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逖村長
蘇聯實力強勁,希特勒為何要一定要拿下蘇聯。
希特勒何止是要拿下蘇聯,希特勒在攻打蘇聯之前已經和號稱陸上第一強國的法國進行了一場大戰。
打完法國之後他又和世界第一海洋強國大英帝國大戰起來。當時不僅僅有不列顛空戰這種世界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空戰。同時,希特勒命令德國的海軍四處出擊,對英國在大西洋上的航線進行破交戰。
雖然大英帝國擁有全世界最強大的海軍,但是保護遍佈整個大西洋的商船還是顯得力不從心。
(正在大西洋警戒德國潛艇的英國士兵)
丘吉爾只好向世界第一工業大國美利堅合眾國求助。
美國總統羅斯福支援了他50條驅逐艦,同時也派出美國海軍幫助大英帝國進行協防。
即便如此,在德軍潛艇狼群戰術的圍攻下英國還是損失慘重。1940年7月到10月,僅僅三個月的時間,英國就損失了150萬噸船隻,平均每個月被擊沉了50萬噸。
(被擊沉的英國商船)
在不列顛空戰之後,希特勒不僅沒有對大西洋上的破交戰降低烈度,反而變本加厲。
而與此同時,希特勒卻在準備全力攻打蘇聯,並且在1941年6月22號之前集結了一支總數多達550萬人的強大的軍事力量。
你看,希特勒的胃口可不止吃掉蘇聯。此時他正準備兩線作戰:在陸地上打敗世界國土第一大國蘇聯,在海上打敗世界海洋霸主大英帝國。
所以,當德國對蘇聯發動戰爭的時候,大西洋上也迎來了歡樂時光。時間大約在1941年1月到8月,在這段時間裡,德軍擊沉了超過300萬噸盟軍船隻。
(盟軍商船編隊,那時候至少有20%的商船會在路上被擊沉)
那麼希特勒為什麼敢這麼做呢?
其實這個不難理解。
希特勒是一個種族主義者。他相信雅利安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人種,他堅信德意志民族將實現稱霸世界的野心!
(希特勒)
稱霸世界也是德意志第二帝國在一戰前的目標!
所以,希特勒所建立的德意志第三帝國,和德意志第二帝國具有很強的傳承性。
當初,德意志第二帝國建立時,德國在短短的20年內就發展成為歐陸第一工業國,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野心也隨之膨脹。由於世界已經被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和法國等瓜分的差不多了,所以德國的崛起遭到了英法兩國的圍追堵截。
為此,他們進行了當時影響整個歐洲的軍備競賽,尤其是海軍軍艦的建造競賽很讓人印深刻。
1890年英國有67萬噸軍艦,德國有19萬噸,到一戰前英國軍艦噸位已經高達270萬噸,德國軍艦噸位已經高達130萬噸。
這種軍備競賽讓歐洲成了火藥桶,最終釀成了第1次世界大戰。
第1次世界大戰以德國的失敗而告終,但是不得否認的是,德國的那些容克軍官們卻並不服輸。他們認為這場戰爭失敗不是自己的錯誤,是政治的原因讓還在保持攻勢的德國軍人不得不放下武器投降!
這種不服氣讓他們成為支持希特勒的一股巨大的力量,德國一戰時期重要的軍事將領魯登道夫就是支持希特勒的重要人物,並且曾經支持希特勒發動啤酒館暴動。此外,魯登道夫也是著名的反猶太的領袖,他認為猶太人操縱了德國的金融和生產,但並沒有為德國利益著想。
(魯登道夫)
所以,希特勒所建立的第三帝國和當初的第二帝國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區別是出於對一戰的反思讓他更激進。
既然德國在強大之後的目的就是要向外拓展生存空間與世界最強國爭霸,所以就會不可避免的和周邊強國爆發戰爭。
至於為什麼希特勒敢於同時挑戰歐陸強國蘇聯和海洋霸主英國,主要是由於他過於自信了。
因為,曾經不可一世的法國竟然一個多月就淪陷,而英國的海上交通線在狼群戰術的攻擊下也岌岌可危。
在在這種情況下,希特勒擴大戰爭,同時兩線作戰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話說回來,如果美國不加入戰爭,在德國海軍的封鎖下英國很難支持到1942年。解決了英國,即便蘇聯取得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也於事無補,希特勒可以將西線軍隊和資源調到東線,取得對蘇軍的巨大優勢,最終將這個國家打敗。
所以,希特勒自信也是有理由的,只是他小看了美國人。
歷史風暴
我們仔細看一下歐洲的地圖,就知道希特勒為什麼要執意攻打蘇聯了。德國地處西歐,在德國西邊都歐洲,只有法國和西班牙等幾個國家,另外就是遠離歐洲大陸的英倫三島;而在德國的東邊,則是廣袤的東歐平原,在更東邊則是亞洲大陸。
希特勒是個狂熱的種族主義者,他認為日耳曼人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擁有最高貴的血統,理應享有更多的資源。這就是希特勒要發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因,無非就是稱霸世界,為日耳曼人爭取更多的生存資源,包括土地、糧食、石油……
很明顯,西歐這一畝三分地,根本滿足不了希特勒的胃口。而在德國的東邊,有土壤肥沃的東歐平原,有著豐富石油資源,而這一切都是希特勒想要的。所以,納粹德國向東部擴張是必然的選擇。
而德國向歐洲東部華僑城,則勢必會觸動蘇聯的利益,而蘇聯在斯大林的統治下,同樣是是一個擴張性極強的國家,將自己的勢力不斷向西推進。在這樣的局面下,納粹德國與蘇聯之間必定是有一戰的,問題在於是誰先動手罷了。
當然,德國作為歐洲數一數二的工業強國,蘇聯則是擁有全世界第一的領土面積,都擁有相當不錯的實力,因此在沒十足把握之前,雙方都沒有撕破臉的意思,反而擺出了一互幫互助友好姿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一起瓜分波蘭,彷彿就像兩個親密無間好朋友一樣。但實際上,雙方在背地裡都是握著刀子,只要對方一不留神立馬給予其致命一擊。
1939年,希特勒閃擊波蘭,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同年,蘇聯和芬蘭爆發了蘇芬戰爭。在蘇芬戰爭戰爭,蘇聯雖然獲得了最終的勝利,但是付出了相當沉重的代價,可謂是慘勝。相反的是,德國在入侵波蘭氏,幾乎是以秒殺的態勢完成了任務。
蘇芬戰爭讓希特勒認為蘇聯空有龐大領土面積,但是實力卻還有所欠缺,因此信心大增,著手部署進攻蘇聯事宜。
但是希特勒還是錯誤的估計了蘇聯的戰爭潛力,最終陷入泥潭,遭遇失敗。
小鎮月明
二戰期間德國的戰敗跟進攻蘇聯有很大的關係,為什麼希特勒一定要進攻蘇聯呢?其實他也是被逼無奈,不得不這麼做。
我們都知道二戰時候的德國之所以能夠所向披靡,全都是靠著他們的閃電戰。那麼閃電戰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實所謂的閃電戰,就是依靠機械化部隊突然襲擊,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閃電戰倚仗的是坦克、裝甲車、汽車、摩托、飛機等工具的速度,快速的如同瞬移一般來到敵方的陣前,往往在對方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戰爭就已經結束了。德軍的坦克部隊還可以輕鬆的把敵方的集團軍切割開,切斷他們之間的聯繫,然後分別各個擊破。
當時歐洲各國的軍隊,基本上只有德國實現了機械化,所以在他們的眼裡部隊的行進還是按照步行的速度來計算的,根本就沒想到軍隊的行進速度可以達到這麼快。
打個比方,盟軍有個A城市,德國準備去進攻這裡。按照盟軍的想法,德軍達到這裡需要兩天才行,所以他們都是按照這個時間來備戰的。但是出乎他們意料的是,德軍當天晚上就到了,在他們還沒準備的情況下進行攻擊。A城被德軍拿下後,盟軍準備從附近的B城調集人馬來支援,結果按照盟軍的速度,B城到A城需要一天時間。而德軍拿下A城後,部隊直接來到B城援軍的必經之路上,好整以暇的守株待兔,結果B城自然也就能輕鬆拿下了。如果盟軍的軍隊人數太多打不過,德軍也能從容不迫的撤退,讓盟軍追不上。
在戰爭中,反應速度往往就決定著勝負。正是因為這樣,德國的閃電戰可以把其他國家玩的團團轉,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抵擋的住。
說了這麼多,這跟德軍去打蘇聯有什麼關係呢?關係非常大,因為閃電戰有一個非常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對於後勤支援的依賴性非常高。
機械化部隊需要動起來,那就需要油,不管是坦克還是汽車摩托,沒有油都動不起來,都會變成廢鐵。德軍部隊的行進速度很快,很多時候都是深入敵後的,如果後勤補給跟不上,那麼這支部隊的局勢就很危險了。
綜上所述,德軍對於石油的需求量非常大,對石油的依賴性也非常大。二戰期間德國一直都是全球石油消耗量最大的國家之一,但德國自身的石油產量非常低,基本上都要靠進口。
而當時歐洲大陸最大的石油產地是有兩個,一個是羅馬尼亞,另一個就是蘇聯的高加索地區。
羅馬尼亞雖然也屬於軸心國陣營,但是二戰後期蘇聯對羅馬尼亞出兵,佔領了羅馬尼亞的一部分地區。盟軍後來也抓住了德軍的弱點,專門轟炸他們的軍工廠以及煉油廠等設施,羅馬尼亞油田也是盟軍的重點照顧目標。
這麼一來,德軍的石油供應就成了問題,他們庫存的石油已經無法支撐下去了。羅馬尼亞的油田三天兩頭被轟炸,產量上不了。歐洲大陸以外的石油也運不起來,接下來如果還找不到新的石油來源,德國的坦克就真成了廢鐵。
最後希特勒覺得孤注一擲,集中最後的力量,用最短的時間拿下蘇聯。這麼做有兩個好處,一個是當時歐洲基本就只剩下英國在死撐了,如果蘇聯被佔領,那麼英國就會不攻自破,拿下整個歐洲就不是問題了。當年的拿破崙也是出於這樣的考慮,才決定先去進攻老毛子的。
第二個原因就簡單了,拿下了蘇聯,順勢佔領了蘇聯的油田,憑藉著蘇聯豐富的石油資源,德軍從此以後就再也不用為石油發愁了。
至於德國缺石油為什麼不去佔領中東,那是因為中東的油田基本都是二戰以後才發現的。
這就是德國最後去進攻蘇聯的原因。看完了別忘了點贊!歡迎大家關注我,每天更新更多有趣歷史故事!
漂浮菌
既然問題問的是為什麼打蘇聯,那我們就不扯其他的了就扯跟蘇聯有關的
二戰剛開始,蘇德一起幹波蘭,並且簽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當時為什麼德國要籤這個條約呢,因為那時候德國的主要敵人還是來自法國和英國,凡爾賽條約中這兩國宰德國宰的最猛,如不是美國怕他們做大阻礙他們,德國估計還要慘,並且蘇聯並不像英法那樣愛玩小心思,而且當時蘇聯多數部隊都在內陸,西伯利亞一帶,就算運兵都要運好幾天,所以德國轉手就打法國。
後來德國沒想到的是法國僅僅幾個月就投降了,當時有德國高官提出如果浪費太多時間在法國,難保蘇聯不會動手,德國有這個憂慮,蘇聯壓根沒有,他看著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他想著雖然蘇德終有一戰,但還早了點,所以沒有過多防備,當法國投降的消息傳到蘇聯時,蘇聯雖然很驚訝,但是畢竟還有一個英國,後來證明蘇聯想對了,但也讓他再一次減緩了兵力的部署。
德英開戰後,因為美國奉行中立,英國幾次求助蘇聯聯手收拾德國,但蘇聯無動於衷,後來誰也沒想到,因為英德空站,德國敗了,沒有制空權就談不上登陸,而且遙遠的美國也不足為懼,就開始準備東進蘇聯,而蘇聯到那時候都還是沒有過多的防備,所以當德國的第一顆炮彈打過來時,蘇聯才意識到情況很糟糕,閃電戰的橫掃,550萬左右的兵力猛撲,蘇聯一時間閃電搬崩潰,而德國的進攻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蘇聯的高加索油田,以及戰略物資,當時的德國資源比較稀缺。
最後為什麼打到莫斯科的時候希特勒下令中央裝甲集群南下,因為南部集團軍受到了很大的阻礙,蘇聯雖然在中部,北部兵力並不足,但是南部相對而言兵力多很多,就算名將曼施坦因親自率領,也還是顯得稍有不足,最後導致莫斯科得到空缺,調兵支援,從莫斯科保衛戰後德國就處於下坡路,當時古德里堅決不同意希特勒這麼做,可還是沒辦法,最後第三帝國走向衰亡。
sebxsa
蘇聯在二戰時期的確很強,但是希特勒認為自己的軍隊橫掃歐洲各國,蘇聯也不是他的對手。希特勒當時這麼狂妄自信,主要是當時打遍天下無敵手。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斯大林在國內的統治受到了挑戰,斯大林對國內的反對派實行了“大清洗”政治很不穩。在1937年的蘇聯“大清洗”當中,據說有200萬人被波及,妻子有30-40萬人不是被處死就是死於艱苦的流放地。此外,還有3.5萬名蘇聯軍人被逮捕,1.5萬人被處決,蘇聯紅軍的軍事指揮能力因此被大大削弱。所以,蘇德戰爭初期,蘇聯節節敗退。
不過蘇聯的天氣挽救了蘇聯,不得不感謝,老天爺幫助了他們。當然,除了天氣,還是蘇聯人頑強的抵抗有關。不像法國人那樣,沒有大規模的抵抗,政府就投降了。但是,蘇聯人不一樣,這個有號稱“戰鬥民族”的國家,即便是在武器缺乏的情況下,前面的戰士被倒下了,後面的戰士衝上前去撿起地上的槍,再次投入到戰鬥中去。這樣頑強的抵抗,德國又怎麼不畏懼呢?所以,希特勒叫囂在三個月內滅亡蘇聯的計劃,很快就破產了。這個和日本入侵中國的情況其實度差不多,他們都低估了對方的軍事實力和民族抵抗入侵的意志力。
當然,希特勒一心要拿下蘇聯,除了蘇聯內部不穩之外。還有就是,蘇聯豐富資源。尤其是烏克蘭,在當時被譽為“歐洲糧倉”,佔領此地可以獲取大量的糧食補給。由於蘇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佔領蘇聯可以獲取大量的奴隸勞動力,改變其地緣戰略上的處境。且德國擊敗蘇聯以後,能進一步孤立英國。因為當時的德國,非常需要石油,只要攻佔蘇聯的巴庫產油區後才能達成此目標。所以,希特勒堅決進攻蘇聯,再佔領蘇聯以後,以此達到他征服世界的野心。
其實,大家也能想得到,蘇聯既然在歐洲這麼強大,如果被德國佔領。英國還有抵抗的必要嗎?都佔領了這麼多國家,都不是德國人的對手。英國也知道,遲早會被滅掉,最後可以不費一兵一卒的逼迫英國投降。因為法國已經驗證了希特勒的計劃,所以入侵蘇聯的計劃,一旦順利,其實英國的抵抗都是無用功的。好在蘇聯抵禦了德國的入侵,假如蘇聯被德國攻佔,希特勒稱霸世界也是早晚的事情。到那時,估計美國的幾顆原子彈都不奏效了。
謀士說
在二戰爆發之前,不管是德國還是蘇聯其實都是一樣的,德國想重新瓜分世界,稱霸歐洲,蘇聯難道不是嗎?
德國進攻蘇聯一方面是為了佔領蘇聯,但是更多的是被蘇聯逼的,德國打蘇聯,日本打美國其實都是一樣的,背後的推手不是德國或者日本,就是蘇聯和美國。這兩個國家都是在逼德國和日本出手。
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前,蘇聯和德國可以說是盟友,當時東歐很多國家都是蘇德瓜分了的。蘇聯在這一點上和德國有什麼區別呢?之後德國加緊進攻西歐,而蘇聯呢也是沒有閒著,一直在佔領東歐各國,波羅的海三國不就是被蘇聯吞併了嗎?羅馬利亞,芬蘭等等國家不都是被蘇聯佔領了嗎?
德國打蘇聯也是逼不得已的,當時德國和蘇聯的軍事實力對比差距其實已經顯現出來了,就比如說坦克,希特勒依賴的坦克,當時在二戰爆發前,德國一個月也就能生產兩百多輛,但是蘇聯一個軍工廠一天就可以造出二十多輛,一個月全蘇聯可以造出一千多輛來。而且蘇聯的戰爭資源可以說德國是望塵莫及的。難道希特勒不知道這些嗎?肯定是知道的,作為德國的最高元首,發動對蘇聯的戰爭肯定也是早已經知道了這些。但是德國還是對蘇聯作戰了。
當時西歐差不多是德國的了,只剩下一個英國了,而東歐呢,基本上是蘇聯的了,德國如果不主動進攻的話,蘇聯也會打德國的,蘇聯從背後突襲的話,那麼德國只會敗的更快,而且希特勒很明顯是不願意看到蘇聯一步一步蠶食的,希特勒的目的就是瓜分世界,稱霸歐洲的,怎麼會允許蘇聯在背後捅自己一刀呢。而且蘇聯佔領了東歐各國,德國失去了很多戰爭資源掠奪的地方,在這點來說德國和日本是非常的相似,本國缺乏戰爭資源。
不管是希特勒還是拿破崙,他們的目的都是想稱霸歐洲,他們也不是想去打俄羅斯,但是俄羅斯人就是擺在他們面前的高山,想要稱霸歐洲就必須要越過這座山,但是他們都倒在了俄羅斯人的手裡。
小伍講歷史
個人認為蘇聯是有計劃攻打整個歐洲的,只不過自己內部的大清洗導致蘇聯未能在德國巴巴羅薩計劃實行前做好開戰準備,而希特勒對此心知肚明,歐洲諸國也明白,所以才有禍水東引政策,賣掉波蘭,讓德國直接面對蘇聯,同時希特勒也明白,以蘇聯的體量資源,一旦讓其完成戰爭準備,德國穩輸不贏,獲勝的希望唯有以閃擊戰迅速擊敗蘇聯,但歐洲國家的抵抗應該是出乎希特勒的預料了,他應該是認為擊敗法國後,英國應該是象徵性的抵抗下就該求和了,但沒想到英國軟硬不吃,頑抗到底,使德國面臨兩線作戰的風險,需要始終提防英國反攻,法國則出了戴高樂的自由法國,使德國無法從法屬殖民地獲得戰爭資源,自己的兩個豬隊友一個在刷火車王,一個不來參團,即使這種情況下,希特勒也不敢再等了,他知道每過一天,蘇聯得到的增強遠超自己,戰勝的希望會愈發渺茫,最終他只能豪賭一波
歐根親王
兩次大戰德國都是參與國,而且是主要參與國,德國兩次被打敗,而且遭到其他國家的懲罰,不但要割地賠款,而且還被限制自身軍事力量的發展。
要想知道德國為何要進攻蘇聯,只需要知道德國為何要不斷地發動戰爭就行了。
我們知道德國是後起之秀,工業革命進行的比較晚,國家完成統一的時間也比較晚,1871年才完成整個國家的統一。等到德國完成工業革命以後,世界上絕大部分地區被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等國瓜分完畢,但是德國完成工業革命以後也需要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這怎麼辦?
德國只有通過發動戰爭,從其他國家搶奪殖民地和商品銷售市場。這就是當時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戰爭。
德國作為新興帝國主義國家,試圖挑戰英法等老牌殖民國家,一旦德國取得勝利,那麼就可以獲得他們廣大的殖民地和商品銷售市場。但是德國最終戰敗了,受到其他國家的嚴厲制裁,這也為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伏筆。
希特勒上臺以後,德國為了突破一戰後給德國套上的枷鎖,為德國獲取更大的生存空間和豐富的資源,德國又走上一條對外戰爭的擴張之路。希特勒為了避免兩線作戰,先是同蘇聯簽署《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兩國秘密瓜分波蘭,將芬蘭劃歸蘇聯勢力範圍。在德國和蘇聯瓜分波蘭之後,然後德國發動西線戰爭。
希特勒本來打算在西線取得勝利之後再去攻打蘇聯的,但是西線由於英國的持續抵抗,德國一時難以讓英國妥協投降。所以德國在西線作戰沒有結束的情況就發動了對蘇聯的進攻,這場戰爭被稱為“巴巴羅薩計劃”。希特勒為何要批准進攻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呢?銘蘇先生認為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德國發展需要更大的生存空間和更多的資源。
我們知道德國是後發展國家,在德國成長起來以後,世界上的殖民地基本上被瓜分完了。而德國周邊都是已經成型的國家,德國要想擴大生存空間和獲取資源必須通過戰爭的方式。從整個歐洲大陸來看,德國在西歐已經佔據絕對優勢地位,但是對整個歐洲來說蘇聯的歐洲部分佔據了整個歐洲53%的面積,而且是比較優質的板塊。
蘇聯的東歐平原有著肥沃的土地,烏克蘭被稱為歐洲的糧倉,蘇聯更是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尤其是蘇聯有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這些都是德國發展所需要的資源。而戰爭對石油資源的依賴性更強,德國打每一場戰爭都是會提前計算石油消耗量的,因為德國石油資源非常有限,必須尋找可靠的石油資源,而蘇聯豐富的石油資源就成為德國所垂涎的對象。
而德國偏距西歐一隅,要想繼續擴大生存空間,歐洲對於德國來說顯然空間不夠,而蘇聯卻擁有高達22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德國只有繼續向東擴張才有足夠的空間,這也是德國進攻蘇聯的重要原因。
阿道夫·希特勒在他的自傳《我的奮鬥》(1925)中論證了“生存空間”的必要性,這應該是希特勒進攻蘇聯的內在驅動力。希特勒認為,“在東歐,特別是在俄羅斯,德國人應該獲取新的領土。他設想在征服那片土地後將遷移日耳曼人到那裡去定居,並使得當地的德意志人成為居於統治地位的民族。”
第二、蘇芬戰爭讓德國看到擊敗蘇聯的希望。
蘇聯1922年成立以後經過大規模的工業化,把蘇聯改造成了一個重工業和軍事上的強國,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經濟強國。但是在蘇芬戰爭中,蘇聯面對一個實力比自己弱小的國家,蘇聯投入巨大的兵力卻損失慘重,使蘇聯在國際上的聲譽受到損害,也沒有達到原先征服芬蘭全境的目標。
其實真正損害蘇聯軍隊戰鬥力的是蘇聯在1937年-1938年所進行的大清肅運動,這導致蘇聯軍隊中有豐富作戰和指揮經驗的中高層指揮官遭到清洗,這才是導致蘇聯軍隊戰鬥力大幅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蘇聯軍隊在蘇芬戰爭中的表現令希特勒看到蘇聯並不是不可以戰勝的,所以希特勒才批准“巴巴羅薩計劃”,並且德國拉上芬蘭加入進攻蘇聯的行動,以奪回芬蘭在蘇芬戰爭中失去的土地。
1941年6月22日,德國集結了3個集團軍群,約550萬人,分三路大軍向蘇聯發動進攻。蘇聯雖然已經獲得德國進攻的情報,但是由於各個情報之間相互矛盾,蘇聯並不清楚德國具體的進攻時間。結果蘇聯的前線防禦陣地迅速崩潰,在短短18天之內,德軍突進蘇聯600公里,這使德軍直逼莫斯科。
蘇聯之所以最後能夠扭轉戰局,這與蘇聯巨大的戰略縱深、強大的動員能力、堅定的抵抗精神、當時極寒的氣候、以及英美國家對蘇聯的援助等有著重要的關係。
銘蘇先生
看來,提問者的歷史知識水平有待提高啊!當年的蘇聯可真談不上什麼實力強勁,恰恰相反,希特勒認為,當時的蘇聯是實力最虛弱的時候,不堪一擊!
如果,時光隧道倒回到1941年春季的話,軍事實力如日中天的一方是納粹德國,而不是蘇聯。當時的德軍幾乎橫掃了整個歐洲,閃電戰正以摧枯拉朽之勢,戰無不勝!
而此時的蘇聯,正忙著搞肅反擴大化,大批優秀的紅軍高級將領被殺掉,軍隊的整肅到了風聲鶴唳、人人自危的地步,哪裡還有什麼心思搞軍事訓練啊?
事實上,德蘇開戰之後,蘇軍一觸即潰,德軍長驅直入,一直打到莫斯科城下。要不是希特勒犯了一系列的戰略決策錯誤,加之極寒天氣的影響,當時的德軍是完全有實力戰勝蘇軍的。
臨時客
希特勒在其《我的奮鬥》和《第二本書》中比較完整的闡述了自己的思想即社會達爾文主義的生存競爭、種族衝突的歷史觀、極端的反猶太—布爾什維克主義和生存空間論。他以後的所作所為在其中得到預示。
德國地處歐洲中部,德意志民族要想實現武力擴張,稱霸歐洲,必然面對東、西方的強敵,這是地理條件決定了的無可更改。一戰德國執行先西后東軍事戰略,戰後的魏瑪時期戰爭計劃同樣如此。到希特勒上臺,要實現德國爭霸歐洲乃至世界,也逃不過如此宿命。
1937年11月5日柏林軍事會議上,希特勒發表四個小時的長篇講話,表明他實現“千年帝國”的實施步驟1奧地利2捷克斯洛伐克3波蘭4法國5蘇聯。到1940年6月法國宣佈投降,可說前四個都如期如願實現,且付出的代價輕微,剩下的唯一就是蘇聯。
40年7月英國拒絕希特勒的和平呼籲,堅持繼續戰爭,更讓希特勒認為英國的一部分希望寄託在蘇聯身上,這讓他最終決定在英國暫時無力反攻歐洲大陸,美國未準備干預歐洲事務前,先打擊蘇聯免除後顧之憂,再全力應對英國,擊敗英國,進而整合歐洲力量,發動對美國戰爭。
無論蘇聯強盛衰弱,執意於反猶太—布爾什維克主義的希特勒德國都會與蘇聯發生對面衝撞,時間早晚,代價多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