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古代最多疑的将军,皇帝赐免死铁券,他以为皇帝要杀他,立马造反

丹书铁券是古代一种非常高端的器物,一般都是皇帝赏赐给立有巨大功勋的大臣的。而且由于这种铁券一般都有免死的效用,所以也被人叫做免死铁券。

古代最多疑的将军,皇帝赐免死铁券,他以为皇帝要杀他,立马造反

丹书铁券最早起源于汉朝,汉高祖刘邦夺取天下后,为了笼络功臣以稳定政局,颁给开国元勋们"丹书铁券"作为褒奖。不过这个时候的"丹书铁券"并无免罪和免死等特权,仅作为一种加官晋爵封侯的凭证。获赐铁券的功臣及其子孙中,也不乏获罪甚至被处死的人,比如淮阴侯韩信。

到了北魏时期,丹书铁券已经开始泛滥,孝文帝经常为宗亲、近臣颁授铁券。而且也正是这个时候,丹书铁券有了“免死”的作用,正因如此,丹书铁券的价值也开始在这个时期快速提高,甚至还出现了大臣向皇帝乞求铁券,以作护身之符的现象。

隋唐以后,丹书铁券已经很寻常了,但凡影响比较大的人都能被赐予"铁券",唐朝中后期,甚至连一些宦官也有获得"铁券"的。而且唐朝的丹书铁券免死效力比前代都强,唐代后期,受赐铁券者的子孙甚至可以凭铁券免死1至3次。

到了明代,铁券制度达到巅峰,明太祖朱元璋率先立法规范了丹书铁券的形制、发放对象、程序等事项。与唐代的铁券相比,明代的铁券效力极具下降。首先是谋逆不免死,只免其他死罪。然后是免死的次数较少,只有一次,而且子孙也不免死。

古代最多疑的将军,皇帝赐免死铁券,他以为皇帝要杀他,立马造反

到了清代,"丹书铁券"制度完全被废止。

由此可见,丹书铁券效力的巅峰应该在唐朝,尤其是在唐朝中后期。但是,就是在这个时期,却发生了一件让人苦笑不得的事,那就是一位将军在接到皇帝赏赐的丹书铁券后竟然觉得这是皇帝想要杀他,立马就造反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件事发生在唐德宗时期,故事的主角叫李怀光。

李怀光本来是渤海地区的靺鞨族人。姓茹,由于他父亲茹常任朔方将领时立下战功,因而被赐姓李,改名为李怀光。

古代最多疑的将军,皇帝赐免死铁券,他以为皇帝要杀他,立马造反

由于出生将门,所以李怀光从小就参军,且以武艺高、强壮、勇敢出名,连中唐名将郭子仪都对他十分看重。

郭子仪生性宽厚,不亲自管理军中事务,执法由李怀光掌握,李怀光生性清约勤勉,严厉勇猛,而且敢于执法,即使亲戚违反军法,都不宽减回避,军中兵将于是非常敬畏他,也称赞他军队治理得好。

郭子仪被唐德宗去职后,其下领地防区皆被分给下属众将,李怀光因此而得以出镇边关,并在此后的日子里屡立战功,渐渐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不过真正让李怀光声名鹊起的还是在讨伐朱泚的战争中。

古代最多疑的将军,皇帝赐免死铁券,他以为皇帝要杀他,立马造反

建中四年十月,泾原军队叛变,朱泚被部下裹挟着自立为王并围困住了唐德宗。唐德宗赶紧号召天下诸侯勤王,其中李怀光是第一个到的,而且还强势打败了朱泚,救下了唐德宗。

但是,虽然立下了此等大功,李怀光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只因他这个人过于粗放,与人交谈也不知道避讳,经常说天下混乱都是因为卢杞、赵赞、白志贞等人的错,他如果能面见皇帝,一定要请旨杀了这些人。

然而,卢杞、赵赞、白志贞等人固然是奸佞不假,但他们也同样是唐德宗的心腹。所以李怀光的话传到他们的耳中后,他们立刻就唆使唐德宗命令李怀光乘胜追击朱泚。但彼时情况不明,且朱泚实力尚在,所以李怀光不愿进军。

古代最多疑的将军,皇帝赐免死铁券,他以为皇帝要杀他,立马造反

此事之后,李怀光与卢杞、赵赞、白志贞等人的矛盾已经摆到明面上,而由于这些人都是唐德宗的心腹,所以李怀光很害怕他们会教唆唐德宗杀掉他,终日惴惴不安。

兴元元年二月,为了奖励李怀光的战功,唐德宗下诏加封他为太尉,并赐给他铁券,派李升和宦官邓鸣鹤去送铁券和宣读诏书。

但此时正是李怀光与卢杞等人矛盾最为尖锐的时期,所以李怀光认为这是卢杞等人的阴谋,目的就是想通过这样让他放松警惕,然后乘机诛杀。于是李怀光大怒,把铁券扔到地上说:"凡是怀疑臣子反叛,才赐给铁券,现在赐给我,是叫我反叛吗?

古代最多疑的将军,皇帝赐免死铁券,他以为皇帝要杀他,立马造反

于是,惊怒不已的李怀光立刻便宣布造反,但是很可惜唐德宗时期天下还是人心向唐的,所以李怀光的叛乱很快就被平定了。

李怀光死后,唐德宗也是感慨不已,说他也是一片好意,没想到竟然让李怀光误会了。于是便赦免了李怀光的妻子,还赐了些钱财和土地,让她安度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