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在中國現代哲學史和教育史上,馮友蘭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存在。
他不僅是哲學史上“最先具備哲學史家資格的學者”,而且對很多西方人而言,馮友蘭就是中國哲學,中國哲學就是馮友蘭。
《中國哲學簡史》由1947年馮友蘭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講授中國哲學史的英文講稿整理而成。
全書按照時間順序,全景式展現了先秦一直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中國哲學的發展脈絡,主要的哲學流派、代表人物和思想,將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融會貫通,以開闊的視野對中國哲學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
七十餘來,本書一直是世界許多大學教授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成為西方人瞭解中國思想文化的入門書,也是讓許多人受益終生的智慧經典。
《中國哲學簡史》
經典語錄
01
學哲學的目的,是使人作為人能夠成為人,而不是成為某種人。其他的學習(不是學哲學)是使人能夠成為某種人,即有一定職業的人。
02
人只有在人倫即人與人的關係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實現和發展。
03
對超乎現世的追求是人類先天的慾望之一,中國人並不是這條規律的例外。他們不大關心宗教,是因為他們極其關心哲學。他們不是宗教的,因為他們都是哲學的。
他們在哲學裡滿足了他們對超乎現世的追求,也在哲學裡表達了、欣賞了超道德價值,而按照哲學去生活,也就體驗了這些超道德價值。
04
入世與出世是對立的,正如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也是對立的。中國哲學的任務,就是把這些反命題統一成一個合命題。
這並不是說,這些反命題都被取消了。它們還在那裡,但是已經被統一起來,成為一個合命題的整體。如何統一起來?這是中國哲學所求解決的問題。求解決這個問題,是中國哲學的精神。
05
中國哲學以為,一個人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行動上完成這個統一,就是聖人。他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國聖人的精神成就,相當於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聖者的精神成就。但是中國的聖人不是不問世務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謂“內聖外王”的人格。
內聖,是就其修養的成就說;外王,是就其在社會上的功用說。聖人不一定有機會成為實際政治的領袖。就實際的政治說,他大概一定是沒有機會的。所謂“內聖外王”,只是說,有最高的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說可以為王,而且最宜於為王。至於實際上他有機會為王與否,那是另外一回事,亦是無關宏旨的。
照中國的傳統,聖人的人格既然是內聖外王的人格,那麼哲學的任務,就是使人有這種人格。所以哲學所講的就是中國哲學家所謂“內聖外王”之道。
06
老子警告我們:“不知常,妄作,兇。”我們應該知道自然規律,根據它們來指導個人行動。老子把這叫做“襲明”。
人“襲明”的通則是,想要得些東西,就要從其反面開始;想要保持什麼東西,就要在其中容納一些與它相反的東西。誰若想變強,就必須從感到他弱開始。
07
莊子在另一方面,認為是、非的概念都是每人各自建立在自己有限的觀點上。所有這些觀點都是相對的。《齊物論》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事物永遠在變化,而且有許多方面,所以對於同一事物可以有許多觀點。只要我們這樣說,就是假定有一個站得更高的觀點。如果我們接受了這個假定,就沒有必要自己來決定孰是孰非。
08
在儒家看來,命是指人們所能控制的範圍以外的東西。但是,他若是竭盡全力,總還有一些東西是在他力所能及的控制範圍以內。
因此,人只有已經做了他自己能夠做的一切以後,對於那些仍然要來到的東西才只好認為是不可避免的,只好平靜地、無可奈何地接受它。這才是儒家所講的“知命”的意思。
09
富於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覽無遺,是一切中國藝術的理想,詩歌、繪畫以及其他無不如此。拿詩來說,詩人想要傳達的往往不是詩中直接說了的,而是詩中沒有說的。照中國的傳統,好詩“言有盡而意無窮”。
所以聰明的讀者能讀出詩的言外之意,能讀出書的“行間”之意。中國藝術這樣的理想,也反映在中國哲學家表達自己思想的方式裡。
10
人必須先說很多話,然後保持靜默。
馮友蘭 著 塗又光 譯 薛曉源 繪
定 價:50.00
中國畫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1
閱讀更多 中國畫報出版社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