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电视剧《庆余年》,亦“大旨谈情”而已

虽然经历了VVIP(付费超前点播)的“口水仗”,虽然面临盗版的“分流”,但无口否认,目前快要迎来第一季尾声的科幻历史剧《庆余年》,依旧热度不减,榜位不降,豆瓣评分8.0在近几年的国产古装剧中已算是“一骑轻尘”、遥遥领先了:


电视剧《庆余年》,亦“大旨谈情”而已

豆瓣评分8.0,已是近年古装剧中的高分了

就目前我个人的观看感受来说,该剧对原著的改编还是比较成功的,既保留了原著的大体框架,又有自己的逻辑表达体系。这个体系一方面受原著的限制,同时还要有机的融合进时代的观念、“三观”的影子,还要考虑观众的兴趣口味及市场的反应。

透过对诸如此类“尺度”的熟练把握,我看到的却是该剧对人间真情的讴歌!这里面,多多少少能看出有些向《红楼梦》作者致敬的意思。

曹雪芹《红楼梦》的创作主旨,在第一回借空空道人之眼轻轻道出,原来是“大旨谈情”;又因“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电视剧《庆余年》,亦“大旨谈情”而已

《红楼梦》第一回(脂评本)由空空道人点出“大旨谈情”之意

电视剧《庆余年》也很明显地表现出了“大旨谈情”这一点,做到了以情感人、以情动人。

一、浓浓亲情

首先是范闲对自己母亲叶轻眉那种遥不可及的仰望、思念之情,而这种情感因为很难一下子得到满足实现,往往在心底表现得更深沉、更强烈、更真挚,范闲只能根据长辈如师父费介、陈萍萍、五竹的一点一滴描述去想象揣摩,只能靠自己的强烈好奇心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去求证、探究。

所以他才和五竹不遗余力,企图打开母亲遗留下的“保险箱”;当无论如何都打不开后,他和五竹才会费尽心思、找准机会、只身履险,一个去引开他们认定的所谓大宗师洪公公,一个潜入太后寝室拿到打开保险箱的钥匙。


电视剧《庆余年》,亦“大旨谈情”而已

五竹与范闲第一次想要打开叶轻眉留下的箱子(未能如愿)

可以这样说,范闲被一步步引入庆帝彀中的过程,何尝不是他一步步成长的过程,又何尝不是他一步步找寻、接近并理解母亲的过程,同时还是他一步步探寻母亲被害真相的过程。

其次,是范闲和若若之间的兄妹情,范闲与范思哲之间的兄弟情,费介和范闲之间的师生情,司南伯范建对范闲大爱无言、严肃严厉表面之下的舐犊爱护之情,尤其是范闲与柳姨娘之间由相互防范、猜疑到逐步理解、亲近,电视剧都刻画得相当细腻。

比如,柳姨娘与范闲见面不久的互怼,表面上云淡风轻,实际上唇枪舌剑、暗含词锋,这段台词设计极好,看着真是有趣、舒适:


电视剧《庆余年》,亦“大旨谈情”而已

柳姨娘初见范闲,寓褒于贬:天真自然——粗鄙不堪之意也

范闲赶忙回话说:

“姨娘真是谬赞!澹州偏僻之地,从未见过姨娘这般人物,雍容华贵,气质淑雅。若是不知道的呀,定把您当作府内主母!”

也回了她一个寓褒于贬、针锋相对!反正我个人从这段台词中读出了几分红楼韵味!

文似看山不喜平!其实电视剧剧情的展开也是如此,有起有伏才能更加引人入胜!在范闲后来与姨娘开诚布公、消除误会之后,柳姨娘就自觉地坚决地站在了范闲身后,成为他亲友团中的骨干分子。以至于后来官府之人因范闲当街殴打郭宝坤而传唤范闲时,柳姨娘挺身而出,呵斥官府之人;后来,范闲入宫拜见后宫太后、娘娘,柳姨娘还充当了他的引路人,两人之间还有一段有趣的对话——范闲问姨娘为什么不进皇家偏偏选择了他爹呢?柳姨娘这时候颇为俏皮地回了一句:老娘乐意!


电视剧《庆余年》,亦“大旨谈情”而已

入宫时,范闲问柳姨娘为何选择嫁给父亲。姨娘回复:老娘乐意!

二、真真友情

古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滕梓荆与范闲之间就是典型的君子之交,即使刚开始时两人之间可能有所龃龉,而一旦两人相互认定对方是自己可以托付生死之人的时候,他们的故事就闪耀着“士为知己者死”传统侠义思想的光芒,故事背后的情感就越发显得质朴动人。

滕梓荆护送范闲进入京都之后,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与妻儿圆满会合,过上自己曾梦寐以求的生活,但他对范闲放心不下,执意要陪伴在范闲身边;与范闲赴约在牛栏街遇到北齐八段高手程巨树刺杀,在生死关头,他把危险留给了自己,用自己生命呵护了范闲的生命,惊天动地演绎了“一死一生,乃知交情”的真正内涵:


电视剧《庆余年》,亦“大旨谈情”而已

滕梓荆为保护自己牺牲,范闲悲痛欲绝,质问他为何不逃命而去

而接下来,查寻真凶、为友报仇就成为范闲最核心最主要的目的任务,这种情感浪潮的涌动又成为剧情向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三、深深爱情

爱情固然是一条主线,但在电视剧中,这条主线被进行了很多提纯净化(原著里,范闲对待男女之情,有些玩世随意)。不过,与原著保持一致的是,范闲与“鸡腿姑娘”之间令人怦然心动的不期而遇:

电视剧《庆余年》,亦“大旨谈情”而已

在庆庙,范闲与“鸡腿姑娘”林婉儿第一次邂逅

后来的范闲假扮医生的探望以及夜里进入林婉儿深闺的交谈,在电视剧中都处理的较为到位,既表现了两人情感“发乎情”的深挚,又保持了“止乎礼”的纯净!

四、淡淡人情

所谓“人情”就是指范闲与其他普通人甚至是陌生人的交往。

因为他身上还保留着现代思想和记忆,在他的脑海中,自然就没有庆国社会本来具有的森严的等级尊卑观念,因而他对当时出现在生活中的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平等看待,这就是“淡淡”的含义所在了。

有一场戏,我印象非常深刻,是关于在澹州的幼童范闲的:

五六岁的范闲和若若偷偷溜出去玩耍,以范闲之“人小心大”,身边侍候的丫鬟自然不知兄妹二人的踪影。

管家就对丫鬟大打出手,打得丫鬟哭天喊地。

范闲回来,自然制止,但管家不听,还声称自己就是要替少爷管教这些丫头们,继续对丫鬟痛加鞭笞。

范闲一声不吭,回房搬来一桌案,自己站在上面,把管家叫到跟前,正好自己的手能够着管家的脸,管家一脸懵圈;只见范闲把管家的脸摆好位置,忽然一巴掌甩过去,管家被打翻在地,门牙都被打掉两颗。

范闲还问管家:你不服气?管家回答:少爷打我,天经地义!


电视剧《庆余年》,亦“大旨谈情”而已

范闲打管家一嘴巴,还让他无话可说

看到这一段,感觉真是极度舒适!其实,范闲打管家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你欺负女孩子,这我这里就是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