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家禽業十大謠言,真相解析

近年來,針對家禽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由於科普宣傳不夠等多種原因,產生了對家禽業健康發展不利的謠言,現整理如下:


家禽業十大謠言,真相解析

1.速生雞

速生本來是一個品種的優良特性,但是媒體在報道肉雞養殖過程中的某個違法案例時,採用“如此速生”等標題,導致消費者把速生這一優良特性與違法行為聯繫在一起,導致對快大型白羽肉雞的誤解。而實際上,快大型白羽肉雞是家禽遺傳育種專家經過近百年的歷史選育出來的優良品種,在良好的飼料營養、適宜的養殖環境、疫病防控等綜合技術集成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優良品種遺傳潛力的基礎上實現的。



2.激素雞

談到激素雞,許多消費者深信不疑。認為肉雞40多天就出欄,如果不是激素催的,哪能長這麼快?這主要是由於對肉雞育種及其配套生產技術等科技成果不瞭解,以訛傳訛的結果。農業農村部批准使用的飼料添加劑不到300種,分為營養性添加劑和非營養性添加劑,而且各種可能在畜禽飼料中添加的激素類物資都列入了禁用目錄,並納入監測計劃。



3.吃肯德基發胖

造成肥胖的根本原因是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膳食結構發生改變,油脂等高能量食品攝入量過多導致的。另一方面,由於體力勞動強度降低、體育鍛煉普遍不足,無法消耗攝入的能量,最終轉化為脂肪沉積在體內,大家就慢慢地發福了。



4.吃雞肉導致兒童性早熟

導致兒童性早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營養水平的提高促進了青少年的發育,也有社會因素對兒童身心健康造成重要影響的因素。當然了,環境問題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但是雞肉中不含有促進兒童性早熟的成分。大家都知道,快大型白羽肉雞的屠宰日齡在42日齡左右,尚未進入性激素分泌週期,因此雞肉中的性激素水平絕不會超標的。


家禽業十大謠言,真相解析


5.多腿雞、多翅雞

任何一個物種都是穩定遺傳的,大家都知道這種遺傳受DNA控制的。基因突變等確實是存在的,在長期的研究過程中,也確實發現過腹部多出1條腿的現象。這種現象出現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就像人類出現“六指手”一樣。這樣的雞都會作為殘雞淘汰,不會進入飼養環節。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是相統一的,即使是有多腿、多翅雞,這些“多”出來的腿和翅也不會正常發育,不僅不會給商家帶來豐厚來的利潤,相反還會造成損失。因此,不論從研究的角度、還是從生產實際的角度都是不現實的,網上傳播的圖片多數是利用現代電腦技術PS而成的。



6.藥殘雞

雞肉藥物殘留在我國肉雞生產的特定階段確實是存在的,成為制約我國雞肉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上世紀我國肉雞業快速發展階段,利用塑料大棚養雞,雞舍的保溫性、密閉性差,沒有通風等環境控制設備,特別是在冬季為了節省取暖費用而降低通風量,造成雞舍內環境質量差,肉雞發病用藥是不可避免的。再者,許多雞場的技術員為藥廠的銷售員,用藥量受到一定利益鏈影響。藥費一度達到每隻1.5元左右(含消毒劑、疫苗、微生態製劑等)。進入新世紀後,大型龍頭企業從重視藥物預防,轉變為加強環境質量的控制,取消養殖場的用藥權限等措施,用藥量顯著降低,目前養殖水平較好的龍頭企業的藥費降至0.5元左右,基本實現了不用口服抗生素等藥品。


家禽業十大謠言,真相解析


7.快大型肉雞雞肉不如土種雞好吃

肉質風味主要是由品種決定的,不同的品種飼養週期不同,從而影響雞肉的嫩度、肌內脂肪含量等雞肉品質指標。快大型肉雞飼養週期短,肌肉發達,因而肌纖維較粗、雞肉嫩、肌內脂肪含量低,因而對喜歡雞肉有“嚼頭”的中華民族而言,肉質風味確實不如土種雞。而純種地方雞由於生長速度慢、生長週期長,雞肉嫩度低,雞肉有“嚼頭”,但由於脂肪沉積能力低、風味物質少,雞肉發“柴”。而經過改良的中速型肉雞就有效地克服了上述缺點,肉質風味較好。但不同的品種均有適宜的加工烹調方式,如快大型肉雞適宜速炸、速烤模式,地方品種適宜傳統的辣子雞等加工方式,均可開發出美味可口的佳餚。



8.放養雞才是綠色食品

土雞“風味好”,但絕不是安全綠色食品的代名詞。綠色食品有嚴格的評審標準,包括場地環境、投入品安全、飼養管理過程等。一般放養條件下,由於缺乏標準化的質量控制規範,影響雞肉產品質量安全的風險因素會更多,比如放養周邊場地的農藥、化肥的使用,飼料容易受到惡劣天氣等因素的影響等。如果飼料由於保存不當發生黴變,就會對產品質量造成相應的影響。因此,標準化規模化養殖場只要不違法添加違禁原料,產品質量安全更有保障。


家禽業十大謠言,真相解析


9.蛋殼顏色越深蛋品質越好

雞蛋黃的顏色是多數消費者判定雞蛋質量的標準之一,認為雞蛋黃越黃(紅)越好,這就給不法分子非法添加色素提供了市場空間。其實雞蛋黃的顏色與雞蛋的風味、營養成分沒有必然聯繫,只是影響雞蛋的感官品質。蛋黃沉積的色素主要來源於飼料,黃色玉米中的色素等是蛋黃黃色素的主要來源之一,雞產蛋量越高,需要的色素量就越大,這就是喂同樣的飼料土種雞的蛋黃顏色更深的原因所在。



10.綠殼蛋營養價值高

蛋殼顏色是受基因(DNA)控制的,遺傳穩定。常見的蛋殼顏色有褐色、粉色、白色,最近幾年綠殼雞蛋受到市場歡迎。不同的蛋殼顏色與蛋殼厚度、蛋殼強度有一定的關聯性,但是蛋殼顏色的形成機制與蛋黃、蛋白等營養物質的形成機制無相關性,形成是與雞蛋的營養成分沒有必然聯繫。綠殼雞蛋受到消費者歡迎,主要是由於綠殼蛋較少,物以稀為貴的原因吧,而且多數人對綠色情有獨鍾。

來源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在此向轉載平臺與作者致謝,文章主要供大家學習、交流為目的。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直接留言或電話聯繫我們,立刻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