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怜悯”和“善行”距离有多远?

匡龍胤


我get到了po主的意思,但因为对问题的表述存疑,所以,我换了一个方式来写答案。

*扯了最近看到的书,夹带心理学私货

*跑题警告

-

〖怜悯〗只会让事情更糟糕,尽管它似乎出于好意。

字面上,怜悯是「因同情某种遭遇或痛苦而遗憾」。

当你怜悯某人时,你会说出“你太可怜了”、“这对你来说太难了”之类的话。你在表示这个问题难以应付、甚至没办法解决。

怜悯会激起“我很可怜”的低价值感,让任何被怜悯的人迅速脆弱。

怜悯将你和他分高下。你在高,他在下。这样的立场下,他只会更焦虑、消沉和痛苦。你无法让他为自己负责或者平心静气接受事实。

这也可以发生在你身上,即自我怜悯。同理,你怜悯自己会让你失掉信心,你会认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变好。“这是对人的内在最大的剥削。”

当你无法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每一件事负责,你就不能从“我很可怜”的阴影里走出。你会像受害者一样行动,同时,你会走入信念的怪圈,认为自己变成受害者是别人造成的。

糟糕的还有,怜悯会让你承接他人的问题。一旦觉得他人无法面对自己的挑战,你会立刻“接过”。他人的痛苦被减轻了,但你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

因为你解决不了一个不属于你的问题。你可以支持愿意关心他人的人,但你没法替代他们。

-

〖怜悯〗是〖同理心/共情〗的一个不好的替代品,不要被它的伪装误导。

它们的能量如何不同呢?

先画一个光球。

这个光球呈现的能量,是从邀请你回应的某个人或物那里散射开来的。

如果你怜悯它,这个能量光球会进入你的身体,并停留在你最脆弱的区域。你认为其他人都处理不了,所以你接过这个问题,并试图在你自己的身体里解决它。

如果你决定和它共情,你会确保能量光球待在你的能量场之外。你接收到的都是从能量球投射而来的能量,你记录而非吸引它的能量,并通过共情恰当地理解和回应。

-

我觉得po主大概是想表达“感知他人需求”和“付诸合适行动”这一对关系。

这里有一对相应的词:

〖同理心〗〖慈悲〗

-

什么是〖同理心〗?

传统意义上,同理心(共情能力)是设身处地分享、理解他人情绪和需求的能力。它也让人能识别他人的想法和经历,如同能够想象和预见事物的走向。

它是人的天赋。

-

为什么你拥有〖同理心〗?

在1992年,科学家用实验和观察结果奠定了当代科学界同理心的理解基础。

人拥有能反观他人行为能力的神经,这是引发同理心的物质基础。这一特殊的神经细胞被命名为镜像神经元,也被称为共情神经元。

像一种神经Wi-Fi,由此一个人可以感知他人身上发生了什么,或者,突然下意识地领会另一个人的感受、运动甚至是意图。

它是一个自动系统,总是“打开”的。虽然研究显示,当人主动将注意力集中在一项活动上时,它最活跃。这意味着人可能在尝试去共情时,共情力最佳。

随后非常重要的是,人可以激活自己内在的同理心。因此,假如出于任何原因,你的共情能力受损了或被抑制了,你还能有意识地选择成长为有共情能力的人。

-

〖慈悲〗:将〖同理心〗付诸行动。

本质上,慈悲是一种精神品质。它是几乎所有宗教和心灵所表达内容的基础。

同理心和慈悲都相当重要。简而言之,慈悲共情的对等关系是:

同理心带领人走向慈悲。

绝大多数人都有未疗愈的“内在小孩”,甚至受伤的"内在成人”,它们因自身某些部分受到了伤害而遭受痛苦。

你向他人伸出橄榄枝,感知他正在经历的以及他的主观体验,接着和他共情,尝试疗愈他。

当然,只要他的受伤的内在还在掌控他的生活,共情就还没有完成。

你不会让一个暴怒的三岁小孩举着危险武器在家里到处跑吧?

共情也许是疗愈过程的开始,但须以慈悲结束它。行动是慈悲的一部分,要以谦卑之心。

要试着去为内在的三岁小孩确立原则,给他安慰,才是慈悲的,因为人的生活并不是由这个小孩负责,小孩也不能以自己受伤了为理由伤害他人。

为什么强调要“谦卑”呢?

谦卑能让你远离“扮演上帝”的诱惑,你会看清靠你自己极大概率没法修复别人的生活。记住,你只是这场戏的其中一个演员,而不是唯一一个。

(自我的慈悲共情也是同理。)

无论你的行动如何,最后一步都是放下。放下是指,见证他人的变化却不对那个变化承担责任。

放下会帮助你区分那些伪装的共情替代品,比如同情、情绪感染和其他所有互相依赖的能量模式,让你不再担起不属于你的责任。

-

-

如果你看到这里

谢谢你哦

再次谢谢po主

-


只有书才能治我的病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你先看一个小故事。

一个初春的夜晚,大家已经熟睡,一对年迈的夫妻走进一家旅馆,可是旅馆已经客满。

前台侍者不忍心深夜让这对老人再去找旅馆,就将他们引到一个房间:“也许它不是最好的,但至少你们不用再奔波了。”

老人看到整洁干净的屋子,就愉快地住了下来。

第二天,当他们要结账时,侍者却说:“不用了,因为你们住的是我的房间。祝你们旅途愉快!”

原来,他自己在前台过了一个通宵。

老人十分感动说:“孩子,你是我见到过最好的旅店经营人。你会得到报答的。”

侍者笑了笑,送老人出门,转身就忘了这件事。

有一天,他接到一封信,里面有一张去纽约的单程机票,他按信中所示来到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楼。

原来,那个深夜他接待的是一个亿万富翁和他的妻子。

富翁为这个侍者买下了一座大酒店,并深信他会经营管理好这个大酒店。

这就是著名的希尔顿饭店和他首任经理的传奇故事。

我想看完这个故事你应该知道了“怜悯”和“善行”之间的距离。



塞外绿雪


“怜悯”和“善行”从内涵上讲毫不相关,如同火车的两条轨道,怜悯属于心理学范畴,善行属于行为学范畴。

而从外延上讲,两者的关系又像恋人之间闹别扭一样,若即若离。说近,一念起,如影随形,天涯咫尺;说远,一念灭,形同陌路,咫尺天涯。所以“怜悯”和“善行”的距离就差一念之间。怜悯只是爱的萌芽,不一定会长出善行的大树。

关于怜悯和善行,是普世价值观,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同情无价,怜悯有度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对遭遇不幸的人心有不忍表示同情,是一种可贵的道德品质。但在现实生活中,怜悯之心不能泛滥,要把握分寸、尺度,懂得适可而止。

农夫与蛇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农夫在冬天看到了被冻得瑟瑟发抖的蛇,于是就把它揣在怀里,温暖了僵硬的身躯。可是蛇在逐渐苏醒之后,却咬死了这个农夫。

弱势群体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怜悯,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君不见哪些假装卖惨的乞讨者、哪些装做可怜兮兮兜售物品的人、哪些声称钱丢了或被抢了希望别人帮助的人等等,大多都是在欺骗利用人们的怜悯,来获取自己的利益。更别说在感情上,若两个人是由于怜悯在一起,能够天长地久吗?

所以,怜悯之心必须有,但不能过度使用,更不能用错。

行善有道,善行天下

米开朗琪罗有句名言:“对好人行善,会使他变得更好;对恶人行善,他就会变得更恶。”行善是有一定技巧和方法的,用对了方能既有益于他人,也有利于自己。

2016年,引起轩然大波的“11·3”留日女生遇害案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中国留学生江歌为了保护她的闺蜜,被闺蜜前男友用匕首杀害,而在此期间,闺蜜不但没有站出来与江歌一起,在其前男友已经采取行动时,反而选择了逃避,并且将江歌拒之门外。

还有孙俪养了“白眼狼”的故事。她资助一名贫困孩子,坚持了十年直到他上了大学,当她发现对方的野心渐大,理所当然地频繁向她要钱时,就停止了资助,没想到对方反咬一口,开始在网上写文章对孙俪进行攻击谩骂。

行善没错,但也要有底线,不是每个人都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图片来自新华网)

欢迎点评!谢谢!


琳琅文斋


怜悯即是善行。

我们对某事某人充满着怜悯,自然就是一种善行。这是由内而外的过程。如果没有怜悯而去行善,那么这个动机也许就有待考量。无论对方是贫穷还是疾病,在你行善之前,必然是先产生了怜悯的心理。所以,怜悯和善行其实不远,心怀怜悯,则处处为善。

很多人会说,只有怜悯,没有善行,就是假慈悲。我想这句话是错误的。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和义务去行善帮助别人,但是有怜悯之心一定是一个善良之人的本能。如果毫无怜悯之心,那么这个人必然处事满满恶意,极其自私。所以,无论他是否真的有去行善的实际行动,只要他心怀怜悯,懂得珍惜感恩关怀,也就是行善之事。

也许有人会问,马路上看见老太太摔倒,不去扶,只是心怀怜悯的看着走过,这不是一种善行。这话没错,这不是善行。这样的人只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他没有怜悯之心;一种是他的害怕恐惧心理战胜了怜悯之心,导致他不敢去扶老太太。无论怎么分析,如果路上真的有这种情况发生,你真的可以做到漠视吗?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选择帮助而行善。

莫以善小而不为。怜悯之心就是最最本能的善。如果我们因为不能行动而鄙视空有怜悯之心的人,这个世界又多了多少冷漠?



大强子OUER


怜悯和善行距离有多远,这个恐怕无法用长度单位来计算,可能一步之遥,门里门外,也可能原地踏步,相远千里。从怜悯到善行是个渐进的过程。

“一念花开,一念花落”,转瞬间可能“差以毫厘,失之千里”。思想和行为唇齿相依,紧密相连又关系微妙,合在一起体现一个人的三观。怜悯和善行也是这样存在着。怜悯,就是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善行是在同情的基础上付诸了行动;怜悯只是一种态度,一个萌发的想法,而善行是这个态度的延伸,把想法变成现实的举动。

怜悯不会有直接受益人,而善行将会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这就像路遇一个受伤的人,有的人看到只是说了句“真可怜”,说完就离开了,停留在同情的阶段;而有的人是心生悲悯的同时,蹲下来替他包扎了伤口,这就是善行。可能还有另一种,看了冷漠得说“活该”,那就是连怜悯之心都没有,就更谈不上善行了。怜悯开了一朵花,善行结了一个果,而冷漠是埋在地里已经腐烂的种子,芽都发不了,就不要说开花结果了吧。

怜悯和善行又如同恋爱的男女中间的隔膜,可能是一层纸,也可能是一重山。可能近在咫尺,也可能远在天涯。不往前一步,肯定没有答案,把这种情怀得以落实,结果就出来了。一般可能都说自己心怀悲悯之情,但是也可能仅仅是有这个情罢了,真正水到渠成地将它流到需要灌溉的地方,发挥到一定的程度,达到救助的真实效用,那才是善行的体现。

怜悯和善行没在一个层面,也不是一个境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每个人的认知不同,产生的思维和处事方法也不同。就像一场旅程的顺序:还没出发,正在路上,已到达。你在哪一段停留,就是你的距离。






静树读书


怜悯和善行亦近亦远。

怜悯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同情可怜悲悯之心

善行是一个人的真善美的举动

怜悯是善行的基础,善行不是怜悯的必然


怜悯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同情可怜悲悯之心。一般是强者对于弱者的道德觉醒。是在我比你强这种心态下,对于弱者或者身处逆境、遭遇不堪的境况下的人的同情和可怜。怜悯是一种情绪也是一种情感情怀,怜悯的基础是善良。我们常说人要有悲悯之心,就是指人要时刻保持善良。用正的眼光看待世界的一切。


善行是指一个人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善良的,对社会有益的。对于善良,我们一直以来都是歌颂称赞的对象。助人为乐是善良,拾金不昧是善良,尊老爱幼是善良。这都是我们在传统美德中弘扬的东西。善行重点在于是行动,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头。如果说悲悯是一种内心活动,那么善良则是把这种内心变成现实的所作所为。善行是行动,特点是善,是真善美的践行。

怜悯是善行的基础,善行不是怜悯的必然。怜悯是内心的一种善良,而善行则是落实在行动上的悲悯。怜悯与善行亦近亦远。如果怜悯是发自内心的,是以善良为基础的,那么这种怜悯离善行不远,因为有了怜悯接下来就是可能是善行。如果怜悯仅仅是怜悯,没有以善良为基础,我们说这是伪善良。只是懂动了恻隐之心,但并无助大众苍生之意。那这种怜悯就离善行很远。比如,我们看见一个街头落难的人,怜悯者对其都有同情,不同的在于,伪善良者的怜悯仅仅是说一句:真可怜。而善良者是会想怎么才能帮助到他。


怜悯是我们的情绪所在,善行是我们倡导的行为。此次武汉疫情,无数的捐赠和援助就是最好的善行。他们由怜悯之心出发,抵达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善行。



左手白手套


怜悯和善行距离有多远?我认为不是距离多远的问题,而是先后顺序因果的问题。没有怜悯的因,何来善行的果,所以先有怜悯再生善行。是先后顺序的问题,而不是距离远近的问题!





腊八观


我是艾语。怜悯和善行距离有多远?在一念之间,距离就产生了十万八千里那么远,因为怜悯在原地,而善行已在路上。

我认为的怜悯是情绪管理中的同情,是发自内心的一份最温柔的心疼。而善行,是行动,是执行力,是在无时无刻的结缘,正是所谓的积德行善无需人知,上天自会明白。

所以说,怜悯在心,善行由心而动,一静一动之间,距离会越来越远。



AY艾语


怜悯和善行距离在心间无矩,怜悯和善行之间有必要的关联,也有不必要的关联,一个人可以因为动了怜悯的心思,去做出了一些事情,产生的行为,也可以被称为善行。怜悯是人的心理活动,比如说,你看见了一个很悲惨的人,无父无母,身体残疾,沿街乞讨,你会不会产生怜悯之心,但是呢,你却不一定去做出什么,你先对这个事情或者人有了怜悯之心,想要去帮助一个人,那么所产生的行为,可以称之为善行,而每个人都会有怜悯的心思,看见山村的小孩子,你会不会产生怜悯之心,看见残疾人,苦难的人,但是你确定每个人都会去帮助吗,你只是产生了怜悯的心,但是你并不会去付出行动,而善行,却不一样,不只是你的心动了,你也做出了相应的行为。


霜天百景


你好,我是原子美文,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关于““怜悯”和“善行”距离有多远?

”,这个问题。我认为是需要辩证的来看待。

01------有“怜悯”无“善行”,距离十万八千里

怜悯不算爱也不算善行,在我看来怜悯是共情能力的一种体现,因为流浪狗的无人搭理让人觉得可怜,所以额外关注与怜悯,内心会变的柔软起来,这种软心的怜悯感让人产生同情。然而怜悯终究只是怜悯,如果没有上升到善行一切都是徒劳的。除此之外,没有意义的怜悯可能更加会伤害他人。就如,各种各样的慈善机构,将物资运往学校后,让穿得破烂的孩子们上台,拿着事先准备好的牌匾摆拍。照片从不打码,甚至大肆宣扬传播,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图上这些孩子们属于弱势群体,无论他们以后如何优秀,都逃不开这个标签。弱势群体的内心原本就脆弱而敏感,更何况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们,他们将永远活在低人一等的自卑里。所以我会说有“怜悯”无“善行”,距离十万八千里

02------有“怜悯”有“善行”,距离咫尺之间

怜悯一个人怜悯者对被怜悯者仅仅只是同情,成功者对弱者才能出现怜悯这种情绪,而帮助,地位大多平等,是一种出自内心的帮助。我们的马云爸爸与上面提到的慈善机构完全不一样。把善行安排的妥妥当当的。马云爸爸个人的公益基金重点关注的是乡村教育,一系列诸如乡村教师计划、乡村校长计划、农村寄宿制学校计划等等,都在践行着马云教育扶贫的理念。而阿里巴巴集团不但身体力行,还带动了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最大的公益群体。有段时间,马云公益基金会在海南三亚为100位乡村教师颁奖,这些乡村教师将除了得到每人10万元的现金资助,还将获得3年的专业技能培训机会。不仅如此,马云爸爸退休后还亲自去当一名乡村教师。因此,有“怜悯”有“善行”,距离咫尺之间。


这个社会需要的是有“怜悯”又有“善行”的人。以上是我的观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