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頭暈耳鳴要警惕5類疾病“潛伏”

  頭暈耳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小毛病,正因為如此,常常容易被忽視。頭暈耳鳴雖是常見的小病,卻可能是耳部疾病、神經及精神疾病、藥物影響、血壓過高或過低、噪音、脖頸疾病等原因引起的。因此,我們要提高對頭暈耳鳴的重視,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頭暈耳鳴要警惕5類疾病“潛伏”


  頭暈耳鳴提示的疾病有哪些?

  1.耳部疾病:有些耳鳴可能會因為耳內進入異物,或者產生炎症發生腫脹,導致耳鳴發生。耳道炎症引發的耳朵內部充血、穿孔、中耳感染等症狀都可能會引發耳部程度不一的嗡鳴聲。

  2.神經及精神疾病:人體腦部的中樞神經的病變,如腫瘤、腦血管的病變不僅會導致腦部問題,還會進一步引發聽覺皮層的病變與感染,最終會引起耳鳴。同時,精神因素也會引起耳鳴,當人長期處於焦慮不安、猶豫等強烈的消極情況,特別是神經衰弱的患者,通常也會出現耳鳴。而耳鳴會進一步引發頭痛、暈眩、失眠多夢的現象,進一步導致消極情緒對患者精神的干擾,形成惡性循環。

  3.藥物中毒或血壓過高過低:藥物中毒性耳鳴通常是人體在某些藥物治療後,化學成分對人的聽覺神經及前庭神經產生了毒害作用,不僅引起耳鳴,還進一步造成聽力下降的症狀。比如慶大黴素鏈黴素、卡那黴素等都對聽覺神經有一定傷害。另外,血壓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對大腦產生影響造成頭暈耳鳴。

  4.噪音傷害:長期處於噪音環境或者突然遭受短暫超強噪音,會讓人的耳腔出現嗡鳴聲,伴隨著眩暈,這類情況是傷害聽力的“利劍”,影響聽覺神經,嚴重還會引發幻聽和神經衰弱的現象。

  5.脖頸疾病:頸部疾病容易使頸部動脈受到壓迫,被壓迫的一邊很可能就會出現耳鳴、頭暈的症狀,並且症狀持續的時間較長,隨著病情加深,耳鳴的症狀也會加深。

  耳鳴不治變耳聾?

  俗話常說“久鳴必聾”,調查顯示:55%的耳鳴病人都擔心耳朵變聾!中醫認為“聾為鳴之漸,鳴為聾之始”,明確指出耳鳴導致聽力下降甚至耳聾!現代醫學研究證實:80%以上的耳鳴患者伴有聽力下降,雖然少數患者表示沒有聽力下降,但是經過高頻測聽還是發現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這就說明:一旦耳鳴,就意味聽力就會下降!進一步的研究證實:長年累月的耳鳴,使聽覺系統長期處在高強度的工作狀態,久而久之,聽力就會出現聽力疲勞,發生退行性的損傷,導致聽力下降!所以,一定要儘快儘早治好耳鳴,防止出現聽力下降,甚至耳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