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人到中年為何覺得生活越來越沒有意思?是不是抑鬱症?

風清清兒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但現實生活中,真正做到的又有幾人?而且人越到中年,越來越對生活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甚至覺得生活沒有意思,但絕不能盲目地說是抑鬱症。

步入中年後,為什麼會覺得活得沒意思?可能是這幾個原因:

每天一睜錢不是拼命活著,就是活著拼命

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老人要看病,一天不工作,生活都會無以為繼。無論在單位裡,老闆怎麼欺負你,同事怎人給你下套,你都不會辭退,因 你比任何人都需要這份工作;如果你是農民,即使糧食不值錢,賺不了錢,你還得種。沒有糧食,一家人餬口都難。還得外出打工,不打工,沒法養家。還有房貸、車貸,你還是要給孩子“交學費”。中年人每天一睜開眼,首先想到的又是錢。儘管還不知道今天能掙多少錢,但還得去拼命,再別無選擇,活得太過於平淡。


一輩子都是為別人而活,根本沒有為自己而活的機會

好多人都會有這樣疑問,人這一輩子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相信很多人都會說,是為了孩子,一輩子拼死拼活,其實都是在孩子而打拼。年輕的時侯,怎麼說也要生出個兒子來。如果家裡沒個兒子,老了就無人養老送終。既讓人笑話,也會成為自己一生的悲哀。即使女兒再有出息,如果長大了,女婿不好的話,這一輩子也都白奮鬥,所有成果都是別人的。包括女兒都是別人的。不想讓孩子覺得爸爸不如別人,不想讓伴侶覺得你是無能的。尤其是到了中年人,有時候真的不是為自己,都是為“別人”而活著,活得過於枯燥。


身邊沒有你可以依靠的人,全是要依靠你的人

環視我們生活的周圍,凡是中年人,都是累得死去活來的。雖然孩子還是在上高中,動輒資料費、補課費,數百上千的從不斷。以自己的收入,往往是杯水車薪。妻子不理解,孩子總抱怨,自己也就只能拼命的賺錢;再說了,父母都一把年紀了,一進醫院,只要住進去了,心裡老是發慌。因為自己僅有的那“家底”,也是撐不了幾天的。有時候也怕自己累垮了,這個家可怎麼辦?父母怎麼辦?孩子怎麼辦?做為中年人,不敢死,不敢病,只能咬緊牙關的活著。你也就納悶了,咋都是依靠你的人?這生活太乏味了,何時是個頭啊!


人到了中年,心理是複雜多樣的,這種複雜的心理狀態,與曾經的生活經歷是分不開的。活著越來越沒有意思,不能盲目地判斷為抑鬱症,這種心理狀態與自身對生活態度認識有關,被現實問題所困擾,才失去了對生活的信心,才會有了“生活沒有意思”的感慨。其實這種想法,過於悲觀,也太消極了。做為中年人,肩上的擔子不輕是事實,但是要沉著應對,始終保持樂觀的心態。只有這樣,才會走出中年的困惑。

【#為生活而提神】


為生活而提神


人到中年越活越沒意思,不是抑鬱症。而是多愁善感。

人不論心態再年輕,一到四十歲,就會多愁善感,從內心深處感到煩悶。這很正常,幾乎人人都如此。

記得我四十歲生日那天晚上,從不失眠我居然輾轉反側睡不著,居然情不自禁的流淚。其實,什麼事也沒有,就是覺著人生這輩子基本到了“垃圾時間”。

生活壓力、工作壓力都不算什麼。關鍵是生存環境令人尷尬。說小已老,說老還早。雖說離退休還有二十年,可前程沒了,心氣兒自然就散了。

人一旦沒了心氣兒,就會哪哪都覺著不舒服。

還好,我這人沒心沒肺。正如楊絳先生所說“我不和人爭,可和任何人爭都不怕”。我就是這麼個性格。所以,從那以後,我慢慢的調整心態,儘量做到“心無掛礙”。

其實,人到中年最容易自己精神折磨自己。天下本無事 庸人自擾之。這就是人到中年思維方式的寫照。



皛舒


人到中年不是生活沒意思了,而是生活的壓力太大,讓人變得疲憊了。


中年人在我國一般指40歲到55歲的人群。


中年人上要贍養老人。這個年齡段對應的老人都是70歲以上的,身體都開始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老人的健康問題成為中年人必須面對的問題,特別是那些腿腳不便的老人,更是給中年人帶來了很大的負擔。同時,老人的精神陪護也是有必要的,中年人必須拿出時間來陪老人。


中年人下要顧及孩子。中間人的孩子已經過了20歲,他們要麼考上了大學,要麼參加了工作,錢,是這個階段最缺的。中年人要為考上大學的孩子交學費;要考慮孩子將來的工作問題,打點關係;還要為孩子考慮婚姻的問題,房子、車、婚嫁物品等一些列問題接踵而至。可以說,後輩的生活好壞牽扯著中間人大部分的精力。


中年人中要照顧伴侶。中年人的婚姻慢慢的趨於平淡,感情上的平淡容易磨平生活的稜角,家庭的生活會感覺越來越乏味,生活千篇一律,在家裡聊得都是雞毛蒜皮小事。


中年人的工作缺乏追求。人到中年,在事業上再想向上發展,難度是特別大的。這會讓人缺乏上進的心,在單位缺乏趕緊,常常無所事事,三點一線成為日常,不免讓人感覺毫無意識。


但是,生活要向著陽光出發。要把照顧老人、陪老人當做幸福的繼承,把照顧子女當做愛的傳承,生活的平淡不等於沒有愛,我們需要做的是喚起自己的生活激情。任何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我們要做的是向陽而生。


吃牛肉的橘子


首先肯定的說,這不是抑鬱。當今社會長壽已不是新鮮事,隨隨便便就能活至七八十歲的年紀,且有些仍老當益壯、精神矍鑠。做為中年人就成了一個尷尬的群體,繼續幹,力不從心且無用武之地。不幹,上老下小都依靠你。已過不惑之年千帆過盡,少了激情與勇氣。頓感生活越來越沒有意義。



有人曾戲說:“人至中年,談情已老、談死尚早、談錢太少。”雖是戲言,但也是真實的寫照。與年輕人談經歷太幼稚,與老年人談人情閱歷尚淺。只能一聲嘆息緘默不語。身累、心累成了常態,上老下小的境地,有時讓我們忘了自己,機械式的工作單調的生活,感覺自己就像一部機器,生活沉悶毫無樂趣。



中年覺得生活越來越沒意思,可能我們把這種狀況更多歸咎於“激情”兩個字,不可否認人過中年隨著“荷爾蒙”的減少,可能會失去一些激情與動力。但這也不是最主要的:①社會的高速發展,新事物、新現象的更替、年青一代的迅速崛起,這些讓中年人應接不暇甚至措手不及,我們還沒看懂還沒明白,前進的車輪已經從我們身上碾壓過去,拋下凌亂的我們獨自悲泣。②生存的壓力讓中年人通不過氣,儘管我們很努力,但口袋賺來的錢永遠追不上CPI,年輕的我們也曾但懷揣夢想努力打拼,但現實一次次把我們擊退,人至中年心灰意冷,看看自己的境地,冒險念頭瞬間褪去,只能做著年輕人不願做的工作,收穫著不成正比的薪水。一個字“累”。③中年變得沉穩,不是沒有激情,而是學會了隱忍,太多的無奈太多的不捨,家庭的責任人際的倫常,我們也有年輕人的激情,但我們知道肩上的責任,信譽值千金。收起激情閉緊雙唇,強顏歡笑也把最好的一面示與別人,我們是成年人。



人至中年感覺生活越來越沒意思。這是大多數人能感受到的,生活不易但還要繼續,中年是事實勇敢面對是唯一。責任在肩無法逃避,含淚微笑也要走下去,中年不易且行且珍惜。



更多心理情感關注頭條@慕三子


慕三子


不是抑鬱症,你所感知到的其實是大多數中年人都會感知到的疑惑,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壓力,讓自己某天某個時辰或者一整天都感覺很乏味,無所適從。

壓力明明自己能承受,可是壓力一直在那裡。那麼怎麼解決呢?


一 不逼自己一把,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


人到中年,往往不甘平庸,但現實又低於自己的預期,心有餘而力不足。但並不是沒有機會,挑戰自己一把,即便失敗也差不到哪去。


單位有一個同事,四十三歲,在一個部門呆了有十多年了,領導換了一任又一任,同事換了一輪又一輪,春去夏又來,若說耐不住寂寞,十多年都過來了,若說耐得住寂寞,可又不甘心。這個歲數,孩子已經省心了很多,老人也都過去了那個坎,感覺有精力處理自己的事情。為了不讓自己後悔終生,於是,同事逼著自己做一些自己之前不屑做的事情。


正趕上單位競爭上崗,按說同事條件已經不符合,歲數偏大,但其他方面還是有優勢的。同事厚著臉皮去人力資源那跑了一趟又一趟,不厭其煩的聽著人力資源的小年輕說著他們的為難。在經過多次和上級領導彙報,終於為自己爭取了一個競爭的名額。同事抓住這次機會,充分準備,再加上自己這麼多年積累的一些優勢,最終衝破重圍,為自己爭得了一次晉升的機會。


年輕的時候並不是不想競爭,可年輕氣盛,不願同流合汙,自甘清高,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到了某一天發覺還是做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或許,逼自己一把,能讓自己討厭一時,放任自流,可能就讓自己後悔一輩子。


二 要有自己的愛好,讓自己脫離低級趣味


雖然說退休的年齡變得越來越長,但並不意味著不能提前適應退休的生活,提前感受下,能避免到時候突然的彷徨和茫然。


短期內,可以給自己制定一些小目標,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讓自己充實起來,讓精力分散出去,就無暇去想一些無趣的東西。


適合中年人的項目有很多,養生型的,運動型的,學習型的都可以。


我這有個老朋友,別出心裁,隔三差五的愛出趟遠門,不管去見朋友也好,還是自己找個目的地瀏覽一下也罷,回來的時候總是精力充沛,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不失為一個別樣的愛好。


三 平衡心態,寵辱不驚


每個人的人生之路皆不相同,有的路上佈滿荊棘,一路走來總是充滿坎坷;有的路上長滿鮮花,一路走來毫無壓力;有的路上一開始的時候就看到了頭,有的路上看下去一直都是黑暗,但這就是人生。每一種人生都是對我們內心的歷練,我們應該都要做到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靜觀花開花落,笑看雲捲雲舒,努力做到寵辱不驚。


附趙樸初的《寬心謠》,希望能為你解憂:

日出東山落西山,喜也一天,憂也一天;

恩恩怨怨隨風捲,天也無邊,地也無邊;

茫茫四海人無數,早也忙碌,晚也忙碌;

人生似鳥同林宿,退也一步,進也一步;

功祿財氣順自然,來也罷了,去也罷了;

為人處事眼界寬,高也合善,低也和善;

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局室好歹不高攀,大也棲身,小也棲身;

舊衣新衫不挑揀,好也禦寒,賴也禦寒;

夫妻廝守互慰勉,貧也相安,富也相安;

少葷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細也香甜;

領取薪金有幾許,多也無怨,少也無怨;

不義之財不可取,進也是禍,出也是禍;

花開能有幾時紅,愛也兮兮,恨也兮兮;

喜逢好友聊聊天,古也談談,今也談談;

早晚操勞勤鍛鍊,忙也樂觀,閒也樂觀;

莫為體態費心懸,胖也美觀,瘦也美觀;

鄰里親朋廣積善,老也不嫌,少也不嫌;

骨肉親情常祝願,朝也平安,夕也平安;

心寬體健養天年,不是神仙,勝似神仙。

林清玄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常想一二,不思八九。生命中不如意的事佔了大部分,浮浮沉沉,坎坎坷坷,一路走來身心疲憊,但想一想,除了這些不如意的事,至少還有一二成事讓人欣慰開心。如果想讓生活中充滿信心,常常想想這些開心快樂的事,那麼就會放開心胸,不至於糾結人生的如意。往遠處看,人生還有很長一段的路要走,保持樂觀,在路上你便不會感到孤獨,或許,你能看到別樣的風景。


深沉的海


你好,我是希希,心理學愛好者,由我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觀點:

1、人到中年心理是複雜多樣的,這種複雜的心理狀態,與以往的生活經歷是分不開的。

2、活著越來越沒有意思,不能盲目判斷為抑鬱症,這種心理狀態與自身對生活態度認識有關,被現實問題所困擾,失去了對生活信心。

人活著總是處於理想與現實之間,理想與現實總是充滿矛盾的,不要現實困難所嚇到,但更不要空談理想,需要一個人從現實走向理想勇氣和信心。

平淡乏味的生活狀態

1、婚姻感情已趨於穩定,夫妻之間缺少了浪漫。

2、人際交往太現實,所謂“窮在路邊無人問,富在深山有有遠親”,現實生活中一個個活生生例子也印證這一點,是人性醜惡的一面。

3、對待工作和事業態度,失去往日激情和更高追求,有種小富則安的心理。

面對現實困惑,不知所措。

1、經濟負擔問題。此時家庭結構已基本穩定,上有老下有,父母一天天變老,身體健康讓人擔憂; 孩子已長大成人,面臨結婚買房,用錢的地方太多,錢總不夠花的。

2、想給家人創造更好生活,礙於各方面的考慮,膽子變小有心無力。

3、人際關係複雜。到了中年,思想已不在單純,需要考慮的事情比較,人前人後都要考慮到,一時不慎,會遭人口舌。

總之,生活有太多的不如意,但作為人來說,應保持最初的追求和夢想,不要被生活瑣事矇蔽,擦乾眼淚,勇往直前。


希希說心理


作為一名中年女性,非常能理解您的心情,因為我也曾有過和您一樣的低谷時期。

中年人,是責任最為重大的人群。我們上有老、下有小,同時又要面臨自己人到中年,各方面達到頂點後,逐漸走下坡路的尷尬階段。偶爾會有力不從心的無力感,產生“生活越來越沒有意思”的情緒低谷,也屬於正常,無需給自己貼上“抑鬱症”的標籤。

人到中年,為什麼會有“覺得生活越來越沒有意思”的感受呢?其實,這種感受就是一份壓力的體現。

首先,有來自外界的壓力。

1、職場壓力。人到中年,精神狀態、學習能力較之年輕人,肯定會有差距,眼看年輕人加薪升職,人才輩出,自己還原地踏步,壓力感自然就產生了。

2、家庭壓力。人到中年,父母已經越來越蒼老、孩子還尚未獨立。老的需要照顧,小的需要呵護,雙重壓力,給中年人的肩膀上放置了沉重的負擔。

其次,有來自自身的壓力。

3、生理壓力。人到中年,視力已經出現老花現象,“五十肩”也悄然而至,皺紋、白髮都是小菜一碟。這些初老現象,都在慢慢打擊我們的信心。

那麼,如何緩解這份壓力呢?

1、接受自己,做好自身的心理建設。

不焦慮,不強化不良情緒,不要給自己貼標籤。接受自己的衰老,從容面對未來的人生。古人云: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這是一份智慧的積澱。

2、提升自己,做好自身的學習規劃。

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即“終生學習”,人到中年,一般都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和財富積累,但不能啃老本,天天刷手機混日子,畢竟未來還有三十多年的歲月要度過。


3、盡人事,知天命。

在提升自己的過程中,不要過分在意結果,世界上沒有任何成果,可以速成。這樣就會有好的心態,去面臨各種變數,只要選擇的路是正確的,就沿著這條道路前進即可。比如:運動可以減肥瘦身、強身健體,但卻無法速成。如果短期見不到成果,無需焦慮,更不要放棄,要相信日積月累的力量。

以上是我的一些小小的建議,希望能起到一點點拋磚引玉的作用哦。


我是妮言呢語,一名不斷提升自己的大齡女紙,願用文字與您分享情感故事、生活小事。如果您喜歡我的文字,請關注我哦。

妮言呢語


大家好,我是曉愈解心。

人到中年,人生似乎到了一個平臺期,年輕時努力奮鬥,到了這時,事業安穩,子女也已長大成人,有不少離家上了大學或出國了,並不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了一起。平時熱鬧的家庭氛圍,好像一下子冷清了不少,令人徒生孤寂之感。

生活中少了拼搏的激情,因為一切都彷彿四平八穩,未來也似一眼能夠望到頭,該享受的也享受得差不多了,。

身體各方面,的確與年輕時不同了。以前熬夜聚會,應酬玩樂,就算一整夜,第二天睡個回籠覺就又生龍活虎了,而現在酒量也差了,動不動還來個失眠,半夜起床,感覺腰腿比以前僵硬了不少。

客觀上來說,生活的確不如以前精彩了,那是不是抑鬱了?

那我告訴你,抑鬱也不是你說得就得的,它必須有以下幾個特徵:

1、明顯的情緒交替:悲傷、孤獨、冷漠。

2、消極的自我概念:自我責備和自我怪罪

3、退行性或自我處罰的想法:逃避、躲藏、死亡。

4、植物性症狀的改變:厭食、失眠、性慾缺乏。

5、活動能力改變:遲緩或急躁

如果你沒有以上的症狀,那就只是心境有些抑鬱罷了,只是如果不放心,到醫院去檢查一下也是簡單的。

說到底,人的心態都是要靠自己調整的,抑鬱的心境並不宜保持太久,還是要儘快從中走出來才好,不然,可真是要抑鬱症了。

生活沒有意義,因為你沒有了奮鬥的目標,不如把一切歸零,重新給自己定個小小的人生目標,如學學書法,不喜歡靜的,可以參加個跑步俱樂部等等,不一而足。

你還年輕,這麼早就沒意思可不應該啊,讓自己找到新的人生目標,動起來,慢慢地,你又會找回人生的意義。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有用。


曉愈


抑鬱症有很多現象,我身邊有朋友有過,如果只是感覺生活越來越沒有意思,應該不是,應該只是情感上出現了一些壓力過大的問題。

有句話是“人到中年百事哀”。

說的就是人到中年,都是在忙忙碌碌,趕來趕去的生活。父母漸老,幼兒待育,需要的都是物質,精力。倘若家中另外一半也有諸多怨言,兩人爭吵不斷,生活會愈發覺得沒有意思,更何況還有種種應酬,消耗錢財精力。

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滿足活著,活好,活成世俗意義上模樣的努力,是一種向外的。

這種向外久了,給人的感覺只剩一種:累。累久了就會覺得活著沒啥意思,就是為別人活,忙來忙去。

人,其實往往最容易忽略的就是自己,自己需要愛,需要擁抱,需要被理解,也需要喘口氣。但是,這些,說起來簡單,其實挺難的,人會向他人索取,往往就是因為自己內在不足。大多數人都是不足的,所以又如何能給你呢?

所以覺得沒意思,情感上首先就是已經不足了,沒有得到外界的愛和關心,自身消耗比較多。

這樣的情況下,我覺得還是需要先好好休息一下的,睡個好覺,去做個按摩,讓自己放鬆放鬆。

其次,消耗比較多,引起內在不足,那麼可以從外界拉回來一些,減少一些不是那麼重要的應酬,帶孩子比較累的話,可以和另一半商量一下,各自給各自一些休息的空間,當一個人在休息時,另外一個就陪伴孩子。

再次,還是要找到一些能打動自己,能讓自己投入的美好的事情,美好的事情會讓你對生活始終有感知力,而有感知力,就會看到真善美,會觸動自己,這也是釋放不良情緒的一個途徑。


殺魔的貓


人到中年為什麼會覺得越來越沒有意思呢?可能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過這種感覺吧。分析一下大致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錢少。看看周圍的人住高樓開洋車,動不動出省甚至出國旅遊,有幾個不心動的,不過心動程度不同而已,大家都是凡人,追求物質享受是正常的。

二、閒少。諸如一些影星歌星,大老闆,錢多,卻如賺錢的機器,沒有喘息的空閒。

三、閒多。閒多生是非,特別是沒有大把錢卻又有大把閒時間的人,感覺沒意思也是自然的事。

四、壓力。中年人各種壓力山大,只有人至中年才能體會。

這種沒意思的感覺不一定是抑鬱症,主動調整好自己,適當運動,聽聽輕音樂,走出去多交流,讀書,,,當然,還要努力掙錢,然後隨遇而安。

一家之言,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