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文学家创作的真诚:两句三年得,论作诗认真的诗人,只服贾岛


唐代之所以被称为诗坛的黄金时代,和诗坛的百花齐放有关。

晚唐时期,有一群诗人被称为“苦吟诗人”,贾岛、孟郊、李贺等都是这类诗人。

之所以这么称呼他们,是因为他们把写诗当作事业,常常为一句诗或一个字苦苦思索很长时间,每首诗都付出巨大精力。


文学家创作的真诚:两句三年得,论作诗认真的诗人,只服贾岛


唐代有一位最喜欢在诗句上苦苦推敲的诗人。这个诗人就是贾岛。贾岛曾经说自己写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早年出家作僧人,


唐代元和年间,有一位僧侣打扮的诗人,骑着毛驴旁若无人的走在京城的大街上,只见他摇头晃脑,嘴里嘀嘀咕咕,似乎在琢磨什么。


贾岛苦思冥想的是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其中“僧敲月下门”这一句是用“敲”好还是“推”好,贾岛一直拿捏不准。


由于苦思冥想,在路上不小心撞到了韩愈的车驾,韩愈问明缘由以后不仅没有生气,还帮他一起“推敲”,最后一锤定音,还是“敲”字更好,决定用“敲”字,这就是“推敲”的典故。


文学家创作的真诚:两句三年得,论作诗认真的诗人,只服贾岛


全诗如下:

题李凝幽居


唐代: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这个传说的真假难以考证,但是贾岛为了构思佳句,常常忘乎所以,这是千真万确的。


文学家创作的真诚:两句三年得,论作诗认真的诗人,只服贾岛


贾岛撞到韩愈的车驾,韩愈没有怪罪,还帮他一起琢磨诗句,这份担待令人尊敬。


实际上,贾岛和韩愈二人是以文会友,这就要从贾岛做和尚说起。


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来贾岛还受教于韩愈,在加上一起“推敲”诗句。从此就成为莫逆之交。


韩愈还写过一首诗赞扬贾岛。


赠贾岛


唐代:韩愈


孟郊死葬北邙山,


从此风云得暂闲。


天恐文章浑断绝,


更生贾岛著人间。



文学家创作的真诚:两句三年得,论作诗认真的诗人,只服贾岛


又一次,贾岛在长安的大街上,看到西风萧瑟,满地黄叶,便触景生情,脑子里冒出一句“落叶满长安”,为了对出上一句,贾岛开始苦苦思索。


长安街的贵人很多,这一次他又遇见了京兆尹刘栖楚的车仗,刘栖楚是大发雷霆,命人把贾岛抓起来,拘留了一个晚上。


就是被拘留的这一晚上,贾岛想出了一句“秋风吹渭水”,堪称“落叶满长安”的绝妙对句。形象的勾勒出来客居长安的苍凉和凄冷。


忆江上吴处士


唐代:贾岛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朋友坐着船前去福建,很长时间了,月亮几度圆缺,却不见他的消息。


长安已是深秋时节。强劲的秋风从渭水那边吹来,长安落叶遍地,显出一派萧瑟的景象。


朋友没有归来,也无书信传递消息,只能远望海边的云端,希望可以看到朋友的踪影。


文学家创作的真诚:两句三年得,论作诗认真的诗人,只服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这些脍炙人口的诗篇,至今传唱不衰。


贾岛写诗一向以“苦吟”著称,

“行坐寝食,苦吟不辍”,从来不放弃任何一个锤炼诗句的机会,所以他才能在群星璀璨的大唐诗坛占得一席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