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农村俗语:“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秸场中如土堆”,有道理吗?

农夫也疯狂


二十四节气是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早在2000多年前人们就根据各个时节的不同,制定出来二十四节气历法,成为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不断指导着农民要“掌握季节,不违农时”,并且通过对节气的天气状况进行观察,总结出很多与农业生产丰收情况相关的俗语老话。

惊蛰是一个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节气,惊蛰的时候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南方的大部分地区温度已经稳定在10度之上,真正地进入了春季。这个时候农民要开始忙碌了,所以人们常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说明惊蛰的时节千万不能误了农时,要开始下地耕种了。

而对于惊蛰节气前后,农民总是盼望着雷雨,这个时候要是下雨的话,有利于农民开展耙地备耕的工作,有了雨水的滋润才能更好地开展农业耕种。同时对于刚过完冬的小麦来说,这个时候正是返青开始乳熟的时候,需要充足的水分来滋润灌溉,所以这个季节的雨水特别宝贵,这也就是“春雨贵如油”的说法来源。再有就是惊蛰不仅要下雨,农民还希望能打雷,因为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于惊蛰的解释说法是:“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所以人们认为惊蛰的时候打雷可以将土壤中的虫害给震出来,若是没有了雷声,则恐怕当年的农业生产虫害较多,影响庄稼农业收成。

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秸场中如土堆”的意思是说,如果在惊蛰的时候下雨打雷的话,那么麦秸场上就会堆满大量的粮食,用这种说法来形容当年的丰收场面。,俗语的说法多样,有的地方流行的俗语是“麦积场中如土堆”,麦秸场也好,麦积场也罢,都是表明农民收获后用来给粮食脱粒和晾晒的地方,平常晒粮只能把粮食摊薄摊平来晾晒,既然都堆成像土堆一样,自然说明当年收获的粮食多。

正因为惊蛰节气对农业耕种的重要性,所以人们才特别重视这个节气的天气状况,其它一些流传下来的“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等与惊蛰有关俗语,都表明了惊蛰雨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村俗语:“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秸场中如土堆”,有道理吗?欢迎大家交流,更多农村精彩,欢迎关注。

响水大米


农村俗语:惊蛰有雨并打雷,麦秸场中如土堆,有道理吗?

今日是3月4日,明天就是惊蛰节气了。古往今来,农村就把惊蛰看作有雨水有雷电的节气,如“惊蛰一场雨,二月雨绵绵”、“惊蛰一声雷,万物皆复苏”等等。一般情况下,惊蛰打雷是规律,是常态,有雷就有雨,雷雨不分家。惊蛰打雷,万物复苏,各种害虫和动物结束了冬眠,准备出洞,繁衍生息。因此,在古老的岁月长河里,广大劳动人民早就掌握了惊蛰节的自然规律,惊蛰是一年中春雷开始响起的时候,是春雨形成的重要节点。所以,古代农民就把惊蛰称为雨水的节气。~



在一般情况下,惊蛰节是要下雨和打雷的,说明这一年雨水充沛。春季雨水既是福,又是祸。春季即惊蛰以后,春雨绵绵,下得即时合情合理,恰到好处,是风调雨顺,是夏粮丰收的基本条件。这就是惊蛰节以后下雨,就是福的原因。惊蛰节打雷下雨,雨量逐渐增大,连绵不断,时间越来越长,那就不是好事情。这就应证了“惊蛰雨纷纷,二月雨绵绵”。因此,依据农村惊蛰农谚的说法,惊蛰有雷是最好的,一年四季将会风调雨顺,就是福年好年景;惊蛰打雷并下雨,这年春季雨水非常多,将会影响夏粮的生产,就是灾年坏年景。~



农村俗语“惊蛰下雨并闪雷,麦秸场上如土堆”,意思是说。惊蛰节这天下雨并且响惊雷,春季雨水多,既影响小麦的生长,又影响小麦的收获。惊蛰下雨打雷,春季雨水多起来了,小麦在拔节后,抽穗扬花灌浆期,既容易引起病害,又会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当小麦生长发育不正常,又会引起小麦病害虫害,另外小麦收获的时候,雨水多将会影响收获。雨水多的春季,往往是造成小麦减产的重要原因。则所以说,麦秸场里收获的小麦,因雨水多,收获困难,造成小麦腐烂变质,严重影响小麦的品质和产量。~

总之,为了春季的风调雨顺,夏粮的丰收,惊蛰节应该打雷不下雨,是最好的气象,是风调雨顺的象征,小麦才能顺利地收获,不至于因雨水过多引起小麦发芽腐烂变质,一举夺得夏粮的丰收。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鄂东三农


惊蛰,是我国农历立法中二十四节气里的第3个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按照天文、物候、气象将一个太阳年进行周期划分,据此来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农事活动的一个指向。

二十四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留下来的一套时间认知体系。

“二十四节气“从始起至今,几千年来一直被我国劳动人民沿用,所以“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文化智慧和生活智慧,劳动智慧的结晶,更是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渊源。

由于二十四节气和农事关系紧密联系,所以我国劳动人民就依据节气天象的变化,把长期在生产中所实践的经验进行归纳整理成属合相对应农事安排和关乎收成的农谚和歌谣,尽管有的不一定那么准确,但大多的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像惊蛰节气里这句“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就是一句很有代表性的一句关乎收成的农谚俗语。

在以农耕为产业的农人们眼里,惊蛰一过,也就意味着春天的真正到来,这时候的土壤已解冻,我们农人要开始准备播种育苗,翻耕土地,要从悠闲的日子过度到忙碌的农事之中了。 所以如果在这个节气中有响雷和降雨迹象出现那才是最好的,因为,雷雨的到来不仅会将沉睡的万物真正的叫醒,还会让沉睡了一个冬天的植物在得到了雨水滋润后,迅速的恢复到生殖生长的正常状态中,特别是对于我们北方种植的冬小麦来讲最为有益。

因为,这个时期的冬小麦正在进入返青阶段,是需要水分补充时期,这时受到春雨的滋润和阳光的照耀的小麦就会快的生殖生长,麦子长的好这样也就为丰收打下了基础。等到收获季节到来时,场院中的麦秸堆积的将会和山一样高。当然,这个丰收的景象总结是经过我们历代先辈们在生产中经验的总结,既然能被做为农谚俗语流传就肯定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

在我们民间还有很多关乎着惊蛰节气的农谚俗语,像“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等,这些农谚俗语都是说明着惊蛰有雷雨预示着本年会有好收成的表达,其实,这些也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个期盼和向往。


农嫂话农事


现在农村很多地区依旧流传着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俗语,今年的“惊蛰”是3月5日,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山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一年最重要的季节就是春季了,春季的种植情况和收成会影响一年的生计。在春耕之时,惊蛰这个节气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惊蛰”,对于我们而言象征着新的生机,古人认为动物在冬天大多数都会藏于地下,就像蛇、青蛙、熊等等,都会冬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蛰”,当春天的第一声雷响起来的时候,这些动物都会被惊醒,因此就有了“惊蛰”一说。从这一天开始,天气就会逐渐暖和起来,还会有伴着春雷。

这句俗语的意思,就是在惊蛰这一天要是下雨并且还有雷声的话,那么今年的麦子收成就会特别好,在麦场中能堆得和小土堆一样。因为大家都觉得要是在惊蛰这一天下雨的话,来年的雨水就会很充沛,不用担心干旱了。而且在农村一直流传着“春雨贵如油”的说法,可见春天的雨对于农民伯伯而言也是极其珍贵。

农作物的生长通常都与要足够的水分,而3月份正是冬小麦蓄籽的时间,这个时候要是水分充足,那么今年的小麦一定会颗粒饱满。也会有一个很好的收成,所以在惊蛰这一天打雷下雨对于农民伯伯来说是一件大喜事。但至于收成的话,肯定不敢下决论,不过在春耕的时候下雨的确是有益农作物的生长的,后期的收成还是需要农民朋友用心去打理。

古时候人们都是靠天吃饭,对于天灾基本上是无法抗衡,所以只能祈求有一个好的天气,来年有一个好收成,这样才能养活一大家子人。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各种各样的温室设施农业,还有高科技的播种与收割机械,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天气带来的影响。

很多人会说现在我们随时随地可以看天气预报,可以不用再通过这些原始的方式来判断天气了。实际上了解一下二十四节气还是很有必要的,虽然这句俗语有局限性,但是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一些有关于“惊蛰”的特色,可以说这是一年中又一个新的起点。


渔人草舍


盼雨!盼雨!!盼雨!!!农村俗语:“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秸场中如土堆”,表达的就是麦农在早春时节期盼天降喜雨的心情和热望。

今天是3月4日,明天的上午10时57分,太阳的黄经将会到达345°,北斗七星的斗柄也将指向“丁”位,那时候2020年的时令节气,就正式进入24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惊蛰了。每年的惊蛰时节,正是我们北方麦农抓紧时机抢浇小麦返青水,为小麦追施返青肥的时候。

农村俗语“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秸场中如土堆”包含着自然的科学道理。惊蛰之后,天气日渐回暖,万物复苏,越冬后的小麦也迅速开始返青拔节。此时,正是决定小麦穗数和穗上小花分化数量以及这些刚刚开始的分化是否会退化的关键时期。要保证小麦的生长发育,保证花芽分化的正常进行,控制小麦的无效分蘖,促其形成更多的有效分蘖,同时增加每一个麦穗上的小花分化,形成更多的穗粒数,需要为小麦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供应。

民间素来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假如“惊蛰有雨并闪雷”,那肯定就说明“贵如油”的春雨下的是很大也很及时很充足了。有了这“知时节”的好雨滋润,返青的小麦绝对会生的郁郁葱葱、茁壮无比。这也才有了丰收的基础和丰收的保障。及至芒种时节,麦秸场中如土堆只是外在的场景,满仓的小麦才是对麦农最好的报偿!

期待今夜或者是明天惊蛰时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春雨吧!让未来的麦秸满地,让未来的小麦满仓!


乡村萤火虫


明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节气,“惊”指的是在惊蛰节气后,雷雨天气会增多,“蜇”指的是蛰伏在地下的昆虫即将开始活动,所以随着惊蛰惊蛰节气的到来,气温会回升很快,降雨也会增多,农民也要开始新一年的耕作。在农村中关于惊蛰节气的俗语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说到的俗语“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秸场中如土堆”,那么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有没有道理呢?

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秸场中如土堆的意思是如果在惊蛰节气前后有一场伴有闪雷的降雨的话,那么今年小麦的收成会特别好,麦秸场中的麦粒堆积起来就像土堆一样。

虽然从雨水节气后已经迎来了两场降雨,但是前两场的降雨量都不是很大,眼看着天气越来越暖和,农民在急切盼望第三场降雨的到来。雨水节气虽然预示着降雨会增多,但是对于“雨水贵如油”的北方来说,雨水后的降雨量并不会很大,一直要等到惊蛰节气前后才可以,所以人们才希望在惊蛰节气前后会来一场伴有大雷闪电的降雨,因为只要有打雷和闪电,降雨量都会小不了。

之所以老农会盼望在惊蛰节气前后来一场大雨,这是因为在惊蛰节气后,地温已经开始不断升高,就连蛰伏在地下的昆虫都已经开始活动,那么也意味着冬小麦和其他休眠的农作物都已经开始返青发芽开花。对于农作物来说,在早春复苏时,除了需要养分以外,对水分的需求也会加大。在以前农村没有像现在这么先进的灌溉设备,农民几乎靠天吃饭,如果在冬小麦返青时久久没有降雨,便会影响到冬小麦的返青,冬小麦返青时养分和水分不足,当年的收成也会大大下降。相反如果在冬小麦返青时,雨水充沛,养分充足,那么冬小麦的长势就会很好,冬小麦的收成自然少不了。

明天就是惊蛰节气了,虽然在惊蛰节气前后一两天并不会出现降雨,但是别着急,在惊蛰后的3-4天,我国很多地区会迎来新一轮的降雨天气,大家千万不要错过降雨的好时机,抓紧时间春耕。


悠悠乡村路


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秸场中如土堆。这话是有道理的。意思是说,惊蛰时节下了雨响了雷是个好兆头,,预兆小麦会有大丰收,小麦收回场中凉晒如土一堆堆多。表示风调雨顺,小麦有好收成。

明天,3月5号就交惊蛰了。惊蛰,春雷乍响,蛰虫惊而岀走。惊蛰就是需要有雷有雨才好。惊蛰处于九九之中,冷暖交替,春雷响,万物长。气温回升,土壤解冻,雨水渐多,蛰虫苏醒而走,春耕开始。春雨贵如油,惊蛰响雷而雨是最合时令的。惊蛰就盼打雷下雨。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惊蛰无雨无雷是不好之兆,有雨有雷才是好兆头。

雷打惊蛰前,二月雨连连;惊蛰雷开窝,二月雨如梭;惊蛰云不动,寒到五月中。冷惊蛰,暖春分;暖惊蛰,冷春分。过了惊蛰节,一夜一片叶。惊蛰时节,有雨无雨,有雷无雷,雷雨前后大小,及冷暖对农事都是很关键的,值得注意重视。


树德汉硕


今天是2020年3月4号,明天就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惊蛰的节气到来,预示着天气逐渐的变暖,惊蛰一声雷,万物复苏,蛇鼠蚁虫等冬眠动物全部出洞寻找食物。因此,在惊蛰节气里一定要注意这些冬眠过后出来找东西吃的动物,这些动物处于饥饿的状态,很容易对人类造成攻击,一定要远而避之。惊蛰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第3个节气,也就是惊蛰的到来进入了春暖花开的时候,草木发芽,桃花开,杏花红,姹紫嫣红,五彩缤纷,春风拂面,春意盎然,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惊蛰的意思就是惊动歇伏的动物的节气,也就是冬眠的动物被雷声惊醒,毕竟到了惊蛰的节气,雷雨天气逐渐增多,一旦下大雨就会出现打雷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太阳向北回归线移动移动到黄金315度处被称作惊蛰。惊蛰节气到来,也使得南方的暖湿气流向北方移动遇到北方的寒冷空气,达到了势均力敌的时候就会产生风雨。如果暖湿气流比较强劲,遇到北方更强劲的冷湿气气流的话,二者就会在碰撞过程中产生静电导致了雷电的现象发生,当然伴随着强劲的雨水。

农村俗话说:“惊蛰有雨并闪电,麦秸场中如土堆。”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惊蛰这一天如果由于并且有闪电雷鸣的现象,也就是有雷雨天气的发生,这会使得后期小麦在场中像土堆一样堆的非常的多,预示着是一个丰收年,小麦获得了大丰收。对于这句农村俗语从天气变化的分析来说,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在春季一般地区都会出现春旱,因此有了春雨贵如油之说,这是农民祖祖辈辈总结的农业生产的经验,基本上盼着惊蛰以后雨水多,能使小麦不缺水而迅速的生长。经过一个寒冷干燥的冬天,如果春天雨水能够及时的话,小麦儿等万物就像逢甘露一样,吸收着雨水迅速的生长,所以才有了麦秸场中如土堆的景象。

这句话正如农村俗语“惊蛰冷,春分暖”所说的意思也有相似之处。惊蛰这一天冷也预示着后期不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如果说惊蛰比较暖和,那意意味着暖湿气流提前到来,而北方的冷空气还没有退下去,这样就会形成了长时间的有效降雨,造成了倒春寒的天气。如果说惊蛰天气比较寒冷,而且有雨水落下来,意味着冷空气依旧控制着大气压,到了春分天气就会变得暖和。南方的暖湿气流控制了空气大气压,这样能够保障小麦迅速的生长,冷空气等倒春寒的现象就少了。



宗元三农堂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惊蛰就要来到,到后天也就是努力的二月十二,就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的到来,这节气的来临,对于环境、气候带来的改变真的是非常的明显,今天去菜园子翻地,各种各样的虫子都开始从土壤里面爬了出来,这样的景象在前几天是看不到的,这也是节气的更迭,带来的影响。惊蛰之后,哪些蛰伏在土壤、洞穴之中的昆虫、动物,都会随着阳光明媚的天气到来,纷纷开始活动频繁。一派春光又会浮现在我们眼前,对于惊蛰节气当天的天气变化,在农村也有很多的说法,其中就有一句老话叫做: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这种老话说的啥意思呢?

惊蛰的到来,也预示着春雷也会逐渐的增多,随着天气得病变化,北方寒潮逐渐的消退,随之而来的是南方熏熏而来的暖风,带来的还有一些沿海的潮湿空气,这样的气候变化,跟过去干燥的云层是不一样的,这样的云层极易发生雷电反应,在惊蛰之后雷雨天气也会一天比一天增多。那么在惊蛰这一天如果出现了下雨的天气,并且伴随这打雷和闪电,会对以后的天气走向产生什么影响呢?为啥说这样打雷下雨的天气,就会让农田很容易的获得丰产,我们村里的麦秸场上,麦子堆的都像土堆一样的高,这样的说法有道理吗?

首先春季是一个非常缺乏雨水的季节,这个时间段下雨,也被称之为:春雨贵如油。早春时分的降水,能够起到很好的补充水分的作用,对于农田生长的庄稼是极为有益的,尤其是北方的农历二月,麦苗刚刚步入返青阶段,这段时期是迫切需要降水,才能让麦苗很好的生长,惊蛰前后出现充沛的降雨。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这对于丰收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什么下雨还不行,一定要带上雷电才算最好呢?这也是具有一定道理的,打雷闪电的天气,也侧面的说明这是潮湿的南方云层带来的降水,寒潮来袭虽然也会产生降水,但并不会出现打雷和闪电,俩者是不相同的。

南方来的降水,在春季到来之际。不但能够起到灌溉农田的作用,而且这样的降水并不会带来极低的气温,降雨并没有造成大幅度的降温,这对于庄稼生长自然是最为有利的,而如果是寒潮来袭,带来的不止是降水,随之而来的会有持续的降温,春季正值农田庄稼生长、果树开花的季节,一场极低的降温,势必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惊蛰这一天不但要下雨,最好还要带上打雷和闪电,民间这样的说法其实还是颇有道理存在的。

关于惊蛰下雨的俗语有很多,很多都是民间对于惊蛰期间下雨的期盼,都认为惊蛰下雨是极好的事情,俗语描述:惊蛰不下雨,粮仓见到底,也侧面的说明了惊蛰期间出现降雨的重要性,如果惊蛰期间没有出现下雨,那么这个春季出现降雨的频率会很少,干旱对于农田是影响很大的,当然也会关乎到庄稼的收成,所以很多时候大家还是很期盼惊蛰期间能够出现降雨。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


棒奔霸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在惊蛰来临之际,天气渐暖,万物复苏,因冷热空气反复“搏杀”,故有春雷渐动,冬眠的动物也开始苏醒。

在惊蛰节气过后,南方的暖湿气流开始日渐活跃,气温会明显回升,淮河以南地区的平均气温可以达到7~8℃;淮河以北地区的平均气温可以达到6~7℃,比"雨水"节气时的气温分别升高了4℃和3℃。此时,树木开始发芽、春长;春播作物开始准备播种,正是需要雨水滋润大地的时候,如果此时下雨,将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北方地区,盛产冬小麦,而此时长在地里的冬小麦在经历了北方地区常见的冬旱现象之后,急需雨水滋润,否则,将“无力”生长。倘若此时能有一场春雨“解渴”,冬小麦会借助渐渐升高的温度快速返青,从而为拔节孕穗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可以说,如果惊蛰时节下雨,将非常有利于冬小麦的生长。所以,古人才总结出了“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秸场中如土堆”这句俗语。

其实,在民间,关于惊蛰时节的农谚还有许多,譬如,“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等。

关于这两句农谚,也有必要说道说道。

这两句农谚来自于南方地区。所谓的“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的意思是:如果惊蛰时节打雷下雨,会非常有利于稻谷的生长,当年的稻谷一定会获得大丰收,家家户户都不缺米吃,那么,谁再想卖米,可就卖不上好价钱了。

而“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的意思是:惊蛰节气过后,天气渐暖,无论是蛤蟆也好,还是老角(白眉鹀)鸟也好,都会从冬眠的状态中苏醒,开始鸣叫了。

其实,在惊蛰时节还有许多民俗,譬如在南方的有些地区,会在惊蛰时节举办一个除虫仪式,因为惊蛰时节过后会有“雷动”,百虫“惊而出走”,纷纷从泥土、洞穴中爬出来,开始殃害庄稼,滋扰生活。所以,一定要举办一个仪式,“镇住”百虫。

另外,广西金秀瑶族会在惊蛰时吃“炒虫”,他们家家户户会拿出玉米(把玉米当虫子)炒熟,然后放在厅堂中,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大吃,还要边吃边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在尽兴处还要进行比赛,谁吃得越快,嚼得越响,大家就会祝贺他为消灭害虫立了大功。

好啦!就说这么多吧!总而言之,惊蛰时节若有雨,当季的粮食收成会比较好,家家户户都不缺粮,粮食的价格就比较低。至于说惊蛰时节“闪雷”,是一种自然现象,因为此时是冷热空气反复“搏杀”的时候,所以,与当季的粮食丰收并没有必然联系。人们将“闪雷”编排在这句俗语中,只是为了合辙押韵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