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很多網文作者喜歡把中國稱為“華夏”?有什麼淵源?

白玉玉米


內容太多,簡單不了,網絡蒐集發看看吧。

建議多看看古籍文獻,文言文,會學到真正“中華文化”,不是忽悠國學。

慢慢看看,只是部分內容:

華夏,也稱“夏”、“諸夏”等。“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但尚書也記錄虞夏商周,夏朝至今沒有證據,華夏一詞也無證據。

也有認為“夏”是從夏水(即漢水)得名,“華”是因為華山而得名。古籍中將“華”、“夏”作為中原,稱四方為"夷蠻戎狄"。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復,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如《左傳》定公十年載孔子語云:“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裡的“華”亦即“夏”。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

大約從編著《尚書》起,我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

唐朝經學家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意即因中國是禮儀之邦,故稱「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國人的服飾很美,故作「華」。華夏一詞,不僅是地理層面的,更深一層的……

簡要介紹炎帝、黃帝:

甘肅渭河、涇河和西漢水流經的豐饒土地,孕育了古老的華夏文明,學者稱為渭漢文化圈,這裡是早期周秦王朝文化的起源地,肥沃的黃土,蜿蜒的河流,灌溉出古老的農耕文明和儒家文化,以及嬴秦一統天下的霸業。華夏部落,以炎帝黃帝為共祖。在周朝出現時,是以是否遵守周禮和禮義來評判是否為華夏的標準,由於當時遵守周禮與周王室親近的諸侯國大多集中在中原地區,所以當時夏也指河南一帶(中原地區)。

黃帝和炎帝在古代為爭奪部落聯盟首領而爆發了阪泉之戰,炎帝部落戰敗,併入黃帝部落,炎黃聯盟初具雛形。後來他們在涿鹿之戰中打敗了九黎族首領蚩尤。後又以黃帝部和炎帝部為主體,與山東境內的部分東夷部落組成了更龐大的華夏聯盟,華夏部落的來源基本固定。

據先秦文獻記載的資料與夏、商、周的立都範圍,華夏先民大體活動於西起隴山、東至泰山的黃河中下游地區(西到甘肅東到東海)。主要分佈在這一地區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大地灣文化、大汶囗文化、裴李崗文化、屈家嶺文化等史前文夥被考古認定為華夏先民所創造新石器文化。一般認為即中原遠古先民的文化遺存。遠古傳說,描述了華夏先民(古代河南人)曾經歷漫長的原始公社制時代。在黃帝以前,經過“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見母系氏族制)的階段;關於黃帝的傳說,則標誌著由母系氏族部落轉化為父系氏族部落(見父系氏族制),並已進入部落聯盟階段。黃帝之後相繼以禪讓方式成為大部落聯盟首領的堯、舜、皆是黃帝的直系後裔,大禹更是黃帝嫡系血脈。

古代華夏的鑑定嚴格以血統和禮義為基礎,後來華夏則逐漸成為九州及漢民族的代稱,黃帝成為當代中華民族祖先……

上古

根據史書記載和考古發現,華夏先民是黃河流域的最早居民(現代分子人類學也有證明),華夏先民(古代河南人)早在8000年前就在黃河流域建立了大地灣文化(甘肅天水一帶)和裴李崗文化(河南新鄭一帶)。又於7000年—5000年前在北到長城沿線及河套地區,南達鄂西北,東至豫東一帶,西到甘、青接壤地帶建立了仰韶文化。再於距今約4600-4000年在分佈於黃河中下游的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地區建立龍山文化。而龍山文化則源自大汶口文化。

華夏部落於商周時期遷往江漢平原,往後南遷至南部更深遠的區域。華夏文明源自大地灣文化、裴李崗文化、龍山文化、仰韶文化,這幾個文明為華夏文明圈的代表。

夏朝(今夏邑,夏邑也是華夏祖地中國的發源地)(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 )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一般認為夏朝是中國奠基性的,以宗法制為根本制度的封建王朝。夏朝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製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三皇時期

中國歷史上傳說中的三皇也是這樣的神。關於三皇確指何人,史學界一直存在著兩種觀點。一說三皇指燧人、伏羲、神農;一說指伏羲、女媧、神農。不過,通常說法是指燧人、伏羲、神農。

為什麼說燧人、伏羲、神農是天上的神下凡呢?根據史料記載,三人被尊稱為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而“氏”的原始意義是神祇之意。此外,三人皆有異象,皆聰明過人。

華人進化路徑

相傳燧人氏聰明異常。而伏羲的母親叫華胥,因為在雷澤(今屬山東菏澤境內)這個地方踩了大人的腳印而懷孕,十二年後生下了伏羲。伏羲的長相是人首蛇身,也有說是人首龍身,他智勇雙全、力大無比。他自稱“龍師” 並將龍作為華夏部落的族徽──圖騰,後世漢族乃至中華民族自`稱龍的傳人大概就緣於此。

關於神農氏,《春秋緯·元命苞》中說他是“人面龍顏”,一生下來就是個水晶肚子,五臟六腑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出生三個時辰就會說話,五天以後就可以走,七天以後牙齒就長齊了。再者,從其三人那超越人類智慧的諸多行為看,非是剛剛造出來的人的智慧所可以企及的,一定是揹負著教化人類使命而來到人間的神。

炎黃結盟圖

五帝時期

從約公元前5000年起,當今漢族的源頭之一華夏部落在黃河流域[10] 起源並始逐漸發展,進入了新石器時期並先後經歷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階段。公元前2700年,活動於中原的有熊部落,首領是黃帝,其南面還有一個以炎帝為首的神農部落。

民國小學歷史課本

黃帝治理有方,天下人公舉為新的天子,而炎帝就必須與之較量,於是誕生了有名的阪泉之戰,炎帝和黃帝部族沒兵戈相見,而是通過廟堂的論戰來判定輸贏。阪是古時一種引水的木具,炎帝和黃帝雙方一邊都有一個土池,每一個論點誰贏了,誰就在面前木具之上放玉石雕刻,木具傾斜,木具之上的水就會流入傾斜的一方,直到誰的池水先滿,誰就為最後的贏家!

為什麼炎帝和黃帝會產生這樣一種輸贏的方式呢?因為炎帝和黃帝都為一家,後分家治理不同的地域,家族的第一原則就是合族,而不是殺的你死我活,最後炎帝的小宗歸為黃帝的大宗,所以從黃帝開始,尊黃帝為人文始祖,華夏道統的象徵。而後的華夏文明其實就是在炎黃血脈之內的一種解釋,一種陳述,故不強調血脈,以人文判定!所以漢族王朝歷來就有這樣的概念就是清君側,而不是滅族的形式!採取滅族的一定是外來的異族,因為他們不在華夏血緣共同體內!

夏商周

公元前21世紀,中原地區的原始公社制時代走到了歷史的盡頭,階級社會已經出現於黃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從公元前21世紀以後,相繼出現了夏(約公元前21世紀~前16世紀)、商(約前16世紀~前11世紀)、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幾個王朝。西周時,已出現華、夏單稱或華夏連稱的部落名, 以與"蠻、夷、戎、 狄"等部落相區別。但是,這時夷夏之辨尚不甚嚴。

歷史悠久的龍圖騰

春秋(前770~前476)時,夷夏尊卑的觀念已很強烈,當時區分華夏與蠻夷的標準,“族類”(宗族氏族,非民族)與文化都被重視,文化尤為首要因素。華夷因禮俗、服飾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

戰國時,秦、齊、燕、韓、趙、魏、楚等諸侯國同稱諸夏,是當時強大的華夏諸侯國。七雄合縱、連橫、兼併、爭戰,但族體相同,形成諸夏統一趨勢;於是當時華夏文化共同體的分佈區域北達東北遼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東南湖湘等廣大地區。

秦之後

“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雲:“維天有漢,監亦有光。”秦始皇發動統一戰爭並建立了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隨後漢朝(公元前202—公元220)建立,並統治中國400餘年,該時期中國版圖空前擴大,漢武帝時獨尊儒術統一國人思想有了大一統概念,漢民族開始形成,而“華夏”這個稱呼逐漸成為漢民族的別稱。

現代

改革開放之後,人們將“華夏”作為中國人的別稱,將中國稱之為華夏或神州。

人文歷史

華夏也稱“夏”、“諸夏”。是是古代居住於中原地區(河南一帶)的居民的自稱,以區別四方(四夷)。如《左傳》襄公十四年記載出自四嶽之後的姜戎子駒支說:“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語言不達。”華夏起源於華胥,伏羲的母親即為華胥氏。

在周朝時,凡遵周禮、守禮義之諸侯,稱為諸夏。古籍中將“華”、“夏”作為中原,“夷”與“裔”作為四方。華夏又稱中華、中夏、中土、中國。

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復,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如《左傳》定公十年載孔子語云:“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裡的“華”亦即“夏”。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在甲骨文中,“華”這個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約從春秋時代起,中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

漢民族的祖先黃帝和炎帝在古代為爭奪部落聯盟首領而爆發了阪泉之戰,炎帝部落戰敗,併入黃帝部落,炎黃聯盟初具雛形。後來他們在涿鹿之戰中打敗了東夷集團的九黎族首領蚩尤,把聯盟勢力擴大至現代的山東境內。後又以黃帝部和炎帝部為主體,與山東境內的部分東夷部落組成了更龐大的華夏聯盟,華夏族源基本固定。前2100~前770年黃河中下游黃帝集團的後裔先後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

華、夏兩字上古同音,本一字,相互通用。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左傳》“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一語,華、夏同義反復,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華夏為古代河南人(古中原人)的自稱,在先秦典籍中多稱為“夏”或“諸夏”,又稱為“華”或“諸華”。以區別四方部落(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後世被用作漢族和外族的稱呼。華與夏二字在甲骨文中的地位非常崇高。

黃帝和炎帝在中原為爭奪部落聯盟首領而爆發了阪泉之戰,炎帝部落戰敗,併入黃帝部落,炎黃聯盟初具雛形。炎黃集團以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為主體,他們在涿鹿之戰中打敗了九黎族首領蚩尤帶領的東夷集團與苗蠻集團聯軍,將華夏聯盟的勢力擴大至現代的山東境內……


尋荀文化


華夏是中國的古稱,同時也是漢民族的別稱。

最初是代指周王朝及屬於周“王母弟甥舅”的諸侯國,後來擴大至將九州地區全部包括在內,遂成為神州(即漢地,漢族的民族共同地域)及漢族的別稱 ,又稱為“漢地九州”。

又有“東夏”、“南夏”、“西夏”的詞稱呼華夏(漢地)的局部地區。

先秦的華夏僅僅用來代指魯、晉、齊、鄭、蔡、衛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諸國,再加上行周禮與臣服於周朝的宋、陳等異姓諸侯。不守周禮又稱王的吳國雖是“周之胄裔”,也被視為蠻夷;作為軒轅黃帝之子少昊的後裔,郯國一時被視為“中國”,一時被視為“四夷”;陸終的後裔邾國及軒轅黃帝的後裔莒國也曾經被魯國視為“蠻夷”,而與魯國同屬姬姓王族的晉國則可以被視為“兄弟”。

到了戰國時期,楚、趙、魏、韓、齊、燕六國及秦國都被視為“諸夏”及九州(華夏)的組成部分。

自漢代以後,“華夏”成為漢民族的別稱,同時也是漢地的別稱,而“華人”一詞在狹義上是指漢族。

作為名山大川的四瀆五嶽五鎮也是在九州(華夏)的範圍之內


教育搭建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周代《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

《左傳·定公十年》曰:“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書經》曰:“冕服採裝曰華,大國曰夏”。

《尚書正義》注:“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

可見,古人是以服飾華採之美為華;以疆界廣闊與文化繁榮、文明道德興盛為夏。從字義上來講,“華”字有美麗的含義,“夏”字有盛大的意義,連起來的確是個美好的詞。

“華夏”所指即為中原諸侯國民,也是有漢以前對漢族先民的稱謂。也可代指漢族,如: 明· 葉盛 《水東日記·喜信和勇》:“佛本夷人,固宜神。則有當事者而弔祭之禮不知,則是其自異於華夏矣。” 郁達夫 《滿江紅·閩于山戚繼光祠題壁》詞:“三百年來,我華夏威風欠歇。。

“華夏”也指華夏族所居住的我國中原地區,後復包舉我國全部領土而言,遂又為我國的古稱。《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三國志·蜀志·關羽傳》:“ 羽威震華夏, 曹公 議徙 許都 以避其銳”。

華夏族的祖先是生活在黃河中上游的黃帝族和炎帝族,後來這兩部落的聯盟在戰勝蚩尤後進入中原。華夏族在中原建立了統治。

隨後有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朝代是夏朝。簡稱“夏”。


聞泉NABY


歷史原因:

由炎黃部落聯盟形成的部族後來分兩大支派。其中一支生活在華山附近,也就是現今陝西、河南交界處,稱為華族。

另一支生活在夏水流域一帶,在現在山西省南部,稱為夏族。陝西、山西和河南三省交界處,我們說的黃河大轉彎的地方,就是華、夏兩大部族的核心區域。兩個部族土地交錯相連,雞犬相聞,難分彼此。所以總被一起稱為“華夏”。

黃帝和炎帝在古代為爭奪部落聯盟首領而爆發了阪泉之戰,炎帝部落戰敗,併入黃帝部落,炎黃聯盟初具雛形。

文化描述的源頭:

《尚書·周書·武成》,《左傳·定公十年》,《書經》,《尚書正義》等等。

古人是以服飾華採之美為華;以疆界廣闊與文化繁榮、文明道德興盛為夏。



醉城蠻瘋


中國,是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並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漢字,漢族與少數民族被統稱為“中華民族”,又自稱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中國的別稱有”神州“、“九州”、”華夏“、“中原”。另外還有“諸華”、“中土”、“震旦”、“函夏”、“禹城”、“禹跡”、“禹甸”、“九牧”等。

”華夏“一詞出自《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

蠻指的南方少數民族,貊指的北方少數民族,而“華夏”指的是中原地帶的華夏民族。

正因為“華夏”一詞,指的並不是夏朝,自然也沒有華朝一說了。

華和夏在春秋戰國時期,意思很相近,華代表著植物種植生長,而夏代表著農耕生產。

在上古時期,古人會以華夏部落聯盟首領的功績為其命名,其中最早推廣採摘種植的首領為“華”,最早推廣農耕生產的首領為“夏”。

因此,為了紀念先輩的貢獻,後人也用華和夏來代表中原大地。

《左傳》孔子曰:“裔不謀夏,夷不亂華。”

後來,隨著朝代更替,華夏一詞的範圍也不斷擴大,它由原本所代表的“植物生長”“農耕生產”“中原大地”,慢慢發展成了我們中國的別稱。

唐朝的文人,便已經用華夏一詞,來表達中國是禮儀之邦,以此與別的文明相區別。

唐朝的經學家孔穎達在《春秋左傳正義》解釋“華夏”一詞: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微寫人生


關於“華夏”名稱的起源許多作者都解釋了,我就不再解釋那麼多了。之所以中國有“華夏”之名,我簡單總結一下吧,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

  1. 從文字的起源說起,一種說法是“華”與“夏”古代是同音或者同義,經常出現互用,隨著文字的發展才逐步分開。一種說法是“服章之美為華,禮儀之大為夏”,華夏是中原文化昌盛之地,“華夏”與“中華”、“中夏”等都有代指中國的含義。所以,人們逐漸接受和習慣了華夏代指中國的含義。


  2. 從民族的發展與融合角度來解釋,古代由華族和夏族,後來民族融合就傳統稱為“華夏族”,因此華夏也就成為我們中國的代稱。我國古代社會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部落與民族鬥爭的階段,逐步由原始社會進入封建社會,由部落社會向民族國家轉變。古代的各種部落與民族相互交流和融合,期間誕生過比較有代表性的“華族”與“夏族”,進入封建社會後中原地區的民族基本統稱為“華夏族”。而華夏族共同生活的文化區之外稱為“蠻夷”,有了華夷之辨。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各民族往來交流與王朝更替,最終民族大融合。因此,以前所謂的蠻夷也成了華夏族,只有外國人才是“蠻夷”了,比如近代的“洋人”。所以,華夏族代指我國各民族的統稱,華夏自然也就代表了中國。

  3. 從地理範圍來解釋,傳統的中原地區被稱為“華夏故地”,這與民族發展與融合也有關係。古代華族與夏族生活的中原地區社會生產比較發達,文化文明也比較先進,因此華夏族生活的地方就被代指古代中國。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慢慢習慣於用華夏、九州、神州等地裡範圍來代指中國,因此傳承至今。

  4. 從歷史文化的角度來解釋,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逐漸形成了“華夏文化圈”“華夏文明”。而華夏就是中國的一個代稱,從歷史文化來說這是由我國的歷史與悠久的文化傳承導致的。華夏二字的發展與形成,與漢字的形成發展有關;華夏民族的形成與我國古代民族與社會的發展有關;華夏族傳統的生活地域逐漸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即華夏文明與文化圈。因此,華夏成為中國的一個稱謂與代稱自然形成。

以上就是綜合各種答案得出的用華夏代指中國的淵源。而題主的問題其實是網絡小說作者以”華夏“代指中國的原因。我的答案是:因為華夏二字代指中國,讀者都懂,而中國二字不是小說中可以隨便使用的。有一種神獸叫河裡的螃蟹,小說作者需要避免神獸的鉗子,避免被無緣無故的審查和卡殼。這就是原因,就這麼簡單。

我的小說中也使用華夏,因為我的主人公穿越到了異界。使用華夏基本上主要有兩種原因,其一是上面說的不能隨便用,其二是華夏其實更中立,更優美,更符合小說的語境。

我是文人鬼,我喜歡說自己觀點,寫自己的書。歡迎關注我!


文人鬼


關於網文作者為什麼喜歡把中國稱呼為華夏,我是這樣理解的。

華夏是中國古老的稱呼之一,網文中出現華夏,可能並不是指代中國,更可能是作者想借用古典中國的文化背景,作者意圖是避免出現一些歷史問題。

因為網文中的華夏並不是具體中國的某一個朝代,而大多是一個以華夏為名字的全新國家,在這裡,華夏就是一個國家的名字。而如果作者用中國歷史上的某些朝代名字,會很有一些“考據黨”來說這裡,那裡不符合歷史等等。

作者之所以用華夏來稱呼中國,我想更重要的是想借用中國的古典文化背景,這樣的網文多是東方背景,這裡的華夏也多是虛構出來的,可以看做是一個和中國同文同種的甚至是地處異界的國家!

中國人源自古老的華夏族,出現華夏來代指中國,這樣的作者一般都是有很強的民族自豪感,有一些純粹的民族感情在裡面。

很多網文中宣揚一種大中國情緒,一種民族自豪感貫穿全書,這樣的網文中,作者用華夏來代指中國我覺得完全是自己的喜好,更有一些大華夏情緒。我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也是一個老網蟲了,看了這麼多的網文,很是有一些感觸。

很多作者因為中國近代史的屈辱,過分的把民族感情放大了,全文吊打一切,一路砍殺過去,很有一種手撕鬼子的感覺。

還有一些作者不但對近代史上侵略過中國的國家進行意淫性的屠殺,更對中國內部曾經和漢族對立的民族進行各種意淫情節的安排,比如說蒙古族,契丹,藏族,女真等等。在這裡,這樣的作者用華夏,完全就是大漢族主義的意識了。

還有一種是用華夏代指一個區域,這個區域有些古代大中華文化圈的感覺。這樣用中國的話就不合適了,因為這個區域和中國國土面積是不一樣的嘛。

很多網文中對地域進行了重新的劃分,這裡是華夏,那裡是北極熊,那裡是老鷹。在這樣的網文設定中,華夏代指的更像是中國歷史上曾經受中華文化輻射過的地域的稱呼。在這裡華夏可以是有邊界的國家,也可以是一個沒有邊界的泛指。

所以我總的來概括的話,網文中如果用華夏,那麼作者想用的更多是一個概念,而這個概念比“中國”這個對現代人來說地域性強烈的詞,來的更廣泛,也更靈活。


文人談墨客


大家好,中國號稱華夏,我認為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有不正確的地方請大家多多包涵。

中國號稱華夏。《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華夏”條目為:中國和漢族的古稱,“華”意為“榮”,“夏”意為“中國之人”,即中原之人。“華夏”是中華民族的稱號,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56個民族,統稱為“華夏民族”。中國人都以“華夏民族”、“華夏子孫”為榮。究竟這個習以為常的名稱如何得來?作為一謎,古往今來,卻有種種說法。

古人的說法見諸於《左傳》、《孟子》、《說文解字》等古籍中,是將“華”、“夏”作為中原,“夷”、“裔”作為四方,相對而言的。如說“裔不謀夏、夷不亂華”,“是夷交侵,中國危矣”等。遠古時代居住在中原地區的民族是漢族,因此可以說華夏族是漢族的前身。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歷史的變遷,華夏族就不是指單一的漢族了。

現代人的觀點有兩種:第一種認為,“華夏”是民族的名稱。這種觀點又有兩種說法。一種觀點認為我國古代以“夏”為族名。“夏”這個名詞則由“夏水”而得。通常所說:“華夏族定居在華山之周,夏水之旁,故而得名。”另一種說法認為,華夏實際上是歷史上夏族的一個分支。古老的夏族曾生活在甘肅、河南、山西一帶,後來這個民族不斷向四處遷徒,並漸漸分為三部分:東遷中原的稱為“東夏”(“華夏”),西遷甘肅的稱為“西夏”(“蠻夏”),原地不動的稱為“大夏”。後來,大夏變為夏族的總稱,也是夏族的美稱。

第二種觀點認為“華夏”是地域文化概念。持這種法的也有兩種。一種認為,以文化高低定名。文化高的地區稱為“夏”,文明程度高的為“華”。“華”、“夏”合起來,稱為“中國”。反之,“中國”以外的四方中化低的地區和民族,就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秦漢時歷各民族的文化交流非常頻繁,中國的範圍不斷擴大,因此華夏文化也在不斷髮展壯大,凡是接受華夏文化的各民族大體上都納入了華夏族,華夏就成為了中華民族的稱號了。

另一種說法認為,中華民族的遠祖,可大致分為華夏、東夷、、苗蠻三大集團。以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青蓮文化為主的東夷集團生活在山東、河南東南部和安徽中部一帶,傳說中的太皋、少皋、后羿、蚩尤都是這個集團的;以大溪口文化、屈家嶺文化、河姆渡文化、兩港文化為主的苗蠻集團生活在湖北、湖南及江西一帶,傳說中的伏羲、女媧、三苗及祝融氏都屬於這個集團,以仰部文化、河南龍山為主的

華夏集團生活在中原及北部地區,傳說中的黃帝、炎帝都屬於這個集團。後來黃帝兼併了炎帝部落,又統一了其他部落,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祖先,華夏集團也因為其連續的勝利,鞏固了自己的主流地位,成為古老中華民族的代表。由此可以看出,無論是種性民族的概念,還是地域文化的概念,華夏族實際上指的是在文化上形成共同傳統的、居住在黃河中游流城的古老民族的總稱。

在中國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中原地區的農業文明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是處於領先地位的,而周圍的少數民族(“裔”、“夷”)則比較落後。因此,在歷次的民族大融合過程中,漢族文化強烈的感染力和親和力,深刻地影響著周邊少數民族。就是在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時期,執掌權力的少數民族統治集團也總是不可避免地最終認同漢文化,不斷出現“野蠻的征服者最終被被征服者的文明所征服”的歷史場面。同時,華夏文化也不斷從周邊文化中汲取營養,在雙向交流中形成了兼容幷蓄的風範。

此外,華夏的由來還有這樣的說法,古代“華”與“花”相同,引申為美麗而有光彩。古代中原地區的人們,認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齊華麗”的文明地區,故自稱“華”。至今“華人”、“華僑”、“華語”仍在使用。“中華”出現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

原來,秦以前,華夏族稱自己的祖國為“中原”,而秦以後,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為了說明秦國民族的構成,因而有了“中華民族”的說法。中華一詞也就成了中國的別稱。

因此這就是中國被稱為華夏的原因。



創造有趣的文章


上面很多人都沒有說在點子上,那我就說說吧。

之所以網文作者都用“華夏”一詞指代“中國”,那是因為網文不允許寫帶“中國”二字,迫於無奈之下,作者只好選擇另外一個最貼近的詞指代那就是“華夏”了,不單止“中國”不允許寫,連一些著名的城市地名,省名都不允許出現。


明仔列夫


華,是“章服之美”的意思,夏,是“禮儀之大”的意思.華夏族的祖先是生活在黃河流域的黃帝和炎帝,後由於合併融合,蠻,夷,戎,狄等民族相繼融入華夏族,構成後來漢族的主體。網文以華夏指中國名正言順還能不犯忌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