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五代演義小說連載 第1章 唐宣宗勵精圖治 黃巢進士不第

前言: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多年的歷史,猶如一條浩瀚的精神長河,古今中外無數的仁人志士從中汲取了淵博的知識和高深的智慧,為人類的發展做出了偉大的貢獻。本人亦愛讀史,從中也讀出了屬於自己的一些深刻的體會,特別在讀五代史時,別有一番感觸,因此就寫下了這部五代演義的小說,以供大家閒暇之時解解乏。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公元842年,晚唐著名詩人杜牧受牛李黨爭的牽連,被宰相李德裕從京都外放為黃州刺史(今湖北黃岡),兩年後又改為池州刺史,在就任池州刺史期間杜牧去了一趟金陵,看著秦淮河兩岸一片歌舞昇平的繁華景象,想著搖搖欲墜的唐王朝,不禁悲從心來,寫下了這首著名的千古絕唱《泊秦淮》。

四年後,公元846年,唐武宗薨。

在宦官馬元贄的擁立下,唐王朝迎來了唐宣宗李忱時代.,國號:大中。就在這一年秋天,35歲的晚唐詩人李商隱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兒子。也在這一年的秋天,75歲的晚唐著名詩人白居易因病在洛陽家中逝去,剛繼位不久的唐宣宗聞訊白居易逝世,心中也不免一陣悲涼,親自提筆為其賦詩一首:

綴玉聯珠六十年,

誰教冥路作詩仙?

浮雲不繫名居易,

造化無為字樂天。

大唐王朝在經歷安史之亂之後,千倉百孔,在接手了唐王朝這個亂攤子後, 唐宣宗勤於政事,孜孜求治。幾年後,在唐宣宗的治理下,唐王朝又重新煥發出強盛的活力。

唐宣宗喜讀《貞觀政要》,性格明察沉斷,用法無私,從諫如流,重惜官賞,恭謹節儉,惠愛民物,所以直至唐亡,百姓仍思詠他,稱其為“小太宗”。

公元850年,大中四年九月,長安街。

一陣嘈雜的吵鬧聲。

“閒雜人等都讓開道來!張貼皇榜啦!”

一個高亢威嚴的聲音傳來。在此等候已久的考生們紛紛讓開一條道來。人群中一個長相偉岸,身材魁梧的年輕人正焦急的期盼著,當皇榜張貼出來時,年輕人一臉的失望,憤然的推開擁擠的人群徑直而去。此人名叫黃巢,山東曹州(今山東菏澤)人,出身鹽商世家,家境富裕。這是他第四次落榜進士之選,心中的憤慨和對李唐王朝的強烈的不滿躍然臉上。

帶著不滿的情緒,黃巢走進了長安街最繁華奢侈的怡紅院。

“老鴇,給我把你這裡的頭魁叫來。”

黃巢一臉盛氣凌人的向老鴇喝斥道。老鴇看了看黃巢一身富貴的打扮,知道此人必是富貴人家的公子,忙笑臉相迎。

“哎喲,這位客官,稍等片刻,馬上叫月兒姑娘來陪你。”

在美酒和月兒姑娘的陪伴下,時間真的如白駒過隙,似乎眨眼間就從正午到了深夜。

當黃巢從醉夢中醒來時,已是深夜。窗外,一彎明月高懸蒼穹,柔和的月光灑進窗臺,起身凝望窗外,涼爽溫柔的秋風迎面拂過,頓時拂去了心中大部分的憂傷,望著長安街恢弘的建築,滿城的菊花,在月色的籠罩下顯得格外的美。

頓時,他又想起了他的理想和抱負;

想起了王昌齡的“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想起了“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想起了李白的“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舞龍泉”;

想起了……..

頓時,一句句豪邁的詩句充滿了整個腦海。此時他正文思泉湧,他快速的拿出了隨身攜帶的紙和筆,迅速的把紙鋪平,一氣呵成一首七律詩躍然紙上:

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凝望繁華的長安街,黃巢思緒萬千,今年已經30歲了,如今已經而立之年了,十幾年的寒窗苦讀啊!連續考了四次,居然沒有考取半點功名,叫我如何面對家裡的父老鄉親啊!內心的惶恐和不安縈繞著他。這腐敗的唐王朝肯定有太多的無能之輩賄賂考官才導致他落榜,如果繼續考下去肯定也是毫無結果,依然為別人當炮灰而已,想起這些悲憤從心裡油然而生,曾經帶著滿腔的熱血四次從山東老家奔襲千里來到長安,只為能考取半點功名報效國家,沒想到自己的一腔熱血被刺骨的寒冰水澆了一個透心涼,此時,他已經心如死水。

“從今以後,老子不考了!”

帶著滿腔的憤怒,清晨,黃巢迅速的收拾好行李,便匆匆的離開了長安城,回到了山東老家曹州,從此一心一意的當起了鹽商。

黃巢的故事我們暫時說到這裡,因為在今後的十年他是安分守己的商人。十年後的事情,我們稍後再說。就在這一年,著名詩人杜牧升任吏部員外郎,但是我們的詩人似乎對這個朝廷失去了信心,多次請求朝廷外放湖州刺史,而且是連上三啟,朝廷也終於應允了他的請求,在湖州,他憑弔前賢,結識詩友,寫了大量的優質詩句,然而自在逍遙了一年後,又被朝廷擢升為考功郎中,不得不回到長安,公元852年初又升任中書舍人。然而命運總是造化弄人

公元852年冬,剛上任不久的著名晚唐詩人杜牧因病去世,終年50歲,也是這一年冬天的12月21日夜,宋州碭山縣(今安徽碭山縣)午溝裡。

一聲嬰兒的啼哭聲打破了夜晚的寧靜,一個新生命來到人間,與此同時,天現異象,該戶人家所居廬舍之上,赤氣上騰,很遠的地方就能看到一片紅光。該戶人家正是當地的知識分子朱家,朱家世代以教書為生,天現異象,鄰居都以為朱家失火了,紛紛提著水桶,端著臉盆,趕到朱家救火。誰知跑到朱家門口一看,除了嬰兒的啼哭聲,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大家便一臉疑惑的離開了。

產婦一臉溫柔的望著還在啼哭的嬰兒,對站在旁邊的男人說道。

“孩子他爹給咱孩子取個名字吧。”

男人想了想回答道:“就叫朱溫吧。”

朱溫,在家排行老三,上面還有兩個哥哥,大哥名叫朱全昱,二哥朱存。大哥秉性師承父親,為人溫和,老實。二哥則性格張揚,飛揚跋扈。

給孩子起名字的人名叫朱誠,是村裡私塾教師,村裡人給送的外號“朱五經”。為人老實,真誠有度。可在那年頭,似乎安分守己的人往往都不夠長壽,沒過幾年朱五經便因病去世,不得已母親便帶著朱溫兄弟三個投到蕭縣富人劉崇家,母為傭人,三子為傭工。

朱全昱勤懇待人,勤快持家。但氣力太小,太過瘦小。老二朱存和老三朱溫倒是頗有氣力,但是一個太過簡單粗狂,一個太過狡猾奸詐。他們今後的遭遇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