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那麼物質又是由什麼組成?

小米碗小酒


先回答題主的問題,唯物主義認為物質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又由什麼組成呢,物質是由基本粒子組成的,定義一下基本粒子:不可分割的最小物質,就是基本粒子。基本粒子包括電子,光子,紅外線(粒子),紫外線(粒子),以及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所有基本粒子應該都是大小相同,質量相等的。

再來說說物質世界,世界是唯物的還是唯心的,這是關係到我們認知的事情,頭條裡個個都有真知灼見,要去改變成年人的思維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僅供參考。

從小我們被教育著世界是唯物的,一句話,物質世界是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客觀實在。我堅信這句話是對的。

我們努力學習,拔高自己的思想,在這一過程中接觸到量子力學,突然發現在量子力學的概念裡世界變了,世界變成因觀察而塌縮的了,變成意識決定物質了。哪裡錯了?難道我們的人生觀一直是錯的?再回看量子力學的發展,才發現量子力學的概念是錯的,愛因斯坦也不同意量子力學對物質世界的看法,不相信物質世界是上帝擲骰子來的。量子力學的錯誤就在於將數學邏輯引入到物理邏輯中來,形成現代的芝諾悖論,飛矢不動悖論。包括基本粒子的波動論,包括量子糾纏,包括電子雲的概念,包括多重宇宙的概念,全部都是在數學邏輯上得出的錯誤的物理邏輯,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氫原子內電子繞核以每秒1000公里的速度運動,氫原子直徑就算一納米,無論怎麼想,氫原子內只有一個電子,這是不爭的事實,可是量子力學理論給出的結論是你在一秒鐘內觀察,電子會形成電子雲,典型的數學邏輯正確而物理邏輯錯誤,我只有一個我,可是你在一秒鐘內觀察我的運動,你會發現有無數個我,是不是形成了我的雲。

這些話會不會砸啦量子力學那幫人的飯碗了,他們還靠量子力學騙錢呢,潘建偉,用你的量子機器看看木星軌道上的車牌號吧


他鄉雲難掩故鄉月


物質是什麼?看得見的,聽得到的,摸的著的就是物質?截止目前我們肉眼所能見得星辰,高山,沙漠,大海,生命,耳朵所能聽到的各種聲音,所能觸摸的各種實物,是以前所定義的物質。到了現在我們觀察的技術提高了,發現了更多以前所感知不到的物質,紫外線,紅外線,原子,電子,光子,電磁波,引力波,黑洞,中子星!這些在以前沒有發現也無法感知的物質他們是不是需要去感知才存在?那以前沒有感知到的時候他們就不存在嗎?人類一路走來,感知世界的技術能力越來越強大,好多以前感知不到的現在慢慢都會被發現,暗物質,暗能量等等!我們沒有感知到並不代表他不存在,感知到了只是你的個人意識表示你知道他存在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偽命題,從客觀的角度說這個世界是唯物的,從個人意識主觀來說這個世界是唯心的。你不知道並不代表就不存在,你知道了也僅僅是你感知到了。你在,這個世界就和你有關,你不在,這個世界就和你無關!就好比網絡遊戲,你參與了,你的遊戲世界就存在了,你不參與,你的遊戲世界就沒了,但並不代表這個遊戲世界不存在。不要把個人意識和整個世界捆綁,個人意識充其量只是這個世界的某一個量子代碼,遵循著一定的算法在人的載體上運行而已。宇宙有多大無從得知,宇宙的邊緣在哪裡也許我們永遠都不知道。人類感知世界的能力越強大,我們就會越接近真相,目前所看到的,感知到的也許只是讓你看到的,還有更多是你看不到的。人類的命運到底會如何,還要看我們能不能發現這個世界的真相。也許前人早已經發現,但這個真相或許不能讓所有人知道,真相大白於天下的一刻也許就是遊戲結束宇宙重啟的時候。


餘吉遠1


不管物質是由啥組成的,他總有對立面吧。唯物主義認為物質和意識是對立統一的,既然這兩對立統一,那他們的關係就是互相依存的。互相依存是啥意思?沒有一個另一個也不會有。說具體點就是沒了物質也就沒了意識,沒有意識同樣物質也不存在。就好比沒有手心自然沒有手背,沒手背也不會有手心,手心手背是平等的關係。物質和意識既然是這種關係,那為啥還說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這不跟互相依存的關係矛盾嗎?

唯物唯心本來就是一些人為了否定別人的學說而弄出來的一對概念。 但是這種唯物主義一加上辯證法自身矛盾也就體現出來了。

辯證不唯物,唯物不辯證。


青峰36294627


物質是什麼?首先我們對此得有一個準確的定義,否則討論就會失去意義。

在唯物主義,至少是在辯證唯物主義中,物質並不是簡單地指一個一個的事物,而是指“客觀實在性”。

什麼是“客觀實在性”呢?也就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有些事與物的存在與否,是決定於人的主觀意志的。比如和平意志與戰爭意志,對於世界來說,結果是不一樣的。但是,像太陽每天的東昇西落,月有陰晴圓缺,物理與化學規律的客觀實在性,卻是絕對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在地球適用的物理原理,不會到了月球,就不能使用。若非如此,人類就肯定沒辦法登月了。因為就無法將在地球的科學體驗,應用於設計將處於月球上使用的設備。這樣的原理,在哲學上就是所謂對“客觀實在性”的信仰,也即對物質性的信念。如果對此沒有信念,等於就是不相信科學。

在物理科學中,其實對這種信念的深入探討就是相對論的兩大基本原理之一的“相對性原理”——

不同的參考系中,會適用同樣的數學與物理法則。

那麼物質由什麼組成呢?瞭解上述後,我們就知道:其實這麼提問,本身就是邏輯陷阱。

我們應當理解的是如下的辯證道理:

物質現象一定是遵循客觀的法則而呈現的,而客觀法則一定會表現為物質現象!

而這過程不是機械性的。生命的主觀能動性,可以改變其呈現的方式,但前提是遵循其“客觀實在性”,也即物質性。正因如此,有生命的星球與無生命的星球,其特徵顯然有許多不同,前者充滿了生機。但是歸根結底,不管有生命還是無生命,是同一套客觀規律在起作用。

如果明白這個道理,當然就能斷言:萬能的上帝或神的意志是必然不存在的。因為客觀規律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違逆。

因此,若勉強說“造物”的話,那是客觀規律的功勞,神或上帝在這當中根本沒有份。


建章看世界


飽受現代教育的我們都被西學和做西學的習慣思維訓練有素,比如把哲學人為地分為唯物和唯心兩大類。實際上不管是唯物還是唯心都是超自然的形而上學,因為兩者均為主觀的理念、理論,不是活的、不是真的。

不妨用中醫來反洗下我們錯了位的智商堆積,重新定義世界、天地:自然是由生命組成的。問題於是就起死回生了。如此修正和激活前提,下一個問題自然就是:

  • 生命是如何生存、變化的,
  • 生命間的關係又是如何表現的,
  • 如此關係和倫理有沒有一個不變的模式?

如此這般,我們就有了讀經典的好奇心和動力,信不信由你,古人已經把自然之道、生命所為研究得很透徹。

有效運用我們的智商,避免問一些明知不會有答案或者有答案也不可能論證和實證的形而上學和神學問題,如粒子由什麼組成的、宇宙從何而來等等。


Lauzi


我一個學物理的,明確的告訴你,你問物質是怎麼組成的,是很幼稚的,物質是由夸克組成的,分為6種夸克,每種夸克分為3種形態(也有人說分為三種顏色),所以也可以說共計18種夸克,但是夸克怎麼分?我不知道,我之所以說你問物質怎麼組成是幼稚的,是因為現在物理學還沒能研究出物質到底是什麼東西,物質在圍觀形態下是呈現波動性,就是概率波,但是有觀察者就會坍塌成唯一性,就是物質坍塌,但是物質又會有糾纏態,意思是當兩個量子離太近又會有相互糾纏,所以物質到底是什麼很難定義,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有一天,人類能弄明白物質到底是什麼,那麼那一天人類就可以踏入到宇宙文明這一階層。但是現在的話,你問這個問題能給你給出答案的都是胡說的,要不就是科幻小說家,所以,這個問題不要問,可以祖傳下來,寫張條,讓你曾曾曾孫問,那時候科級應該勉強能有些猜測,他可以幫你問完然後燒給你。


摯愛鄢兒



的確,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那麼,物質又是由什麼組成的呢?

必須說,“概念”是分層次的。唯物主義所說的“物質”這個概念,是屬於哲學層面的,與具體科學所研究的“物質”不同。咱們只能在哲學層面來探討。

哲學所說的“物質”,包括與之相對應的“精神”或“意識”,是從世界的本源角度來定義的——究竟世界的本源是物質還是精神。

由此,才有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區別——認為世界的本源是物質的,是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本源是精神的,不論是類似於上帝那種“客觀精神”,還是人的頭腦或“內心”那種“主觀精神”,是唯心主義。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只在這一點上有意義,否則毫無意義。

進一步說,任何概念,都必定既有內涵也有外延。唯物主義所說的“物質”的內涵和外延是什麼呢?

不同時期的唯物主義,由於所處歷史條件不同,對此的解釋也是不同的——

距今約三千年前的古希臘的泰勒斯,認為構成世界的物質是水;畢達哥拉斯認為是火;差不多當時的中國認為是“五行”。

這是樸素唯物主義的階段。

後來,是15世紀開始的機械唯物主義階段。

這個時候,唯物主義的哲學家們,認為所有有形的——看得見摸得著的都是物質。

再往後,就是19世紀開始的辯證唯物主義階段。

這個時期的唯物主義,對物質的解釋才真正走向科學——從哲學角度,更準確地概括了物質的特性。這個解釋是——

“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複寫、攝影、反映。”

辯證唯物主義所說的“物質”的內涵,就是它的“客觀實在性”;外延,則是一切不依賴人的感覺而存在的“客觀實在”。

這個定義——

第一,從物質和精神對立統一的關係上,強調了物質是世界的本源。堅持了唯物主義的一元論。

第二,強調了人的感覺可以感知並認識物質這個客觀實在。堅持了世界可知論。

第三,強調了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根本特性,把哲學的物質概念既與具體科學的物質概念區分開來,又通過物質的根本特性使之緊密相連。堅持了唯物辯證的認識論。

除了哲學層面對“物質”的定義,各種自然科學也對各自研究的“物質”有所定義,而且更精細地研究了各自“物質”的“組成”。

先說物理學。

物理學對它所研究的“物質(material)”的定義——是指構成宇宙間一切物體的實物和場。這種“物質”包括固態、液態、氣態、等離子態、超固態、中子態六種常態。也包括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及費米子凝聚態、夸克-膠子漿等新的物質狀態。

再說化學。

化學對自己研究的“物質(Substance)”的定義——是指任何有特定分子標識的有機物質或無機物質。這種“物質”包括整體或部分地由化學反應的結果產生的物質或者天然存在物質的任何化合物,以及任何元素或非化合的原子團。化學物質包括元素、化合物(含其中添加劑、雜質)、副產物、反應中間體和聚合物。獨立存在的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學反應中,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物質。原子結合形成分子。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

在自然科學中,不同學科對“物質”定義的不同,反映的是不同學科對同樣的客觀物質世界研究的側重點不同。

物理學研究的是物質世界最基本的結構、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運動規律及所使用的實驗手段和思維方法。

化學研究的則是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

所以,不同自然科學學科對“物質”定義定義的不同,不矛盾、不衝突、不相互否定。這種不同所反映的,恰恰是客觀物質世界的多樣性和普遍聯繫。

也正因為物質的這種多樣性和普遍聯繫,隨著科學的不斷髮展,才越來越多地產生了交叉科學,即在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學科的邊緣交叉領域生成的新學科。如物理學與化學的交叉形成了物理化學和化學物理學,化學與生物學的交叉形成了生物化學和化學生物學,物理學與生物學交叉形成了生物物理學等等。這種學科交叉研究(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體現了科學向綜合性發展的趨勢。 新的交叉學科的產生和發展,也提出了對其研究的客觀物質對象做出新的“物質”定義的新課題。這樣的新定義不是對原有定義的否定,而是對原有定義的新詮釋和深化。

不同的具體學科對“物質”的定義不同,或者換個說法,定義的角度不同。那麼,這些“物質”有沒有共同特性呢?

有。這個共同特性就是“客觀實在性”——所有自然科學學科所研究的“物質”,都是不依賴人的感覺的客觀實在,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為人的感覺所複寫、攝影、反映。沒有任何例外。 前段時間,關於量子力學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其實,關於這門科學只是人們探究的深淺和掌握多少的問題——因為,量子也是不依賴任何人的客觀實在。如果因為研究還不夠透徹就得出結論,說量子力學可以推翻唯物主義而證實唯心主義,那就一定是想多了,或者是過度解讀了。


一老沈一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看得見的有形的物質,都是由看不見的精細細微的物質(意識)構成。故曰:天地含精,萬物化生。

有形生於無形。即物質生於意識。這是古人樸素的陰陽辯證法的基本觀點。

無形並不是沒有,而是太過精細,細微,所以肉眼無法看見。

太極陰陽圖,白魚代表無形,簡稱無,無即是道。白魚空白、無形,但有一個黑點、魚眼。這黑點就是《道德經》所講“其中有精,其中有象”。

這精,聚而成氣,氣聚而成形質,即我們看得見的有形的物質。有形的物質最終還是要散為無形迴歸於原本的狀態。即我們看到的事物的消亡。

唯物和唯心,其實都是對的,都在講物質和意識。只是視角的不同,唯物主義看到的只是事物的產生、成長、滅亡。三個階段,而所謂的唯心主義,看到的是整個循環過程。

夏蟲,春天生、秋天死。只經歷了春夏秋三季,和它談冰,它肯定不會相信。


西蜀府河人


人類認識外界和自身,早已從本體論進入到了認識論。即從先驗的設定一種抽象存在的本體論,無論這種存在是唯心還是唯物,變成了“存在只是感應信息”。

本體論是哲學範疇,認識論是科學範疇。

哲學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大部分:本體論、邏輯學和方法論、倫理學。而倫理學本質上都是建立在本體論上的;邏輯學、還要加上數學,本質上就是認知的另類系統化的方法論。所以,可以說

哲學就是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本體論,一部分是方法論。

人類進化出抽象意識,可以在思維中構建不存在的存在,這種不存在的存在的特徵就是無法直接對應真實的感應。無論是唯物還是唯心,就是這種思維中的存在,唯物或者唯心,重點不是物或者心,而是唯,也就是將萬物本源歸於某種抽象存在,要麼是物要麼是心。這種思維的本質就在於將抽象意識與感應意識對應,這種對應是錯誤的。

抽象思維的作用是抽象概念之間的結構化,結構化意識重構感應信息,結構性意識才具有實際意義,也就是邏輯才具有實際意義。邏輯具有實際意義的關鍵就是其本質是基於感應信息、基於感應信息共識——經驗。這一點來說,邏輯和其他哲學、科學方法論一樣,本質都是源自經驗。

存在不是抽象中的意識,而是感應信息,簡單說,存在就是信息。現代物理學也在趨向於萬物本源是量子比特。

人類認知的進化方向,一方面是傳統方法論的進化;另外一方面可能會誕生新的群體性感應共識模式的系統性相變。

對於傳統方法論的進化,一方面哲學中的本體論肯定是走進了死衚衕,而哲學中的方法論還將會被現代科學所使用並且和科學方法論、包括數學、邏輯等融合,從而發揚光大,未來會形成更加系統更加完善的新的認知系統。

而對於可能的會誕生全新模式的系統性感應共識模式的相變,這一點如同最初人類產生抽象思維、誕生觀念相似,也可能從中產生非結構性意識共識的全新模式,對應我們熟悉的結構性意識共識模式,即基於抽象能力的邏輯、其他經過驗證的方法論思維等等。


探索貓


世界的本源問題,按《周易》的說法是:自從人來到這世界,有了認識之前,太陽就在那,水就在那,空氣就在那,生命也就在那。《莊子》進一步說“生命以息相吹也”。猶太教說上帝創造的,但是似乎除了水。有兩個極端,一是物質決定論,一是意識決定論。為什麼說是兩個極端?因為很明顯機器人具備了思維,思維是軟件,是一套操作系統。電流激活機器人有思維,電流不激活,機器人只是物質,倘若全是物質的,機器人就不能按軟件完成操作並識別。這就回到了《周易》,《周易》認為,整個世界都是由相互獨立又對立的守恆組成。比如陽光和水,是水火不相容的,但是能在一定範圍內共存,比如光合作用。主流肯定不認可,說思維也是物質的,有人給螳螂做實驗,在白紙上,螳螂隨便爬,一旦畫了線,螳螂便順著線爬,思維就出現了。螳螂的物質世界,即便用十萬分之一的天平也測不出他物質的變化來,可是思維畢竟出現了。有人又反駁說這是下意識,那畢竟是意識了,是不?這麼多科學理論反覆說明物質和意識的共存性。有人覺得要找到反物質,說反物質加上物質就湮滅,這就證明了物質唯一性問題,我不懂他們怎麼用物質的方法去認識反物質。《周易》說的,斷不會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