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孩子“受虐”,父母“拼命”,为啥要陪孩子做作业?

沈西瑞


您说的这个现象确实普遍存在:孩子写作业“受虐”,父母在“拼命”。

1、孩子不愿意写作业,家长只能逼着孩子写。

2、孩子听不懂家长的讲解,家长讲得口干舌燥依然没有用。

3、孩子想逃避,家长穷追不舍,最后知道发飙为止。

4、孩子感觉作业更像是家长的,家长感觉孩子对学习无所谓。

陪孩子写作业的难题,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原因一:孩子想放松

贪玩是孩子的本性,如果家长没有很好的引导孩子,那么孩子很难乖乖地写作业。试想一下,孩子上了一天学,课堂上需要规规矩矩地坐着,这种感觉谁坚持一天都不好受。

回到家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放松一下,终于可以解脱了。家长为了让孩子快点写作业,只能是各种催促,结果就是孩子磨蹭。


原因二:写作业比较枯燥

说实话,很多作业都是非常枯燥的。抄写、背诵、反复练习计算等等,对于孩子来说没有新鲜感,孩子对此根本就缺乏好奇心。哪个孩子要是爱上这些作业才是奇怪的呢。一般能够好好写作业的孩子,都是因为写起来比较快,而且有一定的成就感。


原因三:作业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孩子感觉作业有难度,那么写起来自然就慢。孩子几番努力之后都没有能够很好的完成,那么自然情绪上就会比较急躁,容易泄气。

比如有些孩子花了1小时背诵一篇文章还是没有背下来,这种痛苦的感觉大家都能感觉到。

原因四:父母的讲解孩子听不懂

有一些难题超出了孩子目前的理解范围,那么即便是父母使出浑身解数孩子依然是听不懂。在孩子的世界里,你讲的词汇是不存在的,根本无法理解和感受。父母说话声音越来越高,感觉自己都已经在拼命了,然后孩子依然一头雾水,完全属于“受虐”状态。

面对陪作业难的情况:我想家长们最想知道的事情是:如何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写作业,家长也轻松,孩子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第一点: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如果孩子没有这个意识,那么光靠家长逼是坚持不了多久的。我们都知道主动学习阻力才最小,被动学习效率特别低。

如果老师比较严格,那么就让孩子自己试着做作业,完成不了等老师来惩罚ta。

如果老师比较松,如果孩子不怕老师,那么家长就要限定时间,超过时间不给写作业。而且要求孩子到外面运动,最好是考验意志力那种,比如长跑。

我非常推荐家长带着孩子跑步,跑几公里,让孩子累趴下那种。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就会发现学习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让孩子饿肚子。如果没有写完作业,那么大家都先不要吃饭,家长也跟着孩子一起忍着。饿肚子的方法,我不建议家长先吃,让孩子在那写作业。这会让孩子很有情绪,最好的做法就是大家一起不要吃,等到写完作业为止。


吃饭是人的最根本的需要,孩子一旦觉得饥饿,那么求生的本能就会启动,也就更愿意写作业了。坚持几次,孩子就会意识到你是来真的,也会慢慢适应写作业。


第二点:告诉孩子写作业的方法

给孩子一个计划,先写什么再写什么,遇到问题怎么办。尽量让孩子独立完成,不要让孩子经常问家长。如果孩子不知道写哪里的作业,那么家长可以先把作业写在一张纸上交给孩子。遇到问题,那么家长要让孩子统一留到最后跟家长一起解决。


第三点:讲题的几个原则

原则一:一个方法讲两遍就可以了,如果孩子仍然不懂,那么就换个方式讲,如果还是不懂,那么就暂停。反复讲一道题,最后的结果是孩子晕了,家长烦了,最后孩子觉得自己真的很差,这对学习非常不利。


原则二:家长要跳出练习讲。大部分题目都是可以改编的,换一些对象,换一些数字就可以了。家长举一些孩子熟悉的场景来讲,孩子更容易理解,消化了之后就能套用了。

原则三:家长边讲边写,不要用教育孩子的口气。你尽管示范就对了,剩下的让孩子自己悟。


原则四:给孩子搭阶梯,适当点拨就行,不要给出结果。有些题目,其实孩子就是卡在某个地方,ta不需要你给出最后的结果的。一旦你把题目说出来,孩子就觉得没意思了。

举个例子:( )×5<31,请问括号里面最大能填几。

这道题,其实关键在于最大,我们可以先不管最大,那么可以填几呢?比如填1可以吗?1×5=5,小于31,可以。2可以吗?让孩子自己计算。接着是3,4,5,6都可以,到7就不可以了。那么在这些数字里面,1-6中哪个数字最大?当然就是6了。还能更大一些吗,不可以了,因为7就超过了。

归纳一下,解决这类题时,就是想一句乘法口诀尽量接近右边的数就可以了,不要超过它。然后再试一下是否能再大一点?

再举一个例子:( )×5<30,这道题最大能填几?

还能填相乘法口诀五六三十,但是可以填6吗?为什么?应该填多少?

相信你的孩子自己就能找出答案。


我们陪孩子写作业,绝对不是简单地让孩子找出最后的答案,而是让孩子学会自己去寻找答案。实在太难的题,可以先用本子记录下来,等到周末有时间比较多的时候慢慢想。如果老师不允许留空,那么家长可以先让孩子把答案写下来。但是要记得周末一定要让孩子重新想一想,把题目弄懂。


以上是我的建议,我是翼翔老师,关心孩子的教育。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如何教育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