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这篇高考满分作文不会也被质疑吧,跪了Ⅱ《学会历史般的旁观》

搜寻优秀高考满分作文中……

前面发了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很多人肯定它的存在,并指出它的优缺点,也有很多人质疑它的真假。

其实,同样是高考满分作文,它们的质量也是有差异的,这点是当然啦。

我有个学生,她平时语文成绩一般,作文水平中等吧,只是书写特别好看,分数一般100多点,从来没有超过120分,可是高考竟然考了137分。我只能猜测,她的作文分肯定高。

高考改卷和自己改卷有何不同?这个嘛,以后再说。

下面这篇满分作文也是真的,大家看看,写得好吗?

这篇高考满分作文不会也被质疑吧,跪了Ⅱ《学会历史般的旁观》


学会历史般的旁观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

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

然而在蝶的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在蜂额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

爱憎蒙住了理性的心。跳出爱憎,历史会还给我们一份真实的面目。

霸王骑着乌骓化为了鬼雄,虞姬将生命之花化作了矛尖的湛蓝,于是心被感动了,那殿上之君只不过是无耻小人,听听汉家小儿高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就热血沸腾。

可是就是这个被唾骂的人建立了中华大地的一代霸业。没了他,哪来的张骞扶着驼铃走向天山的雪莲?没了他,哪来的卫青舞着旌旗奔向大漠的飞沙?

历史长河滚滚奔流,告诉我们——刘邦比项羽更有才能去成就一番霸业。

炀帝踏着龙舟走向江南的七月,黎民抱着妻小沿河悲恸。于是血被激怒了,那由南向北奔流的运河不再雄浑,那滔滔河水浸透了百姓的血泪。

可是就是这条劳民伤财的大运河,书写了大都的辉煌,托起了沿河的明珠之城。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告诉我们——京杭大运河灭了一个隋朝,却也开辟了更辉煌的盛世。

人镜对着太宗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太宗终于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于是人们双手挥舞着高呼之为“明君”“伟人”。

可即使是这样一代明君,我们又怎能忘了玄武门前的血泊?

历史的高峰回响着一个声音:“再伟大的君王,他的身后也有白骨累累血汗斑斑。”

跳出爱憎后的我们,会有一双清澈灵动的心眼。环视世间一定会有新的认知,更加公正、更加客观。

以清澈的眼审视自己,对于任何过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灵动的心审视世界,对任何对错,保留一份最真实的了解。

给所有的事物一个旁观的眼神,让历史的车辙碾过额头,留下赞许的痕迹。

简评

本文是一篇满分作文。作者用“一双清澈灵动的心眼”,对历史中已有定论的历史片段进行重新解读,让人在浩淼繁杂的历史长卷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其“理性的灵光”让读者心头一亮。此外,优美流畅的语言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在“三美”:①整齐之美。文中大量的对偶、排比,读之上口,听之有力,品之有味。如第一、二自然段;②抑扬之美。利用汉语平与仄的对应、交错而形成抑扬之美。③参差之美。长短句相结合,整句散句交错,常式句与变式句相间,达到一种错落有致的审美效果。 可谓难得的文质兼美的佳作。

(注:此文曾刊发于《语文月刊》《作文周刊》《现代语文》《起跑线》《中学语文园地》。

湖北省高考作文题

唐朝的刘禹锡写过一首《昏镜词》诗。诗的小引说:一位制镜的工匠在店铺里摆了十面铜镜求售,其中只有一面磨制得清晰光亮,其余九面都 昏暗模糊。有人不解地问:为什么镜的昏明如此悬殊?工匠解释说:并不是不能把所有的镜子都磨制得一样光亮,问题是买镜子的人十中有九喜欢昏镜而不喜欢明镜,因为清晰光亮的镜子能照见无论多么细小的瑕疵,绝大多数人用这样的镜子会感到不自在。

工匠所说的镜似乎不是单指用来照脸面、照身影的日常用具。小则单个的人,一个家庭,大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都离不开“镜”;“镜”也无处不在,有明镜,也有昏镜。〔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