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认为《寄生虫》和《我不是药神》哪部水平高?

长弓隼


《我不是药神》,徐峥导演饰演的角色是程勇,原型是陆勇。他把程勇和陆勇这个人物演得淋漓精致,剧情也是跌波起伏,充满悲伤和愤怒,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为当代医疗事业去到了决定性的推进作用。

《寄生虫》,奉俊昊导演作品,结合了社会批判的元素,其中不乏看到拜金主义,当时,奉俊昊导演就表态,演绎社会两极分化和不平等的方式,是一种悲伤的喜剧。

两部电影都排出了当时的现实、人性,说谁拍的水平高,很难分辨。在不同时期,或者国度,社会的两极分化总是那么明显,难妄下定论。






欲等风来


《我不是药神》和《寄生虫》比起来显然不是一个量级,一个没走出国门,另一个获得了韩国首个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和奥斯卡电影节四项大奖的肯定,虽然说现在电影节越来越商业化了,但是戛纳电影节的评判标准是公认反商业化的,可以说是目前含金量最高的电影节,而而寄生虫获得奥斯卡奖一下不只是一个最佳外语片奖,还把年度最佳影片收入囊中,这个奖项能颁给外国影片,电影质量绝对是过硬的。


《我不是药神》这个电影完成度还是很高的,剧情也很连贯,监制徐峥出了不少力,但这部电影之所以在中国反响那么大,甚至人人都讨论,是因为这是一个典型的真实中国故事,是咱们特有的社会现象,它反映了国内在某一段时间某一种人群吃不起药,因为贫穷在生死间挣扎的故事,这部电影仅仅是讲一个故事吗?不是的,这部电影就是一个人性的考验,我们一直宣扬要坚决打击盗版,因为盗版是偷窃,是错误的价值观,但是在生死面前,我们应该坚持这个原则吗?难道这个原则比生命还重要吗?这就是一个巨大的矛盾点。

在法律层面上,我们是一定要保护正版药的,不管他多贵,不管它的价格已经高到会让多少在生死之间挣扎的人失去机会,因为我们不这样的话。那些制药公司怎么生存?一件专利的保质期可能只有15年,通常研发就八年十年,再走一个申请专利的流程一年,真正能让制药公司活下去的,可能就三五年的时间,如果我们不保护他们的利益的话,没有公司愿意研究新药,谁来保护我们未来的的安全呢?

是因为这个讨论度,才会让《我不是药神》这么火爆,导演文牧野把这个故事已经讲清楚了,但是电影的艺术性,不是只让观众看懂就行,这只是基本条件而已,电影节评论电影的方向,是从舞美,镜头,拍摄手法,甚至从演员导演这些方面进行的一个综合性评判,《寄生虫》这部电影,从视觉效果来讲很写实,穷人家潮湿的地下室,和富人家亮丽堂皇的别墅,脏水涌进进地下室,厕所里喷出污秽物,我甚至怀疑是不是真的脏东西,可能是因为导演奉俊昊有社会学专业背景,有点像叙事纪录片的风格。



从故事背后的传达意义来讲,这是一个比《我不是药神》更富争议性的一个话题,就是贫富差距,当穷人和富人,这两种不可能交集的人在一起生活以后,穷人的习性就慢慢凸显出来了,穷人并没有意识到富人面前的笑,隐藏了多少蔑视和轻贱,富人一直说穷人身上有种奇怪的味道,穷人以为是身上的味道,但其实是下里巴人的味道,是贫穷的味道。
两部电影其实各有所长,都保持了完整的叙事和剧情,以及背后传达的意义,我觉得《寄生虫》拍得更好一些,至少情绪上,更能让我感同身受。


炭烧的菠萝


首先说一下《寄生虫》这部电影,它的优点盖过了缺点,抛开故事逻辑的那些不合理性,这是一部难得的反映社会现实的好电影。

我们来看看它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韩国首尔的地下室,住着贫困潦倒的一家人,爸爸基泽、妈妈忠淑、哥哥基宇和妹妹基婷,地下室潮湿发霉,蟑螂成群…

这家人没有一个人有正式工作,只是偶尔打打散工赚些外快,不过,因为老同学的推荐,哥哥基宇得到了一个给富家女儿当家教的机会。

于是,有些美术功底和天赋的妹妹帮考了多年都没考上大学的哥哥伪造了名牌大学证书,哥哥基宇顺利的通过面试成为富人家里的家教。

一家人为哥哥的成功感到高兴,但是他们并不满足于此,他们想尽办法,用尽手段,先后将妹妹,爸爸,妈妈拉了进来服务于这个富人家庭。

但是,谁都没有想到,一系列意外的突发事件,让这个贫困的家庭和这个富有的家庭,同时都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

很多人认为,影片反映的是贫富差距,阶级固化,但我认为,影片真正想表达的是:富人虚伪,穷人互害,这是人的本质,也是当今的社会现实。

表面上,富人对穷人一家都很尊重,但是内心里,他们是看不起穷人的,他们非常讨厌穷人的越线,同时也非常嫌弃穷人的味道。

影片里,朴社长不止一次的说出越线这个词,他认为基泽作为自己的司机,做好该做的工作就行了,不该说的话别说,否则就是越线了。

其实人与人之间都是有界限的,不管身份平不平等的人都有,只不过朴社长嘴里的越线,多少都带些富人对穷人的歧视。

什么是穷人的味道呢?用朴社长的话说,那就是地铁的味道,对于基泽一家来说,那就是长期住在地下室而附于身体的异味。

这种由生活习惯形成的味道,如影随形,不是洗个澡、换身衣服就能掩盖的,所以朴社长闻到了,朴太太闻到了,小儿子更是在一家四口身上都闻到了。

虽然朴社长夫妇选择了隐忍,但骨子里的那种厌恶和反感,还是让金基泽一家看在了眼中,并如同钢针一般,深深地刺进了他们的内心深处。

这就是富人的虚伪,他们表面上尊重社会低层,同情穷人,但内心却有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骨子里看不起穷人,这样的富人韩国有,中国也有。

说到这里再来看一下《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

网络上各种关于该剧所反映的现实问题的讨论也是十分火热,但是通过该剧所体现出的一个社会现象以及带给我们的警示确实值得我们每个人反思的。

该影片讲述了一个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贩从印度带回了天价药的仿制药“印度格列宁”,并私自贩卖,引起警方调查。从自私走向无私,为病人的生存权而抗争,最终被抓,赢得了尊严,多位角色的命运也因为“药”这一元素串联,演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草根众生相。

而该剧的导向正是由白血病这个群体带来的,正是由于社会上一大批白血病人没钱治病,才会助燃这位私自贩卖药品的商贩的成功。正是因为穷,无法支付国内昂贵的药费,才导致了那么多悲剧的发生。贫穷是一种病,这种病不是不可治愈的,但越是贫穷的人确连自己生病了都舍不得去看医生,越是想要保护自己的财产,却越是失去的多。

不得不说《我不是药神》以出色的题材,探讨了种种现实中的矛盾与困境:病人的生存困境,药贩子的道德困境,警察的法律困境,医药公司的商业困境。刻画困境的同时,更让人思考困境。但是影片所反映的许多社会问题也是需要我们引起注意和值得我们反思的。

总结这两部电影所要表达的水平都是各有所长,各自都有要表达的社会问题,都是不错的电影。




黑糊糊影视


《寄生虫》讲述了一家四口住在简陋的地下室,过着拥挤的生活,手机停机WiFi断网,一家人靠唯一的收入给披萨店折纸盒维持生计,稍微好一点的生活都没有,生活一团乱。儿子基宇的到一个家教工作,逐步利用计划、假的信息把妹妹、妈妈、爸爸三人受聘于自己家教的富豪家,为了保住饭碗用尽手段,没法子穷怕了。故事中提到富豪两次提到“刺鼻的味道”成为本剧杀人的引线,其实这种味道就是贫穷的味道,是上层社会对贫穷的鄙视,穷人就是穷人,那怕有着好的工作,但是身上的味道一直都在,这就是贫富差距的味道。

《我不是药神》讲述了印度神油店老板程勇店里没生意,老父病危,手术费筹不齐,交不起房租。一日,店里来了一个白血病患者,求他从印度带回一批仿制的特效药,好让买不起天价正版药的患者保住一线生机。百般不愿却走投无路的程勇,意外因此一夕翻身,平价特效药救人无数,让他被病患封为“药神”,但随着利益而来的,是一场让他的生活以及贫穷病患性命都陷入危机的多方拉锯战 。它体现了现实中的问题:贫穷病人的生存、治疗、药物昂贵、犯法救人、警察的工作与人心等等都引人思考。

两剧的起因都是是因为穷,一个因为穷住着地下室,过着最廉价的生活,一个因为穷无法支付国内昂贵的药费。贫穷是一种病才导致了那么多悲剧的发生,但越是贫穷的人确连自己生病了都舍不得去看医生,越是想要保护自己的财产,却越是失去的多。两剧各有千秋都是一部好电影,体现贫富差距、穷活不易。


白色猫小喵


《寄生虫》和《我不是药神》都是很优秀的影视作品,而好的作品要来评价高低的话,本身是很难或者说很主观的,就像当年的《阿甘正传》和《肖申克的救赎》,到今天为止,人们还在为谁是当年最佳电影而争论不休。我想这些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这里我来表达一下,我对这两部电影的看法。

都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我将从电影剧本,演员表现,电影格局内含三个方面来阐述一下我个人的看法,大家有什么观点也可以拿来多讨论,毕竟现在是言语自由的时代嘛!


一个电影的好坏,剧本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甚至可以说能决定生死。如今电影行业每年那么多烂片,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剧情狗血,剧本没有去推敲。而这两部电影在剧本的设置上都是下了苦功夫的。连每一个人物的台词,都是那么鲜明,那么有特殊意味。

《我不是药神》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这样的人生事迹本就传奇,有原型的帮衬,让故事情节顺畅饱满,人物鲜明,带入感很强烈。有种根正苗红,传统正派的感觉。而《寄生虫》不同,它走的是剑走偏锋,灵光乍现的路子。仿佛故事很架空荒诞,却又好像就是我们社会的样子,每一句台词和情节的设置,看似鬼魅无理,却发现人性就是如此。看的每一个人压抑彷徨,却无力动弹,完全像一个艺术作品,所以奥斯卡也把“最佳原创剧本”这个奖给了它也是有道理的。故此,在电影剧本这一环节,我个人感觉《寄生虫》更胜一筹。

接下来讨论一下我对这两部电影的演员表现的看法,首先是《寄生虫》的演员们,宋康昊,李善均,赵汝贞,崔宇植等,韩国韩语的敬业和演技都是比较出众的(整体上而言),尤其像宋康昊这样的大神。在此片中,里面的演员发挥的都很好,不过个人感觉都是中规中矩的演绎,有突出亮点的地方不多。反观《我不是药神》这部片子,无论是从主演还是配角,闪光点满满,我甚至认为这部戏之所以这么成功,演员们的努力占据了很大作用,所以徐峥同志也如愿拿到了影帝。因此,在演员表现这个层面,我更倾向于《我不是药神》。

最后来说一下我对这两部片子格局内含上的看法,电影除了是一种商品以为,还是一种艺术作品,学影视专业的人都知道,电影是人类的第七艺术。既然是艺术品,那么就要有艺术价值,而这两部作品的社会反响都是很不错的,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两部电影都说的是社会问题,《我不是药神》反映的是我国现在艰难的就医买药问题,它反映的是一种极为强烈的社会短板现象,有极为强烈的警示作用。而《寄生虫》更像是反映阶级矛盾问题,无论是穷人阶级还是富人阶级,每一个人物都好像蒙上了宿命的面纱,无论怎么挣扎,好像都逃不过命运的束缚,这里面没有好人也没有坏人,有的只有人性最真实的一面。所以从电影格局内含上来说,我更喜欢《寄生虫》

综上所述,《寄生虫》三局两胜,在我个人心中,更好一些,不知大家的看法呢?


解影神叨


这个问题放在前两个月可能还有些选择性,现在的话没有选择,《寄生虫》先是获得金棕榈奖,在不久前《寄生虫》更是在奥斯卡金像奖中获得了最佳导演奖 最佳原创剧本奖和最佳国际影片奖,并且这也是第一部获得最佳国际影片奖的非英语片。

《我不是药神》虽然也是一部好片,写实的揭露了国内的一些不正当现象,这也是电影的一大突破。但不得不说《寄生虫》更优秀。和徐峥的电影作品相比奉俊昊的作品更有深度,在《寄生虫》之前就有《杀人回忆》《母亲》《雪国列车》《汉江怪物》等佳作。

为什么我们没有《寄生虫》这样的作品,在此之前我们还可以拿李安来说一下,现在连这块遮羞布都没了。其实中国电影的起步和发展比韩国还早还高,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就有《女神》《鱼光曲》《天涯歌女》《小城之春》等经典影片,也诞生了阮玲玉,蝴蝶,周璇等中国影史上的超级明星。为何在越来越发达的现在我们反而落后了,这不但值得中国电影人思考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

更多影视资讯敬请关注阳光影话








阳光影话


你认为《寄生虫》和《我不是药神》哪部水平高?下面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我认为《寄生虫》水平高

两部都是很棒的电影,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存在,完全击中要害——国情。先说下《寄生虫》,这部电影影响力巨大,使得韩国的法律都改了,并且拨款改善地下生活环境。在近100年来,这种电影屈指可数。《药神》在我们国内是很成功的,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我认为在题材层面上讲,《药神》比《寄生虫》略胜一筹,是我们国家的典型事件案例,真人真事改编。

但是如果要说其中哪一部的水平比较高的话,我认为是《寄生虫》,不为别的,就以为它获得了奥斯卡

奥斯卡是电影业最高荣誉的奖,得到了很多专业人士的认可。虽然《药神》在国内获得了很好的成绩,票房很高,口碑也极佳,但在获奖方面还是不及《寄生虫》。

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大家有什么不同的意见都可以在以下的评论区进行讨论,感谢阅读。


余生有洁


这两部电影所获得的回报(票房+奖项)都远超过影片本身的高度,回头想想当初《我不是药神》的热度和流量,《寄生虫》的区别无非是战场从中国转向了欧美。

这片子几个月前看的,当时就很有热度了,只是没想到现在借着奥斯卡之力更上巅峰。

韩国的这种社会政治题材的电影看多了,其实并不感到新鲜,甚至让人麻木,以至于会有种“有错就改,改了再犯”的荒谬感。是的,韩国会因为这些电影而改变什么么?些许吧。否则,他们也不会有这么多现实题材了。

至于为什么得到欧美甚至奥斯卡的青睐,大概是宣传做的好,这个题材西方也少见,甚至这个片子我看的感觉“人人都有罪,无论穷人还是富人”,这也比较符合西方人的宗教理念。

演员什么的就别吹了,就韩国人的男人大饼脸,女人整容脸,看多了别说老外就我一东方人都分不出来更记不住,在世界上能有什么知名度和地位。宋康昊我十几年前记得他是号称“韩国周润发”,当然是地位而不是长相,可发哥怎么也去好莱坞溜达了一圈,宋康昊是没可能了。

韩国电影好比快餐,吃的爽快,过段时间就忘了味道,再吃,又觉得不错;

中国电影好比国宴,工序繁琐,有高端大气上档次也有家常便饭接地气,有人看的上,有人嫌弃,偶尔做出个满汉全席,你就是不懂

也得夸两句;


大唐混混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这两部电影社会现实题材拍商业类型片,《我不是药神》对我们国家而言,这样的电影多一部是一部,真的很难得,是部时至今日终于拍出来的国产“高分韩国电影”,拿现实题材拍商业类型片,从豆瓣评分上,高出《寄生虫》一点点,从制作上韩国针对这类型的电影还是把握得当,细节引导,这种人与人之间畸形的对抗与社会发展和生存制度息息相关,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像一个牢笼一般,切切实实存在,将我们每一个人都禁锢其中,除了坐看悲剧发生,我们其实什么也做不了,甚至连思考也抓不到头绪,终究会陷入迷惘之中。奉俊昊的努力和创意也向世界证明,类型片确实可以做的好看和艺术性并存,这是韩国电影最为重要的贡献。

《我不是药神》站在国产的角度去看这不电影,这次真的突破的很多,药厂没有错;药企员工也没有错;程勇代购是为了救父亲,为了让更多的人吃的起药,程勇也没有错;警察要维稳,要坚守程序正义,警察也没错,警察要是真的敢带头支持盗版,那才是徇私枉法。其他病人更简单更可怜,就只是为了少花点钱,能多活几天。明明每个人都没错,每个人都只是为了活下去,却不得不在一起斗智斗勇,甚至你死我活,你看,命运和现实是血淋淋的,它们才是最大的反派一。

如果非要让我觉得哪部水平高,我支持国产电影《我不是药神》




发哥陪你看电影


《寄生虫》和《我不是药神》都是讲述穷人的遭遇。

《寄生虫》是贫穷的一家四口挤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他们都没有工作,正天过着吃了这顿没有下顿的日子,在一次机缘巧合基宇进入了朴社长家,给社长女儿补课。而且还很快的成为一对恋人,接下来这一家穷人和朴社长这家富人就开始了纠葛。

《我不是药神》一位不速之客的意外到访,打破了神油店老板程勇的平凡人生,他从一个交不起房租的小生意人,一下子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的独家代理商。赚了好多钱,生活剧烈变化,被病友们称为“药神”的称号。只想赚一些钱没有理想的他留住孩子的抚养权,开好自己的神油店仅此而已。而他却进入到白血病人这个群体后,他的蜕变和成长是惊人的,即使为此陷入牢狱,也要尽自己地所能救助每一个病人。一直觉得自己在做好事的陆勇,2013年竟因涉嫌贩卖“假药”,被警方带走。

《寄生虫》和《我不是药神》我认为,还是《我不是药神》贴和我们的生活,我觉得我不是药神水平高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