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很多人不能原谅亲人的过错,却能轻易原谅同事或陌生人?

游在海中的鱼


因为亲人曾付出真情,一旦背弃很伤心。

朋友之间有距离,没有付出就无谓伤害。

回答完毕。


风风285750272


那是发生在2001年左右,那时也就13岁左右,我和堂弟(叔叔家儿子)正月初十去一姑妈家拜年的事。那时候条件不好,农村还不普及摩托车更不用说汽车了,过年走亲戚全靠走路,离姑妈家太远了,有20多里路,以往都是堂兄弟姐妹一起结伴而去的。那一年我和堂弟由于其他原因就没去。爸妈说正月初十开学了,报完道直接去好了。从学校过去只要10里路左右。(姑妈是和我爸共一个爷爷的,我家族女儿特别少,父母兄弟姐妹关系都比较好)

报完道,堂弟和我带着拜年的东西就走着过去了。我们在路上走了1个多小时才到姑妈家,大概12点半的样子。姑妈家没人,她隔壁邻居说姑妈和姑父在前面人家帮忙,我和堂弟就找过去。姑父在那家房子外面,我和弟弟就过去喊姑父。当时姑父还没认出我们两个人来,也不记得我们两个是谁?当时我的那个心都拔凉拔凉的,姑妈一会也出来了留我,叫我们在那家帮忙的人家吃饭。这个样子我们哪里吃得下啊。放下东西,拔腿就走了。

这件事发生了19年了。从那以后我好多年都没去过姑妈家了,心里总是隐隐作痛。2018年春节是我最近去的一次。

原因是:亲人间的感情,往往你把对方看得很重,别人不把你当回事时,心里会十分心痛。

当我自己结婚后,也就看淡了,也就原谅姑父和姑妈。


南漂的云在杭州


几乎所有的人面对自己的亲人时候相信脾气性格都会毫无保留的展现给对方!朋友不同,朋友只是脾气相投才会走得近,并且是单纯的友谊,不用一天24小时在一起!所以有的地方是有保留的!为什么不能原谅亲人,自身来讲,从小失去母亲在亲戚家长大,自己的唯一哥哥参加妹妹婚礼一分钱不拿,没有告诉理由但我知道他身上带的钱至于为什么不给我不得而知!我当时也没去在意,不给就不给吧,但是事后我需要他帮助我办理一件事他却在电话里把我臭骂一顿,说我到处臭败他!(我们一南一北不在一个城市,长途电话也不很方便)我TM当时就很懵圈,自己的哥哥我去和谁说这事,不给我礼钱我都觉得很丢脸,我有病吗再去告诉张三李四?气得我直接挂掉电话!所以事情已经过去20年了,他也快奔50了,有一次在亲戚家碰见了,我自己也很犟看见了他一次我也没搭理他!我能为了可怜的狗狗流泪、也能给一些不相干患重病的陌生人捐款,也会怜惜那些坐公交站立没有座位的大爷大妈们!但时至今日我为何不能原谅他,或许他对我缺少一个合理的解释!因为我自认为我应该和他是此生最亲近的人,他参加工作早,赚钱也可以,我那时候正上初中,他从来也没有像别人的哥哥那样给我买一支钢笔和笔记本!他结婚也早我还给他的媳妇一点钱,90年代几十元钱也不少了,我刚毕业赚的不多!后期我每年给他邮寄干海鲜,我一毛钱东西也没看见!所以在我人生大事上这样对我我内心无法释怀!他不靠近我我是不会主动去找他!在别人眼里这也许都不算啥,但给我内心深处的伤害是无法言喻的!或许只能说亲人也是有缘无份的!



面朝大海传说中


源于成年人对亲人一直以来的依赖吧,所以期待太高。

记得有一个小孩差不多2岁的的时候,妈妈没看好,孩子被开水烫了。后来大人会把这件事一直记得警醒自己,但是孩子自记事起,却从来没有记恨妈妈。

我们成年人要像一个孩子一样忘却伤痛,放下过去,信任我们的亲人。

如果有亲人伤害了你,那么他肯定有不得已的苦衷,请放下,相信他,朝前望,向前……





椒庄花园的宽宏大量


1、为什么我们能原谅一个陌生人的过失,却对身边的人犯下的小过错却耿耿于怀?

女作家亦舒曾经说过:“人们日常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把最差劲的脾气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给了最亲近的人或朋友,而对陌生人却很客气,对亲密的人太苛刻,把这个坏习惯改过来,天下太平”。

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可是又都不理解,又都在犯错。

明明是自己生活中一起的亲人、同事,有时却因为有一点点小过错就耿耿于怀,不能忘却,可是对陌生人却是非常客气,要求很低,陌生人犯错,有对不起我们的地方也很宽容的过去就算了。

许多人可能从来不想这个问题,有些人想过可是还是不明白。因为陌生人相对于亲密的人,接触的时间少,接触的浅,有些事情,你可以忍耐,可以妥协,毕竟陌生人不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所以客气也只是表明功夫,所以和稀泥就可以,大家一团和气。但是亲密人,是你生活中重要的人,有些事情,不能简单了事,要认真对待,同时也可以毫无顾忌的宣泄,所以对抗的场面较多,所以对亲密的人,在长期的接触过程中,你不会一直忍耐,一直妥协。

所谓对同事、亲人,乃至身边的人苛刻,不过是自我要求和标准的一种表达方式,希望别人达到你的要求或者标准。因为你可能对每天见几小时的人,表现出好脾气,但是你不可能对一个人,十多年都是好脾气。其实一个人要想生活的快乐,就是不要对身边的人,尤其是亲人、朋友、同事过于苛刻,总是以完美去要求别人,如果这样你会发现你身边没有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了,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尽量换个角度思考,别人如果也同样要求你,你合格吗?所以,善待身边的人,原谅他们的小错,同时试着改变一下自我的习性,对亲近的人更宽容一些,这样大家所处的氛围就会和睦,工作的氛围也就更加和谐了。

2、为什么对陌生人的一点点帮助都铭记在心,却对家人的好和公司的福利却感觉不到?


我想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触,当你身处窘境,孤立无援时,陌生人的一个善意的帮助,可能会让你一辈子都不能忘却,但对自己习以为常的关心和帮助却没有太多的感触。

每个人都会说“家是幸福的港湾”,因为家里有爱你的亲人,尤其是父母对我们的爱,更是毫无索取,不计回报的一种付出,但我们自身却没有太多的感触。

因为父母的爱存在于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往往不是那么明显,而且和父母朝朝暮暮相处在一起,时间会让我们养成一种习惯,已然觉得这一切都是应该的,就好比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我们来说这个已经是一种习惯了,已经不再是父母给予的爱了,所以慢慢的就忘却了父母的爱与关怀!如同在公司中一样,我们每天上着班,努力的工作着,公司每月发着工资和福利,我们也会觉得这是个人应该所得的,所以没有太多感恩的心。

对父母,我们或许还有道德和传统的约束,会或多或少的给予关心和孝顺,但对公司我们很多人并没有形成一种“家”的归属感,这是我们需要尽快改变的,

任何一个公司,他都不会欢迎一个不知感恩的员工,作为员工,从到公司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要有心存感恩的心。因为公司为我们提供了工作、学习、生活和展示自己的舞台,没有公司给我们展示的今天,就不会有我们美好的明天;作为员工一定要学会报答和奉献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信念,是一种情怀,同时也是人生的一种使命。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兴衰,靠的是每一位员工高度的执行力、忠诚度和真诚的感恩情怀。记得看过《致加西亚的一封信》这本书,书中所推崇的关于敬业、忠诚、勤奋的思想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书中告诉人们:一个人真正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的种种指导,而是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就像罗文把信送给加西亚一样,所以我们对待公司,就要像罗文一样敬业、忠诚、勤奋,同时最重要的是要感怀一颗感恩的心,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我们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回报。


荐l读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先打个比方。比如说,甲乙丙三人去沙漠旅游,去之前每人带一壶水,行走没多远,丙的水壶就洒没了,甲于是分给丙半壶水。

后来,甲的水喝没了,乙丙还有水,但前路还远,不知道何时才能见到水源,有水的人也许就能走出沙漠,于是渴急眼了,甲就向乙和丙要水喝,可乙和丙都不给甲水喝。

这个时候的甲,一定是既恨乙又恨丙,但恨丙的程度一定大于恨乙的程度,原因很简单,因为丙的水是甲给的!

为了更好的回答上面的问题,我再说个真事,想必就能将上面的问题回答清楚了。

我姨家有我一个表兄和三个表姐,表兄是老大,下面依次三个妹妹。我姨夫姨妈都是农村教师,一辈子认识的最大官儿就是学校校长。

表兄高中毕业后通过考试进了银行工作,三个妹妹也没有一个考上学,于是,身为长子长兄的我表兄,通过自己结交的关系,给三个妹妹都找到了工作,有的是进了表兄工作的银行,先临时工,后合同工,有的是进了当时最吃香的供销系统。

不仅如此,表兄还承担起了给三个妹妹找婆家的任务,最后兄妹四人都在县城安了家,彼此互相照顾,生活也都不错。

等我姨夫和姨妈都退休后,也搬到了城里,和我表兄家住在一起。我表兄脾气不好,我姨夫脾气也不咋地,父子俩有时会闹小矛盾。

后来终于发生了一次大矛盾,气得我姨夫和姨妈就搬到了老闺女家。自从去了老闺女家,三个妹妹便不再搭理我表兄,当然是恨我表兄不孝顺。

这下可把我表兄的肺都气炸了,恨他三个妹妹恨得牙根直痒痒,管三个妹妹统统都叫“白眼狼”。虽经好几拨儿人,好多次说合,但事情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表兄就是咬定“白眼狼不放松”,并扬言,等到他老去的那一天,也不许自己的儿子叫他的妹妹们来。

所以,人们之所以不能原谅亲人的错,皆因为自己对亲人有过付出。而同事或陌生人,因为没有付出过,伤害反倒显得不那么重。


暖玉


因为亲人和你之间是互相了解的。他明明知道你要求他怎么做这件事,而他还要有意去违反你的做法,这种行为是让人很恼怒的,以此就很难被获得原谅;即使是原谅你了,以后有什么事情也不会再去找你了;然而陌生人就不一样了,毕竟你们之间是不熟的,所谓“不知者无罪”,就没必要去兴师问罪了;其实不论是陌生人、同事,还是自己的亲人;他们做错了事情,都应该原谅他们;互相的斗气,只会让你和他之间产生更多的仇恨;毕竟事已至此,那就既来之,则安之。

我毕业的时候,在刚出社会时认识了一个朋友;她人很客气,也很友善;每次见他都是乐呵呵的;起初跟她只是吃过一两次饭,到也不是很熟。后来由于住的都不是很远,就经常约着一起去聚个餐、逛个街的,慢慢就熟络了。那时候在外面工作,到了年底都会回老家过春节。我每次提前买好回家的火车票。有时聊天问她什么时候回去,她总是说不是很确定回不回去过年,每次也支支吾吾地搪塞我;我也是很纳闷的,回家过年也不是什么很敏感的话题,我这个朋友她年终都有很多假期的,完全有充足的时间回去过春节。后面有一次我和她喝了一点啤酒,她才跟我提起他家里的事情。她读书的时候,考上了二本,但也没有上大学。原因是当时家里比较贫穷,父亲不想去借外债,供他读大学。家里的亲戚们都很支持他上大学,也都愿意一起来帮她凑上大学的费用,可是她的父亲硬是不让,她父亲典型地重男轻女思想;说她是女孩子,读了大学也没什么用,早晚都要嫁人的,读大学就是浪费他的钱。后来她一气之下就离开了家,一直在外地发展,也没有再跟父亲联系过。今年已经是第五年了。五年都没有回过老家。他妈妈总是给她打电话要她回去过年,她自己还一直怨恨父亲当时不让她上大学的事情,就从来没有回去过年过。我当时也劝过他,但是她根本听不进去。他父亲也是一个很执拗的人,也从来没有跟她主动打过电话;有时她妈妈打电话过来,他父亲就在旁边,也从来不跟她说句话。导致她现在怨恨更深。她还跟我讲过赌气的话。说如果她父亲死掉了,她都不会回去奔丧。

我听到真的是很寒心的,毕竟那可是她自己的亲生父亲啊!也养育了她快二十年了,怎么会狠得下这个心啊!我甚至也想不通的是她亲生父亲为什么就不主动跟她打个电话呢!父女之间就这样隔着一层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往往至亲的人是你被你伤得最深的人。有些话一旦明白过来就已经后悔莫及了。不要等到无法挽回时,再去弥补。那时的弥补已是枉然。生活中,多一些包容,自己少些怨恨;就算不为别人好,至少也让自己过得舒坦些吧。


曾媚真媚


中国人际交往都有一条线,线内亲人,线外是别人。

别人的错误,人品,资质,荣辱,他的一切等等,毕竟他自己和他的家庭耻辱都是他们的事,与自己无关,多一事不少一事。 让别人去规范吧!这些老理儿,国民自然心知。 息事宁人是平息争端的不二法则。 大家都很忙呢。 因为是谁也不愿自寻烦恼原谅他人的错误是及时的,彻底的,好像切断了后患,扭头改变了自己的前进方向,不用担心。

家人的过错与自己息息相关,简直就是自己的事,他们犯错了是一家人的耻辱,是一个家族的污点,儿女犯错,是父母失教,夫妻一方犯错,是自己的另一半身体染污,责无旁贷,怎能不管,一管就来气,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愤其不听不改。家人,知根知底,脾气秉性,肢体肌肤,思想动态,小心思,都了然于胸,瞒不了家人,如此犯错,即是明知故犯,即是伤害了家人亲属的心、伤人心的是能轻易原谅吗?况且受伤害的一方还不允许多发泄一下不满、愤懑吗?只有将这些不良的情绪散尽,才能是较彻底的原谅。如果做了出格的对不起家人的事,认错悔过了也在受害的家人心中烙下污点,家人会将此行为视为背叛!怎可能轻而易举的就选择原谅呢?

宽容是美德,宽容是有限度的,宽容的人教导错误的人,特别是与自己的家庭,因为他们的行为,脸上闪烁着光芒,心痛,宽容永远抹去不了心痛,别人可以原谅,亲人、亲戚都不能原谅。

所以每个人要对得起亲人,对他们要宽容,对亲人好一些!


堂博浒会画画


我们不原谅是因为我们相信亲人之所以是亲人,是不会伤害我们,亲人的身上有我们的信任和希冀,我们对亲人的所作所为有着更多的幻想,亲人加注在我们的伤害会成倍的扩大,我们对陌生人却不会抱如此大的期望。所以,我们能轻易地原谅陌生人,却不会原谅亲人。

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对亲人有所希望呢,过年的红包亲人可能会发的更多,礼品会有更有价值。亲人会对我们嘘寒问暖,亲人会更关心我们,我们逐渐明白亲疏有别,我们知道亲人对我们好,愿意帮助我们是因为我们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所以我们对亲人有着本能的相信,我们相信他们会与我们风雨同舟,我们相信他们是一切为了我们好,我们很相信他们不会伤害我们。我们无限的扩大了这种信任,如果亲人有了过错,我们会难以承受,我们无法面对这种痛苦,面对亲情的辜负我们不会轻易原谅。

陌生人我们从心底里有所戒备,即使对方有所过错,我们能原谅,我们对陌生人是宽容的,陌生人对我们的行为我们是没有任何要求的,我们遵守着我们严格的界限感,不过分期待,也不过分要求,保持合理有限度,我们能心平气和面对彼此的不过错。

亲人的过错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所以久久不能原谅,陌生人的过错在我们可预见的,所以我们能轻易原谅。


deer1998


这个问题外延太广了,简单回答还真不好说清,长篇大论,还怕您懒得看,现在咱分解一下:

1、过错:也是一个外延很大的概念,权且把其限制在不触动法律底线,不触及道德底线的范围之内,那么,家人和外人(同事或陌生人,以后统称外人)犯了同等过错,往往很多人对外人原谅了,可对家人耿耿于怀,不能释然,不可饶恕。那是为什么呢?

原因:

a 、外人,他的过错,他的为人,他的素质,荣辱,他的一切等等,毕竟是他自己或他家人的,丢人现眼了也是他们的事,如果他犯的错只是扰乱了公共秩序,并未直接针对了自己,比如在公共场合吸烟,大多数的人选择容忍,对于这些犯错的人,往往原谅,因为他们会想,不关自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让别人规范去吧!虽然自己也被动吸烟,极度不舒服,思想动了动,心里谴责了几下,骂了两声没素质,权衡利弊后都选择了原谅。为别人犯错把无辜的自己牵扯进去,不值。如果外人直接侵犯了自己的利益,当然还是据理力争的,但当对方认识错了,道歉了,通常都容忍原谅,鲜有得理不饶人的将事态扩大,给个台阶就下,识时务者为俊杰,得饶人处且饶人,这些老理儿,国人自然了然于心。息事宁人是平复纷争的不二法则。大家都忙着呢,谁有时间纠结那些边角料的琐碎?所以原谅外人的过错来的及时,彻底,如同切割了后患,扭头各自行前路,了无牵挂。

b 、家人,他们的过错与自己息息相关,简直就是自己的事,他们犯错了是一家人的耻辱,是一个家族的污点,儿女犯错,是父母失教,夫妻一方犯错,是自己的另一半身体染污,责无旁贷,怎能不管,一管就来气,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愤其不听不改。家人,知根知底,脾气秉性,肢体肌肤,思想动态,小心思,暗打算,都了然于胸,瞒不了家人,如此犯错,即是明知故犯,即是伤害了家人亲属的心、真诚的感情,伤人心的是能轻易原谅吗?况且受伤害的一方还不允许多发泄一下不满、愤懑吗?只有将这些不良的情绪散尽,才能是较彻底的原谅。再比如在室内吸烟,家人会认为是不顾及亲人健康,不尊重家人劳动的极度自私的表现,反复说了不改,一犯再犯,真的该打,口头上的认错,行动上没改正不可原谅!家人需要相互理解,心相通,意相投,同心同德,绝无二心。如果做了出格的对不起家人的事,认错悔过了也在受害的家人心中烙下污点,家人会将此行为视为背叛!怎能轻而易举的就选择原谅背叛?

2、原谅,宽容是美德,原谅人的人都大度宽容,原谅有界限,再宽容的人,大是大非面前,对于屡教不改的人,特别是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亲人,因为他们的作为而脸面无光,心受煎熬,原谅永远抹不去心里的隐痛,所谓爱之深恨之切,面对过错,真的是太多的人对亲人比对外人要狠一点。外人可以原谅,亲人,致亲之人不可原谅。

所以每个人要对得起亲人,别对他们犯错,对亲人好些。不然他们不给原谅你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