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疫情過後,這些員工很可能會被炒掉

疫情過後,這些員工很可能會被炒掉

作者 | 就就
來源 | 精進的就就

01越是關鍵時刻,越是要考察人才

年前,我們早就提前安排好了春節期間的工作。

結果疫情來勢洶洶,人心惶惶,整個春節期間,我不得不重新佈置工作任務。

嘿,我每天為工作焦頭爛額到凌晨一兩點,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香,團隊裡的夥伴們自從跑出來搶完紅包後,就再也沒有露面了。

關鍵時刻,一個人都沒有,我不得不親自操盤所有事情,累得我可夠嗆的。

好不容易等到10號線上辦公,我尋思著,這回總算可以睡個好覺了。

結果有個傢伙白天去浪,晚上才開始趕工作,總是晚上12點多才發第二天的資料給我,還經常出錯,甚至一個項目裡出現了十幾個顯著錯誤。

我不得不耐著性子指導著她更正,結果她不情不願地更正,硬生生拖到凌晨2點才交。

我還刷到她的朋友圈,估計是忘記屏蔽我了:

“害,你們延遲復工,可以帶薪休假,而我們竟然還有工作...還要被領導找茬...公司太難伺候了...”

看到這條朋友圈我哭笑不得。

以前的我,要是自己犯錯領導找茬,我的確也會吐槽幾句。

但是現在,當我所處的位置不一樣的時候,我看待問題的角度就不一樣了:

我們在家辦公,薪資照發,應該在其位謀其職,把屬於自己的事情做好。

疫情過後,這些員工很可能會被炒掉

事實上,這個小夥伴年前的表現特別好,我本打算年後給她升職加薪的。

但經過這次事件後,我得考慮一下。

因為越是關鍵時刻,就越需要有責任心的人來維持正常運轉,越能考察人才。

事實上,正是小夥伴這種用“打工者思維”來思考問題,導致了她的晉升之路受阻。

在職場上,用“打工者思維”思考問題,是很多人的通病。

02如果想晉升,一定要避免“打工者思維”

前幾天有個師妹跟我吐槽公司:“公司這個萬惡的資本主義,給我6千的工資,讓我幹著1萬的活,分明就是想把我的價值榨乾。”

在職場上,很多人都會有師妹這種想法:

“我為了領導做了這麼多,什麼也沒得到,好像在給領導幹活一樣。”

“就拿這點錢,我憑什麼要好好幹?”

“給我多少錢就幹多少活,多幹一點就很吃虧。”

這種想法在管理學上被稱為典型的“打工者思維”:

慣性抱怨公司,持續性拖延工作,總是用過程導向定義結果,渴望想要成為人生贏家,卻又不肯為之努力提升能力,跳出圈子。

我覺得這種想法,是真的有毒。

他們竟然認為自己工作,是為了領導和老闆,而不是為了自己。

工作的本質,難道不是你完成工作後學會的技能,成為你自己人生的財富嗎?

你不蠢,公司也不傻。

如果你的能力價值只價值6k,公司憑什麼給你1萬?

再者,你並不是為別人打工,而是為自己的人生打工。

你在工作上的努力,是為自己,而不是為上司、為老闆。

我直接跟師妹說:“第一,你的工作能力,是否真的價值1w?是自己定義模式,還是行業普適?

如果是前者,那麼建議你證明給老闆看,你的確值這個價。如果是後者,與其吐槽抱怨,不如跳槽來得更直接。”

疫情過後,這些員工很可能會被炒掉

在職場上,你越是持著“打工者心態”做人做事,吃的虧越多。

因為你為企業工作,本質上來說,就是你把時間出售給企業,而企業付出相應的工資買你的時間。

你的工資有多值錢,取決於你的時間多值錢,而你的時間多值錢,取決於你的專業能力多值錢。

所以,不是老闆決定你的工資,而是你自己創造的價值,決定了自己身價。

你想要多少工資,就先付出多少努力。

與其抱怨,不如反思一下,自己的能力是否配得上自己的野心。

在職場,公司不會為你的成長買單,公司更沒有義務為你的人生買單。

03如何打破“打工者思維”

要打破你的“打工者思維”,必須建立起你的“主人翁意識”。

什麼是主人翁意識?

即你的視野得站在更高位置,把自己當作崗位上的領導或者公司的老闆看問題,把眼光放長遠,而不是隻僅僅注重眼前的價值對等。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

我剛升為管理層的時候,骨子裡還是保留著“打工者思維”。

體現最明顯的是有一次老闆開管理層會議,規劃明年發展新項目,創造新的營收點,如何快速變現增長收入。

很慚愧,我的第一反應竟然是,這項目不會落到我頭上了吧?那我得多忙啊?我們團隊忙不過來啊。

害,我的收入簡直是配不上我的付出啊。

疫情過後,這些員工很可能會被炒掉

結果開完會後,和其他部門的管理層高哥和果哥聊天。

他們的第一反應竟然是,我們明年的壓力很大啊,我們得在1月份創造多少營收,應該在哪裡打磨好項目,具體應該怎麼做。

我很抱歉,雖然同為公司的管理層,但是我們的思維層面差別實在太大了。

我發現,我和他們之間最大的區別便是,我是打工者心態,他們是主人翁意識。

自那聊天之後,我反思了很久我自己的問題。

如果我想要往上晉升,那我就得拿出我往上晉升的入門資格,而不是期待著有一天能進入那個門檻,再付出相應的酬勞。

《能力陷阱》裡面提到一句話:我發現一個人之所以成為領導者,是因為他所做的事是一名真正的領導者會做的事。

研究發現,社會認同及個人名聲給心理學家所謂的領導者身份內在化,即把自己看作一個領導者,提供了條件,從而使他們能抓住更多的機會來展示自己的領導才能。

這個意思是,當你想成為某個崗位上的領導時,你就要像在那個崗位的領導者做事,或者思考事情,那樣你很快就會夢想成真了。

年前的時候,我給小夥伴們開了一個會。

我說打算招個責編來輔助我,要麼是內部人,要麼是外部招。我會用2——3個月的考核她們。

所以她們如果想成為責編,就得有個有能力擔任責編的樣子,而不是等著我去提拔,她們再去學會執行責編的工作。

職場本就是個利益交換的江湖,你得先幹出成績,再談你的價值。

如果你想要成為某個領導角色,那你就先建立你的“主人翁意識”,像領導者一樣去做事,像領導者一樣思考,才會成為真正的領導。

04

我給大家說一個真實的勵志故事。

我大四的時候,在一間100多人的創業公司實習。

幕後老闆強哥是世界500強的大公司的總經理,年薪千萬,而老闆娘則是公司的行政總監,同樣年薪千萬,她們經常給我們開培訓會和分享會。

老闆娘高姐的故事,我至今都記得特別清晰。

高姐在美的工作5年,唯一學到的就是哪怕在基層,也一定要把事情處理得井井有條。

後來因為要結婚的緣故,辭去了美的的工作,去了她老公的公司上班。

剛開始,這間公司只有幾十個人,而高姐能進這間公司,完全是董事長看在強哥的面上,勉強給她做個邊緣化的行政。

剛開始,高姐只是個普通員工,董事長對她並沒有抱任何期望。

高姐習慣了做事井井有條,閒不下來。公司沒人管,沒人做的事情,她都會主動去做。

有一次董事長佈置了年終大會策劃的任務,要求員工週一交策劃書。

結果開會的時候全體員工沒一個人放在心上,反而是一個地位邊緣的行政寫了一個全面的策劃書,具體執行細節都清清楚楚。

疫情過後,這些員工很可能會被炒掉

這一個舉動,只是稍微驚豔了一下董事長,把這個活動全權交給她負責,就沒有然後了。

後來公司的核心部門程序部的主管跳槽,想要帶走整支隊伍,高姐一個個約去談話,把他們都留了下來。

這波力挽狂瀾的操作,只是得了一句董事長的“小高,做得不錯”收尾。

後來團隊越做越大,高姐自覺負責起公司的新人培訓,主動了解公司的產品和賣點,自己策劃打造銷售方案,在沒有預算的前提,扛起了一條業務線,幫公司在網上創造了百萬效益。

在多次令公司董事長刮目相看之下,高姐被晉升為人事主管到後來年薪千萬的行政總監,權力越多越大,不僅打理整個公司,還負責公司產品的線上培訓。

聽起來是不是很勵志?

從處在公司邊緣化的位置,到後來成為年薪千萬的行政總監,這就是別人真實的人生。

高姐給我們分享的箴言是:“工作中,你想要進步,那就一定要主動,主動,再主動,就能伸手抓住機會了。”

我說這個真實故事,只是想要說,別讓“打工者思維”成為限制你個人成長的枷鎖,學會主動建立“主人翁意識”,這樣才能跳出原來的階層,向上進階。

在一份工作中,如果你擁有主人翁意識,你鍛鍊的是成本意識,方案設計能力,溝通表達技巧,項目協作能力,思考能力、學習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然而,你得到提升的能力,專業技能的深造,開闊的眼界和視野都是可遷移的基礎能力。

哪怕以後你跳槽,你創業,你想要升職加薪,這些都會成為你的底氣和資本,跟隨你一生,讓你受益一生。

疫情過後,這些員工很可能會被炒掉


疫情過後,這些員工很可能會被炒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