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选择“一镜走天下”,是“不懂”器材还是器材极简主义的倡导者?

小k印像


两者都有。

提倡一镜走天下的初学者或旅行者所指的一镜往往是18-200mm这样的大变焦镜头,图的是走到哪不用换镜头了,焦距覆盖范围广,广角、长焦都具备,拍远拍近都兼顾,省事。这样的想法往往对摄影知识了解较为有限,对这种大变焦镜头的特性和限制性不甚了解。比如这类镜头光圈过小不适合暗光,大变焦会使成像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下降等等问题。不过简单留念,旅行随拍还是够用的,这也是这种镜头存在的价值。

具有较强摄影功底的摄影师有的人也喜欢一镜走天下。这类摄影师往往对不同焦距镜头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在尝试了不同镜头的意义和确定了自己拍摄主要题材、方向后,逐步追求某一焦距镜头的极致发挥和长期应用。比如某些街拍纪实摄影师一辈子主要使用50mm镜头进行创作,有些人文摄影师习惯了35mm视角后多使用35mm镜头进行创作。这样的使用习惯往往是固定题材,需要便携性与高画质的结合。

其实不必过多考虑一镜走天下的意义,各有各的需求,各有各的习惯,只要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摄影方式,就是最佳的创作设备。


卷太郎摄影坊


选择“一镜走天下”,是“不懂”器材还是器材极简主义的倡导者?

这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的,一个是极简主义,一个确实是不太懂器材的人。

本人从身边朋友的器材说起,前几年认识了一个摄影爱好者,也是对摄影很热爱,但苦于经济,用的半幅,当然这没问题,但这个朋友用的镜头是18-200,我就和它说起器材,他说这个头的成像真是一般,画质真是不敢恭维。我就问他,你为什么当时买这个镜头呢?他说,是店家极力给他推荐的,当时可以五六千元的镜头呀。我这个朋友就是题目说的“不懂”器材的朋友。

极简主义的朋友我身边也有,我一个同事,前段时间买了当下最为优秀的尼康D850,是让人羡慕的一个机子,但他还是有一点器材的知识,买了850后经济上略显紧张,所以他的镜头只选择了24-70/2.8,可以说这镜头才能把850的优秀体现出来,他先买了这个镜头,说先用上一年多再说,用这个头可以应付大多情况的拍摄,可谓很方便的镜头,旅游家用及创作都是可以的,应当算是极简主义者了。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个回答,欢迎各位朋友补充。

我就是剑舞影像,欢迎关注,我们一同交流摄影问题


剑舞影像


在多年以前,当我还是个菜鸟的时候,觉得“一镜走天下”真的是low爆了!提出这个说法的人简直是比我还菜的菜鸟!那么多好镜头,当然是有多少就带多少,不然怎么可能拍出好的照片来!所以,提出这话的人,不仅low爆了,还一定是个穷鬼!

后来我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一镜走天下”,并不low,这一说法,其实代表了一类巨大的市场需求。

在摄影的上古和中古时代,很多的摄影师其实都是一镜走天下。近代摄影中的神兽级大师们,不论是卡蒂埃布列松、罗伯特卡帕,还是萨尔加多、寇德卡,大多钟爱于50定焦镜头。近代一些神人,也有不少使用35、28这类镜头走天下的。当然,也有安塞尔亚当斯为代表的f64小组,人家不屑于跟你们135混,人家玩的是大场面。

然而,这些神兽也好,大师也好,他们拍摄的题材其实也很有限,大多以人文和新闻题材为主,或者专注于风光或静物摄影。对于专业摄影师来说,一支定焦镜头当然可以玩的很好,然而,需求不等于能力。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一镜走天下”,代表着更宽广的镜头视角的需求。普通消费者购买相机,大多用来旅游,面对各种复杂的景色、人物、环境,需要不停地变换视角、景别,来适应大量的拍摄需求。

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原来新闻记者这个群体也是符合这一需求的。由于新闻摄影的复杂性,当进入条件恶劣的环境时,无法携带足够多的设备,摄影记者也同样需要“一镜走天下”。事实上,设备厂商多年前就为此设计了高端的“一镜走天下”镜头。

所以,对于设备的各种争吵,其实都是毫无意义的。摄影设备是精密仪器,不论是相机、镜头,还是闪光灯、三脚架,或者是其他的很多设备,都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设计出来的。放下那些不理智的鄙视,才能真的开始懂得摄影。


摄影师宇哲


选择“一镜走天下”,是“不懂”器材还是器材极简主义的倡导者?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经常被问到。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对摄影画质和成像要求不高且注重便携性的可以选择“天涯镜”;对摄影质量有更高要求且打算长期从事摄影的请趁早打消“一镜走天下”的念头。

所谓的“一镜走天下”其实就是指焦段涵盖18-200mm或18-300mm这类的大变焦非恒定光圈的镜头。这类镜头涵盖的焦段广,从广角到中焦到长焦一镜涵盖。这就为我们日常拍摄提供了便利性。

爱摄影的朋友都知道,实际拍摄中我们为了拍摄不同焦段不同效果的照片往往要频繁更换镜头。这在拍摄中是十分痛苦的,更换镜头最大的弊端有二:一是器材容易进灰,二是更换镜头时容易错过一些精彩瞬间。正因如此,“天涯镜”才有了市场,这类镜头也就顺理成章成了摄影初学者们追捧的对象。


但是,玩摄影的人都比较遵循一句话:“一分钱一分货”。就拿18-200mm这支镜头来说,各家的这支镜头普遍价格在两三千元。而涵盖这个焦段的大三元12-24mm,24-70mm,70-200mm这三支镜头哪一支不得上万元才能买到?


经常会有朋友反驳我的观点,他们告诉我最新技术的18-200mm,成像素质已经大大提升,很多焦段的成像质量已经可以媲美大三元啦。对于这种观点,我不能完全否定,毕竟我没有用过新一代的“天涯镜”。但是我仍然坚持我的观点,各大厂家生产“天涯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迎合那些不愿花太多钱,且图方便便携的朋友而准备的。

它的设计理念是在大变焦的前提下尽量减轻重量和提高画质。所以在理论上这类镜头无法做到恒定光圈,厂家为提高画质,最大的改进应该是在光学玻璃材料以及镀膜的工艺上做突破。所以,“天涯镜”无论怎么折腾也无法突破天生的缺陷。话又说回来,即使厂家能做出一支恒定大光圈,成像又优异的“天涯镜”。我相信他们也不会生产,原因很简单,大家都不用换镜头了,其他的镜头卖谁去?



但是,不管怎样,“一镜走天下”一直都是摄影人心中的梦想。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希望能给初次购机的朋友们带来一些参考。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苏州三忆影像。

有为“天涯镜”平反的摄友,欢迎到评论区上图讨论。(今日头条部分用户已开通评论上图功能)


苏州三忆影像


我目前就三颗镜头搭配索尼a7r2,基本出门都带着,分别是适马20 1.4,索尼24-240 3.5和唯卓仕85 1.8,如果说非要只带一颗出门的话我会选择索尼24-240,焦段全,拍风光3.5的光圈也足够。



跟着牧歌看希腊


谈谈我的看法吧:

所谓“一镜走天下”习惯上一般指购置和使用类似18-200的头了。这类镜头远近通吃,价格还便宜,一般旅行拍摄应该是足够了。但也存在成像质量不太高,最大光圈不够大等缺点。但玩摄影的人,最终都会明白“妥协”的真正含义不是?

选择“一镜走天下”,不能说是“不懂”器材。毕竟除了购买成本、镜头带多了还是很重的,换起来也麻烦。当然,选择“一镜走天下”也谈不上是器材极简主义的倡导者,而应该说是一种多因素权衡下的妥协选择。

另外,喜欢一机一镜的摄友很多,搭配方案也很多,有的直接用50头或者35头去拍人文风情,有的选择24-70头去旅拍,既兼顾了画质、也很轻便。还是那句话购买和使用什么器材看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

本头条号里有一些相机器材相关的问答精选和大量的游记图集,旗下的几位摄影师更是昆明头水花、头水景的发掘者、报道者,看看我们的原创文章,你就知道当下到昆明游玩该怎么“吃喝玩乐”了!欢迎大家关注分享,谢谢!


摄色云之南


这是一个好问题👍

所谓一镜走天下,是指只配置一个镜头。从实用性出发,主要是指变焦头,使用定焦头的当然也有,一般都是对镜头感把握比较到位的摄影师,而且拍摄题材也有所限制:

选用变焦头作为一镜配置,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对画质没有特殊要求的普通家用者

此类用户注重便利,对摄影没有专门兴趣,只是为了获得稍好些的画质,也不乏跟风者,觉得单反可能更拉风一点。在镜头选择上一般是大焦比套头,各种题材都能拍摄,也不必担心更换镜头带来的进灰、清理等问题:



二、对画质有一定要求的极简主义摄影者

这类用户通常有一定摄影基础和器材使用经验,可能使用过很多镜头,逐步感觉到最重要的还是相机后面的那个头,所以转而选择画质有一定保证、适用性较广的镜头,比如全幅的2470,半幅的1750等:

这类镜头焦比较小,用料和画质相对有保证,80%的题材都能兼顾:

不论是哪一类使用者,一镜配置都是其从自身需求出发做出的选择,过于纠结是不是真懂器材其实没有太大意义,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欢迎讨论,共同提高🙏


小k印像


关于器材,我们很多时候其实也一样 都会纠结于各种问题!试问谁不想要一颗即用途广泛、同时兼顾画质 而且还便携的镜头?特别是出门旅游的时候、看着一大箱的行李、再看看胀鼓鼓的相机包,恨不得就带个手机去旅行算了。

一镜走天下这种镜头的存在、就是为了平衡便携和实用!

我们生活中大多数的拍摄 其实并不太需要专业的高端镜头,日常的旅游记录 人文风光等等、一颗大变焦挂机头是完全能够胜任的,当然这个中间就涉及到专业性 还有拍摄质量了!

如果是专业的拍摄需求、那么肯定要用对应的器材来拍摄不同的镜头,就不能说以拍到为目的。专业摄影不仅要拍到 并且是要拍好!那除了技术方面的问题 器材肯定是不能马虎的,这时候你掏一颗18-200出来 难免尴尬。

再一个如果是专门出门以拍摄为主要目的的话,那么也不能带颗挂机头。既然出门就是为了拍摄、那肯定也要尽可能高的提升拍摄质量,挂机头能拍 但不是最好的选择,专门以拍摄为主的旅游、那就不会考虑太多便携问题了、一镜走天下是不存在的。


所以这个一镜走天下、其实只是一个噱头,对于初学者来说 可能是有一些吸引力!但对于懂摄影的人来说 哪有一颗镜头可以走天下的?

如果真的以为买一颗镜头就能走遍天下随便拍,那就是不懂摄影!一般老手都会知道器材是个无底洞 玩摄影的 有多少是一镜的? 在摄影里面、根本就没有极简一说,因为你如果要想玩好摄影、那是简单不起来的 别太天真了!




光影的光阴社


一般来说,只有残幅相机才有一镜走天涯的镜头,例如佳能的18-135毫米或者18-200毫米。

一般来说,使用残幅相机肯定不是商业摄影,大部分都只是摄影爱好者或者是记录一下旅游看到的画面而已,那么这种对照片细节和光学素质没有要求的图像,我觉得使用一个一镜走天涯的镜头没有任何的问题,会非常的便利。

毕竟拍摄的目的只是拍下,所以对画质就没有太高的要求了,当然像18-200毫米的镜头,它的光学素质肯定是很一般的,不过对于只是旅游记录的话,那也是足够了。

既然能用一个18-200毫米的镜头搞定全部焦段,为什么出门还要特意携带18-55,55-200或者其他的更多的镜头来达到这个焦段呢?再来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我觉得没有什么懂不懂的说法,谁都知道镜头越贵越好,镜头越多越好,但是既然只是为了拍下,那么一枚镜头能够解决的问题我们就不需要去带多枚镜头了,当然我还是建议携带一枚佳能的小痰盂全画幅镜头,50毫米1.8的镜头售价只要600元,安装在残幅相机上之后将会变成80毫米,依然是拍摄人像的绝佳焦段


光学法则


现在越来越觉得,一个大底的卡片机真的好用,这次带家人出门,大部分时候用gopro和手机+稳定器记录视频,偶尔用gopro拍了几张记录的照片,剩下的全家福之类的都是用卡片机拍的,单反在包里一直没掏出来。

并不是我不喜欢用单反拍照,相反,用过朋友的微单之后, 更喜欢单反的操作手感。我平时用的最多的是50mm定焦头,偶尔用35mm的,变焦头极少用……

对于希望一镜走天下的同志们来说,大底的卡片机可能更好用,真的!有一镜走天下想法的同志,可能追求上没有那么极致,大部分场景下都是记录用,也没指望出什么作品,这种情况下,大底的卡片机完全能满足需求,而且使用上更加便利,能带来更多的愉悦感。当然,如果真的想出作品的同志,是不太可能有一镜走天下的想法。

我的主业有这次出去的vlog,勉强算是vlog吧,随手记录的一些片段,各位有时间可以帮我看看,欢迎指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