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別傻了,你得到的可能是“假安慰”

向日葵心理諮詢中心創辦人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知名關係親子專家


安慰別人是一種能力。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具備這種能力。

在人際關往中,一個懂得安慰別人的人,一定能獲得許多美好的體驗。

小時候,我認為我奶奶是最會安慰別人的人。她的那種安慰方式,至今為止,我仍記憶猶新。

三四歲的時候,我走路摔倒了,膝蓋也磕破了皮,除了肉體上的疼痛,心靈也受到了挫敗,感到惱火,“走個路都會摔跤,真是醉了。”

在這種情形下,我特別渴望有一個親近的人能安慰我。

奶奶來了,她跑過來抱我在懷裡,輕柔地拍拍我,這幾招對我很受用,覺得自己的感受被接納了。然後,她會在我摔倒的地方,用力踩幾腳,恨恨地說,“該死的破地,害我家寶寶摔疼了。”

這時候,我基本上會破涕為笑,心情好了起來,感覺特別棒。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意識到奶奶的這種安慰方式,帶給了我一個弊端,即遇到了事情就把責任推給別人,以前是怪地面害我摔跤。不過,我現在已經知道,有些事是需要自己去承擔的。

別傻了,你得到的可能是“假安慰”

胡慎之心理

01

你是怎樣安慰別人的?

好閨蜜B經常在L難過失意的時候安慰她。

後來,L跟相處了一年多的男友分手了,超級傷心,B去安慰她,最後兩人也因這件事徹底鬧掰,關係由原先好到差點穿同一條褲子,到現在見了面就像三生三世的仇人一樣。

事情是這樣的:

L的男友劈腿了,她接受不了,提出分手。但是,分手後的L還是很難過,在B面前拼命地發洩不滿。作為L的好閨蜜,B也跟她一起罵她男友是人渣,並安慰她,分開了也挺好的,沒必要為了一棵歪脖樹,放棄整片森林,你一定會遇到比他更懂你的人……

萬萬沒想到,幾天後,L又找到B說,“我想跟他複合。”

這就尷尬了。那天晚上,B為了幫L出氣,陪著她把她男友罵了個狗血噴頭,當時那個憤怒啊,咬牙切齒啊,到現在都歷歷在目。如果L跟男友成功複合了,她該如何面對?見面肯定很尷尬,以後,要是L告訴了她男友,B某天是如何說他的,他會不會對她有成見。

在種種考慮下,B極力阻止L跟男友複合。

可是,L不聽勸,堅持複合,B很無奈,同時,心裡對L有了成見。

B不懂得安慰人,導致她跟好閨蜜的感情出現了裂痕。

你是如何安慰別人的?

你的安慰效果如何?

你瞭解受到挫折或心情低落的人,他們內心真正的感受是什麼嗎?


別傻了,你得到的可能是“假安慰”

02

安慰對關係有哪些影響

在我做危機干預的時候,面對那些遇到了危機的人,首先要做的就是幫他們尋找到積極的支持性資源。

一般情況下,他們的支持資源更多來自親人,朋友,工作上的同事等。他們帶給遇到危機人的安慰是巨大的。

在言語安慰的過程中,大部分人會說一些正確的廢話,如:不要灰心,明天會更好,糟糕的總會過去,你要振作起來……(類似這樣的話,我們從小到大應該聽過很多吧。)實際上,對於需要安慰的人來說,他們那刻正處於無助,無力,壓力很大和悲傷的狀況下。對於你安慰的那些話,他們是持懷疑態度的。

所以,陽光的,雞湯式的語言並不奏效,反而會把他們帶入更糟糕的狀態裡。

許多人都對抑鬱症的概念有點了解。

如果你身邊有一個身處抑鬱狀態的親人,朋友或陌生人,你會怎樣安慰他呢?

(歡迎大家在後臺留言,分享一下你的安慰方式,優秀的留言會被精選呦。)

別傻了,你得到的可能是“假安慰”

胡慎之心理

先來說說我的看法吧。

身處抑鬱狀態下的人,他們會體驗到3無:無力,無望,無價值。

換言之,他們會覺得自己毫無價值,對未來充滿絕望,很多事情都感到無力。

因此,如果你跟他們說,“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你要堅持住,想想你的家人,孩子。他們看到你這樣,也會很傷心的,別讓他們傷心了,辦法總比困難過,看開點……”

事實上,這些話給到抑鬱者的都不是安慰和支持性的體驗,甚至會讓他們特別反感,因為他們需要的是有一個人能理解他。

說那些話的人,根本不是在安慰抑鬱者,而是在安慰自己,這是很自戀的行為。

安慰他們最好的方式是,陪在他們身邊,告訴他們,“你一定是遭遇了讓你感到很困難的事情吧。如果我是你,我也不知道怎麼辦。若你願意跟我聊聊就聊一聊,也許聊出來以後,有一些不同的東西產生。”

較好的安慰方式,更需要的是我們的同理心。

當你帶著目的,想憑藉一兩句話把安慰者從一個狀態拉到另一個狀態時,這隻能證明,你只是想表現自己是一個懂得安慰別人的人,但絲毫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夫妻間不懂得正確的安慰方式,容易引起彼此的誤解,損害感情。

30多歲的小王,平常工作比較忙,導致身體勞損嚴重。

天氣變化後,椎間盤突出發作,疼痛難忍,於是,跟太太一起去了醫院。

候診的時候,他對太太說:“我好痛。”太太的一句安慰差點讓小王氣得想爆粗口。

“我也有過椎間盤突的問題,忍一下就好了,沒啥好痛的。”太太的這句話,更像是對丈夫的責怪,丈夫也絲毫感受不到太太的安慰,理解,支持。

在親子關係中,安慰也顯得尤為重要。

孩子傷心難過的哭了,有的媽媽會訓斥孩子,要求他不準哭。有的媽媽會說,“寶寶不哭,一點都不痛。”也有的媽媽會把孩子抱起來,拍拍他,“寶寶一定很疼,很難受吧。媽媽在,媽媽會陪在你身邊。”

如果你是哭泣的孩子,你喜歡哪種安慰方式?

別傻了,你得到的可能是“假安慰”

胡慎之心理

03

高質量安慰是怎樣的?

我的一位朋友跟太太吵架了,然後,我約他一起出來吃飯,聊一聊。

我之所以會這樣對她,是因為在我心情不好的時候,他也會用合適的方式安慰我。他的安慰方式是:要不要我陪你喝一杯?找到了一個好吃的地方,我帶你去吃吧?有一個地方很好玩,帶你去玩?

是的,他的安慰方式就是這樣簡單,他沒有幫我分析事情,也沒有跟我說類似明天會更好的話。但在那種情況下,我的狀態一下子就放鬆了,心情也好了許多。

人際關係的交往,少不了要互相安慰。

安慰時,更多是以人為本,而非以事為本。

我認為,最高質量的安慰是一種溫柔的陪伴,並給到對方實質性的幫助。當你要去安慰別人之前,考慮清楚一件事,你是否有力量?態度是否真誠?因為這關乎到你對對方的安慰是否是有價值的。

隔靴搔癢,說一些正確的廢話,不如一句話都不要說。

別傻了,你得到的可能是“假安慰”

胡慎之心理

有一個人跟我談起過,他獲得過的最好的安慰。

那時候,他工作失意,情感也遭遇危機,整個人非常悲傷,覺得孤單,很絕望,對未來產生懷疑。他不是一個很善於表達的人,所以,你沒找別人說自己的感受。關鍵時刻,正好有一個長久沒聯絡的好朋友打電話給他。

朋友很敏感地感受到了他那種心情,說“可能你遇到了一些麻煩,不管怎樣,有任何需要,找我,我一直都在。”

他說,聽朋友說完那些話,內心忽然覺得很有力量。

確實如此,當我們能把外在的資源轉化成內心支持自己的資源時,我們就能感到來自他人安慰的力量。但這種承諾性的安慰,相對是在比較高質量的關係中,並不需要每個人都對別人許下這樣的承諾。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邊界,也都需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所以,扮演拯救者的角色,介入別人的生活,並不能給予一個很好的安慰和扶持。

之前,在別人的公號上,看到了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字起得特別好

《最難得的理解,是我懂你的不容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把對方當成一個人,看到別人的不容易,你自然會產生一種心疼的感覺。當你心疼別人時,愛就產生了。

愛也是一種心疼的感覺。

有人經常幫朋友在朋友圈點贊,評論,加油,點蠟燭等等,做這些,兩個人都會覺得無力。對朋友最大的安慰就是,讓他們感到不孤單。如果你能給身邊失落的朋友一個很好的安慰,他會感到,這個世界原來有另一個人在關注著我,然後,他不再覺得孤單。


< the end >

胡慎之,知名親子關係專家,向日葵心理創始人,向日葵爸爸。新書《陪孩子度過生命第一個三年》、《父母的教養,孩子的成長》、《高情商溝通術》京東噹噹熱銷中。公號:胡慎之(hushenzhix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