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密宗的佛教造像有什么特点?

馆儿君


在藏传佛教的圣像系统中,分别有显宗佛像和密宗佛像。如果用第一感来分辨的话,那些和平相,也称作寂静的,就属显宗造像,有佛、菩萨、罗汉等,显宗佛像在藏传佛教里占很少部分,其他大量的忿怒相和半忿怒相,就是密宗佛像了,有些特别的是文殊的主尊身相,显宗密宗大体一致,都是那种右手持剑,左肩负经书的尊像。

藏传佛教佛像一般分为:诸佛部、菩萨部、上师部、本尊部、护法部、空行部,还有法器供器部,以及展现介绍与佛教教义密切相关的图案。

在“诸佛部”中与汉传佛教所不同的是,藏传佛教宣称其密宗教法由密宗始祖大日如来秘密言说的,直接传给了金刚萨埵,又由龙树聆听了亲授密法,从此开创了大乘密宗的根基,藏传佛教特别重视佛的法身大日如来、报身金刚萨埵和化身后代大师,这些都是体现在佛的造像中。

重视修持空行是藏密独有的法门。“空行”藏语音译为“康卓”,包括各种空行母、佛母。空行母是诸佛理体的化现,是女神,梵语名音译为“荼吉尼”,是生于净土的天母。

由于对女神空行母敬信之深,情有独钟,信仰者对她们造像的制作便倾注了全部艺术才华,运用了力所能及的珍宝装饰和工艺大师的绝活技法,使空行母像在藏传佛教的众神殿中,独具风采,神奇瑰丽。

比较典型的密宗佛像都呈忿怒相,如本尊部中的大威德金刚,藏传佛教视为文殊菩萨的忿怒相,表现出调服怨敌的功德,能制服毒龙,断除业障。

这尊造像有九头,三十四臂,十六条腿,拥抱明妃“弱浪玛”,身相寓意总说,是精通三十七道品,彻悟十六性空,障魔消尽,成就殊胜,得大涅槃。

再如护法部中的“黑袍怙主”:属智慧类怙主,是最被重视的主尊护法,在护法群中,在中央位置所现。其造像身形矮壮,一面二臂,三目圆睁,头戴五骨冠,冲天红发,卷舌獠牙。右手持钺刀,左手持颅器,身穿黑袍,足踏二魔威立于莲花日轮之上,此护法神的威力在于阻吓信仰上的魔障。


牛颂民族史话


先笼统的解释下何为密宗,首先密宗是佛教的一个门派,是印度传来的一个佛法体系,大体有2个派系,一曰金刚界,一曰胎藏界,此法在中国唐朝时候在中原之地得到鼎盛,并且由唐印果长老将此宗发挥至极,并且将此法传于当时由日本来唐的空海和尚,由此密宗在日本得到了传播直到现在,而中原地区的密宗由于屡次灭佛或门派之争渐渐衰弱下去了,在中原直到现在主要是大乘佛教为主了。而密宗在中国的西藏得到流传并吸收了当地的藏区文化信仰而形成“藏传佛教”,由于清代统治者皇室信仰密宗(不外传给老百姓)而又得到了发展弘扬,并清代皇帝建造了大量的密宗系的佛像,和佛寺,佛寺至今很多地方都还能看到。

老猪曾经在首都博物馆的佛教展中拍到过一些密宗的佛像,咱今天就偷着给大家展示一下密宗的这个独特佛像-他的名字叫做欢喜佛。

欢喜佛的形象绝对的是大大迥异于大乘佛教的汉化佛像,可以说是很多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佛像,他的形象是一尊双佛,由图可见他们面对面的抱在一起呈交合状,藏传佛教中这两个佛分别为明王和明妃,通常有两种姿势一种是上图中的站立,一种是下图中的结跏趺坐姿,这种的佛教造像的源头就是密宗中的至高修为之一叫做“男女双修”,基本佛像的姿态为明王盘腿而坐右腿弯度较大,明妃面向明王双腿张开,丰润的臀部坐在男者的左腿之上,四臂相拥胸脯紧紧相贴,赤身裸体作交合状。藏传佛教的大师宗喀巴曾说:“调心要令信所缘”,对着欢喜佛像“观形鉴视”,从而可以习以为常,欲念之心则自然消除。

在承德清代皇帝所建造的外八庙中,很多的佛龛都有供奉这样的佛像,但基本都是秘不示人的,毕竟其造像有点少儿不宜,像在北京的雍和宫也是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在这个里面也有欢喜佛的造像保存。

有一句很著名的佛语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修行密宗的人就是要利用男女双修从而达到“空乐双运”的境界,在这个过程中参悟佛法中所讲的悟空性,达到最高的境界用“以欲制欲”的办法来提高修为。


老猪的碎碎念


前面的有些回答,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来讲一下密宗。

密宗是印度大乘佛教的部分派别与印度教相结合的产物。密宗认为世界是由“六大”构成的。六大分别是:地、水、火、风、空、识。前五种(地水火风空)称为“色法”,也叫“胎藏界”代表大日如来的理性,可以理解为有一定的唯物质主义思想,后一种(识)称为“心法”也叫“金刚界”代表大日如来的智慧。也就是说密宗本身思想有一定的客观元素和主观智慧相结合的意思。

所以要:色、心不二,金、胎为一,胎藏界和金刚界也不是派别之分,是境界之分。

密宗认为众生体性与佛佛相同,也就是说每个平凡的人和佛的基本元素是一样的。依照佛法修行“身、口、意”三密,就可以与佛三密相应,可即身成佛。这才是密宗的“密”。也是因为修行方法相对简单,所以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密宗的行为教义没有和名字一样神秘,它的“密”更注重于对“身口意”理解。绝对不是我秘密的信不告诉别人,也没有只许皇室信不传给老百姓。元明时期都有统治者推行过信仰藏密,清代也有过“兴黄教”,这都有史可查。所以密宗是是一个相当亲民的宗派,这也是为什么经历千年,法相宗、律宗、华严宗等都逐渐式微,而密宗和禅宗经久不衰,主要原因是这两个宗派亲民、没那么严苛!

我国约在初唐时期就正式产生了密宗叫“唐密”,然后以长安为中心向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的地区传播,唐武宗灭佛之后,唐密在我国就基本失传了,但是日本的“真言宗”就是当时流传过去的唐密。现在的密宗信仰,主要是“藏密”,还有一部分是日本回流的“真言宗”(东密)。

下面再说造像,

敦煌石窟和龙门石窟中都有与密教有关的护法诸天的形象,长安作为唐代密宗的中心因为灭佛运动灭得更彻底所以反而出土的造像较少,

在1959年,西安东北部的唐安国寺遗址出土了一批唐代的密宗造像,造型精美,均为汉白玉雕成,也是代表了唐代皇家寺院的密宗造像标准(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

不动明王像

《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卷九: “北面从西第一为不动使者,左手持羂索,右手持剑,半跏跌坐”

马头明王像

《秘藏记》:马头观音菩萨,赤肉色,大忿怒之相,并三面,牙在唇上,头有白马之形如轮王宝马。

文殊菩萨像

头冠正中有方形的宝饰品,右手残缺,左手持莲,莲上有经箧,衣边描有金边。

密宗造像相对比较严格,全部是按佛经的标准姿势塑造,还有一本经书叫《造像度量经》,里面对各部位的比例都有严格要求。但是这批造像可以看出唐代的密宗造像:台座都比较高,显示出皇家的威严和气势,装饰华丽繁复,布局精巧、栩栩如生,相比之前的北朝,更注重佛像的形体美感。


(图片均来自《长安佛韵 盛唐气象——西安碑林藏唐代佛教石雕造像鉴赏》赵力光)


考古系大师姐


这里所说的佛教的密宗,是佛教的一个流派。在我国藏传佛教就是典型的密宗,近期,有两个关于西藏文化的大展分别在首都博物馆以及在浙江省博物馆展出,详细的介绍了西藏地区的风俗人情以及当时的宗教制度。其中最吸引人的当属展出的一批藏传佛造像和唐卡,带有非常浓郁的民族特色。藏传佛造像中,有着自己的特色。


藏传佛教供奉的神袛体系庞大

在藏传佛教中,除了供奉一般的佛祖、菩萨、罗汉等汉传佛教都供奉的神佛外,他们还供奉对佛教事业有贡献的帝王、圣贤等,如文成公主、松赞干布等都是被塑造成像在寺院供奉,另外各代的大活佛也收到信众的供奉,在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寺院中,就供奉有各代班禅的造像。

上师高于佛

不同于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中享受第一尊信的不是佛,而是上师,这是藏传佛教中最大的特色之一,这是因为藏传佛教特殊的修行方式,密宗认为如果没有上师的加持,怎么修行,都不活成佛,所以上师的地位很高。各个宗派的创始人都是上师,如莲花生大师、宗喀巴大师,信徒非常的多。

女相的佛菩萨

佛和菩萨出现女相,其实不仅仅在藏传佛教中有,其实在汉传佛教中也有,如观音菩萨就是女相,这是因为在佛教中认为,诸佛已经超出了世间的一切佛法,没有性别之分了,所以佛像是由男女共同的特征,但是密宗佛像中,有明显的女相佛与菩萨的形象,所以又称为佛母或是度母。

双身佛像——欢喜佛

双修佛在密宗佛教中所供奉的佛像中,经常可以看到,通常我们称之为欢喜佛,欢喜佛最大的特点是,佛像表现的是一男一女在一起修行的样子。很多不明白密宗的小伙伴认为,这是在表现男欢女爱的肉欲,其实这样的认识是一个误区,男女双修,其实是想让大家认识到一切皆空的正宗和离欲。

构图丰满、色彩艳丽

相比于汉传佛教造型的朴素,藏传佛教的绘画在技巧上以构图丰满为特点。藏传佛教则以满为美,一幅壁画、唐卡,往往极少空白处,并且色彩艳丽。


公子想


顺便说说造像[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像,道像,儒像……]:

早期(汉朝)造像都是面相丰圆,肢体肥状,神态温静;

北魏孝文帝时造像,出现“秀骨清像”;

唐代造像圆润丰腴,宽妆高髻,而且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头顶出现髻珠)〔唐代唐之前的菩萨像有的存在胡须,武则天之后菩萨女性化,板凳佛始于唐代有四腿也有六腿〕;

宋元时期(辽菩萨像冠前高后低,束腰)造像出现写实略带夸张的(布袋和尚自称弥勒菩萨化身像出现);

元朝造像梵式藏传释教造像的特征; 明朝时造像比例头大身体小(佛像与莲花通常是分体)(明朝前存在夹纻〔用土做坯,用麻做骨,表面漆,漆干洗去土〕造像,现存的都是国宝);

清乾隆时期造像眼皮下垂或头顶微尖开始出现;

东南亚佛教造像肉髻是尖的造像。 人们可以从佛像造像(佛像早期线条简洁,后来逐渐复杂,髻珠也是从小到大;佛顶珠(白毫)位置也从高到低现在与眉毛上沿齐)形式判断其产生的年代,从造像的材质,造像的工艺方法,造像的包浆程度可以判断佛像传承的真伪;鉴定要从面相和体形,手印与坐姿,标识与坐骑,及细部与装饰以及材料与质地等,有铭文看铭文,佛像的面相与体型,是鉴定佛像的关键。它包括面部的五官,身材的比例,,肌肉的表现力,整体的风格(背光,头光,肉髻,螺发,白毫,眉间白毫,化佛,宝冠,项圈,臂钏,手印,说法印与愿印,禅定印,璎珞,莲座)等,

藏传佛像束腰,蒙传佛像不但束腰而且左右错位。(金铜佛像有青铜、黄铜、红铜和其他铜合金等,但不同时期的用铜是不一样的,元代以前的铜佛一般都用青铜,也有一些红铜制品,元代以后则出现了较多铜锌合金的黄铜及纯铜制作的所谓红铜佛像,而在青铜上鎏金的佛像一般被称为金铜佛像,黄铜佛像大多是不鎏金的) 如何鉴别佛像造像合格与否: 仰视佛像显微笑; 平视佛像无表情; 俯视佛像稍悲悯…… 佛像穿鞋与否的区别:佛像站,坐莲花的都是正果佛〈为什么正果佛不穿鞋?事实(人们适应环境的需要)与宗教(佛生净土)说法差别很大〉,其它形式的是修行佛!例如:站,坐莲花的孙悟空叫斗战胜佛,其它形式的叫齐天大圣。虽然斗战胜佛另有其样(见附图
),但是民俗如此而亦。 民俗中观音菩萨像与其他菩萨像的区别是观音菩萨像头顶的是阿弥陀佛,这也是送子观音像与子孙娘娘像的区别;佛像与菩萨像的区别是佛像是螺发,菩萨像是束(丝)发;白度母像有七只眼睛,绿度母像右脚出莲花。 民俗中巫医供奉神像所起的作用: 地藏王菩萨:巫医看病地藏王菩萨起把香火折换纸钱,看风水地藏王菩萨起把香火折换路钱。 药师佛:准许在灵界开药店,出堂后准许进售药。巫医可以阴阳界双医。 道德天尊:符咒,丹药,易理。 通天教主:辟邪,统领草仙…… 供奉滴水观音的作用是灭大欲望,镇火地(每隔一至三年必然着火一次)。如果家里没有欲望大的人,住宅也不是火地,家里就会有人常常落泪。合手佛像代表佛拜人不聚财(十至十五年)。偏身佛像多见财神像,偏身所向以外的方向展不开,通过组合可以消除影响。供奉财神(正,偏,邪,文,武,五路,三十六路,七十二路)左手托元宝是男人得利(掌权),右手托元宝是女人得利。财神铜坐像代表有固定地点不赊账。瓷像可以赊账……… 神像(衣服)的颜色代表什么?在民俗中青(蓝,绿)色代表:通灵,智慧,红色代表祛病,黄色(金身)代表聚财,白色(素身)代表平安,黑色代表修行〔民俗中看见物品或地方发红光(汽或幡)是施法或一个月内有红事情;看见物品或地方发白光(汽或幡)是化药或一个月内有白事情;看见物品发黄光是法具或经书,会通灵的人也可以看到〕。 神像的各种姿态法器的拿法都有寓意。同一神像不同人供奉,名称也有不同(请供奉的缘分)。 造像的材质如金(长寿,金身护体,百病不侵或灵验),银(光芒,佛光普照,健康平安,或有女人出堂),铜(同心同德),铁(修行),玉‘石’(辟邪,护身),瓷(大慈大悲),木(檀香木是驱除蚊蝇等)等也各有寓意…… 佛教与道教造像的差别:道家造像有九孔(凡有九窍者皆可成仙)而佛教没有;佛像与道像的差别是道像有道冠,而佛像没有……现实或灵界也是如此区别;斗母元君像与度母像区别是前者坐骑有羽毛。


修行之源


密宗佛像菩萨相是禅定相,懂得的人很少。惟有真修实证之人才懂[呲牙][呲牙][呲牙]


王石66143857


造像体现佛理是西藏密宗的特色。我的三个清代藏品,大威德金刚,铜镶宝石大黑天财神,金铜大黑天财神。





能量加持


从道家观点看,阴阳生万物,阴阳合采药炼丹,男女双修从形式道理上不奇怪,但是人有欲一动欲就属后天邪法,因此在密宗中要求达到菩萨果位才能采用这种修法,一般人修就是入邪法!在密宗中就是很多大法王都不敢用这种方式,因为不是修成就是下地狱,没有中间路可走!这同一般人想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儒仔牛3


都是人造的死遇像,一无所用,拖累人。释迦摩尼是印度人,盘古、伏羲、炎黄、孔子是中国人,死了几千年,灵魂被上帝降在阴间,出不来,自身难保。女娲是一条上半身女人,下半身蛇的妖精。来者是撒但魔鬼一伙邪灵,诱惑人去跟随它们一起灵魂下地狱火湖里得永刑。

生死祸福,上帝所定。上帝爱你!上帝是创造天地万物唯一的 神。信上帝得永生灵魂上天堂享永福。


感谢赞美上帝


密宗是印度佛教发展最高阶段的时候的产物,比唐玄奘西行求法时候晚,所以唐三藏带回中原的诸多佛法经典中少有密宗的经典。

后经开元三士的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三藏三位高僧,将密宗传入中原。但当时多在皇室宗亲才能得见密宗佛法的恩泽。

后到唐武宗“会昌法难”时,青龙寺惠果阿闍黎将金胎二部大法,传给日本空海和尚,目前在日本传承1200年。空海在回日本前,惠果大师预感密宗灾难来临,曾授予空海和尚带了大量佛像,佛画,法器。同时还有很多佛画师,佛像雕刻师随空海和尚回国。

目前要看正宗的唐朝密宗的佛像,只能去日本京都,大阪和东京的寺庙中找到。目前国内中原地区只有大足石窟,西安大兴善寺,青龙寺有部分可见到。

西藏的藏密的很多佛像,传承莲花生大师,结合和很多西藏民族文化,和汉传密宗有很大不同特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