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130个老旧楼院增添“安全门”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3月2日,在“嗡嗡嗡”的电钻声中,西宁市城西区中华巷3号的“三无”老旧楼院再次升级,黑色的门禁系统与车辆识别系统为这里筑起了“守护网”。城西区做实做细疫情防控工作再出实策,辖区内130个“三无”楼院及无人管理的老旧楼院全面安装安防设施。

记者了解到,随着返程人员的不断增多,社区疫情防控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一刻不能松懈,一点不能遗漏是城西区疫情防控工作的总目标。然而“三无”楼院由于防控能力弱、流动人员频繁等,成为疫情防控工作的薄弱点。对此,城西区第一时间摸排统计,分类指定改造计划和改造方式,为辖区内130个“三无”楼院及无人管理的老旧小区安置门禁系统、车辆识别系统、门卫岗亭等安防设施。自3月1日开工以来,兴海路街道尕寺巷5号院以及中华巷3号、5号、7号院的试点安装已全面完成。据城西区建设局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实施的“三无”楼院及无人管理的老旧楼院安防设施改造项目预计工期为1个月,在后期实施中,将根据每个楼院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动态调整,最终实现全区覆盖。安防系统的设立与完善,不仅为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筑起了一道“防火墙”,同时也为小区日常管理提供了方便和保障。

3月2日,记者在中华巷5号院门口看到,已经安装好的门禁系统与车辆识别系统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施工人员一边接通电源,一边测试门禁系统是否正常运行,一个环保又温暖的门卫岗亭沿街而建。看着门禁系统安在了自己家门口,小区居民杨永胜不禁感慨:“从保温墙到地下管网修复,如今又有了门禁系统,我们小区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了。安装了门禁系统不仅为居民建起了‘安全网’,也为社区工作人员大大减轻了工作量。点赞!这样的民心工程很贴心。”据兴海路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门禁系统以及车辆识别系统调试安装好后,居民需要到社区进行统一登记才能领取门禁卡,这样一来社区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掌握“三无”楼院以及无人管理的老旧小区居住人员的信息。下一步,城西区将结合“三无”楼院及无人管理的老旧小区的实际情况,引进物业公司或管理人员,确保小区岗亭有人值守,安防大门全力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