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新城鎮“五聚焦五提升”,推進農村工作高質量發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我鎮將按照區委“141”總體發展思路和“128”現代產業體系,在堅決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落細落實 “五聚焦五提升”工作舉措,持續抓好農業穩產保供和農民增收,推進農業農村工作高質量發展。

新城鎮“五聚焦五提升”,推進農村工作高質量發展


新城鎮“五聚焦五提升”,推進農村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聚焦脫貧攻堅,提升小康建設水平

鞏固脫貧成果。對標“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任務,聚焦鞏固“3+1”衝刺清零成果,堅持“一戶一策三聯”(即根據精準扶貧戶的實際情況,聯動區、鎮、村三級制定脫貧措施)幫扶機制,全面完成全鎮61戶191人脫貧攻堅任務。補齊小康短板。在加大青石臺村網約車投入的基礎上,聯合區交通局、區城投公司,推動開通城鄉環線巴士,解決群眾出行難題。持續跟進區生態環境局,完成青石臺村市級汙水處理收集示範項目。促進村民就業。構建農村精準就業服務培訓體系,創建鎮、村兩級就業大數據庫,對農村勞動力資源進行全面排查,特別是對“七零”、“八零”後農村失業人員做好重點排查,瞭解就業方向和技能特長,有針對性的開展6期就業培訓和1場專項招聘會,使農村新就業人員達300人。同時,爭取創業貸款和小額貸款名額,鼓勵轄區農民自主創業,培育扶持一批商、飲、服、修第三產業創業者。

二、聚焦鄉村振興,提升產業升級水平

打造農業示範品牌。針對鎮域農業土地面積縮減、產業規模不大、市場競爭力不高的實際,調整發展思維,按照“農業田園化、產業融合化”的發展道路,整合撂荒土地資源,連片打造四季耕作、特色鮮明的種植示範區150畝。推進蘭州萬合田園綜合體5座塑料大棚和日光溫室的主體建設;擴產增容青石臺村生態蘑菇種植基地,流轉土地30畝,續建10座蘑菇大棚,力爭年內實現產值收入1000萬元;引導蘭州群益農業引進櫻桃育苗技術,加速培育高附加值經濟作物;包裝推出下川村具有菜園認耕等農事體驗活動的QQ農場。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持續推動農村“三變”改革,全面完成各村2940戶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界定工作。撬動“支部+協會”互助資金作用,擴建青石臺村光伏發電300㎡,爭創省級“清潔能源村”稱號;推動建設青春村白家臺供水項目,打造白家臺百畝現代花卉景觀基地,科學謀劃儲備200畝高品質農田用地。扶持企業做大做強。學習先進經驗、引進優良品種,將瑞源畜禽、甘肅峪興等企業打造成具有龍頭帶動效應的現代標準化養殖企業,全鎮生豬存欄量達到2000頭,羊5000只,雞10000只。推動成立下川村勞務中介公司、園藝村火藝商貿公司,壯大新城“巾幗家政服務公司”,拓寬農民增收創收渠道。

新城鎮“五聚焦五提升”,推進農村工作高質量發展


新城鎮“五聚焦五提升”,推進農村工作高質量發展

三、聚焦生態宜居,提升人居環境水平

開展全域無垃圾專項整治。深入開展農村廁所革命、垃圾革命、風貌革命“三大革命”,完成廁改215戶,確保農村“廁改”率達90%以上。嚴格落實“河長制”工作,持續開展“清四亂”專項行動,建立村民“門前三包”責任制,定期評比,選樹典型,根治農村房前屋後“三堆”問題,全面提升農村環境面貌。推動“綠化村”建設。科學謀劃春秋兩季“植樹添綠”行動,全年種植樹木3000棵,新增綠化面積50畝,全力打造青石臺“綠化村”建設。圍繞轄區內的5棵百年古樹,開展“護古樹憶鄉情”行動。啟動青石臺上山路段自然景觀工程重塑項目,深入挖掘羊黑山、草坪山生態資源潛力,探索建立新型山地休閒產業園。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推動完成青石臺村5公里安全用水自來水管線更換工作,全面平整轄區7條21公里農村道路,全力推進下川、園藝十字路800米U型槽修復項目。高標準完成3戶農村土坯房“全清零”工作。

四、聚焦文明創城,提升鄉村文明水平

培育農村新風尚。以農村精神文明為抓手,各村成立紅白喜事監理會,指定辦事地點、規定宴席標準、抵制高價彩禮、制定切合實際的村規民約,有效杜絕農村相互攀比的陋風流弊,樹立新事新辦的新風尚。提振文明新氣象。結合“蘭州好人”、“好鄰居”、“最美母親”等評選活動,探索建立鄉村道德激勵機制,深入開展“六看六比”活動,持續推進“八個一”示範工程,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依託農村學校教育陣地和群團組織,大力實施“立德樹人”強基工程,開展“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主題活動,組織開展“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新時代好少年”“向國旗敬禮”等集中教育活動,不斷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

五、聚焦組織建設,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強化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不斷夯實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切實發揮黨支部在農村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以推進支部建設標準化、組織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務精細化、工作制度體系化、陣地建設規範化“五化”建設為抓手,提升黨支部政治功能、組織功能、服務功能、治理功能和發展功能。

強化農村人才儲備。優化農村基層幹部隊伍結構,完成各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一肩挑”工作,選派6名優秀年輕幹部擔任專職黨支部書記、副書記,打造強有力的戰鬥堡壘。將“土秀才”、“田狀元”等實用人才納入“紅管家”服務隊伍,提升後備人才服務群眾的能力。強化農村基層治理。持續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健全“1+6”全要素網格化管理制度,全面提升農村社會“網格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大巡防”體系及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村社下移,樹立多元主體協同共治理念,堅持專群結合、群防群治,切實維護農村社會治安穩定。深化拓展“12348”法律組團服務,及時解答村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問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