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發生在登封的十大“中國精神”

 ●王劍松

發生在登封的十大“中國精神”

巍巍嵩山,傲然聳立,八方來朝,滔滔黃河,奔流不息,風捲雲舒。嵩山古稱太室、天室、大室等,是華夏聖山,是世界華人朝聖的目的地,太室山下太室祠是早期華夏宗祠。以嵩山為中心的中原地區古稱豫州、中土、中邦、中州,是九州之中央,更是華夏民族和古代“中國”的起源地。登封位居嵩山懷抱,嵩山主峰太室、少室在登封境內。

萬千年的風霜走過,回頭的時候,我們依然看見一個偉岸的民族,屹立在藍色的美妙星球上。

萬年回望,永不言敗。民族精神其實也就是中國人的精神。“中國精神”是勇敢、執著、奉獻、智慧;是仁愛、謙恭、自強、自省、和諧;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勤勞、善良、熱愛、無私奉獻精神的象徵;是中華民族頂天立地、吃苦耐勞、任勞任怨、自覺自信、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神的載體。

希望在未來,中華民族精神能成為全人類的精神,能成為人類大家庭共有的精神財富和偉岸力量,從而引領人類早日進入光明、充滿愛與自覺的和諧新時代!所以我們認為,早期中國古聖先賢的精神就是中華民族精神,發生在登封萬千個歷史故事中,具體可總結為“十大”中國精神,分別是:

第一、嵩生嶽降的肇始精神


發生在登封的十大“中國精神”

嵩山有36億年的歷史。遠古時期,混沌初開,整個世界水天茫茫,還沒有陸地。當時在大海深處有太室和少室兄弟兩個,哥倆深感常年埋藏在水底,沒有出頭之日而鬱鬱不樂。哥倆商量著要浮出水面,看看外面的世界,尋找一個好去處。老大太室生性溫和,早有跳出水面的想法,但卻顧慮重重,不敢輕易動身。老二少室愛露鋒芒,性情急躁,他看哥哥還在熟睡,便急不可耐地跳出水面。他來到世上看到四面八方一片汪洋,他雄踞天地之中,傲然不可一世,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一不小心就笑成了九朵蓮花。

不知過了多少年,哥哥一覺醒來,身邊不見了弟弟的身影,料想弟弟肯定是跳出水面去了,因思弟心切,就地躺著慢慢地浮出水面。誰知他這一出世,卻帶出了一大片土地,水面開始漸漸下沉,整個世界有了山川河流。弟兄兩個相依而立,攜手並肩,永不分離。弟弟雖逍遙自在高出哥哥許多,但哥哥仍是躺著顯示出當哥的包容和謙和。從此這世上開始有了萬物,各路神仙和華夏人類居住在他們的懷抱,嵩山成為世界形成的肇始,也是開端,世界上的第一塊陸地。後來人們用“嵩生嶽降”來比喻特別重量級的大人物的出生和特別重大事件的發生。“嵩高維嶽,峻極於天”的民歌從上古傳到夏商,一直到東周時期,通過長期的傳承和演變。孔子周遊列國聽到此民歌,感到這是天地相通的範本,就把此民歌收錄到《詩經》中,名曰《嵩高》,添加了大量的申伯和甫候的故事。

第二、天人合一的敬畏精神


發生在登封的十大“中國精神”

中國古人居住在嵩山地區,站在嵩山“峻極於天”的峻極峰頂,感悟出天人合一的理念,將天、地、人並立起來,三者雖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對應、相互聯繫的。人的理性與自然合而為一就叫作天人合一。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則,人之道是實現原則,二者缺一不可。比如:天有九重,地有九州,人有九竅;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於“始萬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於“生萬物”;人有人之道,人之道在於“成萬物”。意思是天有陽光雨露哺育大地,“天”是萬物之開端和肇始或本源;“地”是萬物生長之依靠,沒有地萬物就無法生存;“人”生在世一定要成就萬物,決不能幹有辱天地自然界的半件壞事,不然將得到天地的懲罰和報應。再具體地說:天道曰陰陽,地道曰柔剛,人道曰仁義。並由此讓人產生敬畏之心。

第三、箕山之志的自信精神


發生在登封的十大“中國精神”

據《琴操》的記載,許由是河南登封槐里人,唐堯時的政治家、思想家。他依山而食,掬水而飲,有不慕名利的大節。唐堯很欣賞他的節操,有意禪讓王位給他。但許由不僅不為此所動,認為“吾志在青雲,何乃劣為九洲伍長乎”,反而覺得被堯的惡語汙了耳朵,遂有“臨河洗耳”之舉。堯死以後,他便作了一首《箕山之歌》。

《箕山之歌》的主要思想,就是說天地萬物生機蓬勃,一切要遵循自然規律,人人都應遵循天道、地道和人道,不可做違背天道、地道和人道的事,使天下和合,人人平等,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帝王和部落長的地位是靠高尚的道和德而贏得,而不是靠禪讓和戰爭而得到。《琴操》所載的這個故事,乃來源於《莊子·逍遙遊》、《韓非子·說林》和《史記·伯夷列傳》。不過《莊子》等書只記了許由辭讓王位這回事,沒說什麼“臨河洗耳”。臨河洗耳的原始說法是說“巢父洗耳”,如《後漢書·嚴光傳》:“昔唐堯著德,巢父洗耳。”,或者說許由曾把禪讓一事告訴巢父,巢父笑他不能真正做到藏光隱形,許由自慚了,才去拭目洗耳。晉代皇甫謐的《高士傳》中,也保留上述兩種說法。

成語箕山之志與箕山之操,箕山之節,箕山掛瓢同義。指舊時用以稱譽不願在亂世做官的人。另有滿腹經綸、萬古流芳、洗耳不聞、洗耳恭聽、越俎代庖、鷦鷯[jio liáo]一枝、偃鼠飲河等均出自許由的故事。

第四、過門不入的大公精神


發生在登封的十大“中國精神”

過門不入,稱“三過家門而不入”,亦稱三過其門而不入,這是大禹治水中發生的故事。

禹是鯀的兒子。堯命鯀治水,鯀的治水方法不對頭,水來土掩,積土阻水,結果失敗。鯀因此而被處死。堯讓位給舜以後,舜命禹繼續治水。禹接受父親失敗的教訓,改用疏導的方法。經過整整十三年,終於制服了洪水。禹為了治水,幾次到過家鄉,而且曾經三次經過自己家門。第一次經過家門時,聽到孩子的哇哇的哭聲,他的妻子在教訓孩子,助手勸他進去看看,他怕耽誤治水,沒有進去;第二次經過家門時,他的兒子正在他妻子的懷中向他招著手,這正是工程緊張的時候,他只是揮手打了下招呼,就走了。第三次經過家門時,兒子已長到13歲了,跑過來使勁把他往家裡拉。大禹深情地撫摸著兒子的頭,告訴他,水未治平,沒空回家,又匆忙離開,沒進家門。大禹時常對助手們說:“時間寶貴,即使是短短的一寸光陰,也要愛惜!”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後來一直被人們所傳頌。至今在嵩山一帶還流傳著這樣的歌謠:“一過家門聽罵聲,二過家門聽笑聲,三過家門捎口訊,治平洪水轉家中。”這四句普普通通的家常話,體現了大禹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難能可貴,世所罕見。

大禹治水,共開通大河300條,小河3000條,溝溝汊汊不計其數,使地上的洪水流入江河,江河之水注入大海,露出大片沃土,萬民百姓過上了風平浪靜,安居樂業的生活。

第五、觀象授時的探索精神

發生在登封的十大“中國精神”

中國古人認為在方形的大地中,有一箇中心,與天心相對應,以天之中北斗招搖星的旋轉指向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方位,天之中的正下方,也就是最早的華夏民族,而確定地之中,這個中心就在天下之中、“中國”之中的中原嵩山地區。得出以我和中土為中心的天地之中後,開始根據天象變化的自然規律,計量較長的時間間隔,判斷氣候的變化,預示季節來臨。於是在天地之中立八尺表,立竿見影測量日影長短對照認定“影長一寸,地差千里”,大地南北長三萬裡,由此來確定年月日時。日出日落晝夜交替(地球自轉)為一日,從一次月缺(新月)到接連發生的下一次月缺(新月,月亮繞地球公轉)的時間間隔為一月,29.5日,北斗星轉動一週和太陽南北移動一次產生的四季交替(地球繞太陽公轉)為一年,365日。

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時分影子最短的一天為夏至(又稱“日短至”、“短至”),最長的一天為冬至(又稱“日長至”、“長至”),影子長度適中的為春分或秋分。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節氣,再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組成四時八節。用農曆(月亮歷)記時,用陽曆(太陽曆)劃分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我們祖先把5天叫1候,3候為一氣,稱節氣,全年分為72候24節氣。並將一回歸年(見年)的長度等分成24份,從冬至開始,依次相間安排各個節氣和中氣。這種方法叫平氣。按照平氣辦法,每月有一個節氣,一箇中氣。例如:立春為正月節氣,雨水為正月中氣;驚蟄為二月節氣,春分為二月中氣。

陰陽合曆是將陰曆和陽曆協調起來的歷法。我國農曆就是典型的陰陽合曆,在此特別強調一點,農曆不是陰曆。農曆將月亮圍繞地球運轉一週所需時間(朔望月)和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週所需時間(迴歸年)並列為制定曆法的依據。由於朔望月和迴歸年之間沒有公約數,我國農曆通過設置閏月的辦法將二者巧妙地統一起來。我國古代的各種曆法和今天使用的農曆,都是這種陰陽合曆,也叫黃曆、夏曆、殷歷、古歷、舊曆等。二十四節氣是世界公認的中國五大發明之一。

第六、少康中興的圓夢精神


發生在登封的十大“中國精神”

“少康中興”是發生在夏王朝中期兩起著名的歷史事件,前後經歷了大約四十年時間,說明國家建立初期,就已存在著複雜的階級矛盾和統治集團內部的鬥爭,嵩洛大地也因此流傳下了許多傳奇故事。

據《楚辭·離騷》說,夏啟死後,由其子太康繼位,夏王朝內部發生內訌。先有“五子”(太康的兄弟五人)爭位,接著又有武觀叛亂,廣大庶民群眾就藉此展開了強烈的反抗鬥爭。這就使有窮氏的后羿有機可乘,他“因夏民以代夏政”,一度奪取了夏王室的統治權力。太康失國後,與其弟弟仲康一同逃往東方,稍後死去。仲康之子名相,逃到豫東平原投靠斟灌氏和斟鄩氏,後被寒浞所滅。《左傳·哀公元年》詳細記述了這一段歷史:相被殺時,其妻後緡正懷孕,從牆洞逃出,逃回母家有仍氏,生子少康。少康從小聰明過人,長大後,在有仍氏充當牧正,手下擁有五百餘人的一旅之眾,管轄方圓十里的地盤。一面畜牧耕織,一面練兵習武,以防寒浞兒子澆的追殺,同時,養精蓄銳,隨時準備復興夏王朝的政權。為逃避澆的追捕,少康又逃到有虞(今河南虞城)。有虞君主虞思,任他為庖正,把兩個姚姓的女子送給他為妻,還封給綸邑。少康在綸(今河南省登封市潁陽鎮,漢代稱古綸縣,現有城隍廟,自古供奉少康),“有田一成,有眾一旅”,積極招募夏的餘眾,做光復夏王朝的準備,從此有了復興的基地和部分兵力。

少康在其姻親部族有虞氏和老臣靡的幫助和扶持下,苦心經營,不斷壯大自己的實力。他關心百姓疾苦,與部下一起耕耘、狩獵、習武,深受部下的擁戴。少康在安撫人心的同時,還經常向百姓講述先祖夏禹的功德,鼓舞士兵和爭取人們對其復國的支持。他還把那些流亡在外的夏朝官吏以及被寒浞趕出家園的夏族人召集、收攏在自己麾下,加以組織和訓練,建立了一支精銳的復國大軍。

此時,少康著手部署攻滅寒浞的戰爭,首先派女艾暗地潛入澆內部刺探軍情,又派遣兒子季杼率兵攻打戈豕壹,一舉俘獲賊首戈豕壹並斬首示眾。首戰告捷為誅滅寒浞集團開闢了有利的途徑。於是,少康便從根據地河南省登封市潁陽鎮起兵,發動了對寒浞的大舉進攻。夏軍沿黃河一路浩浩蕩蕩,挺進河洛地區,直指夏朝故都斟鄩(嵩山北麓偃師境內),攻入澆的巢穴。澆曾頑固抵抗,但為時已晚,最終失敗,被少康捉住殺死。接著,少康在老臣靡的協助下,乘勝追擊,橫掃寒浞殘餘勢力,滅有窮氏,少康稱帝,重新恢復了夏王朝的統治地位。少康從政後,採取了一系列休養生息的政策,社會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史稱“少康中興”。

第七、清靜無為的道家精神


發生在登封的十大“中國精神”

《道德經》誕生和撰寫於嵩山。其中“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極為經典。清靜無為是道家的一種哲學思想和治術。提出天道自然無為,主張心靈虛寂,堅守清靜,復返自然。清靜,指心性純正恬靜;今人多錯誤的把道家的無為理解為對萬物發展不加干預,任其發展。其實,道家的無為,並非不求有所作為,只是指凡事要“順天之時,隨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違反“天時、地性、人心”。所以說,“無為”並非無所作為,什麼事情都不做;而是應該按“道”行事,處世立命,必須摒棄妄自作為,遠禍慎行,追求樸素節儉、清靜寡欲的境界。

第八、存理滅欲的理學精神


發生在登封的十大“中國精神”

以“存天理、滅人慾”為主要內容的程朱理學,誕生於嵩山的嵩陽書院,是近千年來中國的主流意識形態。“天理”是公,是大善,是自然規律,是人的仁愛之心。“人慾” 是私,是小惡,是人的自私之情。“存天理”就是存善,追尋天理,循道而行。“滅人慾”就是去惡,克己省身,修身養性。簡言之“存天理”就是向善,“滅人慾” 就是去惡。通俗的理解“存天理、滅人慾”就是要防範個人慾望的過度膨脹,追尋維護社會、道德、政風和民風的和諧與美好。

“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慾也。” “所欲不必沉溺,只有所向便是欲。” 合理的飲食慾望是天理,過分的要求美味就是理學要滅的“人慾”。“天理”與 “人慾”是相對的,正常的合理的“人慾”就是“天理”,過分的多於的甚至是罪惡的“人慾”就是理學要滅的“人慾”。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有人性,人性就是仁愛之心,但人也是動物,所以人也有動物性,就是說人有時候也有獸性。這獸性就是邪惡之心。這也是理學要滅的“人慾”。宋代“理學五子”之一張載莊嚴宣告:“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顧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際發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慷慨呼號;文天祥、東林黨人在異族強權或腐朽政治勢力面前,正氣浩然,風骨錚錚,無不浸潤了理學的精神價值與道德理想。

第九、止戈為武的尚武精神


發生在登封的十大“中國精神”

習武、練武,拒絕殺戮,不用武力而能化干戈為玉帛,是武術的最高境界。止戈為武,制止戰事稱之為“武”。字面上是解釋“武”字由止、戈兩部分組成;另一方面也是說造字之初人們認為,能夠制止戰爭的才算“武”,武力存在的意義是維護和平。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功。武功應該具備七種德行:禁止強暴、消除戰爭、保持強大、鞏固基業、安定百姓、團結民眾、增加財富。

以嵩山為中心的中原地區,儘管由和合、遵道思想作主導,但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逐鹿中原,鼎立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就註定讓中原,成了戰亂禍及百姓,生靈塗炭的地方,歷代中原百姓為避戰亂,四處逃難,將文化帶向八方。站在嵩山之巔,似乎能聽到戰馬嘶鳴,中原先民背井離鄉時那悲憤的哭喊聲,盛世時的高歌聲。與此同時,歷代武林高手齊聚嵩山,他們通過交戰、比拼,隱居修煉、交流、切磋、融合,相互提高和傳承,形成了獨特的少林功夫,在嵩山地區民間,包括少林寺僧在內廣為流傳,繼而傳遍八方,使少林功夫佔領了中國功夫的主流位置,故有“天下功夫出少林”的名言。同時止戈為武、禁止強暴、消除戰爭、安定百姓、團結民眾是少林功夫的五大精髓。有少林功夫十不傳的規矩:即1.人品不端者不傳;2.不忠不孝者不傳;3.人無恆心者不傳; 4.文武不就者不傳;5.藉此求財者不傳;6.俗氣入骨者不傳;7.市井刁滑者不傳;8.骨柔質鈍者不傳;9.拳腳把勢花架者不傳;10.不知珍重者不傳。

第十、不立文字的禪宗精神


發生在登封的十大“中國精神”

在中國佛教史上,禪宗是中國禪師依據中國思想文化,吸取並改造印度佛教思想而形成的頗具創造性的成果,在東亞思想文化史上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響。嵩山少林寺是禪宗祖庭。禪宗歷史悠悠,流派眾多。自達摩迄至道信、弘忍以來,有牛頭宗的興起和南宗北宗的對立,又有臨濟、溈仰、曹洞、雲門、法眼五家的分立,門葉繁茂,家風各異,蘭菊爭豔,異彩紛呈。

什麼是禪?禪是醫治心靈和心境疾病的良藥,是人生最高境界。禪宗主流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禪宗把自心視為人的自我本質,認為苦樂、得失、真妄、迷悟都在自心,人生的墮落、毀滅、輝煌、解脫都決定於自心。自心,從實質上說是本真之心,也稱本心、真心,也就是佛性、真性,由此,禪宗在傳法時講“以心傳心”,即師父不依經論,離開語言文字直接面授弟子,以禪法大義使弟子自悟自解,這也稱傳佛“心印”。“自心”是眾生得以禪修成佛的出發點和根據,是禪宗的理論基石。“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禪宗的經典偈語。

願我們當代每一箇中國人,都來共同學習發生在登封的“十大”中國精神,用實際行動去實踐中國精神,我們深信:只要人人都擁有完善的中國精神,中華民族真正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將指日可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