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農民加種一季速成蔬菜,簡單加工一下,每畝2千變2萬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人們恨不得一年能生長出十季作物來提高經濟收入,但在皖北地區,由於氣溫沒有南方那麼高,每年一般只能種植兩季作物,中秋節至來年芒種季節以種植冬小麥為主,小麥收穫之後夏季作物種類就比較多了,如紅薯、玉米、大豆、西瓜等皆可種植。

傳統的農業種植模式如“小麥+大豆”收入普遍不高,現在“草根影像”的家鄉皖北地區多采用“小麥+小辣椒”的種植模式,趕上好的行情,幹辣椒一畝就可以賣到4000多元,即使行情一般,每畝地收入2000多元也是不成問題的。

但辣椒收穫之後天氣還比較炎熱,距離種植冬小麥還要再等上一段時間,這個時間大約在50天左右,如果抓緊時間,還可以種植一季速成蔬菜。如果夏季種植的是紅薯或者玉米等農作物的話,就不可能再加種一季作物了。圖為2019年紅薯收穫的時候,畫面上方一戶農民種植的蔬菜已經鬱鬱蔥蔥了。


原來這種加種的蔬菜叫做“雪裡蕻”,也有人把它叫作“雪裡紅”,它一般於9月份種植,11月份收穫之後種植小麥還不算晚。由於味道微辣,當地人一般把它叫做“辣菜”,又因為可以簡單醃製一下,等到臘月的時候食用,所以也有人把它稱為“臘菜”。一種蔬菜能有這麼多的名字,也算是比較奇特了。

這種蔬菜的生長週期在60天左右,當之無愧是一種速成蔬菜了。但是收穫之後如果直接拉到市場銷售的話,收益可能不會太高。據瞭解,這種蔬菜的批發價在0.2元左右一斤,即使拉到市內零售,也最多隻能賣到每斤0.4元。

好在這種蔬菜的產量較高,每畝地可產鮮貨1萬斤左右,按照0.2元一斤的價格計算,農民每畝地可以增收2000元左右。那麼問題來了,“草根影像”所說的每畝可增收2萬元是不是吹牛?說實話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也想不到農民還有一種特殊的增值方法。

原來這種蔬菜還可以進行深加工,方法也比較簡單。具體做法是在大田地內挖一些土坑,坑內墊一層可以隔水的材料,之後將“雪裡蕻”均勻在撒入坑內,每撒一層蔬菜上面撒一層食鹽,最後上面用塑料布蓋嚴實即可。

其實在農村,很多家庭都會“雪裡蕻”的醃製方法,而且可以製作得更加精細。一般醃菜的時候都會使用陶製的罐子,將菜洗乾淨之後,放入適量的食鹽再揉搓一下,還可以加入一些花椒之類的材料。醃好之後打開罐子,味道非常誘人,可以增加食慾。

這種大規模的醃製方法雖然不如家庭操作精細,但加工出來的食品味道還是不錯的。據瞭解,醃製過的“雪裡蕻”可以做成多種美味,比如“雪裡蕻”炒肉絲、豆腐之類的。在很多地方,“雪裡蕻”更多地用於扣肉或者合碗的墊菜。


據瞭解,“雪裡蕻”經過醃製加工之後可以賣到2塊錢一斤,一畝地的價值在2萬元左右,一下子增值了十倍。從這個例子也可以看出,原始的農產品收益不高,深加工才是提高收益的有效途徑。你認為當地農民的這種做法如何,歡迎關注交流,更多農村致富故事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