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叶问落幕,李小龙要崛起了吗?

2008年12月,《叶问1》正式上映。2019年12月,《叶问4》上映。

叶问落幕,李小龙要崛起了吗?

光阴如流水,一晃11年。叶问落幕了,一个时代也跟着结束了。

随着叶问的去世,《叶问4》已成该系列电影的终结篇。“叶问系列”的11年,恰好见证了香港动作片由荣转衰的整个过程。现在,随着这个系列的终结,整个香港动作片,乃至于整个香港电影,一整个时代都要说再见了。

叶问落幕,李小龙要崛起了吗?

一。


时间,回到2008年。

原本,最早要拍摄叶问故事的人,是王家卫。而且,他也拍了,即《一代宗师》。不过,大家都知道,王家卫是出了名的慢,拍部电影能熬死个人。有关这部电影有一个好玩的段子,说是张震为了拍摄《一代宗师》里的八极拳高手,生生在漫长的等待期间,把自己训练成了八极拳高手,还拿到了八极拳的表演赛冠军。但最终,张震饰演的“一线天”在片中的戏份只有短短的几分钟。

叶问落幕,李小龙要崛起了吗?

时间不等人,在王家卫拍摄《一代宗师》的同时,香港电影人黄百鸣找来了叶伟信也启动了自己版本的《叶问》。与王家卫集合了梁朝伟、章子怡、宋慧乔、张震、赵本山等超豪华阵容相比,叶伟信版的《叶问》就寒酸了许多,真正的大牌只有任达华一个。那时候,林家栋还没有拿到影帝,只是一个小配角。甄子丹也没有正式接班成龙、李连杰,还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叶伟信也不是太有影响力的大导,《叶问》只能算是一个中等体量的制作,但电影上映之后,改变发生了。而且,是巨大的改变。

那时候,时间点恰好是2008年。这一年,北京举办了奥运会;这一年,神舟载人飞船上了天;这一年,南方暴雪,多人冻馁而死;这一年,汶川地震,更是举世皆惊。所谓多难兴邦,天灾无形之中把人心聚在了一起,而神舟与奥运则把聚在一起的民族精神点燃了起来。这一年,是民族主义情绪爆棚的时刻。《叶问》生逢其时,一群恰当的人在恰当的时间讲了一个恰当的故事,一些都顺势而为,然后就爆了,大获全胜。

叶问落幕,李小龙要崛起了吗?

叶问落幕,李小龙要崛起了吗?

甄子丹,凭借《叶问》,拿到了自己演艺生涯至今唯一一次金像奖影帝的提名。更重要的是,他凭借本片成为了新一代的动作巨星,正式成为了成龙、李连杰之后的新一代动作演员的代言人。之后的数年内,他片酬迅速成为香港最顶级的演员,片约拿到手软,作品一部接一部,从陈真到关羽再到孙悟空,从警察到大侠再到毒枭,从古装到现代再到穿越,好片有,烂片更多。更可怕的是,接班甄子丹的新一代动作明星尚未出现,目前依旧是属于甄功夫的时代。

再说《叶问》带来的成就,其中饰演配角的樊少皇也拿到了自己唯一一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提名。林家栋则拿到了第二个最佳男配提名,继续为自己积攒人品,等到几年后的《树大招风》时集中爆发出来。导演叶伟信,就此一举成为了香港一线大导。洪金宝则顺利拿到了最佳动作设计。

真个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叶问》,吹皱了整个香港影视。

最先被吹皱的,是大导演王家卫,他的《一代宗师》还在拍摄中。结果看了《叶问》之后,果断改剧本,另起灶炉,不再只讲叶问,而是把整个时代都纳进他的电影,名字也抛弃了“叶问”两字,甚至在他的影片中,还加大了章子怡饰演的“宫二先生”的戏份,而且这部分也更出彩。

叶问落幕,李小龙要崛起了吗?

再之后,就是引发了一波叶问题材的跟风潮,也引发了新一轮的动作片风潮。只说“叶问潮”,在《叶问2》有条不紊地推进的过程中,邱礼涛执导的《叶问前传》已经被拍出来了。而且,在《叶问3》还没拍摄出来时,还是邱礼涛,已把老年版的《叶问:终极一战》拍了出来。其他的至于什么《宗师叶问》《叶问之九龙城寨》,全是彻底的跟风烂片,不值一提。一时间,演过叶问的人,除了甄子丹,还有杜宇航、黄秋生、梁朝伟、郑嘉颖等人,涵盖了各个年龄,既有大牌明星,也有不知名演员。扩大到咏春拳,涌现的就更多了,《功夫·咏春》《咏春传奇》《咏春侠》《笑咏春》《咏春小龙》《咏春女孩》《洪拳咏春》,全是跟风之作,而且基本上全是烂片。

至于本传,在拍到了《叶问3》时,因为投资人施建祥的缘故,闹出了巨大的票房造假的笑话。但影片本身的成色,不算太差,将叶问的IP延续了下来,而且还诞生了外传《叶问外传:张天志》,扩展了“叶问宇宙”。

其实,《叶问2》的质量已经下来了。但因为当时的民族情绪依旧在,大家都还记得2012年的抵抗日货大游行,西安一个青年用U型锁砸了一位开日系车的大老爷,闹出了恶性案件。基于此,观影群众的氛围还在,《叶问2》乃至《叶问3》的票房都还不错。

至于现在的《叶问4》,民族情绪的幽灵依旧在徘徊,而且还多了一份情怀。毕竟,11年是很多人的青春时光。

叶问落幕,李小龙要崛起了吗?

论质量的话,五部“叶问”,排个序,应该是:

《叶问》>《叶问4》>《叶问3》>《叶问2》>《叶问外传:张天志》。

第一部,有开创之功,而且动作与画面至今看依旧不错,何况甄子丹真心真意投入演出,塑造出了一个好男人的形象,他塑造的叶问既有超级英雄的一面,又有居家好男人的一面,非常立体化,真实感人,这一部的成就必须是最大的。其次,就是目前正在上映的终结篇《叶问4》,具体成就我们下面再说。至于另外几部,都算不上太好,商业氛围过于浓厚,没有多少可取之处。

说到底,五部“叶问”都在消费民族主义,模式都是一样的。都是背景上先自我矮化,开启受虐形式,讲中国人饱受外辱,备受外国人的歧视与凌辱,外国人在华人的地盘上如入无人之境,拳打脚踢,民族同胞倍受伤害。然后,叶问出列,代表中国人打败外国人,长我志气,扬我国威,完成自嗨。第一部,叶问打日本人(池内博之),第二部打英国人(达伦·萨赫拉维),第三部打美国人(泰森),第四部还是打美国人(斯科特·阿特金斯是英国人,剧中饰演的是美国人)。在故事框架上,也非常雷同,先是国人各派搞内斗,叶问先摆平内部纷争,然后单挑老外,故事上形成升级打怪的模式,一路打,一路升级,最后单挑大boss。第一部的释延能和樊少皇,第二部的洪金宝,第三部的张晋,第四部的吴樾,扮演的都是类似积攒主角经验值的角色,这样的角色一来衬托主角形象,二来还能在其与boss对决失败后大幅提升观众的民族情绪阀门值,让最终一战显得更加荡气回肠。这种模式,在外传张天志的故事,也是最后打美国boss(戴夫·巴蒂斯塔),但前面的故事绕了一些,没那么回肠荡气,不是大家熟悉的路数,人物也没有立起来,分数也就跟着下来了,有了一部,就再没有然后了。

这种模式化的故事,在第四部上见好就收,挺好的。要不然,继续下去,铁定要烂尾。

叶问落幕,李小龙要崛起了吗?

论品质,王家卫的《一代宗师》肯定拍的好。王家卫拍出了史诗感,讲了一个大陆功夫万流归宗最后集中到了香港的故事,叶问与宫二,一南一北,形成了双主角的格局。但王家卫没有商业意识,他没有把这个故事继续讲下去,而黄百鸣则把叶问树立成了一块商业招牌,能够持续地开发下去。

整个“叶问系列”,客观上将中国功夫进行了对外文化输出,尤其是咏春拳。原本这只是众多中国拳术中的一种,而且是不太起眼的一种,但有了叶问,咏春拳俨然成了文化代表,成为了最为耀眼的一个。

其实,这所有的功劳,都是李小龙饮誉全球带来的结果。早年间,香港电影也拍过《咏春》《赞先生与找钱华》《洪拳与咏春》等不错的咏春拳片,但那时拍这些片的主要意图并非推广咏春。香港动作片高峰时期,影视界的大IP是黄飞鸿、方世玉、洪熙官、苏乞儿等人,围绕他们拍了很多影片,这些IP又带火了晚晴时期“广东十虎”,这就涉及到了叶问的师祖梁赞,这位被称为赞先生的武术大师的故事就被拍成了影片。在香港功夫片全盛时期,咏春只是被顺着被提及,并非主流,上述几部影片就是如此。更何况,那时期,除了咏春拳,其他拳术,很多也有相应的影片,像《醉拳》《螳螂》《疯猴(猴拳)》《蛇形刁手》《鹰抓铁布衫》《五郎八卦棍》《南拳北腿》《少林三十六房》《十八般武艺》等等,乃至大陆也有《八卦莲花掌》《无敌鸳鸯腿》《神鞭》等反映拳术的功夫片。咏春拳扎在这些片里,不显山不露水。梁赞、陈华顺(找钱华)相较于“广东十虎”,也不够出彩,至于叶问,则是很晚期的人物了,原本名声不彰,但他最大的功劳是培养出了李小龙。作为李小龙的授业师傅,第一部《叶问》也是打着李小龙的招牌进行拍摄的。在功夫派大潮降潮之下,主打咏春拳的《叶问》,也就既推火了叶问,也推火了咏春拳。首先,是李小龙在咏春拳基础上改良的截拳道,带了一下咏春拳,在圈内已有名气,此番主打,只要影片能火,咏春势必跟着火起来。


叶问落幕,李小龙要崛起了吗?

“叶问”系列带火了咏春,是确凿无疑的。尤其是《叶问4》,片中的叶问已年老体衰,身患癌症,但还是要站出来对抗年轻体壮的美国陆战队的精英。于是,他使出了前几部都不曾使用的过的“标手”。所谓“标手”,也叫“标指”,指的是手指发力像标枪一样出去,在实战中,标指的攻击目标主要是对手的眼睛,突然发力,直戳对方眼睛,让人迅速失去攻击能力。

多说一句,中国功夫现在丧失了实战技巧,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功夫失去了精华的部分。而中国功夫的精华,无外乎“戳眼、撩阴、击胸、扫腿、猛击太阳穴”等技巧,快而狠,让人防不胜防,这些招数按说都是阴招,在现代体育竞赛中都被严禁使用。但古时功夫的实战,目的就在于击倒对手,至于手段,则并不在乎,各种阴招与损招就全都有,而且是各种拳术中的精华。所谓一招制敌,往往就是靠这些阴招与损招,直接对方要害,快速让对手失去抵抗力。不是硬扛,让身材单薄的叶问,去硬扛泰森,显然是不自量力,制胜之术,唯在技巧,耍阴的。进入现代体育后,所以这些招数全部被禁止后,中国功夫一下就全成了花架子,失去了实战性。“叶问系列”前几部里,由于要塑造叶问的高大形象,一直没有机会使用这些阴招,只在第三部里,以张天志的身份展示了一下“标手”所代表的阴招,以显示张天志的功利性,也展示出了咏春拳的另一面。

到了《叶问4》,叶问终于主动使用了“标手”,开始对着外国boss进行了戳眼、击胸等招数。毕竟,此时的叶问年纪过大,硬扛很难一对一,而这些使用这些招数来说招呼蛮霸的老外,似乎成为了合理的,尤其是背靠民族大旗,就更是理直气壮。客观上,算是叶问终于把咏春拳术全部展现了出来。

叶问落幕,李小龙要崛起了吗?

对了,真要对咏春拳有所了解,洪金宝执导并主演的《赞先生与找钱华》其实更形象,里面有练习并讲解咏春拳的全过程。

二。

既然说到了第四部,就先来进入影片,具体看一下这部的内容好了。

往小了说,虽然剧情和前三部有点相似,但仍然有一些可圈可点之处。

中年之后的叶问历经丧偶之痛,又罹患癌症。可是生活依旧给他设置了很多的障碍,这些障碍体现为生活中他所面临的冲突。我们以影评涉及的三次冲突为镜,去折射出冲突背后人性的光芒。

叶问落幕,李小龙要崛起了吗?

1. 父与子:不离不弃

影片中,叶问的儿子叶正已经长成少年,而且母亲也已去世。叶问既当爹又当妈,一边教拳,一边养家。由于缺少亲情的交流,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叶正不太让父亲省心。叶正因打架被香港的学校劝退,在父与子的一次争吵中,叶问动了手。儿子责怪他不理解自己,如果妈妈还在就不会这样。这戳到了叶问最痛心之处,天知道他有多爱妻子。可是叶问还是想办法为儿子谋求出路,可怜天下父母心。恰好此时,他的学生李小龙邀请他前往美国参观李小龙的国际比赛,叶问就打算正好借此机会,前往美国,既看望李小龙,又为叶正申请美国的学校,让孩子去美国读书。在走之前,他承诺每天晚上10点一定会准时打电话给儿子。儿子不接电话,他依然打电话。叶问虽然不善言辞,可是他用行动表达了对孩子的深情。陪伴,就是无论你需不需要,我一直都在。

从父与子的冲突中,可以看到叶问人性之中的柔软和细腻。他不会强求孩子理解自己,也不会说教。讲述叶问的家庭生活,在前几部也有涉及。于平凡处见细微,大师也有家短里长。从叶问和孩子的相处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有侠骨,也有柔肠。

叶问落幕,李小龙要崛起了吗?

2. 亲与疏:不卑不亢

踏上美利坚的国土,叶问需要推荐信才能让儿子在美国学校读书。而且,这一推荐信必须来自唐人街中华总会的负责人——万宗华万会长。在这一部《叶问》中,主人公同样遭受了来自同行的质疑和为难。由于思想的狭隘和认知的偏差,沉湎于华人小圈子里的万会长不肯出具推荐信。他的理由是叶问的徒弟李小龙在美国推广中国武术,是在协助外国狼,会成为东郭先生和狼的翻版。叶问也不争辩,反倒救了万的女儿——若男。若男在校被美国同学欺负,是叶问的出手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可是,万会长仍然不肯开推荐信。在和叶问的交手中,万会长知道了叶问的功夫在自己之上。再通过后来的事件,不得不服。

叶问并不因自己的功夫了得而倨傲自得,也不因有求于人而奉承讨好,这恐怕要归功于他光明磊落的人生品格吧。

叶问落幕,李小龙要崛起了吗?

3. 中与西:不趋不畏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之前,中国功夫被美国所诟病。中国功夫是被李小龙靠一己之力带起来的,在那之前,中国人在方方面面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和愈演愈烈的歧视,万若男在学校遇到的霸凌就是其中一例。更夸张的是,美国军方某军官公然挑衅中国功夫,接连打败唐人街若干名功夫师。万会长深谙太极拳,虽然和叶问相比略逊一筹,但仍然临危接受军官的比试。万会长被打成重伤,此时,叶问登场了,英雄光环加身。叶问已老,精神犹存。叶师傅在拖着病体,手部受伤的情况下,经过艰辛的鏖战,终于打败了狂妄的军官,为中华儿女在国外赢得了应有的尊重。看到叶问密集出拳的经典镜头,真的是很过瘾。

影片的最后,万老与叶老促膝长谈,问叶老什么时候再来美国。叶问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其实,外国的月亮也没那么圆。”

叶问落幕,李小龙要崛起了吗?

叶问最终因癌症离开人世,这也是符合史实的。

实际上,《叶问4》很大程度上开拓了自己的世界观。尽管它讲述了一个非常民族主义的故事,但它同时批判了以万宗华为代表的狭隘民族主义者们。并以李小龙及万宗华的女儿为代表,讲中国人应该融入世界并传播中国文化,展示了一定的胸襟。整部片影片的层次感,也因为叶问胸怀的开阔,上升了一个层次。所以,上面把它放在整个系列的第二位,是有道理的。

三。

《叶问4》随着叶问的去世,正式为“叶问”系列拉下帷幕,是非常合适的时机。毕竟时代在发展,一味地撩拨民族主义,并不是什么好生意,尤其是以弱者自居,也并不总是那么有效。

叶问落幕,李小龙要崛起了吗?

但是,话说回来,香港电影的没落,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叶问4》的完结,再看看香港电影里,动作片能够成为系列的,就只剩下一个“杀破狼”系列。而且,“杀破狼”已出的三部影片之间,故事上并没什么关联度,只是将几个形似的故事硬绑在了一起而已,没有什么创见,只是在消费IP。正统的人物系列,是真的没有了。

所以说,叶问谢幕,一个时代终结了。

不仅仅是动作片的时代终结了,整个香港电影,也基本上终结了。

其实,香港街头的那一闹,加上部分艺人严重错误的站队,香港与大陆之间的文化分歧短时间内已难修补,这对本就没有太多产出的香港电影来说,已成为致命的一击。《叶问4》是闹剧之前就已拍摄了的影片,正常在电影院里割韭菜,尚还可以,自此之后香港再出民族主义的影片,已基本上没啥机会了。

主观与客观,香港电影已没有了未来。动作片作为香港电影的典型代表,自然也没有了用武之地。

叶问落幕,李小龙要崛起了吗?

但是,对于看着港片长大的大陆青年来说,香港电影的市场依旧存在。至于怎么拍,需要的智慧,明显更大了。就像走钢丝,要想走的好,走的稳,还走得漂亮,必然需要更好的技巧。

不过,话说回来,《叶问4》尽管落幕了,但同时还是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底子,就是李小龙在片中已经成长起来,足以接过叶问的大旗,来单扛一下。

《叶问4》故事里走出民族禁区的,开拓者恰好是李小龙。叶问最终选择了回归,他说“外国的月亮也没那么圆”的时候,他自己依旧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但李小龙不一样,他有积极进取的精神,能够主动接受外国学徒,并在大屏幕上将中国功夫发扬光大。这种扩大了的格局,非常有利于拍新片,而且世界观自动升级的,正好可以利用。何况,陈国坤饰演李小龙,表现的还不错。

叶问落幕,李小龙要崛起了吗?

叶问落幕,李小龙要崛起了吗?

历史上,叶问之所以出名,就在于他培养出了一个李小龙。叶问是一个IP,李小龙更是一个IP,双峰叠加,利用好了,完全可以开拓出一个全新的宇宙。

叶问系列落幕了,但叶问宇宙最好还是不要谢幕,而是让李小龙接过IP,将故事顺延下去。毕竟,一个还算完整的叶问宇宙已被搭建出来,形成了金馍馍,就此冷置就此不用,也够愚蠢的。君不见那些个好莱坞大牌制片公司,都巴不得将自己手中的IP价值最大化,各种发掘IP的价值度。而李小龙,就是比叶问宇宙更大的招牌,为何不用呢?叶问以闪回的形式再客串一下,也容易实现。

李小龙传奇,必须要拍起来啊。

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