面就有传言说,考博就是考英语,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虽然不一定准确。

各招生院校“申请考核制”对英语的要求大致相同,主要用证书来衡量,其中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的英语门槛相对比较高,需要通过几种主流的英语水平考试之一:全国大学英语六级≥ 500、GRE≥310、托福≥ 100、雅思≥ 6.5;

四川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博士招生简章里要求考生六级成绩优良和外语种水平较高,但并未明确说明。

04

1篇以上独立一作SCI/核心是基本要求

最后是科研能力的体现,一般用论文发表情况来衡量,绝大多数名校都要求至少1篇以上独立一作SCI。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此基础上还要求论文影响因子≥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学院则是要求发表论文的期刊为JCR1区或2区;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要求考生提交高水平学术文章或科研成果,具体篇数或其他要求没有明确。

考博干货来袭!申请考核制下,如何被名校pick?

第二步就是提交材料准备复试,「申请考核制」不等于免试,除去设置 SCI 论文发表数目、英语水平等基本申请门槛,部分高校在考核环节仍会设置专业课、英语考试,考生需予以重视。

05

考博前联系导师很必要,确认意向刷印象分

此外在考博圈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考博是三分学习,七分公关”,这句话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考博前联系导师的重要性。

面试过程中导师的意见举足轻重,所以在申请前一定要和招生博导提前联系,在学校官网等渠道找到博导邮箱,写好自荐信和科研成果汇总表并发送。

对于导师回信的解读也有网友分享一个小tips,发邮件后若博导回信“欢迎报考”的话,就继续做好交流工作。此时注意观察博导回信字数,10个字左右就是略有意向,30-50字就是有意向,50字以上就非常有意向(

仅供参考,未经大数据验证)。

最好再读读该导师近几年发表的论文和著作,并且能有一定的思考和见解,对于表现自己的学术潜力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考博干货来袭!申请考核制下,如何被名校pick?

满足所有的条件门槛,有了学术成果的加持,得到未来博导的肯定,基本上就坐等录取了。但是根据很多“过来人”的经验,申请-考核是一门玄学,

不强肯定不行,强了也未必就行。所以大家还是战斗系备考,佛系看待结果,毕竟考上博士仅仅才是第一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